第1342章 普通的守灵人

孙承宗出了刑房,转身回军情处。

军情处主事贺西廉跟着孙承宗,低声道:“元帅,我们已经查到,这个替身应该是魏国公一脉的人,从那些党羽的供述来看,他与那六夫人有私情,他的话,未必是假的。”

孙承宗行走如风,面色如铁,道:“不管真假,都去查一遍,骆养性一定要找到!”

“是。”贺西廉连忙道。

孙承宗走了几步,道“神龙府那边怎么样了?”

贺西廉道:“我已经派了二课的课长亲自去,一定要不动声色抓稳骆养性与倭国交易的线,只是,这个事,该如何利用?”

孙承宗道“我已经传令给杨嗣昌,让他到对马岛进行全盘指挥,找到骆养性后,你去对马岛,凡事仔细商量了一个稳妥的办法来。还有,来往的密信,密码要经常更换,决不能被倭国破译……”

贺西廉道:“是。下官这就亲自带人去皇陵,一探究竟。”

“等等。”

贺西廉刚要走,孙承宗就喊住了他,却没有多说。

贺西廉脚步顿住,道:“元帅?”

孙承宗沉吟不绝,还是没有说话。

皇陵,除了太祖皇帝,其他的大明历代皇帝都葬在那,按理说,当今皇帝继位十多年,皇陵早该开建,但当今皇帝登基不久就宣布停止修建,理由是‘朕尚年幼,莫盼朕死?’,这一耽搁,就是十多年。哪怕是前些年工部大兴土木,挖河建桥,也未曾涉及皇陵。

朝野,仿佛忘了这件事。

现在,军情处要去皇陵,首先要得到皇帝的首肯,那地方,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尤其是守灵之地。

孙承宗忽然抬头看向贺西廉,道:“大殿下现在在哪里?”

贺西廉看了看天色,道“应该是在乾清宫的小书堂上课,白谷阁老授课。”

孙承宗又沉吟片刻,道:“你先去皇上那请旨,顺便说一句,依规制,刀兵不能进皇陵,尊请一位殿下带路。”

贺西廉不明所以,道:“大人,这样的事,往常都是平王代劳,现在,是不是应该请信王?”

孙承宗看了他一眼,道:“让你去你就去。”

贺西廉不清楚孙承宗的意思,见他似乎有些生气,连忙抬手道:“是。”

孙承宗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思索,罕见的轻轻摇头。

当今这位,行事鬼测,往往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偏又不能轻易接受。他已经是古稀之年,能做的实在不多了。

贺西廉入了乾清宫,很快拿到旨意,回来禀报道:“大人,皇上命二殿下带我们去。”

孙承宗正在看文书,听着就放下,若有所思的道“二皇子?”

二皇子朱慈煊,是芷兰宫海娘娘所出,是半个蒙古人,断无继承大统的希望。

孙承宗本以为会是大皇子朱慈烨,又是在意料之外,他没有多言,道:“你带人去吧。”

贺西廉抬手道“是!”

贺西廉带着军情处,行动处的人,汇合在西华门,等着二皇子。

没用多久,七岁的二殿下,骑着一匹白马,身着银甲,手持银枪,拉着缰绳,大声喝道:“驾驾驾!”

他身后跟着十个禁卫,威风凛凛,也杀气腾腾。

贺西廉看着,眨了眨眼,不知道说什么好。

朱慈煊来到近前,勒住马绳,看着贺西廉的三十多人,暗耐激动,小脸肃然,沉色道:“本殿下已经拿到父皇旨意,可以调动皇陵守卫,走!”

“遵命!”贺西廉以及他身后的人,连忙抬手。

还没说完,二殿下已经打马飞奔,马蹄声阵阵。

他身后的人自然连忙跟着,这位殿下才七岁,可千万不能出事。

大明皇家陵寝在京外的天寿山,离紫禁城有百里,朱慈煊打着马,小脸紧绷,肃色,心里却十分兴奋与忐忑。

这是第一次‘出任务’,怀里揣着圣旨,王命令箭,手持长枪,身下是飞奔的骏马,迎风飞奔。

这可比在皇宫里骑马,在景德镇舒服多了。

激动之外,就是忐忑,他不知道能不能做好,要是做不好,怎么回去见朱栩以及后宫里的长辈兄弟姐妹。

他低头看了眼身上的银甲,这是他刚刚跑去慈宁宫,从永宁皇姐那死活借来的。

这是当年他父皇军器局打造,赏赐给永宁公主的。

“我一定能做好。”小家伙忐忑不安的给自己鼓气。

贺西廉跟在小家伙身旁,心里一边担心他掉下来,一边又在思索孙承宗话里的目的。

不止贺西廉担心,他带着的人,甚至跟着的禁卫都十分担心。要行百里,七岁的小殿下能撑得住吗?

但令他们刮目相看的是,七岁的二殿下,中途在驿站换马休息了两次,其他时间都是日夜兼程,赶赴皇陵,半点苦都没叫。

他们赶到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

“走,进去!”

小家伙跳下马,拿出王命令箭,冷着脸就要上山。

贺西廉分明看到他双腿间有血迹,想要说话,禁卫已经快步跟了过去。

贺西廉咽下他的话,跟着上山。

潭峪岭西麓,德陵,这里是明熹宗朱由校的陵寝。

相对于明朝其他皇帝,德陵稍显寒酸,因为是朱栩下令藏的,没有过往的靡费,宏伟。

德陵监,这里是守卫,守灵人住的地方,也负责德陵的日常保卫,保护。

在这里的人,分三种,一种是寻常的守灵人;第二种是感恩于天启帝,主动申请来的;第三种,就是被判罚来赎罪的。

在德陵监不远处的一个果园里,很快就要收获的季节了,守灵人正在修理园林,日常的剪枝,清扫,并随意的聊天。

一棵树上,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仰着头拒着一根枝,同时大声道“李三头,听说,你的守灵期要满了,宗人府那边,给你安排了什么差事?”

在不远处一棵书上,一个比他大一点的男子笑呵呵的道:“没什么,信王殿下请皇上赏了宗人府一些地,八百亩良田,就在宛县,我去给看着。”

“呦,这里面的好处怕是不少,咱不多问。不过,皇上向来不是小气,还有别的好处吧?”

“哈哈,我俩儿子已经入了顺天府的书院,也就是高中,要是能考上政院,呵呵……哈哈……”

四周的其他人顿时羡慕的接话,道“要是考上了,肯定少不了一官半职,老李,你们李家祖坟冒青烟了……”

“不说儿子,八百亩良田,光收租三辈吃喝不愁了……”

“就算考不上,朝廷也是用人之际,还能少了,我琢磨着,老李要发达了……”

一群人的恭维,李三头自然是喜笑颜开,连连谦虚。

李三头锯下树枝,忽然看向前面的中年人,好奇的道:“张兄,我记得你是张国公的沾亲,这要是守灵期满,怕是要飞黄腾达了吧?”

众人这才看向前面,一个正在弯腰除草的中年人,他面色白净,目光有神,一看就是个读书人,并且是养尊处优,出身豪门的那种。

中年人抬头一笑,看着众人道:“莫要玩笑,这话岂能乱说,不过是家母年轻时候在太康府做过工,不是什么亲戚。”

2

第1308章 剧烈的人事变局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修儒家经典第七百八十三章 惊喜交加第一百一十四章 刑部狼狈第三百八十九章 裁驿站之议第四百二十章 金兵突围第九百二十九章 席卷京城第1324章 话儒第两百三十四章 努尔哈赤死了第1248章 首辅代表的人第六百九十三章 终于来了第十五章 浆糊第1194章 危机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的战场第五百二十四章 乡间见闻第九百九十三章 要有个结果第1370章 天皇和亲?第1483章 孙传庭的施政纲要第十七章 绝望的朱由校第三百九十六章 惊人的旨意第七百七十九章 变通之说第三百六十五章 皇商覆灭第四百七十三章 朱由检审案第两百八十六章 小爽一把第1535章 多尔衮要死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民乱第五百五十九章 海贸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1371章 大战起第四百五十章 猛将如云第九百一十章 贪婪第八十四章 隐忧迭来第六百七十三章 推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新人与旧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努尔哈赤兵进宁远第九百六十五章 扬帆第1229章 意外的前进第三百五十五章 杀气第1440章 孙承宗要隐退第四百三十二章 装逼失败第1536章 开军营放人第1224章 震荡不休第1430章 孙传庭筹钱第六百五十五章 盐帮之争第一百七十章 尾声第两百二十四章 都是自家的生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臣对峙(第二更)第一千零六十章 挤兑第六百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第1475章 对外干涉的起念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感动莫名第1492章 新官员新衙门第三百一十五章 胶着第两百一十八章 商场圈地第1339章 寻找骆养性第1236章 朱栩要保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粗暴第五百一十四章 朱由检裁减东厂第两百六十二章 溃不成军第九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宣言第1336章 要钱的天皇第两百三十二章 张维贤的觉悟第三十八章 教训(求收藏,推荐~)第五百七十六章 提前出宫第八百一十九章 与世界赛跑第1517章 军演第九百七十章 出征第六百五十二章 布木布泰投诚第1484章 愚民教育第六百五十五章 盐帮之争第七百二十章 坑道厮杀第八百二十章 军器局第1137章 令人震惊的萨摩藩第1317章 孙传庭的野心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三百四十七章 民乱第三百零一章 严峻的形势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旱来临第八百九十六章 发配,开船第1449章 疯狂扩张的开始第五百五十二章 首辅空悬第四百七十三章 朱由检审案第1250章 商业规划第七十七章 不对劲(求收藏,求推荐~~)第一百一十一章 还是漕运第1275章 全员戒备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棚第八章 尴尬第九百五十三章 就绪第一百零零章 漕运第九百八十二章 去国号第五百一十章 打的说不出话第三十九章 怒动第六百二十八章 拢网第1364章 清晰的战局第八百五十九章 入内阁第1335章 惨胜第九百六十五章 扬帆第1269章 袭击皇驾第六百三十九章 言官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