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9章 疯狂扩张的开始

孙传庭对于朱栩的安排,没有意义,实则上,朱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新政’。

孙传庭这个臣子,严格来说,是他的亲密盟友。

孙传庭回来后,连夜入宫,与朱栩面谈。

孙传庭对于这位老谋深算的皇帝,没有什么隐瞒,直言道:“皇上,关于次辅,一来是没有合适的人选,二来,臣也不想被掣肘&吏部也是这个想法,至少两三年内,还请皇上允准。”

朱栩给他续了杯茶,笑着道:“我们君臣所做的事情,要么名垂史册,万古流芳;要么功败垂成,遗臭千年,咱们是荣辱一体,所以,有些话,不必忌讳。”

孙传庭听着朱栩的话,知道他是默认了,心里微松,神情没有因为朱栩的话丝毫放松,道:“臣刚刚去城外,纵然有番薯等补充,但灾情日重,民心渐颓,臣觉得,不能再等了。”

大明的灾情已经进入最严酷的时期了,从南到北就没有好年景,大部分百姓是堪堪果腹,夏有大旱,冬有大雪,年年都是毫无希望的期盼与等待。

大明朝廷这些年做了太多的事情,虽然是在应对灾情,却也平摊了大明多年的底子,事态越发严重,朝廷也渐有疲惫之状。

朱栩端起茶杯,示意他喝茶。

孙传庭躬身,拿起茶杯,陪着朱栩默默的喝茶。

朱栩抱着茶杯,神情不动。

孙传庭着急,他何尝不着急,这些年他准备了那么多,可到了最关键时刻,还是感觉困难重重,压力如山。

孙传庭看着朱栩,一样没有再说话。

他是实际的执行者,最能体会其中的艰难,现在是他们真正考验的时候到了。

朱栩沉思半晌,道“人事的任命,朕就做到这里,其他的事情,你来。孙阁老想退,也是给你腾出空间。你明天去见见孙阁老,好好谈一谈。秦良玉未必能镇得住军方,卢象升,熊廷弼,杨嗣昌这三人,必要的时候,朕会让他们站出来支持你。现在纸币已经普遍被接受,皇家银行储备银可以动了,朕会让傅涛进行大规模流转,明年起,会有大量的粮食以及全世界各地的特产出现在神龙府以及下辖的四个县,每年大约能释放出五千万白银,外加赋税以及其他收入,每年会有超过七千万两给你使用…………集中精力处理吏治以及田亩的事情,这两件事做好了,其他的都能迎刃而解……”

孙传庭听着朱栩的话,神情微动,道“皇上,这样是否会对国内有大影响?”

明朝的经济现在是很脆弱的,要是释放出太多的纸币,那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朱栩笑了笑,道:“没事,朕亲自操刀。明年的计划,做好了?”

既然是朱栩亲自操刀,孙传庭自然没有意义,眼前这位陛下,虽然爱搞大事情,却从来没有bēng pán过。

孙传庭放下茶杯,道:“是。目前已经拟定了三百人的名单,大部分是政院毕业的,都在典吏,县丞的位置上磨炼两年以上,担任知县,应该可堪一用。臣计划从北到南,由京城开始,向南方推进,用两年时间完成替换。两年后,能收的地就会收的差不多,可用一些特殊手段,继续收购,在五年内,完成六成左右的收购,边收购边丈量,后年就可以进行分配,臣已经命幕僚司在研究具体策略,预计明年中能拿出具体的细则来……”

朱栩默默点头,道:“你做事,朕放心。没事的话,不用来乾清宫回禀。”

这句话,就等于授予了孙传庭莫大的权力,真正的要一手遮天了。

孙传庭起身,神色平静从容,抬手而拜道:“臣去了。”

朱栩点头,孙传庭转身离去。

不远处的刘时敏抱着手,微垂着眼帘,仿佛睡着一般。

乾清宫的事,向来是机密,外人难觅仔细。

后人研究孙传庭掌权这段历史,主要的资料就是刘时敏晚年撰写的《酌中志》,其中这样述说这一次的君臣会面。

‘庭困新政,求于御前,寥寥数语,帝曰可,庭曰是,乃退,大事果成。’

只有短短二十一个字,谁也无从猜测他们到底讨论了什么。

但从这一天起,孙传庭气势滔天,首辅之权,冠盖古今。

这些都是后话,孙传庭出了宫,回到内阁,幕僚司飞出了几十个信鸽,奔向大明的四面八方。

这是给各地巡抚的,要求他们年底前进京,召开四年一度的扩大会议。

这一道命令出去,全国都为之一震。

无论是谁,都能预料到,坐上首辅宝座,权势熏天的孙首辅,要更进一步推动‘新政’了。

那样的场景,很多人都不敢去想。

地方的震动先不说,傅涛拟定的计划,不早不晚送到了朱栩的案头。

朱栩审批了三天,进行了连夜的修改,并且增添了诸多手段。

等再发到皇家银行,内部一番讨论后,傅涛带着一群人进宫。

因为有些事情他们也看不懂,只能当面求教于朱栩。

朱栩与这些皇家银行多年的高管进行了数个时辰的讨论,直到深夜才放他们离开。

第二天开始,皇家银行就动了。

第一步,与皇家商贸集团,外事院等各部门进行沟通,然后上禀内阁。

第二部,傅涛亲自宴请在京的各国驻明使臣以及藩国使者,提出了一个野心勃勃的雄伟计划。

这个计划名字叫做‘共荣’,大概意思,就是大明将动用三亿现银,一亿纸币,与友好国家进行贸易,互通有无,而大明主要是主要购入方。

总共四亿白银,这些使者听到后,眼睛都红了。

别说沿海的小国家,哪怕是西班牙,奥斯曼这样的国家,四个亿也绝对是天文数字。

没有哪个国家的统治者或者阶层是不缺银子的,纷纷吵嚷着,与傅涛打听着详细计划。

皇家银行,皇家商贸集团,外事院等在京城,神龙府两地与各国使臣,贸易代表等,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谈判。

以粮食为主,鱼类,肉类,甚至是活物都在交易范围内,凡是明朝需要的,都大力收购,价格甚至上浮到三成!

同时,这些交易也不是没有要求的,比如海上的安全协议,商船航行协议,货物贸易协议等等都在紧张谈判。大明购入的同时,自然也有输入,并且要求所有货物由大明船只运送,交易使用大明官银或者纸币等等。

条件并不算苛刻,总体来说,大明是相当‘吃亏’的,因此各国反应相当强烈,哪怕嘴巴再小,也想在这个四亿两上狠狠咬上一口。

由皇家商贸集团出面,与二十二个国家,藩国签署了为期三年的两万万石粮食的购买协议,其他的购入名录就更为复杂了,多达数百条。

同时,皇家商贸集团还向国内下了一亿白银的订单,深深的cì jī了大明整个商业阶层。

随着这个庞大的计划的启动,不止激活了国内的商品经济,与国外的商贸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皇家商贸集团,皇家银行,联合舰队,无数的商船开始迅速的扩张,出现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第一百零四章 赵南星第九百三十七章 波涛涌第六百七十三章 推第六百四十六章 科尔沁巨变第1246章 教训毕自严的人第八百一十七章 定调第1516章 云开月明第五百二十章 唐王第六百九十三章 终于来了第1179章 阴谋暗杀第三百七十八章 苛责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纷呈第七百七十二章 与西班牙人谈判第1517章 军演第1257章 威势第1476章 定调第两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番外三第1402章 孙传庭施压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黑风高第1420章 公主要杀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袁崇焕死了第六章 威逼利诱第1151章 疲敌之策第七百零八章 钱谦益无能第四百九十四章 辽东的人事安排第七百五十一章 决战(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宣示第九百一十五章 死谏第七百零四章 科举禁令第七百四十四章 荷兰人疯了第八百章 ‘判决’第四百五十四章 朱栩昏迷(第五更,为盟主‘保底蜀黍’贺!)第六百四十章 快速推进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王是上好的挡箭牌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上出事了第1426章 大规模的流放第两百五十八章 如潮的压力第六百七十章 改革阻力第1362章 僵持第一百七十七章 献策宋康年第一百二十二章 放行第九百四十二章 试验田第八百六十三章 棋差一招第四百七十章 深入改革第五百零七章 抓捕第两百三十二章 张维贤的觉悟第四百三十二章 装逼失败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给面子番外三第两百四十八章 刘太妃第四百七十二章 送人头第四百三十九章 株连法第九百二十五章 沸反盈天(第一更)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内阁第七章 以退为进第1371章 大战起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仁德之风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兵锋所向第1462章 海上移动堡垒第六百一十八章 恶从心头起第八十四章 隐忧迭来第四百二十五章 朱由检的惊醒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京第1460章 恍如隔世的一群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顾秉谦的姿态第十六章 青楼见孟侯(求收藏,推荐~~)第八百五十六章 倭寇第1474章 阴暗角落第两百一十九章 满桂(第三更~)第1431章 两亿五千万白银!第九百二十五章 沸反盈天(第一更)第八百六十三章 棋差一招第七十三章 张皇后的担忧第一百一十四章 刑部狼狈第七百三十五章 靖海第1287章 幸福的烦恼第三百一十三章 胜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柳如是第八百零零九章 目标靖王第八百五十一章 拔除第1238章 闯关东第四百七十六章 欲伐辽东第1130章 国祚千秋第三百零六章 信王的改变第1175章 阴森森第一百三十五章 给孙承宗写信(跪求订阅~~)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一百二十二章 放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忠贤复出第1212章 血腥味的海风第四百六十三章 部际联席第1294章 未来首辅的魄力第一千零七十章 海贸利益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纷呈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师第七百三十二章 商贾贱民第两百三十四章 努尔哈赤死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下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