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苛责

文昭阁内。

朱由检看着蒋德璟,满面的笑容,招呼道:“蒋学士请坐。”

大明人才济济,人文璀璨,尤其是在这个时候。蒋德璟是朱由检千挑细选出来,无论能力还是人品,都是上上之选。

这是一次考验,若是蒋德璟能做好这次秋闱,那就是进文昭阁的最后一步。

蒋德璟今年不到四十,正是最精明强壮的时候,五官方正,神色刚强,在周延儒下坐了下来,他的对面是温体仁。

钱龙锡等人都没有说话,近来他们也感觉到信王的变化,因此格外的谨慎。

朱由检的目光始终落在蒋德璟身上,笑道:“蒋学士,你对今年的秋闱有何想法?”

蒋德璟心里对于他被信王选中,主持这场秋闱心里也颇为意外,意外之后就激动。作为主考官,这一届所有参加乡试的都将是他的‘学生’,不止代表了无穷的潜力,更是一种象征,象征他要被朝廷重用了!

因此,蒋德璟也越的克谨,微微倾身,想着早就思索清楚的话,慢慢的道:“王爷,此番秋闱,是为了明年的春闱,更是崇祯朝第一次科举,当慎之又慎。下官当严格选拔同考,提调等官员,务必做到公正,不枉不纵,为国举才……”

朱由检微笑的听着,不时的点头。

蒋德璟见朱由检没有异样,说的越流畅,道:“臣议,分南北两地,以应/天为界,同时开科,以期在一旬之内出榜……钱侍郎,温侍郎主持南方,下官与施大人主持北方,到时,还请王爷巡视一番,鼓舞士子……”

朱由检听的很满意,蒋德璟很明显是认真做了准备,条理分明,设想周全。

朱由检对着蒋德璟点头,然后看向钱龙锡等人,道“诸位大人,有什么说的吗?”

钱龙锡没有说话,秉持了‘谨慎少言’四个字。施鳯来这次也要参与主考,倒也没多言。周延儒本就少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温体仁心思已经不在文昭阁,也表情平淡。

钱龙锡等人不说,其他阁员也没有妄自开口,在朱由检话音落下,整个文昭阁都静的落针可闻。

朱由检脸色阴沉了三分,冷眼扫过一群人,站起来漠然道:“蒋学士,跟本王来。”

蒋德璟也被文昭阁古怪的气氛惊到了,起身跟着朱由检忐忑的走向他的班房。

朱由检一走,钱龙锡笑呵呵的道:“诸位大人,都散了吧。”

施鳯来等人相互看了看,都起身,各忙各的了。

朱栩很快就接到了文昭阁的奏本,里面有着这场秋闱的详细规划,官员调度,权责分配等等,近乎揽过了所有权力。

曹化淳在边上看着,不动声色的笑着道“皇上,文昭阁调用的这些人,都是名不经传,不知道王爷是从哪找来的……”

朱栩哪里听不出曹化淳话里的意思,这些人,虽然还算不上是朱由检的人,却都不是朱栩的人。

笑了笑,朱栩道:“行了,皇兄也受了很多委屈,替朕背了不少黑锅,这件事,朕就全权交给他了,你走一趟,告诉皇兄,好好做,范景文的事,先给他透个底。”

曹化淳没有再言,应了声,拿着奏本便向外面走去。

朱栩继续看着奏本,最近,来自山/东的奏本特别多,虽然布政使,按察使,左右参政等都调进了京,可拥有上奏权力的还是不少,那些被朱栩打出京的御史,给事中也纷纷上书,弹劾鲁王干政,弹劾信王‘乱政’,一个个大帽子扣下来,要不是这件事是朱栩自己在背后推动,都忍不住想要法办了这两人。

摇了摇头,将这些奏本都留中不,推到一边。

倒是鲁王,李精白,阎鸣泰等人的奏本,报喜不报忧,在山/东颇为雷厉风行,拿下了不少官帽,安排了不少他们的人,有些失控的迹象。

朱栩眼神动了动,自语道“看来,是该敲打一下了。”

朱栩话音刚落下,刘时敏就进来,道“皇上,靖王回京了。”

朱栩一怔,旋即就道:“快传。”

“是。”刘时敏站在朱栩边上,大声向着门外道:“传靖王。”

朱履祜大步走进来,抬手就拜道:“臣……”

朱栩对于这位功臣很是满意,摆手道“不必多礼,跟朕说说江/苏的事。”

朱履祜一身的王服,风尘仆仆,也清楚皇帝关心什么,眼神颇为恭谨的道:“回皇上,江/苏大局已定,只是暗里风波不止,需要时间慢慢消化,臣已经布置完善,不会再出现大的风波……”

这个朱栩知道,直接开口问关心的:“各项政务,推行的如何?”

朱履祜道:“回皇上,新政不顺乃是必然,南直隶更是一个特别之地,臣认为,想要推行新政,还需耐心……”

朱栩听着朱履祜的话心里默然,终归还是他太心急,暗吸一口气,笑道:“嗯,靖王辛苦了,不日就会有赏赐下到靖王府,回去之后,将江/苏之事详细写个条陈来给朕。”

朱履祜这一趟江南之行,可以说是名利双收,风光无限,当即拜道“臣谢皇上!”

朱履祜很快就离开了御书房,朱栩望着外面,神情有些莫名。

了一会儿呆,朱栩转头看向刘时敏,道:“你说,朕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刘时敏抬头看着朱栩,稍作迟钝道:“皇上……有些过于苛责自己了。”

不止是刘时敏,曹化淳,孙承宗等人都觉得朱栩行事太过急迫,并非是好事,也曾劝说过,只是一直没有起作用。

“苛责?”

朱栩转头望着外面,长吐了口气,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未来的十几年,应该是华夏几千年来,最艰难的时刻了吧?想要安稳的熬过去,不能早做安排。

曹化淳很快也回来复命,站在朱栩的左侧,道:“皇上,文昭阁打算立刻便着手准备,并通令各地,立马准备秋闱之事。”

朱栩点头,道:“嗯,对了,赵率教,秦良玉什么时候能到京?”

曹化淳道:“秦良玉自四/川出,路途有些麻烦,怕是还要几日,赵率教率一万骑兵,应该在今天傍晚可以到京。”

朱栩心里暗松,道:“你准备下,让赵率教驻扎在京西大营,要是今天到了,不必进宫,安心休息一晚,朕明天要去看他训练的骑兵。”

虽然当初朱栩要赵率教训练十万骑兵,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能凑齐一万已经算是不错了。至于那些后金杂兵,都留在了云/南。

曹化淳答应着,道:“皇上,是否该有一个欢迎宴?兵部那边该怎么安排?”

朱栩双眼眯了眯,旋即就道:“秦良玉不能离开西南,这次事了还是要回去的,不需要安排职位。欢迎宴……也不必了,秦良玉到了,朕出城十里相迎!”

曹化淳神色一惊,道:“皇上,要出城十里相迎?”

这个时候的秦良玉,虽然有些军功,可一来是女人,二来最显眼的还是辽东,她在整个大明并不是太显眼。所以,要皇帝出城十里相迎,在曹化淳看来,有些过于‘恩重’了。

刘时敏也面露疑惑,不知道皇帝又唱的哪一出。

外人怎么可能猜到朱栩的心思,在他心里,秦良玉是一个无比值得尊敬的人!

朱栩望着外面,眼神里有着浓烈的向往之色,微笑道:“去办吧。”

在后世中,指摘明末文武君臣,粉墨功过,没有人逃得了,唯独这位女将军,后世之人近乎齐齐的都以‘崇敬’的心态来瞻仰,甚少不敬。

古往今来,寒暑交替数千年,她唯一的一位女将军,傲立当世,风流千古!

曹化淳虽然不明白,却也不妨碍他照命办事,安排人去守着。

第1487章 大明的对外影响第六百一十八章 恶从心头起第八百五十九章 入内阁第1454章 移民乱象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乾纲独断第六百三十二章 借兵建奴第1519章 手段齐出第一百五十章 阉党成势(求订阅~~)第八百八十三章 迷茫大明第1326章 提速第两百三十二章 张维贤的觉悟第1291章 变局之前第1255章 以命相陪第七百四十六章 无路可逃(第六更~)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富可敌国第1146章 友好的谈判氛围第九百九十四章 意外的手段第两百六十一章 朱由检的通牒第七百七十九章 俯瞰天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侯家麻烦了第二十九章 杀意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1144章 来自明朝的干涉第七百三十章 黑夜奏对第九百章 谣言第两百六十六章 巡视兖州第一百二十章 出手第四百八十五章 蓄发易服第1119章 来自倭国的和平使者第1313章 收网的时候到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寻常的车队第两百九十三章 兵败两城第一千章 严厉的五条第七百一十三章 入闽第三十三章 魏良卿(求收藏,求推荐票~)第1178章 两小儿打架第三百八十七章 裁减衙门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贡第九十五章 隐疾第两百四十三章 最后一次廷议第一百四十五章 吊唁第五百五十七章 铸币第八百九十五章 认罪第1211章 各怀鬼胎第九百八十一章 倭国的威胁第四十三章 客氏死第九百一十四章 巡政御史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1374章 斗法第九百零九章 判决第1505章 一言而定第1469章 夙兴夜寐的朱栩第九百零七章 驱车赶羊第四百零四章 东林反对第1472章 下有对策第六百八十二章 视察军营第1221章 无翰林,不入阁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内乱第六百零六章 咄咄进逼第五百二十三章 圈禁信王第一百八十三章 诏重臣进宫第八百三十四章 更进一步第1221章 无翰林,不入阁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京第八百四十一章 情敌第1146章 友好的谈判氛围第1310章 孙传庭的演讲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京第六十八章 接收(今天三更,求收藏~~)第六百四十六章 科尔沁巨变第1437章 诏安第1295章 日子不好过了啊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第1456章 抨击儒学的开始第九百零二章 大婚事第三百六十五章 皇商覆灭第九百六十章 难难难第一百七十三章 孙承宗回京(求订阅~~)第四百零一章 阿敏掌权第1404章 远交近攻第五十二章 三十万两(第三更,求收藏,推荐~~)第1525章 恩送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七百零八章 钱谦益无能第1225章 祸之萧墙第两百六十一章 朱由检的通牒第1112章 人工降雨第四百三十九章 株连法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阴谋不断第一千章 严厉的五条第六百八十四章 极端第九百五十七章 礼成第八百六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旧官员交锋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试探第1248章 首辅代表的人第1286章 多尔衮的识相第九百九十二章 凉凉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万岁第1428章 年终的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