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封疆大吏们反抗了

孙承宗,孙传庭,秦良玉,申用懋,甚至是张之极,金国奇,赵率教,满桂等涉及京师防卫的一干人全都被召了进了宫。

参谋部内,偌大的沙盘前,一群人都围绕着,神色凛然。

辽东失控,威胁最大的,就是他们大明了。

孙承宗盯着沙盘,认真的看着,同时向着包括朱栩在内的人解说。

他道“皇上,诸位大人,建奴的兵力,在努尔哈赤的时候就有十万以上,经过上次一战,现在估计也还有六七万,辽东锦/州,宁/远固若金汤,建奴不太可能继续进攻。绕道辽东,直逼长城有可能,不过据我估计,阿敏若想要立威,最好的目标,还是东/江/镇。”

朱栩也看着沙盘,从鸭/绿/江往西,偌大的辽东都司半岛,再从大凌/河往南到山/海/关,然后是沿着长城的一系列防御重镇。由于之前的协议,后金的地盘缩在太/子河,辽/河以内,可这是非常不可靠的约定,辽东地广/人稀,建奴的骑兵来去如风,明朝根本没有办法防守。

因此,最为脆弱的,就是偌大的鸭/绿/江以西,辽东都司半岛。

众人都盯着沙盘,神色不定。明朝的疆域太广/,要防卫的地方也很大,后金的骑兵来去迅,想要正面决战根本不可能,大明目前还是防守为要。

孙传庭看了一阵,向朱栩道:“皇上,那就让东/江/镇失去意义,可以命令毛总兵将兵力退到朝/鲜固守,只要建奴徒劳无功,那么,绕到长城,就是唯一的选择!”

朱栩双眼一亮,这倒确实是个办法,不过他也没有立即开口,后金还是有不少人才的,不说济尔哈朗,德格类,还有那个多尔衮,更何况,阿敏也是久经战阵,不是傻帽,没那么容易上当。

秦良玉现在统领北方几镇,她盯了一阵沙盘,道:“不能一味的防守,不若刺激建奴一番,逼一逼建奴。”

朱栩神色一动,道:“怎么逼?”

秦良玉转过身,看向朱栩道:“皇上,现在蒙/古各部都散乱不堪,不如挑几个,派骑兵征讨一番。”

秦良玉的话一出,众人都面露沉思、意动之色。

自永乐之后,明朝几乎就没有入过草原,向来都是防守。近年来的草原上,蒙/古基本破裂的差不多,相互征伐不说,还有建奴的连翻征讨,尤其是黄太吉打垮了林丹汗,蒙/古更是弱到了极点。

如果挑几个弱小的,出其不意的讨伐,不止能够刺激到将蒙/古当做后花园的建奴,也能好好的立一次威!

朱栩也思索了好一会儿,目光看向满桂,赵率教,道“你们认为呢?”

这两人现在各统领一万五的骑兵,是大明最精锐的骑兵,甚至是仅有的。

满桂看了眼赵率教,抬手大声道:“回皇上,前不久插/汉/部侵扰宁/夏镇被打退,正好有名义征讨。”

赵率教低着头思忖着也抬手道:“插/汉/部各部的联军已经散开,有三万骑兵出其不意,外加有大篮子,天眼的协助,肯定能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朱栩听着两人的话,又转向孙承宗,孙传庭等人,道:“你们参谋部怎么看?”

孙承宗等人对视一眼,道:“回皇上,倒不是不可行,只是我大明骑兵来之不易,需要谋划一个万全之策。”

朱栩点头,道:“要快,决不能让建奴先动手!”

后金的骑兵太快,他们一旦动起来,消息传到京城也都兵临城下了,根本没有多余的反应时间,所以,他们需要先下手为强。

“遵旨!”一干人应着。

朱栩对这群人还是比较放心的,有他们在,辽东的事他也可以放一放心,精力还是要集中在整顿政务上。

浙//江,杭/州府。

江边一座豪华的大酒楼之内,济济一堂,坐满了人。

每一个都穿着精致,华贵,焚的是最好的香,上的都是最好的酒菜,一群人围聚在一起,笑声如潮,正开怀畅饮。

在座都是名士,甚至居于高位。

有原太仆寺少卿的李之藻,现任的广/东右布政使姜一洪,按察使陈应元,浙/江右布政使王象晋,按察使林贽,广/西右布政使郑茂华,福/建,湖广/等的布政使,参政,按察使……外加一些在野的官员,足足有二十多人。

酒过半酣,众人这才心照不宣的停下酒杯。

王象晋看向坐在不远处的李之藻,笑着道:“李大人,您是从京城回来的,这京城纷纷攘攘我等是看不清楚,还望您指点一二。”

李之藻,原本是工部的都水司事,兼任了太仆寺少卿,后来忤逆魏忠贤,被配到南/京,恰逢南直隶改制,结果就被‘裁员’,回来了杭/州老家。

他已经入洗,进了天主教,正在潜心编撰各种来自西方的文学,历法,火器等书。

他今年也快六十,人很精瘦,或许是入了天主教,脸上有着大明官员少有的慈悲谦和之态,听着王象晋的话,微微一笑道:“李某在天启四年就离京,对于现在的朝局也看不懂,你们是找错人了。”

姜一洪看着李之藻笑眯眯的神色,凑近道:“李大人,在下可听说,你与徐光启徐大人交情莫逆,我们可是听说,他就要晋工部侍郎了,现在谁不知道,能进六部的,可都是当今皇上的心腹……”

李之藻瞥了眼姜一洪,摇头道:“姜大人莫要为难我了,李某确实对京城的朝局不甚明白。”

不止是李之藻不明白,在座的都不明白。

以往的朝局清晰的很,各派党羽也能分辨,该走什么门路也一清二楚。

可现在的朝局对他们这些封疆大吏来说,实在是雾里看花,摸不清门道,谁也不清楚朝廷现在要干什么。

广/西右布政使郑茂华是一个有些矮胖的中年人,双眼很大,在圆嘟嘟的脸上非常显眼,他看了眼在座的,向着李之藻道:“不管如何,还望指点几句,现在山/东,江/西,河/南等布政使,按察使全都被调进京,安排在那督政院,至今还没有什么品级,我听说,浙/江,很快也要有新巡抚来了。”

“是啊,现在只有巡抚衙门了,完全没有了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也被总督府替代……”

“还有啊,税务也变了,冒出个什么三司衙门,知府,县府连审案的权力都没有了……”

李之藻听着几人的话,心里默然一叹,他也算是难得的聪明人,虽然分辨不清楚朝局,可却知道,一年前那激烈,令人心生恐怖的党争是没有了。

他也清醒,这些人就是冲着他与徐光启的关系来的,脸上和善一笑,道:“诸位大人,李某确实不知内情,当今皇上仁慈,非有大罪,不会有杀心,不必忧虑。”

众人神色不变,心里都腹诽,难道我们是怕死吗?

我们是怕丢官,怕没权,怕没势!

李之藻口风严,探不出什么,他们只得另想办法了。

没过几日,朱栩刚从慈宁宫出来,曹化淳就急急的跑过来,道:“皇上,出事了。”

朱栩一笑,不在意的边走边问道:“出什么事了,让你这么慌张?”

曹化淳跟在朱栩身后,急声道:“皇上,广/东,浙/江,江/西,广/西那边都出事了,奏本已经到了御书房。”

朱栩转头看了眼曹化淳,见他的神色真的是有些慌乱,快步赶回御书房。

在他的御桌上,整齐的摆放着十多道奏本,朱栩坐下,看了眼曹化淳,信手翻了起来。

第一道是广/东右布政使姜一洪上奏,言称广/东今年灾情严重,预估的夏粮会欠收,同时弹劾了左参议唐立,指责他们行事狂悖,违法乱律,请朝廷严惩。

朱栩眉头,这唐立,可是吏部选拔,安插在广/东,先期摸情况,配合政改的人。

准确的说,是他朱栩的人!

“真的是唐立不法?”朱栩眉头皱了皱,本能的预感有什么事要生了。

紧接着是广/东按察使陈应元,弹劾刚刚进入广/东的三司人马,违反祖制,干扰他们政务,请求将三司召回。

朱栩神色微沉,拿起下面一道。

这是浙/江右布政使王象晋上奏的,弹劾巡抚,指责他干预地方政事,弄的民不聊生,请求罢免。

接着是广/西右布政使郑茂华,弹劾广/西总督肆意弄权,图谋不轨,请朝廷彻查。

然后就是江/西,湖/广各地的奏本,都是诉苦,然后弹劾地方要员。这些要员,大部分都是从京师外派出去的,过一半都是朱栩安插到各地,准备政改的前期人手。

朱栩连着将这些奏本都看完,算是明白了,从南直隶改为江/苏,再到山/东,河/南,山/西,其他各省也终于察觉到,开始筹谋反抗他了。

“终究还是来了。”朱栩自语,旋即就冷笑一声,他已经将东林党扫进了督政院,京城没有任何势力掣肘,京外还能阻止他不成?

朱栩手指敲着桌面,目光冷峻,望着门外,沉思一阵,道:“传旨,周维京调任浙/江巡抚,傅宗龙为江/浙两省总督,黄承元巡抚广/东,王永光任广/东总督……”

一道道命令出,曹化淳听的心惊肉跳。

除去已经整改完成的几省,其他都几省,居然要齐头并进,一起改制!

这么大规模,若是引起地方上反抗,那后果极其可怕,不止是影响夏粮,还会引起地方大乱!

曹化淳应了旨意,还是有犹豫着道:“皇上,此事,是否要找各位大人商议一番?”

朱栩看了他一眼,顿了顿道:“也好,传旨六部尚书,靖王,还有信王来见朕。”

——

今天加班,回来晚了,今天一更,这个星期内会补上~~

第六百零七章 锦旗猎猎第八百五十六章 倭寇第七百六十章 讨伐安南第三十九章 怒动第1298章 变局之前的乱局第六百三十三章 收官第三百八十章 十里亭第1213章 演习开始第四百七十一章 黄太吉有后手第六百三十一章 弹压第五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1189章 回京第两百六十六章 巡视兖州第八百二十八章 决然与人头第1532章 逼上绝路第五十二章 三十万两(第三更,求收藏,推荐~~)第两百二十二章 赵南星等人进京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1192章 朱由检的恶心第八百三十二章 赦免被拒绝第1477章 举报信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1252章 跳梁小丑第1412章 为官者为民第三百零四章 图穷匕首见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京第四百六十四章 巡抚安排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棚第四百六十五章 晚上的问题第四百七十七章 御驾山海关第1225章 祸之萧墙第一百零三章 顶缸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炮轰王城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斩不赦第1287章 幸福的烦恼第八百二十一章 宋应星很激动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开朝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亲第1240章 范围扩大第一百七十六章 八大皇商之范家第四百五十四章 朱栩昏迷(第五更,为盟主‘保底蜀黍’贺!)第1234章 谁是下棋人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新人与旧人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最难处境第三百二十章 坑杀第七百四十七章 突遇困境第1163章 黄太吉境遇第1416章 傅家遇难第六百四十七章 新政开始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西演武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稚嫩的想法第二十六章 端倪(收藏收藏收藏~~)第一百七十八章 晋商找上门(求订阅~~)第四百三十四章 使者入京(第四更~)第五百二十三章 圈禁信王第八百零零八章 设立大元帅府怎么样?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稚嫩的想法第四百一十八章 朕要人头第三百九十六章 惊人的旨意第1497章 贷款陷阱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流初败第八百四十五章 牛鬼蛇神第1216章 欧洲民主之父第1432章 朱栩出海第六百零七章 锦旗猎猎第1289章 张筠很生气第四百五十六章 官商集团第1192章 朱由检的恶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袁崇焕抗命第六百六十二章 方以智的大话第八百二十三章 烙铁入水第两百一十三章 廷推辅臣第两百八十四章 旧势力与新势力第两百九十八章 宗王宴第1114章 倭国进退两难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鲜的解决办法第五百二十九章 官身如白丁第1443章 霸气第五十章 辽事第九百八十一章 倭国的威胁第六百零九章 抄家第一百三十七章 狡猾的倭人第四百三十章 斩首两万第1527章 截杀孙承宗第两百七十二章 鲁王府第七十七章 不对劲(求收藏,求推荐~~)第1449章 疯狂扩张的开始第四百二十三章 袁崇焕死了第一千零十五章 朱栩开的茶话会第1538章 血染第八百零零二章 内阁强势第七百五十章 倒地的荷兰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已经不同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尔衮闹别扭第1525章 恩送第五十六章 坏事好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惊人的旨意第八百三十二章 赦免被拒绝第1329章 倭国对策-联姻第三百零七章 卢象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