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断绝的仕途

满京城在抓捕东林党的同时,张我续的动作也迅展开。 шшш★ttka n★¢ ○

张我续八十多岁,年纪大,表示他的资历深,认识的人也就多。

一个个大儒,士林名宿被张我续请出山,一篇篇署名文章也都送到了张我续手上。

礼部的动作快到不可思议,从各处抽调人手,一个个‘报点’在京城铺开,本来糟糕的舆论,迅的被扭转。

一处茶馆内,一群一看就是寒门士子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手里拿着两开的纸张,一边看一边议论着。

“我就说嘛,朝廷怎么可能乱来!”

“是啊,起先我也被糊弄住了,现在仔细来看看,哪一条不是为国为民的好事,肯定是那些昏官为了自己,陷害朝廷!”

“不准狎妓、宿娼,嘿嘿,之前还有人说这是文人风雅之事,岂能禁止?且不说风雅不风雅,那些青楼女子哪一个是愿意出来卖笑卖身?”

“也算是奇闻了,他还是头一次听说,狎妓,宿娼可以修身养性,写出好文章来,更加有心的为国效力的!”

“噗嗤!”

一群人都大笑,他们本来都被东林,复社那帮人给混弄住了,先入为主,现在仔细看看礼部出的朝报,这才清醒过来,仔细想想,朝廷的‘九条’,可不就是专门为那些腐化官吏所设?

另一处酒楼内,是一些世家子弟,勋贵之后。

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张朝报,是礼部出的第一刊。

“要我说啊,最好笑的就是‘结社,结党’这一条,满天下人都痛恨党争,东林那些人,居然还说‘国事为要,结党次之’……”

“哈哈,我记得东林先生修建东林书院就是痛恨万历年间的党争,结果东林党成了最大的朋党,真是笑死我了……”

“如果官吏可以任意结社,结党,那那些手握重兵的总兵,将军是不是也可以……”

“这应该近几十年最好笑的事情,东林党这个笑话,够我笑好几年了!”

满京城的读书人,茶余饭后都在谈论这件事。东林党的外皮被扒,立时间成了人人喊打的局面。

三司衙门联合出公告,准备召开审判大会公开审判东林一干党羽,在京城可以算是惊天动地了。

前几年还是如日中天的东林相公们,一夜之间全都成了阶下囚。

而最为重要的是,舆论被朝廷掌握,他们俨然成了邪党中的‘邪党’,人人喊打!

文华殿,偏殿。

孙承宗与毕自严,两人盘腿而坐,盯着棋盘正在对弈。

孙承宗最大的特点就是沉稳,不论什么时候,都沉得住气,他捏着黑棋,不紧不慢的着棋。

毕自严心有猛虎,做事也有锐气,他看了眼孙承宗,笑道:“孙大人,对皇上这番举措,想必有些看法吧?”

孙承宗目光始终盯着棋盘,语气不紧不慢的道:“江南风气奢靡,士林浮夸,好事者多,北方大旱连连,灾情如火,谣言漫天,这朝报来的正是时候。”

毕自严微微一笑,道:“孙大人只看到了这些?”

孙承宗这才抬头看了毕自严一眼,道:“毕大人有什么话,不妨直言。”

毕自严看着孙承宗,知道这位在装糊涂,可有些话他还是需要挑明,径直的道:“自万历以来,党争愈演愈烈,皇上登基之后,逐步扫除了党争,东林党已经被赶入了督政院,无权无势,以皇上的手段,足以让他们安静下来,可皇上为什么还是如此迫切的要赶尽杀绝?”

孙承宗依旧盯着棋盘,淡淡的道:“南方以复社为,大大小小书院,文社过百,加入的人如过江之卿,数以万计,又都以东林为,公然挑衅朝廷法度,这朝野相和,声势浩大,皇上自然容不得了。”

毕自严‘呵’的笑了声,道“孙大人,何必装糊涂,以皇上的过往行径来看,定然是有事生,这才急不可耐的要清理东林,压制南方骚乱,我就不信孙大人一点没有察觉?”

孙承宗这才淡淡一笑,扔下手里的棋子,道:“毕大人也在中枢,时时刻刻都能见到皇上,除了军情,什么事情能瞒得过你?如果你问皇上,皇上岂会相瞒?”

毕自严见孙承宗还在打太极,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道:“江南风气开化,北方多有不及,复社者过三千人,东厂缇骑南下,势必难解,我打算请旨去一趟江南。”

这治理天下靠的是文人,不能一味的打压,复社必然要解散,自也要引起激烈反弹,想要安抚住,毕自严这个帝师,是最好的选择。

孙承宗点头,道:“既然毕大人决意南下,那我也不兜圈子了。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等地,已经是赤地千里,夏粮注定会大减,据钦天监的观察,这个旱情才刚刚开始,未来几年,怕是会更重,需要的赈灾的粮食,每年都要百万石以上,还要逐年增加。还有就是,辽东的建奴也在蠢蠢欲动,随时都可能再次南下。”

毕自严倒是清楚今年的灾情,却没有想到钦天监的事,外加建奴,他眉头皱了又皱,许久才点头道:“我明白了,会早去早回。”

杭/州府。

周维京之前是应天府府尹,再之前是浙/江布政使调任,对于浙/江来说,他是再熟悉不过了。

作为南直隶改制的见证者,参与者,他对浙/江的改制信心满满。

本来朱栩打算让傅宗龙任两江总督,最后还是孙承宗提议,调王永光来,这也让这位曾经的南/京兵部尚书在前途上挥了第二春。

这两人都是带着强大的‘野心’来的,誓要做好给皇帝,靖王看。

巡抚衙门内。

大堂内已坐满,在座的有参议参政,有各地知府,大大小小三十多人。周维京心里无比的得意,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他在浙/江曾经的旧部。

这些人都很激动,不说周维京已经是巡抚,在皇帝面前挂号的人,单说他这次的使命,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要效仿南直隶改制,想要继续安稳当官,就必须巴结好眼前这位老大人!

原浙/江左参议,黄德钟一脸热切的看着周维京,道“大人,下官自从知道您要来,早就备好酒菜,您一定要赏光啊。”

杭/州知府李久池也抬手,笑着道:“大人,下官这知府还是您举荐的,今晚不如就宿在下官府上,也算是为您接风洗尘。”

在座的还有一位按察司的一个司事,名叫李东旭,他眼小如鼠,一直观察着周维京的神色,眼见他一直笑而不语,忽的心头一动,道:“大人,按察司久弊,下官深为痛心与无奈,已整理好策本,大人若有闲暇,可前往按察司,下官一定为大人详解。”

周维京的任务之一,就是合并布政,按察二司,一听就双眼一亮,摸着胡须,满脸的赞许道:“好,朝政沉冗已久,皇上与朝廷深为忧心,难得有李大人深明大义。嗯,巡抚衙门新立,李大人就屈就做一段时间刑司佥事。”

这可是正五品的高官啊!

李东旭心底大喜,神色不变的站起来,沉声道“谢大人提拔,下官只是忧心国事。另,浙/江士子多入复社,甚至扬言要驱赶杭/州知府,冲击官府,与流匪无异,下官请严惩。”

众人听着,心里暗悔,马屁没有拍对,这李东旭倒是个眼角明亮的人,需要多多走动。

周维京听着李东旭的话,神色也微变,看着他道:“此事确非同小可,朝廷诸公,皇上都颇为震怒,朝廷法度向来公正严明,不可随意污蔑。”

李东旭心里暗喜,他算是摸对这位新巡抚的脉搏了,脸上始终不喜不悲的道:“大人,下官有一策。”

周维京心里也确实在为这件事愁,复社浩浩荡荡几千人,真要下狠手,只怕他这巡抚衙门要搬去总督衙门才能保安全。

他对这位不起眼的小官寄了一点希望,道“你说。”

李东旭抬头看了眼周维京,道:“据下官所知,朝廷有意废除科举,施行文院制,各府各县都要设立书院。大人不妨就先立书院,选拔生员,同时明令,结社、结党之人不得参考。这样一来,大人遵守了朝廷法度,不会招来非议。二来,那复社之类,也会不攻自破。”

周维京听着就双眼光,这的确是个好办法,最重要的是,隐藏了他的锋芒,没有激起浙/江士人的愤怒又可以不动声色的分化,瓦解复社、东林,让他对朝廷有交待,也可以甄别浙/江官吏,推行政改。

一举多得!

周维京稍稍沉思,便道“李大人,此事交给你去办!”

“是大人!”李东旭神色平静,语气中却有着慷慨之音。

巡抚衙门的告示很快贴出,旋即就是各府衙门也相继贴出了内容一模一样的告示。

这犹如一股旋风,飞传遍整个浙/江。

东林也好,复社也好,他们所作所为都是‘为国为民’,‘为国为民’的前提是要科举,要做官。

从巡抚衙门出的告示,明确指出,根据朝廷诏令:‘结社,结党’之人不得参考文院,不得参与武举,终生不得为官,这就是彻底断绝了他们的仕途!

作为聪明的读书人,他们眨眼间就想到了办法!

——

第一更,求票票,求打赏,求订阅~~~差三个全订~~求大侠助攻!

第两百四十八章 刘太妃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权第五百七十三章 领事裁判权第1473章 人小鬼大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结第1419章 又一个要辞官第四百八十七章 使臣恭贺第1340章 阶段性胜利第五百九十九章 危机显露第1119章 来自倭国的和平使者第八百七十章 童谣第七百二十一章 灰飞烟灭第四百五十四章 朱栩昏迷(第五更,为盟主‘保底蜀黍’贺!)第1441章 由不得你第五十二章 三十万两(第三更,求收藏,推荐~~)第一百零四章 赵南星第八十二章 铺展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八百零零七章 一盘大棋第1339章 寻找骆养性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臣对峙(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九章 黄太吉的亲笔信第七十八章 我不会审案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邦华撂挑子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学政第四百八十四章 收复沈阳第1283章 燥热的日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觊觎第八十九章 狠揍第七百三十章 黑夜奏对第七百二十一章 灰飞烟灭第七百零二章 开放型商业城市第一百七十七章 献策宋康年第一百七十二章 顾秉谦的姿态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三百四十二章 练兵第1226章 孙承宗的意味深长第五十三章 碰壁 (求收藏,求推荐~~)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抚与府尹第两百三十六章 给大臣们的甜头第八百二十七章 煮酒论天下第1266章 阴谋笼罩第二百零八章 军政布局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围城第九百九十二章 凉凉第六十五章 兵部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速(求收藏~)第六百五十四章 朝臣们的改变第三百二十六章 南攻宁远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五百六十二章 信王逼宫第1271章 洪承畴救驾第一百三十六章 见熊廷弼第八百五十三章 畏罪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道圣旨第1492章 新官员新衙门第八百八十三章 迷茫大明第六十九章 打广告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获全胜(第四更!)第九百四十三章 严明法纪第九百九十五章 船到桥头第七百三十七章 插满大明旗帜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两百三十八章 大臣们的私相授受第五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一百二十二章 放行第两百七十四章 有钱有粮的人第六百八十章 各有算盘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两百一十三章 廷推辅臣第一百九十七章 限宗室俸禄第七百六十六章 惊人的海贸利润第五百一十章 打的说不出话第三百二十九章 议和第三百一十五章 胶着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阴谋破产第四百九十章 汉人太少第七百五十九章 各种条约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后不相见第四百三十二章 装逼失败第1240章 范围扩大第1195章 上岸的危机四伏第1279章 女人间的对话第五百七十八章 魑魅魍魉第1534章 突来的说客第八百零零八章 设立大元帅府怎么样?第1251章 休战第九百二十四章 荡漾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两百年心愿第1485章 皇子们站台第三百八十三章 欠粮惊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诸王反对第七百零八章 钱谦益无能第1211章 各怀鬼胎第两百八十四章 旧势力与新势力第两百四十九章 朱栩的反思第1534章 突来的说客第1437章 诏安第一百七十三章 孙承宗回京(求订阅~~)第两百九十八章 宗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