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鲜分治

熊廷弼,杨麟,孟乔芳等人齐齐二百多人在南门,叩首而送。

马车内,朱栩倚靠在厢璧上,看着边上的曹化淳笑道:“朕这一走,不知道多少长松一口气,也不知道多少人心里乐开花。”

曹化淳躬身在那,微笑,不语。

马车摇摇晃晃,朱栩的思绪也慢慢的回到京城。

明年就是崇祯五年了,大明依旧安稳,可面对的问题会越来越棘手,需要付出的心力也将更多。

不过做了五年皇帝,朱栩该有的自信,从容已然都具备,心里有条不紊的思索着,毫无半点紧张与担忧。

“听说,翰林院又选了几个年号?”突然间朱栩又看向曹化淳道。

曹化淳点头,道:“是,有两个,一个是永武,另一个是景正。永武取自洪武与永乐。景正,取奉天顺命,大明中兴之意。”

朱栩颌首,这回才像话,想着这两个备用年号,看着曹化淳道:“你觉得哪个合适?”

曹化淳听朱栩的意思是要在这两个中选一个,稍稍思索便道:“永武,虽然取自太祖太宗年号,可合在一起,有穷兵黩武之嫌,奴婢认为,景正寓意非常好,可以作为皇上的年号。”

朱栩微微点头,没有说话。

大明皇帝,向来都是一人一个年号,不过他比较特殊,总觉得这年号还是朱由检的,不改心里不舒服。加上大明革新到了一定程度,需要给天下人一个‘已经不同了’的信号,这改元就是最好的信号!

曹化淳见朱栩没有再说话,有假寐的意思,便也闭口不言。

马车摇摇晃晃,从沈,阳出发,中间除了换马,其他丝毫不停,直奔山海.关。

待朱栩到山.海关的时候,袁可立也到了朝.鲜。

对于袁可立,朝.鲜是又怕又恨,怕的是袁可立曾经真的有率师讨伐朝.鲜的意图,现在更是大军停留在汉.城不远,且秦翼明的大军也有异动,似有为朝.鲜‘拨乱反正’的意思!而恨是因为在朝.鲜现在的当权派来看,朝.鲜的‘反正’是正确的,袁可立不能肆意的‘攻击’,可偏偏袁可立是天朝上国的重臣,他们不能任意攻伐。

不管怎么说,朝.鲜的‘反正’是武力的结果,且确实是以下犯上,这是实实在在的,无可辩驳。

朝.鲜国王李倧不敢将袁可立请去朝.鲜的朝堂,只敢迎他入宫里的私宴,除了几个心腹,其他人都不敢请。

袁可立携怒而来,且大明兵锋正盛,丝毫不给李倧面子,当着一群人面,劈头盖脸的训斥起来。

“何为‘反正’?以臣篡君!尔等号称‘小中国’,可有半点中国之气质?”

“君臣有定分,如冠履,岂能倒置!”

“今日臣有篡位弑君,明有父子相残,教化何来?”

朝.鲜一干人被训斥的一句话也说不出,归根结底这件事确实如袁可立所说,是朝.鲜以下犯上的叛乱。

袁可立训斥的痛快,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好一阵子才冷眼看着李倧道:“李珲现在在哪里,本官要带他回平.壤。”

李倧今年也不到四十岁,经过数次战乱,也算是颇为有为的一个人,一听袁可立的话,脸色微变,道:“上官这是何意?莫非真的要行那所谓的‘拨乱反正’?”

袁可立皱眉,神色越发厌烦,道:“依照本官之意,自然是要将尔等全数拿下,明刑正典!不过这终归是朝.鲜之事,我大明不能干预太多,但谋逆之事也不能不管,是以本官奏议,朝.鲜一分为二,李珲居北,你居南,至此以后,不得攻伐,相安无事,否则我大明将朝兵夕至,维护朝.鲜正统!”

李倧听的直皱眉,可心底也暗松一口气,只要大明没有强行干预朝.鲜更替的意思就好,还有转圜的余地。

他看着袁可立不怒自威的脸,又瞥了眼坐在下面一直没有说话的秦翼明,神色迟疑的道:“上官,可否容小王商议一二?”

袁可立怒眉倒竖,沉声喝道“莫非此时你们还不知悔改,当真的要我天朝大军南下,才能醒悟不成!”

李倧脸色又变了变,目光看向下面的几个臣子。这些人都是他的心腹,他们也怕李珲复起,对视一阵,都暗自咬牙的点头。

只要李珲能安稳的待在平.壤,他们也不在意。

李倧见他们点头,也怕明朝真的大军南下,沉吟着道:“好,小王答应了。”

袁可立脸色这才好一点,道:“李珲人在哪里,本官要接她去平.壤。”

李倧看向金忠善,道“金大夫,麻烦你与袁大人一起,去一趟江.华。”

金忠善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慌忙站起来,抬手向袁可立道“敢问袁大人,之前大明皇帝陛下所说的,共治北方,可还算数?”

袁可立眉头一皱,不悦的道:“这些本官不在意,你可以去京城问皇上!”

金忠善脸色微沉,转头看向李倧,面露忧色。

李倧神色也不好看,他读懂了金忠善眼神的意思,大明要是改变了想法,只怕他与李珲共治朝.鲜南北都不会安稳。

“咳咳”

这个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秦翼明站起来,对着袁可立以及李倧抬了抬手,道:“王爷,袁大人,皇上既然说了,就不会更改,共治北方,朝.鲜两位王爷可以都入辽东总理大臣衙门,若有争议,若有两人赞同,就可执行,也可上奏朝廷,请皇上裁决。”

李倧双眼一亮,这倒是非常好的主意,对朝.鲜来说,绝对不会吃亏!

袁可立一副不想听这些的模样,一摆手,道“行了,具体的你们商议,上奏皇上就是,本官要去接李珲。”

李倧也完全想不到大明皇帝有了彻底吞并朝.鲜的意图,送走袁可立就与群臣商议起与大明共治‘北方’的细节。

他们都没有想到,共治,也包括朝.鲜。

朝.鲜现在国内也是派系丛生,复杂多变,随着李珲被袁可立从江.华岛结出,朝.鲜内部掀起一阵波动,企图推翻李倧,让李珲重登王位,一时间风起云涌,复杂无比。

不过有明朝大军的强力存在,朝.鲜也没有掀起什么波澜,李珲顺利到了平.壤,明朝的册封随即就到了。

于是,朝.鲜南北分治,明朝派遣了多名官员协助李珲,并且毛文龙部将张盘率领万人,接管了平.壤防务,同时还有北朝.鲜的一切军事。

第1232章 温体仁的认罪第六百四十七章 新政开始第九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宣言第四百八十九章 出妖第一百零六章 托孤(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荐~)第八百五十九章 入内阁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妓胜国第1224章 震荡不休第七百五十五章 虽远必诛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四百七十七章 御驾山海关第六十八章 接收(今天三更,求收藏~~)第1473章 人小鬼大第1399章 倭国定第1394章 四面楚歌第1195章 上岸的危机四伏第1516章 云开月明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惊人相似的历史第二百零八章 军政布局第二十章 不好预感第1462章 海上移动堡垒第1118章 地方藩篱第两百九十六章 紧迫感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黑风高第四百四十章 东厂降格第四百九十章 汉人太少第1434章 饱暖思第1130章 国祚千秋第1479章 如朕亲临第六百七十章 改革阻力第六百四十五章 柳如是的请求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动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漕运总督新人选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次廷议第一百一十七章 结案第六百六十二章 方以智的大话第九百九十三章 要有个结果第两百四十三章 最后一次廷议第三百八十五章 好消息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王的两面三刀第四百七十六章 欲伐辽东第七百三十九章 劫掠商队第1248章 首辅代表的人第一百一十章 聪明人(求收藏~)第1526章 送行第八百三十章 特赦第九百四十八章 画饼第两百二十八章 顾秉谦的要挟第四十三章 客氏死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起风了第1195章 上岸的危机四伏第1473章 人小鬼大第七百六十章 讨伐安南第九百四十五章 开端第七百零九章 贡院风潮第1423章 皇后回宫第1130章 国祚千秋第九十三章 渠道第1490章 妖孽纵横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初心第两百九十四章 尾随追杀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关商会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难第1174章 巧的有些假第四百九十九章 清道夫第1253章 孙传庭带来的惊恐第一百零九章 对面而坐第1289章 张筠很生气第六百九十章 大演武第三十七章 跟踪(求推荐票,收藏~~)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宁与女将军第九百一十二章 地主借钱第八百三十九章 皇家政院一日游第四百八十五章 蓄发易服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权第九百九十八章 收尾第六百四十九章 拿下第八百五十六章 倭寇第1531章 谋算第三十七章 跟踪(求推荐票,收藏~~)第1209章 教廷争斗第七百五十五章 虽远必诛第三百八十三章 欠粮惊人第七十九章 流言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仁德之风第1369章 德川家光的杀意第一百九十四章 凌厉手段(第三更~)第五百零五章 信王谋逆?第七百二十八章 万国商会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为进第六百七十一章 先锋大将第七百二十二章 零伤亡的战争第七百八十章 鸡蛋里的骨头第七百八十四章 必须与朝廷态度一致第六百五十四章 朝臣们的改变第四百零二章 封疆大吏们反抗了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权第五百六十一章 登徒子皇帝第八百四十九章 揍对第五百八十四章 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