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权不下县

朱栩刚要上马车,这才发现驾马车的居然是曹文诏。

朱栩笑了笑,上了马车道:“你现在怎么说也是三品总兵,不觉得没面子吗?”

曹文诏嘿嘿笑了声,道:“皇上说笑了,我以前怎么给皇上驾马车的,现在还是一样,官大官小无所谓……”

朱栩坐在马车里,撩开帘子,看着曹文诏的背影,直接点破道:“怎么,不想去江.苏?”

按照兵部奏报,朱栩也批准,曹文诏的虎贲军调往江.苏,驻守应天。

曹文诏缓缓的催马,如同几年前一般的驾着马车,有些尴尬的笑了下,然后才道:“皇上,我听说江.苏那地方,奢靡成风,整天的风花雪月,这,这地方不适合老曹我……”

朱栩倚靠在厢璧上,摇头道:“你这话要是传出去,不知道多少人恨死你。”

曹文诏回头看了眼朱栩,见他心情并不是很差,犹豫着道:“皇上,那个,我想去云.南……”

朱栩果断摆手,道:“还不到时候,朕现在也只是想掂量一下。”

曹文诏自然是知晓皇帝是打算在南方动兵,沉默一会儿,道:“皇上,关于建奴与科尔沁,真的就这么放着吗?”

提到这个朱栩也头疼,当年的朱棣多厉害,五征蒙.古,可最后没能把蒙.古怎么样,一百多年危害大明北方,有增无减。

朱栩斟酌半晌,道“想要解决游牧民族的威胁,还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曹文诏听着朱栩的话,神色颇为正经的道:“皇上是想扶持察哈尔?可林丹汗明显是扶不起的阿斗,他怕是没有办法抗衡科尔沁与黄太吉……”

朱栩想着的是八旗,隶属大明的蒙.古或者建奴八旗,只是时机还没到。

这些话朱栩没办法跟曹文诏明说,淡淡道:“朕心里有数,对了,你那个侄子,朕是说曹鼎蛟很不错,通达圆慧,从容自信,是不错的好苗子。”

曹文诏听出朱栩不愿意多讲,脸上得意一笑,道:“那是,老曹家就这么一个读书人,皇上,臣给求个官,可以吗?”

朱栩神色微动,曹文诏可是从来没有求过,兴致勃勃的道“说说看,求什么官?”

曹文诏连忙道“宛.平县,知县,县丞都行。”

朱栩若有所思点头,曹家两个男人都从军,唯一一个读书人,曹文诏怕是私心不愿意让他继续从军,要给老曹家留点血脉。

这是身边的老臣,这点要求朱栩还是能满足的,颌首道:“好,就依你,等今年的科举结束,朕钦点他去宛.平县。”

在曹文诏看来这就是皇恩浩荡了,连忙起身就要行大礼,朱栩连忙摆手道:“好了,专心驾马车,到了江.苏好好练兵,虽然江.苏太平无事,可来银子的地方也多,你不要懈怠了,朕将来对你有大希冀的。”

曹文诏大喜,转过头有些舔着脸的笑问道:“皇上,能不能先说说是什么事情?”

朱栩顿了下,道:“没事训练一下士兵的海岛登录,水战之类。”

曹文诏虽然不知道皇帝究竟要他做什么,可明显是有大任,甩起马鞭,啪的一声,极其高兴的驾马向京城使去。

与此同时,内阁。

朱由检正焦头烂额,他以往不涉及具体政务,对大明的庞大政务体系了解不足,朱栩让他写的‘演讲稿’,写了几百字就写不下去了。

同时,六部除了兵部都送来一道道文书,里面有着这些年来往的详细数据,账簿,包括改革方向,意图等。

王承恩在不远处看着,心里微叹,信王终究比景阳宫那位差太多,这些年政务都四平八稳,可到了信王这里就完全抓瞎,千头万绪,没有半点清楚的。

“王爷,贵.州巡抚,王三善,总督鲁钦求见。”内阁中书许杰站在门外,向着里面说道。

朱由检正恼怒,闻言就想呵斥,旋即他又压住话头,道:“让他们进来吧。”

“是。”许杰应了一声转身出去。

在会极门等着的王三善,鲁钦正在低声争论。

“王大人,我可听说了,这位信王很不得皇上喜欢,若不是碍于兄弟颜面,早就被罢黜了。”鲁钦说道,他是一个精壮的汉子,脸上还有些细微的伤痕。

王三善脸角瘦削,看上去颇为刻板,他揪着小胡子,皱眉道:“现在的移民归属内阁管,若是等陕.西移完了,还要四.川等着,我们想要改变贵.州的情形,只能先下手为强。”

鲁钦神色怔怔,还是反对道:“这样怕是不妥,若是惹得皇上不悦,反而事情更难成。”

王三善目光坚定,语气果断,道:“我乃是贵.州巡抚,一心为民为朝廷为皇上,如果皇上见责,我来承担就是!”

鲁钦刚要再劝,许杰就走过来道:“两位大人,王爷有请。”

王三善,鲁钦对视一眼,抬手道:“有劳。”

两人跟在许杰身后,向着内阁走去。

王三善虽然语气果断,下了决心,心里还是忐忑。

他们一接到朝廷的的文书就快马加鞭,飞速赶来京城,抢在了其他官员前面,就是想抢一个先机!

贵.州土地贫瘠,多山多岭,百姓多为混杂,可以说,贵.州的情形比其他地方更坏。

王三善深感其中的压力,这么急着进京,就是希望朝廷的移民,能多照顾贵.州。

王三善与鲁钦来到内阁,看着眉星如月,颇为俊逸的信王,连忙抬手道“下官见过王爷。”

朱由检看着两人,神态平静的点头道:“两位大人请坐,王承恩,看茶。”

王三善与鲁钦两人心里一沉,信王的态度似有些不太喜欢他们。

王三善倒不是为了自己的仕途,是有心贵.州,贵.州处在四.川,云.南,湖.广,广.西四省中间,地小人多,地贫人杂。前两年还差点被叛军攻下贵.州,情势比四.川还要艰难。

他希望朝廷在移民的事情上,多照顾贵.州,减轻贵.州的压力,自然,赈灾粮饷也是他急需的。

朱由检倒不是对这两人有意见,而是苦于没办法写出景阳宫交代的奏本,到时候若真是像军改会议那样,群臣放开讨论,他这个内阁首辅要是一问三不知,那才颜面扫地,‘万古留名’!

喝完茶,朱由检看着王三善,开门见山的道:“王大人,与本王说说贵.州,西南诸省,皇上与本王都非常关注。”

王三善一听心里就微微激动,组织着话语道:“回王爷,贵.州全省,灾情严重,百姓食不果腹,虽然朝廷一再减税,还是有人饿死,有乱民乘机闹事。下官恳请王爷,为贵.州八百万百姓计,先从贵.州移民,给百姓们一条活路。”

朱由检听着就眉头皱起,道:“据本王所知,西南的情形没有坏到如此程度……莫不是你们收税不足,找的开脱借口?”不怪朱由检这么问,他还记得天启年间,贵.州送上来的税收就不少,怎么才几年就到了这个境地?

王三善神色微怔,一下子不知道怎么接下茬。

他这几年没少给朝廷上奏本,朝廷也没少给贵.州赈灾粮饷,减税,信王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鲁钦是贵.州总督,按照要求,他是不能掺和政务的,可听着信王的话,还是觉得奇怪,西南大旱连连,赤地千里,信王是不知道还是装糊涂,亦或者别有所图?

王三善也想到了这个可能,起身肃色道:“王爷,贵.州之艰难,我大明两百年仅见!并非下官推诿,实已到了刻不容缓之境地。朝廷开仓放粮终究有限,归根结底,还是要让百姓有地种才行!”

朱由检看着王三善,神色将信将疑。

他知道西北灾情,可不管是他从奏本了解,还是其他人告诉他的,都不能直观的感受到,他始终认为,奏本都有相当的浮夸,要么是为了推卸责任,要么向朝廷伸手要钱要粮。

朱由检没有多说,沉吟一声道:“你打算移送多少出来?”

“臣想先送出两百万,不,越多越好……”王三善道。贵.州的人口超过八百万,现在有一大半受灾,他是真的担心战事再启。倒不是担心胜不了,而是怕点灯熬油,大明哪怕有金山银山也会耗尽!

朱由检皱眉,辽东虽然地域广大,容纳个几百万人没有问题,关键是要开垦,还要有大量的钱粮投入,两百万人,这可比军队消耗还要庞大!

朱由检神色有些凝重,他发现,西南只怕比他知道的要严重的多。

‘一群昏官误我!’朱由检心里怒火涌起,杀意如沸。

“王爷。”不等朱由检发怒,王承恩快步进来,手里拿着今天的朝报。

朱由检看着王承恩手里的报纸,眼神微动,接过来一看,神色有些僵硬。

这是河.南巡抚赵晗的署名文章,文章大肆批评了河.南各地知府对巡抚衙门政策的推三阻四,阴奉阳违,指责各地的民乱皆由官员贪腐,人浮于事引起,希望朝廷能行霹雳手段,整顿吏治。

下面一篇是甘.肃巡抚樊一蘅所写,再次指责党争祸国,朝廷有党,地方也有党,抱团徇私,鱼肉百姓,请朝廷雷霆整治。

翻过一页是福。建巡抚黄承元所写,痛斥了所谓的‘皇权不下县’,政令难行,地方之所‘宗法大过王法’,希望朝廷立法整肃。

朱由检看的心头直跳,景阳宫这是要干什么?

朱由检甚至都不敢想!

王承恩看了眼王三善两人,在朱由检耳边低声道:“钱龙锡,蒋德璟也进京了,不过是去了户部。”

户部,自然是去见傅昌宗的。

朱由检对这两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心里痛恨,脸上铁青一闪,低头又继续看着手里的报纸。

这张报纸已经发出去了,谁也不知道会引起多大的反应。

大明的社会,说穿了,还是宗法制,皇家有祖制,勋贵之家有家训,官宦之家有亲族,地主之家有宗祠。家国家国,先家后国,宗法往往都大过王法。人们对长辈,祖先的敬畏也常常胜过官威皇威!

刚刚到京城门口,朱栩手里也多了这张朝报,神情平静的看着。

想要改变大明死气沉沉的腐朽风气,就要起底所谓的‘皇权不下县’、‘皇权不下乡’,只是,这太难了。

没有任何理由让人不尊祖宗吧?你拆掉人家的祠堂,全村都得跟你拼命!这些是底层的,认真论起来,大明从上到下,哪一个人不是活在‘宗法制’下?

在朱栩看来,满清所谓的以‘孝’治天下,不过是大明‘宗法制’的更进一步,将纲常伦理发挥到了极致。

这是一条锁链,精神锁链,从上到下,层层锁住,锁住大明的每一个人。每个人都只能在链子所及的圈子里行事,出了这个圈子就是大逆不道,被世人唾弃,天下无立锥之地!

曹文诏也看到了,神色变了又变。黄承元的文章大义凛然,要求彻查‘不法之人’,并不是否定‘宗法制’,只是在边缘试探了一下。

这怕不是皇帝的目的吧?

他有心回头看一眼,可还是忍住了。他隐约能猜到一丝朱栩的用意,这让他不寒而栗。

朱栩也没有说什么,这根锁链的源头不是‘宗法’,是礼法,是越来越变质、极端的儒学。

思想有着极大的惯性,不是一两个,十个八个清醒的人就能扭转的,朱栩需要时间,开阔眼界,破开思想禁锢,大海航海时代,已经在眼前!

朱栩掀开帘子向外看去,不少人捧着报纸在那看,表情都有些纠结,皱眉,涵养稍微差一点的就破口大骂,隐隐能听到‘黄承元’三个字。

“捅了马蜂窝喽。”朱栩笑着放下帘子,倚靠着厢璧,很是闲情逸致的说道。

曹文诏心底有数,黄承元只是一波小试探,这波试探肯定会有人忍不住跳出来。

“不尊天地,不敬祖宗,置礼法于不顾,黄承元当杀!”孙之獬拿着报纸,看着黄承元的文章,神色愤怒,唾沫横飞。

孙之獬在崇祯初涉及‘逆案’被罢,这几年大江南北的奔走,一直谋求复官,可惜一直没有得逞。这一次,他是感觉机会来了。

黄承元要给‘天下宗祠’立法,干涉族老之权,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他要拿黄承元做晋身的踏脚石!

他正想着,一抬头就发现阮大铖出了府邸,急匆匆的向着督政院走去。

第七百五十六章 高不可攀第五百零六章 幕后之人第1279章 女人间的对话第一百零零章 漕运第四百零四章 东林反对第两百六十四章 信王当政第七百零二章 开放型商业城市第七十四章 审案第1472章 下有对策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清风运动第两百二十五章 禽兽不如第1116章 国家议会的否决第六十章 魏良卿找罪受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四百一十一章 下狱第两百八十五章 孙承宗入宫第四百八十三章 沈阳第七百一十九章 流氓战术第1122章 大局已定第九百五十二章 定情信物第四百一十八章 朕要人头第两百六十三章 波平波又起第一百一十三章 张皇后的站台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送卢象升第两百四十二章 贯彻皇帝的意志第两百三十二章 张维贤的觉悟第四百五十四章 朱栩昏迷(第五更,为盟主‘保底蜀黍’贺!)第三百五十九章 查抄福王府第1216章 欧洲民主之父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还需努力第四百八十三章 沈阳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上策略第一千零六十章 挤兑第九百三十章 看国旗去第八百七十七章 召见第1112章 人工降雨第1330章 仆从军第1532章 逼上绝路第一百七十八章 晋商找上门(求订阅~~)第七百九十七章 动作迅速第六百八十九章 训斥封疆大吏第五百八十二章 还有谁?第四百八十六章 改元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送行秦良玉第1492章 新官员新衙门第1252章 跳梁小丑第两百二十五章 禽兽不如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1207章 随手画了几条线第七百七十三章 金与银第四百七十四章 昂贵的驿站第1490章 妖孽纵横第1237章 皇帝与内阁的界线第1226章 孙承宗的意味深长第七百五十四章 东南变局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送卢象升楔子第1460章 恍如隔世的一群人第五百七十章 扶持科尔沁第七章 以退为进第三百七十一章 软骨头第七百八十五章 朱栩的态度坚决第五百三十三章 鳌拜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纷呈第1181章 查大户第1386章 伊达政宗的投诚第1162章 重惩不贷第1411章 孙传庭的不善第六百零四章 终于离京了第三十四章 试探(求收藏~)第四百五十六章 官商集团第十七章 绝望的朱由校第八百一十章 阉党东林合流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棒与甜枣第1451章 多尔衮谋自立第六百八十七章 南北分治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试探第七百一十三章 入闽第八百八十六章 旧事第七百零九章 贡院风潮第四百四十二章 粮荒第六百零二章 不套路第五百六十三章 海兰珠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万事俱备第1188章 案中案第1533章 绝境第1275章 全员戒备第七百三十二章 商贾贱民第七百四十七章 突遇困境第六十九章 打广告第五百九十七章 是人是鬼第两百五十一章 信王府夜议(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事可期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投诚第七百零六章 禁令祸起第一百八十八章 内阁,尚书增补名录第1380章 压力如山第七百四十一章 蔑视第1121章 寻常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