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万事俱备

李定国的神色变了变,他微微倾身道:“草民都不喜欢,做人堂堂正正,能屈能伸,方为君子。”

朱栩笑而不语,这个时候讲究‘君子之道’,世人都秉行而之,难说多错。

王琼玉神色平静,眉头却微微挑动,显然有所触动。

倒是曹变蛟有些意外,皇帝今天的话有些多,只怕也不是说给他们听的。

晌午。

傅昌宗将赵晗,樊一蘅,周维京等人送出了西门,几人都没有做马车,漫步的走着。

傅昌宗背着手,笑着道:“诸位大人牧守一方,‘新政’伊始,还望诸位大人勠力同心,务必推动‘新政’落实……”

哪怕是赵晗,此刻都心忧,朝廷对‘新政’的热情超乎他的想象,给的压力也是一重又一重,令他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樊一蘅,周维京,李邦华等人更是如此,‘新政’其实是有些‘不讲道理’的,真要强行推动,不知道会惹出多大风波。他们心里都有主意,不管朝廷如何施压,他们回到地方之后,都会选择性的实施,对一些‘不讲道理’的会采取缓慢运作,甚至是观望其他省份。

赵晗是在天启年间就跟着朱栩的,算是老臣,他跟在傅昌宗身后,沉着眉头道:“傅尚书之言,下官谨记,只是,魏忠贤……”

魏忠贤手握数百官吏的把柄,足以让天下官吏心惊,不安,哪怕是赵晗也不是一尘不染,更何况,落到魏忠贤手里雪花都是黑的!

傅昌宗转头看了眼赵晗以及其他人,笑着道:“诸位无需担心,之前的事情惹怒了皇上,以皇上的脾气自然要还以颜色,不会牵连到诸位,本官保证。”

傅昌宗向来不会说‘保证’这样的话,全都是因为这些大人现在关系重大,务必要小心安抚。

赵晗等人没有完全放下心,至少松了口气,他们都能预感到,北直隶要出大事情了。

另一边,毕自严与来宗道在送别孙传庭,张问达,贺虎臣等人。

辽东在大明地位依然很重,是唯一一个设总理大臣的地方,毕自严亲自来送也是表示朝廷足够的重视。

毕自严等出了东门,在马车前面,慢慢的走着,同时笑着道“辽东比较特殊,地广人稀,人口复杂,还要开垦荒地,接纳灾民,当真是任重道远……”

辽东的战略位置,现在的地位,远不止‘任重道远’四个字可以概括的。

作为辽东总理大臣,孙传庭除了忙着辽东的方方面面,还在尝试慢慢的,不动声色的吞并朝.鲜,一切的政务,谋划都复杂无比。

孙传庭现在的位置比内阁辅臣低,但高于六部,面对着毕自严的叮嘱,他道:“毕大人放心,辽东不论是防备建奴,还是接纳难民都井井有条,关于‘新政’,在辽东没有多大阻力。”

毕自严点头,辽东百废待兴,近乎是荒地,建奴那些人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真正的‘士绅’,地主也不存在,所以就是一张白纸,想怎么画都可以。

张问达没有担心‘新政’的问题,还在担忧魏忠贤,这个人突握大权,整个北直隶都没有可以抗衡的,尤其是皇帝不在京城,任由魏忠贤胡来,只怕整个北直隶都为之战栗!

“毕阁老,当真没有办法束缚魏忠贤吗?”张问达道。

任由他老奸巨猾,通达世事,面对强权依旧无可奈何,他被魏忠贤折腾过一次,在死亡边缘徘徊,他知道那种可怕的破坏力!

毕自严轻轻一笑,道;“张大人不用担心,对了,袁尚书近来身体不大好,有意致仕归乡,内阁拟调沈珣任礼部尚书,张大人到时候可以入京,任刑部尚书。”

孙传庭,张问达,贺虎臣等人一怔,没有料到毕自严这个时候居然封官许愿。

同时想的更多,张问达调任刑部尚书,这意味什么?

毕自严没有多说,都是关于‘新政’,送出一里多才回头,他还有别人要送。

孙承宗,申用懋等人忙着送一些总督,这些人都是各地重要的柱石,谁都轻视不得。

外廷的朝臣们忙着送走各地的封疆大吏,宫里也没有闲着。

曹化淳与刘时敏在宫里忙个不停,尤其是各地奏本的简略,既要‘简’又要‘实’,着实忙坏了一群人。

直到下午,两人才松一口气,有空坐下来闲聊。

“虽说皇上已经暴露了,可该装的还得装,明天的阵势要从容平常,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最为妥当。”曹化淳喝着茶,向着刘时敏说道。

刘时敏点头,虽然有些自欺欺人,可国人就是这样,形式永远大过事实。

这次陪同出宫人选是曹化淳,刘时敏留守,这在某种程度来说,掌印大太监不在,司礼监已经空了。

虽然刘时敏做事向来稳妥,没有什么纰漏,可这次不同以往,曹化淳在朱栩身边长久,对政局的变化异常敏感,神色微肃的嘱咐道“皇上这次出宫没有一年半载是回不来,耗时长久,难免会有一些人心思浮动,做出什么事情来,你在宫里冷眼旁观,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字:稳!哪怕天塌下来来皇宫也不能乱,只要皇宫不乱,哪怕天下都乱了,皇上一回来,依旧能够鼎定山河,镇压八荒!”

刘时敏明白曹化淳的担忧,沉色道:“曹公公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宗室,勋贵,东林余孽,阉党,辽东归顺的叛将,建奴细作,对‘政改’大加不满的朝野官员,大小士绅,即便是最干净的皇宫,现在也都要小心行事,一分大意都不能有!

曹化淳点头,道“嗯,今晚我就出宫,然后在渡口与皇上汇合,一起南下,这次该去的人,一个都不能少!”

刘时敏明白,这事关皇帝的一系列布置,皇帝不点头,哪怕绑也要绑离京城。

皇宫这边虽然没有大张旗鼓的准备,可也没有刻意隐瞒什么,知道消息的人,尤其事关己身,政治敏感的人都明白,只要明天这个形式一过,京城就要变了。

从内阁到末流小吏,从宫内到宫外,甚至从京城辐射到全国,知晓内情的人都内心忐忑不安。

这是一场公开的,朝臣们默认的狂风暴雨。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天空中隐隐有雷鸣声。

东厂的缇骑磨刀霍霍,在昏暗天色,雷鸣声中结集。

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干了第七十二章 过关第一百九十五章 帝师的踌躇满志第八百一十七章 定调第1500章 孙传庭再次拢权的机会第两百八十一章 施压第六百七十六章 风起云涌第1290章 体罚第六百九十七章 外表恭顺第两百六十七章 兖州案(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目标沈阳第1493章 新衙门带来的压力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送卢象升第九十九章 钱谦益第七百二十八章 万国商会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邦华撂挑子第四百零八章 火烧巡抚衙门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旧官员交锋第1538章 血染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蹭饭第1239章 傅家的难境第六十章 魏良卿找罪受第四百三十九章 株连法第九百六十八章 诡计第六百八十七章 南北分治第五百四十章 两面受敌第1436章 烽火再起第七百八十四章 必须与朝廷态度一致第八百章 ‘判决’第一百五十章 阉党成势(求订阅~~)第1175章 阴森森第三百一十三章 胜了第七百五十章 倒地的荷兰人第八百二十八章 决然与人头第八百零零六章 大理寺换人第七百七十六章 顺位继承制第五百七十七章 朝臣抱团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旱来临第1385章 外样大名的背叛第九百三十八章 请罪第六百零一章 万事俱备第六百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乾纲独断第1207章 随手画了几条线第1205章 两大机构成功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荐票票~~~)第1384章 倭国艰难的谈判第四百二十章 金兵突围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显露第四百七十七章 御驾山海关第七百八十七章 国之柱石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怀第九百五十五章 大婚进行时第两百三十六章 给大臣们的甜头第九百四十五章 开端第1255章 以命相陪第1373章 进退之议第六百六十四章 招标第四百二十三章 袁崇焕死了第两百五十四章 召见孙传庭第八百二十章 军器局第1164章 最后的安排第一百零三章 顶缸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威胁信王第一百零五章 袁崇焕第1451章 多尔衮谋自立第九百九十五章 船到桥头第八百四十七章 炽烈如涛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第1507 世界视角第1293章 队伍不好带了第九百四十二章 试验田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头滚滚第1494章 冰山一角第八百八十七章 直辖村第八百三十二章 赦免被拒绝第七十三章 张皇后的担忧第一百零九章 对面而坐第九百八十九章 解决了第1352章 李定国遇险第三百六十八章 面临困境第两百八十一章 施压第一百三十六章 见熊廷弼第七十七章 不对劲(求收藏,求推荐~~)第1213章 演习开始第1155章 倭国议和使团第1180章 急报第一百零六章 托孤(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荐~)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阴谋互怼第1232章 温体仁的认罪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价出口第1160章 杀气第1142章 血腥清洗第五百六十八章 体香第七百四十三章 誓师迎战第两百九十五章 大胜第一百三十七章 狡猾的倭人第九十三章 渠道第1415章 如山,如涛的压力第九百五十二章 定情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