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封禁秦淮河

主簿抬头看着方孔炤,一脸肃然道:“大人,国朝两百余年,陈科旧弊确实不少,但也不一定要推倒重建!”

方孔炤神色不动的点头,道:“‘景正新政’是为了革除弊政,中兴大明,朝廷力推改革,本意应当没有破坏的意图,只要我等按照朝廷计划,逐步推动改革,皇上应该会满意……”

虽然这样说着,可作为天启朝过来的官员,亲眼看着当今皇帝登基以来的每一件事,这么说心里着实没底。毕竟‘南.京’这个陪都都废除了,还有什么事情是皇帝做不出的?

主簿侧耳听了听外面不休的吵闹声,皱眉道:“大人,秦淮河是应天府最为昌盛的地方,不说旧院,单说那些教坊,教场就背景复杂,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

方孔炤面无表情的看着手里的文书,这是内阁下发的,要求地方各级衙门抓紧组建刑狱司,大理寺,督政院,朝廷也会尽快派人接手,推动‘新政’落实。

一会儿之后,方孔炤冷声道“这帮人是没有见识皇上的手段,若真是逼得皇上动手,只怕秦淮河染红都不够!”

主簿神色忧虑,两百多年积累下的弊病,岂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的?

可是……皇帝如同一座大山压在他们肩膀,由不得他们慢慢来。

主簿想了一会儿,还是得顾眼前,看着方孔炤道“大人,是否请黄大人出面,安抚一下?”

方孔炤嘴角露出一抹冷笑,道:“你还不知道咱们这位大人,现在只怕是病入膏肓,不能视事了。”

主簿眉头皱了皱,心里默然,方孔炤毕竟只是右参政,很多事情做起来束手束脚,偏偏黄立极这个巡抚不敢担责任人,推三阻四不肯露面。

方孔炤将事情看的通透,收起手里的文书,沉吟不语。

黄立极称病不出,左参政空缺,现在就他这个右参政挑大梁,想要推动刑狱司等事情,只怕力有未逮。

“钱大人,那边有说什么吗?”方孔炤抬头看向主薄。

主薄摇头,道:“钱大人一直都在贡院,准备今年科举的事宜,嗯……”

方孔炤眉头一皱,道“还有什么事情?”

主簿迟疑一下,道:“有人举告,黄大人曾在旧院出没。”

旧院与江南贡院一河之隔,是青楼的集中之地。

方孔炤脸色骤变,旋即沉着脸道:“这件事严禁外传!还有,除了教场,教坊,其他的青楼勾栏,一律查封,不得任何人出没!”

方孔炤目光冷漠,心里暗怒,却不得不为黄立极遮掩,同时要防止其他官员再出没!

巡抚衙门一面声称厉行‘九条规定’,巡抚一面还去‘狎妓’,这分明是打脸,一旦传出去,巡抚衙门的威信,颜面将彻底扫地!

主簿也明白其中的严重性,却还是道:“大人,旧院的青楼估计超过一千家,人数超过两万人,如果一下子封禁,不说牵扯到的人,单说这两万人不知道还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秦淮河也不是一朝起来的,太祖皇帝当年就在秦淮河岸设立了几十家官妓教坊,秦淮河之所以成为现在的‘圣地’,也是由此发展而来,可以说,这是完全合法的。‘合法’加上千家两百多年的‘底蕴’,谁敢轻视?

方孔炤自然清楚的知道里面的风险,一个不好,说不得他就会是身败名裂,落魄归乡的下场。

只是,朝廷没错,‘景正新政’没错,南直隶已经腐朽到了极点,其中秦淮河就是一个大毒瘤!

所谓的才子佳人,所谓的传世佳话,所谓的名妓艳名,都掩盖不了里面的污秽与龌蹉。多少士子,名士,官员流连忘返,虚耗光阴,最终意志消磨,蹉跎岁月,一事无成。

这些都还是好的,哪里乌烟瘴气,也是官宦,官商等等勾结,交易的最佳场所,俨然成了一个中介场所。这是公开的秘密,所有人都习以为常,无动于衷。

方孔炤身体坐直,目光冷峻,胸中涌出一抹豪情,沉声道:“‘景正新政’是朝廷的大计,大明中兴之根本,任何人都不能阻拦!你我都是朝廷重臣,受皇上,朝廷信任牧守一方,当有舍我其谁的勇气,也要无惧流言蜚语,更要将生死置之度外!”

这主簿看着方孔炤的神色,面上微动,抬手道:“下官遵命!”

随着方孔炤命令一下,江.苏巡抚衙门调集的五百多官兵,挨个的对秦淮河两岸,除了朝廷所属的教坊之类外的所有青楼勾栏挨家的进行封禁。

“凭什么封我们天香楼?犯了什么王法?”

天香楼的老鸨,一脸凶悍的与前来查封的官差对峙。

“少啰嗦,要封你就是封了,敢闹事,全都抓回去!”领头的官差冷哼一声,强势的很。

“慢着!我们天香楼有曹侍郎,李侯爷的份子,你们要查封,总要有个理由吧?”老鸨死死的挡在这群官兵身前,颇为有恃无恐。

“你们天香楼招待士子,违反朝廷‘九条规定’,查封你算是轻的!要是再啰嗦,全都押回去!”领头的官差冷哼一声,一把推开老鸨。

“你,你们给我等着……”老鸨气急,眼睁睁的看着官差贴封条。

“啊……妈妈,我们我们怎么办……”

“是啊,我们落脚之地都没有……今晚在哪里……”

“啊啊,这是我的,你们不能碰……”

一群莺莺燕燕大呼小叫,与官差推搡。

秦淮河上有千家,官差从头到尾,半天都没能完成,却在应天府掀起巨大的动静。

第二天一大早,黄立极的府邸,他背着手,阴沉着脸,头上都是冷汗。

管家模样的中年人,同样忧虑丛丛,道“老爷,真的不见吗?王老大人不说是前朝尚书,与周尚书还是姻亲……”

黄立极背着手,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听着不耐烦的道“见?你让我怎么见?见了怎么说?他那个孙子一看就知道是酒色过度,还想参加今年的科举?这科举我插得了手吗?”

管家犹豫了一下,道“小的听说,王老大人在秦淮河上也有产业,他或许不是为了那个不成器的孙子来的……”

黄立极眉头紧拧,虽然方孔炤做的过分,可也是做给即将到来的皇帝看的,替他背锅,没办法去指摘,可这王老大人显然更惹不得,地头蛇不说,在朝廷上,与吏部尚书周应秋还是姻亲,万万得罪不得!

黄立极整个人都很焦躁,自从来到了江.苏,他就被架在火上烤,一面是朝廷越来越严厉,迫切的革新,一面是地方上严重的阻碍以及可能的强大反弹。这让他无所适从,没有办法去稳妥的处理,总要得罪一方,偏偏又都得罪不起。

实则是,黄立极这种状态在江.苏不少见,或者说是最常见的,左右为难后无所事事,还有一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像方孔炤这类才算凤毛麟角。

“你去问问,看看他到底想做什么?”黄立极冷着脸,不耐烦的道。这王老大人是不能得罪一类,其他的短短不到半个时辰,已经超过三十多人,大部分都还没走,也幸亏他早早称病,有了不见的借口!

“是。”管家连忙转身出去。

王老大人今年近八十,是万历年间的刑部尚书致仕,须发皆白,面色冷硬,目光如鹰,拄着拐杖,一动不动的看着前面。

王家在金陵是大家族,可也就是个大家族,这位王老大人致仕太久,权势余热已经萎缩的差不多,对于封疆大吏的黄立极来说,也无需在意多少。关键是,他的姻亲是周应秋——这个人谁又敢不多在意三分!

管家小心翼翼的走过来,异常恭敬的道:“老大人,我家老爷还是昏迷不醒,您有什么事情,待老爷醒了,我给您转达。”

王老大人头都不转,淡淡道:“没关系,我有的是时间,要是死这里,还能省点丧葬钱。”

第一章 王爷写圣旨第1156章 小手段与大谋略第二十五章 线索(求收藏~~)第一千零十四章 有感第四百二十七章 诡异的多尔衮第七十五章 骆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风声鹤唳第八百三十四章 更进一步第四十八章 恩威并重第三百二十八章 夜袭广宁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京第三百三十一章 打断四肢(第三更~)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风声鹤唳第七百七十六章 顺位继承制第1159章 磨了多年的刀第四百八十六章 改元第四十五章 圈钱(求收藏,推荐票~~)第1497章 贷款陷阱第1453章 驱逐性移民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忠贤捉拿汪文言第七百八十二章 引‘狼’入室第1373章 进退之议第1404章 远交近攻第七百八十章 鸡蛋里的骨头第三百六十三章 阉党复炽第七百六十章 讨伐安南第1327章 假道灭虢第四百八十章 接连出击第1199章 无声的谈判第四百二十章 金兵突围第1456章 抨击儒学的开始第两百六十五章 迫近的危险第1186章 激烈变化第1480章 最严酷的三年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1482章 大议开始第五百九十一章 时态严重第七十三章 张皇后的担忧第1197章 前夜第六百七十九章 有些人改变了第1492章 新官员新衙门第五百六十九章 见海兰珠第四百一十一章 下狱第1520章 东风已来第三百六十一章 再杀第一千零十四章 有感第三百八十八章 朋党的可怕第一千一百章 左良玉的去处第1520章 东风已来第四百三十一章 闹市见闻第1117章 混乱的权职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岸第六百一十六章 公子,想要翻本吗?第1285章 一场好戏第1137章 令人震惊的萨摩藩第三百六十一章 再杀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军策第1253章 孙传庭带来的惊恐第五百三十三章 鳌拜第四百九十一章 目标沈阳第两百四十九章 朱栩的反思第七百三十三章 全部连将三级第1342章 普通的守灵人第1313章 收网的时候到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各种条约第1270章 肃杀之气(五千字大章)第九百八十九章 解决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剑出鞘(求收藏~)第1447章 转移危机第1422章 怀念朱栩第1186章 激烈变化第六百九十一章 这是我的大明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事可期第九百五十四章 大婚前第1151章 疲敌之策第1162章 重惩不贷第1533章 绝境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尚武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结第九百八十四章 复杂纷扰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额哲来归第一百八十九章 信王是好用的挡箭牌第1321章 冲突第八百四十八章 禁军如狼第九百四十章 谢恩第1534章 突来的说客第三百零五章 安排布置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旱来临第六百七十七章 好局面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朱栩的意外反应第四百八十七章 使臣恭贺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九十五章 隐疾第两百七十五章 劝进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九百九十五章 船到桥头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功第四百六十七章 毫无革新之象第三百三十三章 传首四门(第五更,求票~)第八百八十九章 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