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权

朱栩刚回到御书房,还没喝口茶,毕自严就到了。

“皇上,臣有几个想法,想请皇上过目。”毕自严手里举着奏本道。

朱栩连忙摆手示意刘时敏接过来,同时道:“再给毕师搬把椅子。”

毕自严连忙谢恩,在椅子上缓缓坐下。

朱栩接过奏本,一共有三本,他打开慢慢的看着。

第一本是关于几个人事任命,就是张秉文,卢象升等人的,朱栩想了想,放着没开口。

第二本里,毕自严希望内阁能够对官员任命,考核,升迁进行监督,还有对户部的钱粮进出,用度等有权核查,更改。

第三本,毕自严打算明年全方面的对财政进行梳理,在无法开源的情况下,进行节流,堵住国库的亏空,使得朝廷有余力应对其他突发状况。

看完之后,朱栩端起茶杯,面上若有所思。

这三道奏本显然都是很早就写好的,字迹早就干了。三道奏本都是毕自严深思熟虑才写出的。

若是有外人看到,确实会认为这是老成谋国,极其合理的政策。

不过朱栩需要斟酌,他正在计划对朝局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毕自严的这些都在对他的计划进行打乱,偏偏在计划没成之前,朱栩又不能与毕自严说太多——他必然会反对!

朱栩沉思半晌,还是决定对毕自严透漏一二,否者会再出乱子,手指敲着桌面,他道“毕师,朕打算调整朝局,这次会比较大,主要目的是集权,削弱六部,加强内阁权力。一个强有力的内阁,会大大的推动‘新政’的步伐。”

毕自严神色微变,连忙起身,道:“皇上此言当真?”

不是他冒失,而是他来之前一直在担忧,担忧皇帝会认为他手太长,插到他的地盘里。

朱栩没有在意,思忖着道“既然说开了,朕就说说朕心里的想法。”

毕自严心里还在震惊中,抬着手道:“皇上请说。”

朱栩手指敲的慢了些,道:“六部尚书,朕打算慢慢的都调离,他们不入阁就是这个原因,否则改不改没有意义,所以人事上先别动,朕再推敲一下。时机成熟了会与毕师商议。国库的话,朕也打算进行节流,工程已经连续好些年,是要暂时停下来,好好规划一番,消化消化了。移民是停不下来了,不过辽东那边只要控制得宜,应该足够自给自足。安南现在是前期投入,不能少,不能省。还有一块就是军队了,现在四境,除了陕.西,甘.肃两镇外,基本无事。地方上的总督府已经构建的差不多,有他们在,一般的民乱也成不了气候。所以在这之前,朕已经命兵部对裁军进行研讨。我大明现在的军队,杂七杂八的规模近四百万,现在的情况不宜养这么多……”

毕自严听着朱栩的话,心里澎湃难抑,对来之前的担忧分外感到羞惭。

‘是啊,眼前的皇帝英明神武,怎么会有那种狭隘之心?本以为事事通达,不想在眼前还是糊涂了心……’

毕自严心里自责,躬身在那,一点都不敢妄动、

朱栩说了很多,不过还是有不少藏着的,是只能先做后说的。

等朱栩说完,毕自严才知道皇帝对朝局早就有深思熟虑,心里越发的愧疚,抬着手道“臣惭愧。”

朱栩一怔,不知道他从哪里冒出来这么一句,摆了摆手,道:“对了,今年的廷议还要开,分两拨,第一波是军事会议,嗯,这个朕会找孙阁老来说。政务会议,还是一样,每省的巡抚,总督,治所知府,共三人,你定好时间,派人同知。这次会议由两个目的,第一个是各省汇报‘新政’的进度,第二是制定朝廷的计划。朕考虑这样的会议定为三年一次,一次计划三年,全国上下齐心协力……”

毕自严听着双眼一亮,道:“皇上此意上佳,臣赞同。”

朱栩瞥了毕自严一眼,心里犹豫一番,还是道:“这样的会议,朕打算让这些人对内阁,六部大臣进行不记名的信任投票,并没有其他意思,朕只是想看看这些封疆大吏对朝廷大臣们的真实看法。”

若是朱栩没有那句‘并没有其他意思’,毕自严或许相信,他与朱栩也相处很久了,明显的察觉到他话里有话,藏着别的意图,不过这确实是对朝廷大臣能力的一种直观考察,他抬手道:“臣没有异议。”

朱栩点点头,索性也就将关于六省总理大臣的事情说了,只是没有说出人选来。

毕自严对此也是赞同,陕.西六省确实是个大麻烦,不能总是等朝廷的旨意,有信任的人在那边处置是最好不过,对于人选毕自严大约也能猜到,无非就那几人。

毕自严见此就没有藏着掖着,将他的计划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毕自严的计划总体来说很简单,他就是要进一步梳理政务关系,在梳理过程中,推动‘新政’,革新旧弊。总结而言很简单,但里面涉及到复杂的权力运作,没有足够的权力以及朱栩的支持,是根本做不到。

朱栩听着不断的点头,这个是与他的‘新政’没有冲突的,或者说就是为了‘新政’来的。

一边听着,一边看着毕自严,这位老先生否管怎么说,一腔热血是有的,能力也是有的,可以信任,托付大任。

足足有两个时辰,天色快黑了,毕自严才心满意足的出了御书房。

他在这里得到了朱栩的支持,也大致明白了他的想法,心底本有的那些顾忌与负担,早就不翼而飞。

毕自严出了内廷,在去内阁的会极门前站定,抬头望着天色,眼神里是灼灼的亮光!

‘肩挑天下非为己,圣君在堂安万民!’

毕自严内心压抑许久的澎湃烈火在燃烧,他要以天下为己任,中兴大明!

郑友元正巧从内阁出来,看着毕自严的神色,眼神微变,连忙过来,低声道“大人,可是皇上与您为难了?”

毕自严收敛心情,强压着激动,道:“没有,明日再召集六部尚书来,本官要厘定内阁,六部的权职!”

郑友元心里再惊,这些早就有定制,年前大廷议上已经通告天下,可实际情况是另一回事,六部尚书有皇帝支持,把持六部不放,内阁实际上没有什么权力。毕自严现在又要‘梳理’,这分明是要‘抢权’!

抢六部的权力,就是抢皇帝的权力!

郑友元慌忙拦住抬腿要走的毕自严,连声道:“大人慎重!动六部非同小可,这件事千万不能碰,要做也是皇上去做!”

毕自严推开他的手,笑着道“本官不是要抢权,只是提前为皇上作些准备。”

郑友元先是一怔,旋即双眼大睁,道:“大人,你的意思是……皇上允许您插手六部?”

如果是这样,就等于是皇帝将权力让给内阁,在削自己的权力的!

这怎么可能!以当今皇帝的性格,不可能会放弃权力的,更不会允许一个强大的内阁来掣肘他!

可是毕自严已经大步离去,没有给他解释,大步走向内阁,他有很多事情要做,很多计划要去做!

很多事情得推倒重来,重新筹谋!知道了朱栩的心意,有了皇帝的支持,毕自严能放心大胆的,做更多的事情!

朱栩送走了毕自严,换了杯热茶,坐在椅子上,静静的看着门外。

现在才是他开启改革的时候,就从内阁,六部开始,他要进一步集权!

朱栩喝了几口茶,使得自己冷静下来,一阵子之后,道“熊文灿什么时候到京?”

刘时敏侧身,道:“熊大人早就上路,应该就在这一两天到京。”

朱栩微微点头,道:“通知孙承宗,申用懋,毛文龙,等熊文灿一到,立刻来见朕。”

政务集权的根基是绝对的军权,他要进一步收敛军队控制权!

第九十五章 隐疾第两百七十章 深夜入宫第四百五十六章 官商集团第两百七十七章 处置藩王例第一千零四章 冰冷冷的警告第1254章 千古第二罪臣第一百六十三章 计划提前了第七百三十五章 靖海第七百七十二章 与西班牙人谈判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第1285章 一场好戏第1293章 队伍不好带了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后不相见第一百四十五章 吊唁第九百零五章 国家意识第1391章 倭国真的要亡了第两百六十六章 巡视兖州第1342章 普通的守灵人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九十一章 前戏第两百六十六章 巡视兖州第1331章 准备就绪第一百四十三章 张皇后的暗示第1374章 斗法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八百三十七章 该下猛药了第两百零一章 如山的压力第1298章 变局之前的乱局第八百七十五章 辽东策第七十六章 收拢第四百四十五章 黄河改道第1271章 洪承畴救驾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内乱第三百二十六章 南攻宁远第1496章 群狼环伺第两百一十五章 停锦衣卫俸银第两百二十一章 惊天骇浪第七百七十五章 原来如此第一百零八章 萃芳楼第1170章 迁都之议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学’第四百三十六章 封王条款第1458章 突然而来的论战第1150章 风暴前夜第两百三十八章 大臣们的私相授受第七百五十八章 军火生意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和尚第1172章 非嫁不可第五百九十三章 奇异的抢劫第一百七十三章 孙承宗回京(求订阅~~)第两百一十三章 廷推辅臣第一百九十七章 限宗室俸禄第九十五章 隐疾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响亮第1239章 傅家的难境第八百章 ‘判决’第七百二十三章 进攻九州第1346章 王牌第1346章 王牌第八百七十章 童谣第1418章 再一辞官第1527章 截杀孙承宗第1348章 围猎第七百一十六章 万事俱备第1122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千古第1255章 以命相陪第1499章 深夜访客第六百一十章 蛮横到讲道理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内阁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密谈第1398章 倭国处置案第六百四十九章 拿下第1235章 变局里的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狱中熊廷弼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南直隶的处置第1225章 祸之萧墙第七百一十七章 岛津要决战第一百零五章 大议结束第1295章 日子不好过了啊第三百一十六章 攻松山第四百八十一章 黄太吉的决断第九百六十九章 洪武号第1392章 抄幕府的家底第八百八十四章 押送入京第1312章 在乎帝心第四百二十七章 诡异的多尔衮第七百四十七章 突遇困境第两百三十九章 赵南星的恶意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天下共主第1233章 风暴前的投石问路第八百八十八章 送行第五百五十八章 资本主义萌芽第一百八十九章 信王是好用的挡箭牌第四百四十五章 黄河改道第三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缓则圆第两百四十六章 移宫案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