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怀

汪乔年入朝的时间很短,对一些旧时官吏并不熟悉,哪怕有曾经的礼部侍郎,在朝堂快速变幻中,也是无从分辨。

他边上的郑友元倒是历经不少事,在毕自严未来之前,他走近汪乔年,低声道:“汪阁老,撞死的是万历朝的礼部侍郎,王源覃,其余的,都是四朝以来的六科官员。”

汪乔年神色越发不好看,撞死一个礼部侍郎不说,还外加十多个科道官员,这让天下人如何看?沿路堵塞,逼死言官吗?

偏偏又在这年底关头!

朝廷现在有着大量的计划,会在年底之前陆续推出,以待明年强力推进,时间短,事情多,不能被打扰!

汪乔年知道肯定会有很多人着急赶过来,心里忧虑不安的同时,一股刺鼻酒味涌来,他顿时皱眉道“他们身上为什么有这么重的酒味?”

一个看守的差役道“回大人,据发现的巡防营士兵称,这些人本来就是醉醺醺的,摇摇晃晃从城西而来,他们听到大喊大叫,以为是酒鬼闹事就没管,等没了声音走过来检查才发现,这些人差不多都断气,死了。”

汪乔年脸角抽了抽,这些人根本就是醉酒后激愤撞墙而死,根本不清醒!

这要是传出去,非得将朝廷置于极其不堪的境地不可!

汪乔年心念翻转,果断道“严令,此时不得外传!还有,去请巡防营统领卢象升进宫。”

郑友元还是第一次见汪乔年在内阁发号施令,顿了下连忙道“是!”

郑友元刚要走,汪乔年又道:“加上刑部尚书,顺天巡抚。”

郑友元一楞,继而道:“是。”

这件事确实非同小可,需要各衙门小心处置。

汪乔年没有去看郑友元,盯着十几具尸体端详,每一个都酒气浓郁,僵硬的脸上带着怨愤,不甘,一如过去那些仿佛有着无尽愤怒,无时无刻的不想着发泄的科道言官们。

“多事之秋,乱世之人。”

汪乔年默默低语,心头微沉。

内阁六部的大人们都是有共识的,那就是大明确实已经到了需要刮骨疗毒的地步,‘新政’是实现中兴大明的可靠之法,都在齐心,矢志的推动。但无时无刻,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阻止,阴谋阴谋不断,现在连死谏都用上了。

“皇上驾到。”

曹化淳的声音在归极门外响起,惊的汪乔年慌忙出去迎接。

朱栩大步而来,摆了摆手,直奔十几具尸体旁。

大冷天,十几具尸体穿着倒是单薄,并排躺在地上,每一个死状都不同,但脸上都有着相同或者类似的表情——怨愤,不满。

朱栩深吸一口气,搓着手道“查清楚了吗?”

汪乔年站在朱栩身侧,道“具体还不知道,不过领头的是万历朝的礼部侍郎,王源覃,其他多是科道之人。”

朱栩面上平静,倒是不在意,被他杀的人那么多,还在意几个自己不想活的?

他认真的看了一圈,确定没有认识的,便道“是因为督政院修订的大明律吗?”

近来两个月来,朝廷的大动作不少,很难判断这些人到底是为了什么?但是王源覃留了血书,已经拓印过来,汪乔年递给朱栩,道:“王源覃应该是,死前还大喊了几句。”

朱栩接过来,打开看了眼,只见上面写道:君明臣贤,上天示警,社稷倾颓,万民水火。

后面还有两行,似乎是血不够多了,看不清楚。

实际上,这句话就是变相的在说,朱栩是昏君,当朝都是小人,天灾人祸都是上天的警告,接下来就会是社稷颠覆,天下万民都将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汪乔年站在朱栩身侧,道:“皇上,臣已经下令封锁消息,应该还没有多少人知道。”

朱栩一点都不在意,到了现在,还有什么流言蜚语能让他上心?

这个时候,一个内监匆匆跑过来,在曹化淳耳边低语了几句。

曹化淳脸色微变,瞥了眼汪乔年,上前在朱栩身后道“皇上,有一些人跑去了长陵,正在痛骂不休。”

长陵,是太宗皇帝朱棣的陵寝。之所以是长岭,是因为太祖朱元璋的陵寝在南直隶,太远了。

汪乔年也听到了,目光微变。

这哭陵可不是好事情,更何况当今皇帝在世,你去哭太宗的陵寝干什么?

朱栩神色不变,背着手,道“多少人?”

“不少,据说有二三十人。”曹化淳道。

朱栩余光瞥了眼汪乔年,道“你怎么看?”

汪乔年步入朝局没多久,但也感觉到了里面的危机与凶险。明明朝廷都是一心革新,可做的越多反对声越大,朝野之间都是纷纷扰扰,没有个太平,吵闹不休,争执不断。

默然半晌,汪乔年道“皇上,臣认为,朝廷需戮力前行,不能被外界的舆情所左右,当果断力推,不能退缩!”

朱栩微笑,道“那外面这些事情呢?”

汪乔年沉声道“着有司查处,严惩不贷!”

“也算是个办法。”

朱栩看着眼前的十几具尸体,道:“今天就要商讨那些修订的律法,你有什么看法?”

汪乔年还没有说话,孙传庭就赶了过来,看着朱栩,抬手就道“臣认为,一步不退!所有律法,全数一致通过!”

朱栩眉头微动,看了他一眼,双手放到身前,慢慢的搓着。

汪乔年看着朱栩的神色,蓦然抬手,道:“臣附议!朝廷大政岂能被宵小要挟,今日必须展现内阁决心,杜绝一切的野心!”

这么说着,毕自严,孙承宗,靖王三人一前一后的也到了,连忙行礼道:“臣参见皇上。”

朱栩‘嗯’了声,道“先看看尸体吧。”

三人来的路上都已经听到奏报了,再看着已经僵硬的尸体,面上都是一阵变幻。

这要是传出去,他们内阁的脸面算是丢尽了,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口诛笔伐,史书上不知道还会怎么写!

靖王知道了那封血书,请罪道:“皇上,此事是督政院疏失,请皇上治罪!”

朱栩看了眼靖王,又看向毕自严,孙承宗,淡淡道“你们怎么看?”

毕自严与孙承宗对视一眼,两人都眉头微皱,现在是两难,一个是舆情愤愤,一个是朝廷威严。

孙承宗看着朱栩,沉吟一声,道:“皇上,此事还需果断处置,这件事压下来,不能传出去!”

汪乔年看着其他四位阁老,都还不知道哭陵的事,瞥了眼朱栩,道“诸位大人还不知道,还有一群人冲进了长陵,正在哭天喊地,不知道会说些什么。”

毕自严与孙承宗,靖王,孙传庭等人神色再变,目光有些阴沉下来。

这分明是挑衅!要将他们内阁逼到绝路!

毕自严脸角有着一抹决然,道:“皇上,臣认为,不管是督政院修订的律法,还是其他政务,需要尽快颁布,并且严厉的申明态度,但凡有人造谣生事,祸乱朝纲,一律重惩!”

孙传庭摇头,道“京城还好说,大明这么大,根本管不住那么多人的嘴,还得多管齐下。”

“如何多管齐下?”孙承宗道。

孙传庭抬手向朱栩,道:“皇上,臣认为,一面要加强对宵小的遏制,一面要扩大对‘新政’的宣传力度,同时对入仕之人更加严格的选拔,朝廷官员必须要站在‘新政’一边,钱谦益之事要杜绝!还有就是,臣认为,天下官员,都需要‘申明’自己的态度,尤其是朝廷高官,要在各种场合,向朝廷,向皇上展现坚定的决心!”

朱栩双眼眯起,不动声色的看了眼孙传庭。

这位倒是够狠,这个手段一出,只怕朝野各有一半的人会或明或暗的恨死内阁,恨死孙传庭。

毕自严,孙承宗二人皱眉,打击宵小,加大宣传‘新政’,从来都是片刻不停,对官吏的选拔也算严格,只是,这‘申明’态度,以往都是巡抚一级以上高官才做的事情。

全天下的官员要都是这么做,可能会引起预想不到的反弹。

同时,他们还想到了督政院拟定的那些律法,很多都涉及到对官吏的更为严苛的约束,尤其是‘财产公示’,配合着这一条,只怕天下官员都要造反。

汪乔年见毕自严,孙承宗不说话,忽然抬手道“臣附议,值此关头,更需要内阁展现团结一致,决不能给任何野心勃勃之辈机会!”

靖王瞥了眼孙传庭与汪乔年,心里猛的一动,向朱栩沉声道:“皇上,纵然有些条例还有商榷的余地,但眼下却不能商量分毫,臣请在内阁表决!”

孙承宗,毕自严这个时候猛然醒悟,靖王,汪乔年,孙传庭三个人已经占据了多说,表决的话就是三对二!

两人眼神有着一丝骇然,不是对律法,也不是这个表决,而是对比人数:三比二!这说明,作为内阁左右次辅,他们已经失去了对内阁的控制权!

现在毕自严终于更深刻的明白,孙传庭对他的重要性,同时对待靖王,汪乔年是太过大意,疏忽了!

内阁的表决比数倒是在朱栩的预料之内,孙传庭,靖王,汪乔年到底是他的人。

只是,他们三个人齐心协力的表达了强硬态度,着实超乎了朱栩的预料之外。

不过也好,每次都是他费心费力,现在内阁要走上前台,他乐得轻松。

有内阁顶缸,心里想了片刻,他道“嗯,这件事就交给内阁处置,要处理的干净,利索一点,要兼顾京中京外,大江南北,动作要快,不能给一些人机会,各衙门要通力配合,不能搞单打独斗,更不能起内讧,彼此拖后腿……”

毕自严等五个辅臣纷纷抬手,一边听,一边又另一种感悟。

那就是眼前的皇帝对他们很不放心,一而再的交代,嘱咐。

有的人心里感慨朱栩的认真负责,有人不敢多想,有的人却心里怪异,因为他们一直都在担心皇帝胡来,而皇帝则在担心他们不会做事!

朱栩说了几句,也察觉到,心里暗自摇头,道:“就这样吧,早点处置好,过年了,咱们都轻省一点,给来年攒点精神,力气。”

“遵旨。”一群阁老们应声。

这点小事朱栩也不放在心上,外面这些人胡来,倒是歪打正着的成全了他,将内阁更紧密的绑在了他的周围。

朱栩又看了地上的十几具尸体,转身走了。

毕自严等人目送朱栩离开,相互对视一眼,目光转向地上的尸体。

毕自严眉宇间有厌烦之色,对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麻烦事深感厌恶,不过同样清楚,在这种时候,这些事情是无从避免的。

暗自提了口气,环顾几人,毕自严漠然道“刑部,巡防营,顺天府的人什么时候到?”

郑友元站在他身后,道:“已经派人去通知了,估计快了。”

毕自严点点头,看向靖王道“王爷,这件事由督政院善后,家属那边安抚好,不能继续闹将下去。”

靖王看了眼毕自严一眼,道:“是,下官来安排。”

正说着,陈奇瑜,张问达,卢象升三人先后来到内阁,行礼后,都皱眉的看着地上的十几具尸体。

这些都不是普通人,王源覃不说,其他人都是言官,一个个算不得位高却权重,在给事中等的位置上待过,京城内外不知道多少同窗好友,同乡朋党,一旦消息散出去,不知道会惹来多大风波。

毕自严看向张问达,道“长陵那边,张尚书亲自走一趟,不管用什么办法,将人带出来,不能再出乱子。”

张问达知道事态有些严重,在更严重之前必须遏制住,抬手道:“是,下官这就去。”

毕自严又看向陈奇瑜,道:“顺天府也要做好准备,有些事,有些人,要坚决弹压住,在年前年后这个关头,谁闹事,就严惩谁,绝不要手软!”

陈奇瑜看得出来,毕阁老含着怒气未发,抬手道:“是,下官会做好一切安排。”

毕自严又转向卢象升,道:“皇陵是由巡防营看守,你们要承担起责任来!”

卢象升虽然接管了巡防营,但一直都异常低调,不显山不露水,眼见毕自严有甩锅的嫌疑,他淡定异常的道:“是,下官领命。”

毕自严说完这些,又看了眼孙承宗等人,摆了摆手,道“尸体抬走,做好善后,其他人,随我开阁议吧。”

孙承宗,靖王,汪乔年,孙传庭都没有意见,处理完这些事情,是该到重头戏了。

五个辅臣,很是鲜明的分坐在两边,左边的是毕自严,孙承宗,右侧的是靖王,汪乔年,孙传庭,仿佛内阁的‘派系’已经泾渭分明一般。

毕自严对以往这个座位也不甚在意,现在却格外刺眼,看着靖王道:“督政院那边准备好了吗?”

靖王瞥了眼身侧的两人,很有底气的直接道“大人,小王认为没有必要再议了,直接表决,不用浪费时间。”

毕自严已经知道督政院拟定的一些律法条例,他希望对一些条款进行修改,至少现在要这样。但有了刚才朱栩的话,对面的三人显然都急切的希望果断通过,然后颁布出去,显示朝廷的坚定意志与团结一致,不给那些小人一丝一毫的机会!

三比二!

这件事梗在毕自严心里,让他异常难受——今天的事情不会是结束,是开始,是他内阁权柄旁落的开头!

孙承宗一直冷眼旁观,自然看的分明,在他看来,内阁不能分裂,不能有派系,更不能乱!

目光在对面的三人身上扫过一边,孙承宗开腔道:“可以表决,但有些律法的执行必须经过内阁的批准,没有内阁的诏令,不得随意乱动!”

按理说,这确实是正常的顺序,不过有皇帝撑腰,他们显然都没有打算这么干,孙承宗现在提出来,还是想将权力收拢上去,直接的剥夺他们的权力!

孙传庭还好说,他负责都是内阁直属衙门,但靖王有督政院,汪乔年有大理寺,两人都不希望内阁插手,听着都皱眉,而后转向孙传庭。

这个时候,孙传庭的态度又变得格外的重要!

孙传庭对内阁的政治生态早就暗暗观察,哪里看不明白,目光在两边看着,心里思忖片刻,道:“下官赞同孙阁老之言。”

毕自严,孙承宗两人脸色稍缓,靖王与汪乔年面上微僵,双方四人对看一眼,而后迅速避开。

他们都不希望内阁分裂,更不会在内阁组成派系,相互对抗,那不是他们想要的,后果也不是他们能承担得起。

内阁议事堂安静了好一阵子,场面第一次出现尴尬,气氛凝结。

片刻,毕自严道“那就不用表决了,全票通过,依照程序颁布吧。白谷,你亲自走一趟,必要的话,本官再召集六部九寺的官员,训导一番,免生波折。”

这样就是想将第一次表决的尴尬给避过去,其他人也都没有意见,下属反对上官,怎么都难看,能避自然最好。

众人这个时候终于是明白,内阁需要沟通,需要团结,需要和睦,互相针对,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还会向着危险边缘发展,那就对他们所有人来说是真的不利了。

五个人对视一眼,都读明白了彼此的心意,凝重的气氛瞬间一散,彼此露出和善的笑容来。

孙承宗见几个人都有这样心思,沉吟一声,道:“今日咱们都早点下班,也不要值班了,去我府上,喝杯酒如何?”

这明显是和事老,毕自严率先点头道:“可以,咱们累了一年,是该休息一下。”

靖王脸上还有些僵硬,笑着道“那打扰孙大人。”

汪乔年自然不会不答应,他在内阁应当是最弱势的,侧身道:“恭敬不如从命。”

“今后,我们互成表字如何?”最后的孙传庭突然道。

__

独断大明群:177745561,欢迎各位书友加入!

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斩不赦第1534章 突来的说客第1220 弹劾温体仁第五十八章 张艳瑶的恨第七百一十七章 岛津要决战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曹变蛟入京第九百八十六章 反省第1146章 友好的谈判氛围第一百一十六章 虎头蛇尾(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七章 报纸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1483章 孙传庭的施政纲要第七百九十五章 皇家钱庄的利害第两百四十三章 最后一次廷议第1159章 磨了多年的刀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诏生怒第1192章 朱由检的恶心第1474章 阴暗角落第五百一十三章 威胁信王第二百零八章 军政布局第五百九十七章 是人是鬼第1280章 做大做强第1271章 洪承畴救驾第三百九十四章 孤注一掷第1286章 多尔衮的识相第八百六十三章 棋差一招第七百九十五章 皇家钱庄的利害第1295章 日子不好过了啊第一百五十八章 左光斗等认罪第三百四十章 欲裁一京第五百二十四章 乡间见闻第1336章 要钱的天皇第1536章 开军营放人第四章 骆思恭第1538章年愿望第四百七十七章 御驾山海关第1147章 大战开启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六十四章 呵斥阉党第1237章 皇帝与内阁的界线第1364章 清晰的战局第1192章 朱由检的恶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廷议开始第1301章 大逆不道之言第一千零七章 战争推迟第四百九十四章 辽东的人事安排第1521章 海外建国?第1248章 首辅代表的人第1416章 傅家遇难第1465章 傅昌宗发飙第1280章 做大做强第六百一十一章 救命稻草第1348章 围猎第九百三十三章 杀人,无声第1442章 格局第1528章 李自成没第九百八十九章 解决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魏忠贤的局第八百四十六章 甚嚣尘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只欠东风第1494章 冰山一角第1345章 人头滚滚第1354章 力竭而战第九百四十章 谢恩第七百六十二章 炮轰王城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巨变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兵锋所向第四百六十八章 遥控朝堂第五十九章 开业大吉第五十六章 坏事好事第九百七十二章 像雾又像雨第五百八十三章 立威给天下看第1326章 提速第七百七十三章 金与银第二十五章 线索(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七章 剑出鞘(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诏入陕第四十三章 客氏死第三百零九章 大战前夕第两百七十五章 劝进第八百二十九章 幕后元凶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1172章 非嫁不可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举泄题第三百零三章 反击第六百七十二章 发难第1452章 人口太多了第1513章 遍地烽火第七百六十二章 炮轰王城第九百三十章 看国旗去第六百二十七章 催命符第一百四十八章 野心的萌芽第一百一十八章 换人(求收藏~)第1289章 张筠很生气第1448章 理顺朝廷第九百三十五章 事发第三百二十一章 投降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初心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的思想萌芽第两百五十二章 信王府夜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