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魏忠贤的改变

魏忠贤真的如同宫里老宫人,慢慢吞吞的添着柴火,脸角上轮廓分明,一道道褶子黑硬,目光平静中透着难言之色。

魏忠贤听着小太监的话,摇了摇头道“吩咐?我现在还能有什么吩咐。”

小太监看着魏忠贤弓着的背影,心里竟然有了一点同情亦或者别的心思,走近咬牙低声道“公公,要不,咱们将惠王殿下做的事情告诉皇上吧?只要皇上处置了惠王,那么您就可以重回司礼监,重获皇上信任了。”

魏忠贤听着,突兀的呵呵笑了两声。

小太监心里一惊,有些害怕的看着魏忠贤的背景。以前他们害怕魏忠贤,是因为他掌握着他们的生死,但这次回来后的魏忠贤,没有了权利,反而更让他感觉心冷。

魏忠贤身上仿佛没有了以前的戾气,拿着棍子搅了下柴火,淡淡的笑道:“告惠王什么事情?”

小太监一愣,嘴已经张开了,偏偏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

不等小太监说话,魏忠贤就转头看向他,道:“惠王殿下有什么劣迹?是欺男霸女了?还是侮辱大臣,更或者是图谋不轨,意图造反?”

小太监一听就是脸色一白,慌忙摇头。

魏忠贤说完又转了过去,脸色有些冷的看着火光道:“惠王殿下,乃是一字王,皇上的幼弟,皇后娘娘视若己出。不说没有证据,即便有证据,谁又敢随意的去告?”

小太监听着魏忠贤的话心胆俱裂,这个确实不是小事情,小了说是诬陷亲王,大了那就是离间天家骨肉,包藏祸心了。

这是要诛九族的!

魏忠贤说完后便拿出一本书,在面前翻看起来。

他以前不识字,吃尽了这方面的亏,所以,他在牢里,就开始读书认字了。虽然还是不多,但已经可以看一些简单的书,出狱这些日子,他始终身边带着一本书。

魏忠贤看了一阵子,又突然开口道“惠王殿下不过是好财,贪财。虽然太祖皇帝祖训宗室不得从事贱业,但百年下来,早已经形同虚设,不知道多少王勋贵胄明里暗地的做买卖。这样去告诉皇上,不会有好处的。你要记住,皇后娘娘不好惹,惠王殿下,更不好惹。”

那小太监战战兢兢的答应着,看着眼前的魏忠贤,心里直冒寒气。

就在这个时候,张艳瑶轻轻走了过来,迈过门槛,微微躬身道:“多谢叔父教诲。”

魏忠贤摆了摆手,那小太监如蒙大赦的一躬身,飞快的跑了出去。

魏忠贤将书页翻了一张,道:“惠王怎么说?”

张艳瑶眉头蹙了下,似很不悦的道:“他拒绝了。”

魏忠贤一笑,扔掉书,站起来,看着她道:“不出意外,他什么时候见我?”

张艳瑶微怔,旋即道:“他没说要见叔父。”

这次轮到魏忠贤愣了,看着张艳瑶道:“你是说,他没有要见我?”

张艳瑶轻轻点头,眼神疑惑。

魏忠贤脸上的褶子动了动,眼神透着厉色,自语道:“他不见我?莫不成又在算计着什么?”

张艳瑶看着魏忠贤,没有装模作样的柔弱,声音清冷的道:“他说要将那盐场交给叔父,叔父每个月至少要赚一百万两给他,否则,否则就让叔父横尸街头!”

魏忠贤脸上戾气顿时一闪,目光狰狞可怕,但很快又消散无踪。恢复平静。

他背对着张艳瑶,看着那燃烧的柴火,默然许久,又一笑道:“虽然与我预想的不同,但终究还是近了一步,只要度过了眼前的关口,自然可以慢慢图之。”

张艳瑶对于这位对她来说颇为神秘的叔父很是敬畏,看着他的背影,轻声道:“叔父,要不要我在宫里做些什么?”

“不需要!”魏忠贤猛的转头,神色厉然,旋即又神色冷漠的警告道:“想要在这后宫活下去,记住我的话:第一,尊皇上,任何时候都不得出现别的心思!第二,敬皇后,她是中宫之主,你的命在她手里!第三……”

魏忠贤眼角抽了抽,沉声道“第三,避惠王,他在这皇宫里太过特殊,手段阴诡,防不胜防,想要不被他算计,你就要让他觉得你对他无害!”

张艳瑶脸色微白,同时心里凛然,她没想到,那个小孩,在这个她高不可攀的叔父眼中,居然是如此忌惮!

“好了,”魏忠贤擦了擦手,对着张艳瑶道:“该教你的我都教了,只要记住我的话,皇上在世一天,你们张家的富贵就少不了。”

张艳瑶知道魏忠贤这是要出宫,微微躬身一拜:“艳瑶绝不敢忘叔父的教诲。”

魏忠贤漠然点头,看了眼外面,便大步走了出去。

上了马车,在摇摇晃晃中,他紧绷的神色一松,微黯的叹道:“不亏是惠王殿下,还真是看不起我,连一面都不见……”

大内皇宫禁忌重重,想要偷偷摸摸找一个人岂是那么简单。

一连几天都没有魏忠贤的消息,直到傅涛进宫。

傅涛进宫,还带着一个大箱子,都是各处进进出出的账簿。

在朱栩的小书房内,只有朱栩与傅涛两个人。朱栩坐在桌前翻看账本,傅涛坐在另一边喝茶,随时应付朱栩的询问。

朱栩慢慢的翻着,心里很忧伤。

这些账本处处都写着四个大字‘入不敷出’,每个字都在向他伸手,喊着‘银子’‘银子’。

他花出去的银子,除了人工费外,大部分都用来购买土地,囤积粮食上。

商行刚刚成立,处于微薄盈利的阶段。他倒是不缺乏赚钱手段,但不能一下子用出来,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积累,慢慢来才行。

作坊那边,借着惠民商会也开始在盈利,但都是小本生意,短时间内很难赚到大量银子。

最后总结来说,今年他还是在赔本扩张的阶段,而透支的,除了他景焕宫的银子,还有就是惠通商行。这种是类似不法挪用的,一旦遇到挤兑就会崩溃。

好在之前朝廷风波太大,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出问题。

而且,他从这些账本的字里行间还是看出了很多事情。

傅昌宗暗中主持的购地,实际上除了一些荒山野岭,看似没有人要的荒地废地外,购买最多是下田,因为便宜,三四两就能买到一亩。但是大部分都是在江南,江北,尤其是淮北几乎没有。全都是在沿海,内地更是一点都没有。

这说明,除了江南,全国大部分地方都干旱的厉害,不适合番薯,玉米种植。

第九百五十八章 群臣毕见第一千零十四章 有感第1116章 国家议会的否决第三百八十一章 变化第1193章 欧洲前站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议第三百八十二章 朱由检心思第1285章 一场好戏第1343章 果然是你第1151章 疲敌之策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兵锋所向第1382章 城破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胜第三百九十七章 东林屈服第1435章 好战言论第1456章 抨击儒学的开始第九百零八章 最后一根钉子(求月票)第五百七十九章 有样学样第1345章 人头滚滚第六十七章 定夺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战降临第六百一十章 蛮横到讲道理第1189章 回京第三百零七章 卢象升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岸第九百六十六章 察哈尔第1339章 寻找骆养性第两百三十六章 给大臣们的甜头第三百一十八章 全力攻锦州第两百三十八章 大臣们的私相授受第六十四章 波及国公第四百一十六章 紧急应对第七百六十三章 炮声后的投降谈判第七百一十九章 流氓战术第1122章 大局已定第八百一十九章 与世界赛跑第五百七十章 扶持科尔沁第1394章 四面楚歌第九百六十八章 诡计第六百四十八章 训话第四百九十五章 血洗开始第九百四十八章 画饼第三十五章 联袂(求收藏,推荐票~)第1157章 倭国需要做更多的准备第1532章 逼上绝路第五百零一章 甚嚣尘上的京师第五百九十章 三天时限第三百八十八章 朋党的可怕第六百五十六章 总商会第七百七十章 平安南第两百五十一章 信王府夜议(上)第两百六十六章 巡视兖州第六百一十八章 恶从心头起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东林翻版第1247章 吊诡第1299章 回京与回京第1156章 小手段与大谋略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一场酒的时间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诏入陕第四十八章 恩威并重第六百五十二章 布木布泰投诚第九百九十五章 船到桥头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1235章 变局里的人第四百六十章 幕后黑手第两百六十三章 波平波又起第六百四十六章 科尔沁巨变第1397章 万事俱备(第四更)第三百四十章 欲裁一京第四百二十五章 朱由检的惊醒第1409章 给孙传庭看的土地官司(加更)第1419章 又一个要辞官第八百六十七章 垂死挣扎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万岁第三百五十六章 戾气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寻常的车队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战风浓烈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东林是先贤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宁与女将军第三百九十九章 黄太吉遇刺第1207章 随手画了几条线第八百零零一 ‘人质’交换第四十二章 浣衣局(求收藏,推荐~)第八百五十三章 畏罪第八百四十三章 就是你了第三百零九章 大战前夕第五百八十一章 廷议开始第四百一十六章 紧急应对第1484章 愚民教育第两百七十八章 信王的立威第一百一十章 聪明人(求收藏~)第1233章 风暴前的投石问路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阁第六百一十三章 光明未来第九百零三章 判文(第三更,求月票!)第1418章 再一辞官第1114章 倭国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