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 船到桥头

乾清宫。

朱栩看着站在面前的毕自严,孙承宗等人,面露异色的道:“你们是说,要在我大明东南西北中,设立五大总理衙门?”

毕自严站在最前,平静的道:“是。臣以为,这是突破目前困境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在内阁与巡抚衙门之间有总理大臣做缓冲,不止能减少地方对内阁的疑虑,也能就近的处理各种问题,集合多省之力,对于应对目前的各种问题,将会更有利,更稳妥。臣等私下商议,可以授予五大总理大臣更多的权利,在人事,财权,税权等方面内阁会再做让步……”

朱栩坐在软塌上,看着几人,微微眯眼。

眼下的事情,确实是他给内阁出的一个考题,今年的‘新政’需要慎之又慎,内阁必须要表现出足够的能力与魄力来。

只是,他也没想到,毕自严会搞出‘五大总理衙门’这个的想法来,这个办法确实很不错,能突破内阁目前的困境,同时还能更有利的辖制地方又令地方无话可说。

内阁抓着五大总理大臣,就等于更进一步的套牢地方,集中了权力,加强了对地方的影响与控制!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意外之笔,有奇效。

“你们都商量好了?”朱栩目光在孙承宗,孙传庭,靖王,汪乔年等人脸上扫过。

尽管内阁有矛盾,但在面对这样的情形,还是异常的团结,一群人抬起手,道:“臣等一致同意。”

朱栩嘴角勾起不易察觉的微笑,道:“那些巡抚估计没话可说了,五大总理大臣可有人选,还有其他问题吗?”

毕自严道“回皇上,除却北直隶由朝廷直辖,北方总理大臣周应秋,西方总理大臣傅昌宗,其他三人,臣拟从六部尚书或者九寺寺卿以及在野有能力有德望的人等来挑选,暂时未定。”

朱栩点了下头,端起手边的茶杯,道:“恩,可以。继续说。”

毕自严看着朱栩,面色如常,道“剩下的问题,就是各地巡抚对内阁制定的‘时间表’持强烈的怀疑态度,并且抱团相抗,臣等打算搁置这一条,在未来的施政中,以实际行动来推动,不再给地方借口阻挠。”

朱栩眼神有着一丝诧异,这位毕阁老仿佛开窍了,手段灵活了许多。

“准!”朱栩一如过往,没有迟疑的说道。

毕自严看着朱栩,沉吟一声,道:“皇上如果没有其他训示,臣等计划三天后召开大议,将‘新政’方略彻底定下,也好让各地巡抚早日离京,平复朝野的猜疑。”

朱栩一只手拖着下巴,嘴角笑意更浓,这位毕阁老越发的有锐气了,点头道“那就三天后吧。”

“遵旨。”毕自严心里松口气,他一直在担心、提防朱栩藏了其他心思,随时会插手内阁的事务。

毕自严,孙传庭两人抬手,缓步退了出去。

朱栩看着留下的孙承宗,疑惑的道“孙阁老还有其他事情?”

孙承宗面色迟疑,旋即道“是关于‘军改’的事情,不知皇上可看过臣的奏本?”

朱栩一只胳膊垫在小桌上,目光闪动,思忖好一阵子,抬起头看着孙承宗,语气缓慢的说道:“朕看过了……嗯。现在我大明的情形,内阁以及天下人都应该看的清楚,虽然看似依旧稳固,没有大的危险。但实际上,如履薄冰,相当脆弱,如果发生一点意外,随时都有崩塌的可能,所以,朕需要保持我大明的军力,强大的,坚定的,可堪大战,能让朕犹如臂使的军队……我大明军队的地位要拔高,不能是随时都可以欺侮的那一群人。你说的归于内阁,由内阁分权统辖……朕不同意。‘大元帅府’必须组建,地位与内阁持平,未来几年,即便国库空虚,朕也会用尽办法,确保大明军队的战力不断提升,而不是衰微。朕支持你们精简军队,那是为了集中资源,训练出多支,随时能战的强军!这一点,务须多言。”

孙承宗听着朱栩的话,神色不动,心里实则是早有预料。

眼前的皇帝,对军队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不但牢牢把握军权在手里,对军队的组建,规划,待遇等等,几乎从头到尾都看在眼皮底下,通过各种手段干预,影响,操控,一直到他满意为止。

孙承宗也希望大明能有强大的军队,毕竟,强大的军队是国家的基石。

但武人的强大,不是文官希望看到的,这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因素!

自古以来,手握重兵的将帅要么功高盖主,要么野心勃勃,谋朝篡位,朝代颠覆,社稷倾颓,苍生蒙难,无不是从这里开始。

孙承宗知道,他说服不了朱栩,可还是劝解道:“皇上,臣不反对保持军力的强盛,但‘大元帅府’权职太过庞大,无所节制,皇上不担心,臣也不担心现在,臣忧心日后,为我大明江山社稷不安。”

朱栩知晓孙承宗的意思,他这个态度,也代表了外廷文臣的主流,甚至是全天下人的想法。

文官治国,遏制武臣,这并不是儒家才有的想法,几乎是一种必然出现的治国方式,历朝历代皆是如此,古今中外莫能例外。

不过,不久未来将是一个特别时期,一扇新时代的窗户将要打开——大明必须要有强盛的军队,这个世界太大了,需要太多的士兵!

朱栩双手交错一起,心里思索一番,没有解释,笑着道:“嗯,放心吧,朕还没昏头,清醒的很。我朱家的江山,朕比所有人都在意。传旨给各地的总兵进京吧,大议一结束,‘军改’会议也要马上开始。”

一切都孙承宗所料,没有再劝,当今皇帝还很年轻,还有几十年的时间,不急在一时。他放下这个心思,顿了顿,道“是,臣会立即命兵部传信。另外,不知皇上是否决意对察哈尔用兵?一番大战,后勤粮草等不能轻视。”

朱栩知道孙承宗的意思,无非试探他的心思,摆了摆手,道“不着急,四月一号不打,先吓唬吓唬林丹汗。”

孙承宗没有被忽悠,继续道“那,皇上,决定在何日,指挥之人是谁?是否需要内阁的诏令,兵部统调?”

朱栩看着孙承宗,知道不说一点他是不会罢休,手指动了下,道“也罢,告诉你吧,‘军改’完成之前,不打,这一战,朕会交给‘大元帅府’来全权指挥,咱们都看一看。”

孙承宗顿时松了口气,抬起手,道:“臣明白了。”

朱栩点点头,道:“回去之后,请毕阁老将在‘大议’上的发言稿再拿给朕看看。”

未来‘新政’的改革,朱栩已经决定交给内阁,他会不断释放权力下去。既然是总理政务内阁衙门,那讲解‘新政’规划的的自然是内阁‘首辅’,毕自严,朱栩需要把关。

“是。”孙承宗道。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新编的书籍第四百八十九章 出妖第1477章 举报信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上出事了第九百八十一章 倭国的威胁第1268章 看谁先死第七百八十三章 惊喜交加第二十八章 反应(求收藏,求推荐~~)第一百七十一章 唯一的选择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万事俱备第1324章 话儒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乱第七百一十六章 万事俱备第三百五十二章 翻天覆地第1321章 冲突第四百七十六章 欲伐辽东第一百八十四章 诏皇六弟继位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阴谋不断第1494章 冰山一角第两百四十二章 贯彻皇帝的意志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旨意下第一百零三章 顶缸人第六百零一章 万事俱备第1370章 天皇和亲?第一百六十章 东林点将录第八百六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五百四十七章 指责皇帝第1497章 贷款陷阱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流初败第四百五十九章 闲不住的神捕第四百零六章 全数入狱第三百八十七章 裁减衙门第一千零九章 左良玉第两百五十六章 训斥杨涟第八百三十二章 赦免被拒绝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否定圣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王的规劝第三十九章 怒动第五百七十七章 朝臣抱团第九百零五章 国家意识第三百四十七章 民乱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稚嫩的想法第八百六十三章 棋差一招第一百七十三章 孙承宗回京(求订阅~~)第九百三十一章 国企、国歌第1186章 激烈变化第九百二十三章 澡堂子论长短第1130章 国祚千秋第五十三章 碰壁 (求收藏,求推荐~~)第六百三十三章 收官第九百七十六章 夜话第一百八十三章 诏重臣进宫第五百三十五章 侯方域第1129章 军改第一百九十七章 限宗室俸禄第八百零零七章 一盘大棋第八十四章 隐忧迭来第1538章年愿望第四百四十三章 宁完我死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发威第1382章 城破第四百零一章 阿敏掌权第1301章 大逆不道之言第1504章 秉公执法第1293章 队伍不好带了第九十九章 钱谦益第1513章 遍地烽火番外二第九百二十八章 内阁的日子要不好过了第一零四十七章 威慑第1371章 大战起第八百四十九章 揍对第一百二十三章 压力(求收藏,求推荐~)第四百九十九章 清道夫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复杂第七百二十三章 进攻九州第五十三章 碰壁 (求收藏,求推荐~~)第1194章 危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剿匪第三百零六章 信王的改变第1459章 大元帅府换人第八百六十四章 江南动刀兵第两百九十章 辽东黄太吉番外一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从也得从第两百一十二章 信王府夜谈第1440章 孙承宗要隐退第七百三十七章 插满大明旗帜第1150章 风暴前夜第九百七十七章 进行中第九十四章 旧人的力量第八百六十三章 棋差一招第一百一十一章 还是漕运第九百一十五章 死谏第两百六十八章 兖州案(中)第八百二十章 军器局第1240章 范围扩大第两百九十四章 尾随追杀第一百四十章 枪炮的威力(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