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瑶琴面君

庄承荣不知沈秋君的下落,而于叔等人为了保险起见,也不敢随意和京城有任何的联系,这样一来,他们消息便不免滞后,往往也要和寻常百姓一样道听途说。

这其中便不乏有关于庄承荣不利的消息,沈秋君得知后,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所以整个孕期过得极不舒坦,身子便有些支撑不住,倒累得女儿出生时瘦弱不堪,沈秋君看着心酸不已,又想到前世事,便为女儿起名“莲儿”。

幸好有辛老先生在身边帮着照料,女儿身上才长了些肉,人也看着壮实了一点,沈秋君心中稍慰。

沈秋君看到关于庄承荣登基的布告时,已经又过去一个多月了,不过因为她要做月子,女儿身子弱不宜贸然挪动,况且她们便是现在起身,也赶不上庄承荣登基大典,倒不如安心在这里休养。

如此又过了近一个多月,才看到庄承荣大赦天下的布告并重新下聘迎娶沈秋君的消息,沈秋君积攒的对庄承荣的怨气倒是消去不少。

于叔等人又和沈秋君商议起程之事,沈秋君虽然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京城,与丈夫儿子团聚,却又担心女儿身体,和辛老先生商量一番,决定还得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庄承荣也算着日子,知道沈秋君母子此时不易长途跋涉,身边有于叔和辛老先生,安危倒也不惧。况且安乐王府一切自有松哥儿照应,松哥儿也明白沈秋君此时不在京城的消息走漏的严重后果,在王府内外倒是面面俱到,就连两个弟弟都瞒得死死的,这让庄承荣安心不少。

不过此时却急坏了一个人,这人不是别个,正是定国公世子夫人李瑶琴。

如今庄承荣已按照当日的承诺封了林家世袭罔替的爵位。且又是以太上皇的名义封赏的,就连定国公心中都着实感激新皇给他林家做的这个脸面。

如此一来,李瑶琴手中的字据倒是留不得了,不然以庄承荣的小气劲儿,还真以为他们国公府要留着这个把柄呢。

不过,不仅因为男女内外有别,李瑶琴不能面见庄承荣,而且她不想让林景周知道自己曾藏了这么一手,毕竟她如此做不仅忤逆公公丈夫,而且因为庄承荣痛快给了封赏。倒证实了她的行为确实是多此一举,所以她不敢交由丈夫归还。

再则此事从头到尾都是她与沈秋君二人在操作,如今事情已了。自然还该将字据归还于沈秋君才是正理。

偏偏庄承荣非要以皇后之礼迎娶沈秋君入中宫,而沈秋君此时又矫情地装什么新嫁娘,不见外人,倒让李瑶琴白跑了几次。

其间松哥儿倒是和气地接见过她一回,可李瑶琴左思右想。觉得最还是好自己亲自归还于沈秋君之手最好,便支支吾吾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便带着如烫手山芋般的字据回了府。

为这归还字据的事情,直搅得李瑶琴茶饭不思,坐立不安,就连林景周也察觉到了。几次询问,幸好都被她托词搪塞了过去,但她却不知。她的不开诚布公,反让林景周往其他方面疑心了。

时间很快又过去了一两个月,这时朝堂内外总算是安定下来,关于新皇及其皇后的事情也在百姓口中说得絮叨了。

永宁侯府也少不得作作戏,沈夫人婆媳和沈惜君为了嫁妆等事。几次三番地去安乐王府拜访沈秋君,李瑶琴见沈秋君开始见外人了。也急忙送上拜帖来求见沈秋君。

这日也巧,庄承荣竟也在安乐王府。

他本就是个聪明人,这些时日对朝中各事务也有了大略的了解,且他上位不久地位尚未完全稳定,又有太上皇在一旁盯着,他也懒得做什么变革,一切还以太上皇时期的旧例办事。

这不仅让太上皇大为满意,就是群臣也松口气,毕竟几十年的规矩下来,他们也已经做得熟了,且太上皇的治国安邦还是很成效的,已经得到大多朝臣的拥护,如今变不如不变。

大臣们按部就班,庄承荣也乐得落个空闲,学习熟悉朝务之余,因嫌弃宫中冷清无趣,便时常回到安乐王府来,因为这里有沈秋君的气息,有他和沈秋君的孩子。

这日,庄承荣与松哥儿相互配合着,把栩哥儿和榛哥儿连唬带吓,又布置了一大堆的功课,成功阻止了他二人要去看望母亲的行为。

庄承荣满是欣慰地看着大儿了:松哥儿为人是憨厚了些,学识才德倒是极好的,如今经了这场动变,人倒也历练了出来,能独挡一面了。他日等沈秋君回来,儿子便可以入朝学习政务,再过几年便能顶了上来,他倒也可以学学太上皇,将来把这烦心的朝中事都交到儿子手,那进他便可以和沈秋君做一对人世间的神仙眷侣了。

松哥儿也明显看出父亲眼中的赞赏,心中倒是暖洋洋的。

这些时日他与父亲的感情也是日渐深厚,且因母亲不在身边,对父亲便多出一分孺慕之情来,此时见父亲难得露出温情来,心里再想不到父亲正为了自己的幸福在算计他,只觉得此时阳光明媚,天高气爽。

不过这难得的一刻,被李瑶琴求见沈秋君给打破了,松哥儿不由皱起了眉。

庄承荣问清事由,直觉李瑶琴必不是来与皇后套近乎,而是定有重要的事情,便道:“让她来见我吧,总这么推托,也不是办法,也让人生疑。”

李瑶琴此时才知庄承荣也在府中,不由暗自后悔,因为此时她忽然想到沈秋君总躲着不见自己,或许是故意报复当日自己索要字据一事,这不就撞到这个活阎王了。

李瑶琴参拜了庄承荣,小心将当日之事说了个清楚,又道:“也是臣一时鬼迷了心窍,女人的小心眼发作,这才做下这般糊涂事,为此,臣日夜不安,今日特来向皇后娘娘请罪。”

庄承荣这才知道原来还有此事,略一思忖,便知沈秋君的苦心,忙命道:“把那字据呈上来。”

李瑶琴忙把字据取出交给内侍,庄承荣接过后,看到上面熟悉的字迹,再想到当时沈秋君书写这字据时的决绝,心中唏嘘,触动心情,越发的想念远在京外的妻子来。

李瑶琴半日不见庄承荣有所言行,又凭直觉感到房中气氛有些不对,不由得更加心慌意乱,便大着胆子悄悄抬头看向庄承荣。

却见庄承荣面上喜怒不辨,双目似是含了无限情意,李瑶琴不由一怔,不由又细瞧了他一眼。

前世李瑶琴得了这样一个人的爱慕,初时也曾得意过,但随着后来妨碍到她与贤王之间的感情,她的心中是无比痛恨庄承荣的,重生后,李瑶琴也是极为避免与庄承荣的碰面,而且见他前后两世如出一辙的阴狠毒辣,她更是不曾正眼看到庄承荣一眼。

今日,她不得不承认,庄承荣确实是这世间难得一见的美男子,如今身上又有了人间帝王的光芒,越发凭添几分威严与尊贵。

庄承荣此时也感觉出李瑶琴在窥视自己,心中不悦,暂收了情思,转眼一记凌厉眼神扫向李瑶琴。

李瑶琴不想自己被发现,见庄承荣眼神扫来,竟惊吓得不知躲闪,直到看到庄承荣眼神寒气逼人不带一丝温情,这才受了惊吓的小鹿一般,急急低下头来。

庄承荣便慢慢说道:“这字据我收回,你回去告诉定国公,我理解他当日的忧思,所以只要他以后一心尽忠于朕,尽忠于大齐朝,过往之事,我是不会追究的。”

李瑶琴急忙磕头谢恩,庄承荣不耐烦地下了逐客令,李瑶琴忙又表示想给去皇后请安,如果皇后不方便,只在院里磕头便是。

其实李瑶琴既然是现代人,自然是不乐意给人磕头的,但是如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她也少不得入乡随俗,当然更主要的是,她想见沈秋君一面,一来借此观察沈秋君的态度,再则也想借机再次表明定国公府的忠心。

庄承荣是不会心疼在意李瑶琴磕头的,只是不想别人以沈秋君的名义享受一个世子夫人的叩头,于是便冷冰冰说道:“今日就不必了,等皇后入主中宫后有的是机会。”

李瑶琴只得告退,一时回到府中,细想此事过程,心中不安,尤其是庄承荣既然说了不会对定国公府有偏见,为何却不许自己当面拜见沈秋君?

李瑶琴考虑良久,到夜间不得不对林景周和盘托出事情经过,林景周听了,心中为了李瑶琴违背父亲与自己的命令自作主张而恼怒异常。

李瑶琴见林景周铁青了脸,双眼通红,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心中也着了慌,忙说道:“事情有轻重缓急,你先将这事想明白了,再和我算账也不迟啊。”

林景周闻言只得压下火气,背着手在房中来回踱步,细细思量,心中忽然有个大胆的推测,也等不及和李瑶琴说,便急忙去寻父亲定国公。

ps:今天就一更

第335章 桂哥无情第21章 两世之人第49章 赔偿昭宁第296章 选妃之事第75章 逐渐明了第178章 纳妾提议第13章 月夜惊怕第303章 共进早膳第179章 仇人名册第176章 三人洞房第300章 好事成双第58章 不知礼数第280章 杀父弑君第136章 冤家聚头第82章 鞭打贤王第237章 无欲则刚第91章 提前生产第272章 世袭罔替第297章 遍邀群芳第152章 大嫂有喜第186章 商量对策第64章 官媒上门第196章 山中遇刺第254章 兰儿论嫁第338章 松哥起事第87章 秋君受邀第143章 婆媳过招第12章 彼此交底第220章 他山之石第298章 石家献美第317章 事迹败露第28章 鞭打六爷第259章 太子请罪第179章 仇人名册第94章 牝鸡司晨第71章 沈府对策第265章 皇后之位第104章 又见穿越第192章 回忆往事第324章 笑谈亲事第251章 苗家败落第325章 负面例子第257章 又出状况第112章 六爷赔罪第93章 月亮之祸第286章 瑶琴面君第2章 新帝登基第269章 沈老太太第221章 谁之功劳第114章 太子反应第24章 稚子之语第98章 程沈互访第22章 趋吉避凶第60章 宽衣解带第158章 秋君心乱第96章 橘生淮北第314章 瑶琴惊醒第316章 初见皇上第253章 较量结果第11章 代为赔礼第191章 秋君察觉第310章 误会一场第247章 前世侍妾第202章 东征人选第255章 六爷谏言第65章 推拒亲事第195章 此消彼长第75章 逐渐明了第211章 狭路相逢第98章 程沈互访第159章 昭英离京第178章 纳妾提议第86章 光风霁月第242章 沈母担忧第71章 沈府对策第132章 沈母旧事第151章 颠倒黑白第320章 兰儿巧言第241章 慧及必伤第222章 正史野史第37章 改头换面第172章 天命皇后第82章 鞭打贤王第128章 算盘落空第279章 终于到来第17章 路遇斗殴第118章 贤王赔罪第86章 光风霁月第95章 瑶琴反应第277章 远离京城第75章 逐渐明了第340章 交换条件第227章 争取地位第308章 桂哥落水第287章 秋君回京第19章 寻婿条件第174章 婚礼简办第305章 骨肉团聚第203章 造化弄人第241章 慧及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