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赶兔子

念着杜家的好,今年杜家秋收村里不少族人都过来帮了把手,相对于往年,今年家里的劳力们反而轻松许多。

稻子是秋收中的重中之重,还没好好歇口气各种粮食扎堆成熟,整个杜家村再次陷入连轴转中。

东山下的苞谷老了,南坡上的高粱压弯了腰,东南地的豆子裂开了嘴,小河沟的莲藕能出塘了。

家家户户忙起来,杜家大大小小全下了地,家里只剩下杜奶奶带着杜小喜柳垚和三嫂家的小侄子。

家里一个个忙的要命,晚上回来兜头就睡,自然没人注意到来家做客的柳垚。几天的工夫,在杜小喜的带领下柳垚对杜家已经熟的不能再熟。

杜从云小朋友撅着屁股在院子里玩泥巴,杜小喜则带着柳垚帮着杜奶奶掰黄豆。

一颗颗饱满圆润的黄豆掉进簸箩里,杜小喜想到了美味的豆腐和黄豆猪脚汤。

杜奶奶年龄大了嘴闲不住,闲话的主题是这次稻田养鱼是真好,小丫头是个有福气的。有时也要说地里其他的庄稼收成怎么样。

“咱家能干活的人还是太少了,过了这阵让你娘快点给你四哥张罗媳妇儿,多个人干活家里也能松快一点。”

杜小喜正低着脑袋数豆子,听了这话嘴巴张的大大的。

杜四哥杜至忠今年十八岁,这个年纪娶媳妇儿杜小喜倒没觉得有多么摧残祖国的花朵,毕竟上辈子杜家周边不少人不上学的话都是二十不到就结婚了,套用杜妈的话就是‘再晚就都是别人挑剩下的了’。

杜四哥是腊月生日,说是十八岁,其实周岁还不到十七。自从杜家和柳家成了亲家上门给杜小喜几个哥哥说亲的不少,年纪正好的杜至忠自然是十里八村丈母娘们心中的好女婿人选。杜奶奶和杜娘这一年多来一直在慢慢挑,颇有种挑花眼的感觉。

杜小喜愕然的是,亲奶奶,你孙子娶媳妇儿就是来家给干活的语气要不要说的那么理所当然。

杜小喜瞥了眼乖乖捡豆子的柳垚。

幸好,幸好,咱以后嫁的是土豪,不用到别人家干活。

接连忙了小半个月,杜家的粮食终于顺利归仓。

休息几日之后,杜老爹带着几个大点的儿子回县城继续开肉铺和杂货铺,杜娘则带着杜小喜几个留在杜家村继续秋收的收尾工作。

大商朝因着家家户户都是生子狂魔就造成一个很悲催的事实,劳动力非比寻常的廉价,衣食住行也因为人多而变得紧张起来。

人多,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就造成了各种各样的不足,其中一方面就是天下人最重视的“吃”。

杜小喜在古代过了三年,慢慢知道了大商朝有传说中高产的玉米,可是产量并不理想顶天了五六百斤,剩下的稻子麦子高粱一年也不过几百斤。至于传说中的另一种高产的红薯,杜小喜还没见到,想来大商朝应该是没有。

一户人家一年也能收一两千斤的粮食,但给县里交四成的赋税之后,剩下的粮食根本不够动辄就几十口的人家一年的口粮。这样就造成了各种蔬菜杂粮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物资。

秋季是山上各种野物成熟的好季节,杜娘的任务就是带着儿子们多多储备一家人过冬的辅食。

杜家村临近县城,周围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村子。人多了,山就少了。

杜家村除了种植粮食的山包和祖坟所在的山头,剩下来能够随意进入不到二十个。看着数量不少,可真分起来根本不够。

大嫂二嫂三嫂今天要去山上捡栗子,杜八杜小喜几个小的知道了也吱哇乱叫的非要跟着去。张巧儿汇报给婆婆得到准信后带着一排小萝卜头出发了。

杜小喜头戴杜四哥加工制作,杜娘修饰美化的现代版小草帽,屁颠屁颠的被大嫂拉着朝前走,柳垚则被四舅哥连扯带拽的朝山上拖去。

杜至忠扯着柳垚挣扎不已的胳膊,丝毫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他可是听他爹说了,喜乐大师让柳垚来自家是培养男子汉气概的,自家妹子的夫君以后不说能文能武,怎么也不能是个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弱鸡。不理会柳垚‘慢点,慢点’的哀求,杜至忠大步大步的朝前走。

“至礼家的,去山上啊?喜丫头几天不见更好看了!”

“哟!这就是柳家少爷吧?生的可真富贵!”

自从秋收的时候县令说要给杜氏一族请功,族老、里正对待杜家众人更好了,村民们见到杜小喜更是要使劲夸一夸。最好喜乐大师再指点杜家村一点什么他们也跟着沾沾光。

古代人民的智慧不容小觑,杜家村虽说没有专门产水果的花果山,但经过几十代人的努力有几座山上还是种植了不少味道不错的水果。杜家今日要去的就是山上一片不小的栗子林。

沿着乡间小路走走停停,只见不远处几个壮小伙子远远的排成一排,一人拿着根竹竿拍打着刚刚收获不久的花生棉花地,快速朝一个方向走去。

杜小喜第一次见这种架势,顿时好奇的问道:“大嫂,他们在干嘛?”

杜八脑袋往前一凑,急忙炫耀:“我知道!我知道!他们在赶兔子!他们把兔子都朝一个地方赶,前面用大网拦着,等会儿能收一堆兔子,可好玩了!四哥!四哥!我们明天也去赶兔子吧?”

杜八三两步跳到杜至忠身边,摇着他的身子不停的“好嘛?好嘛?”的哀求道。

杜至忠经不过杜八歪缠,没好气的道:“这几天忙死了,过几天再说。”杜八气的啊啊怪叫两声跑远了。

爬过一片长满杂树专门供村民砍柴用的山坡,一行人也到了栗子林。

杜家村有不少果子林,其中最大最珍贵的就是这一片几乎占满小半个山头的栗子林。

栗子夹在饭里顶饱,又是孩子们喜欢的零食,在旱涝年间更是保命的食物,慢慢的,这片栗子林也成了杜家村所有的林子中最重要的。

栗子林是村里的公共财产,村里会统一来打,最后按人头分到各家。杜家今年分了三大筐,今天杜大嫂带着杜小喜他们就是来捡被打剩下的栗子。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屁崩死你!第六十三章 相亲第四十章 夹到蛋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过继第三十八章 杂货铺第二百零二章 打出去第六十五章 二嫂有孕第二百五十九章 烤鱼第三十三章 无知害死小蝌蚪啊!第二十三章 缘由第一百二十五章 公堂第一百四十四章 光滑柔顺无夹带第一百二十四章 屠村第二百三十九章 灭佛第一百零四章 帝王一怒第一百四十四章 《秀才攻略》第七十九章 他乡遇故知第一百八十八章 借水行舟第九十章 天打雷劈第七十五章 武能杀猪下地第二百九十九章 圆寂第一百六十一章 采石场第二百一十二章 火爆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的老公是牙刷第二百五十章 舞弊第二十章 精致男孩第二百零三章 杜娘身世第一百四十七章 皇子府第二百三十章 噩耗第一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一百五十八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第一百五十一章 视力表第三百一十五章 慧敏公主第二十三章 缘由第一百七十八章 古代版暖宝宝第二百六十五章 萌萌光波第一百九十六章 狗血扎堆第二百九十一章 太惨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龙翻身第十二章 高僧喜乐第三百零八章 赎金第一百一十九章 过江第三百一十七章 找上门第九十二章 金属导电第八十四章 拜师第四十四章 夫君领进门 调教在个人第八十二章 狭路相逢胖者胜第二百五十六章 醒来第十三章 山中水道第九十三章 刺杀第二十六章 定亲第二百七十五章 招雷劈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孕第三章 通房丫头肿么破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屁崩死你!第二百六十八章 恐水第一百五十二章 冰块的妙用第一百零九章 偷吃第三十三章 无知害死小蝌蚪啊!第二十四章 柳二夫人其人第二百九十章 盛宴第五章 搞风搞雨的县令大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战事歇第六十三章 相亲第九十四章 唯手熟尔第一百五十四章 惊变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的天! 你咋不上天?第三十五章 妹妹你坐船头第三百二十二章 套路第六十五章 二嫂有孕第二百七十三章 《养猪指南》第十一章 南北大运河第一百四十六章 贺寿第二百八十八章 表姨第六十七章 花姐第一百五十章 胖王爷第一百三十四章 贩盐第四十四章 夫君领进门 调教在个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人质第一百八十七章 洪灾第三百二十二章 套路第二百四十四章 卖床第八十一章 同音不同人第二十三章 缘由第二百四十四章 卖床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行赤眼第一百九十章 灭山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洪灾第一百二十六章 剿匪第一百二十六章 剿匪第二百二十五章 过继第二百三十八章 满月第十三章 山中水道第十章 三嫂有孕第二百二十五章 过继第三十七章 搬石头第三十八章 杂货铺第二十八章 逮之 杀之第二百一十章 谈煤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