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不争为争

第13章 不争为争

老朱家的皇帝没几个安分守己的,朱元璋元末起兵夺得天下,当皇帝三十多年就没有一天不折腾的;朱允炆虽然说是被文人忽悠瘸了,但削藩这种大动静无论如何都说不上安分;朱棣就更不提了,一辈子光北伐就打了五次。

也就是胖老爹明仁宗算是真的与民生息不搞事的,可在位连一年都没有就薨了,换上来的眼前这位促织皇帝倒是耐着性子没怎么折腾大事,但他的精力都花在玩乐上了,宣德一朝只能说是没钱搞事,而不是皇帝不搞事。

至于再往后堡宗亲征、成化犁庭、弘治中兴、武宗亲征、嘉靖修仙、万历三大征……种种记载都说明了一件事,老朱家的皇帝不安分那是刻在骨子里,会血脉遗传的。

所以即便是现如今还只是皇长孙,连太孙都没有册立的朱瞻基,想要折腾和搞事的血脉也已经显露出来了。

胖老爹的成熟与稳重朱瞻基是一点没学到,反倒是来自老朱家骨子里的不安分体现的淋漓尽致。

“大哥,我懂你想要帮爹拿军权的意思,但我劝你一句,这事别折腾,爷爷不给谁都别惦记。”朱瞻埈看出了朱瞻基的意思,他虽然修仙几百年经历都放在修炼上,却并不意味着对这些宫廷争斗的事情一无所知:“爷爷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你觉得有什么事情能够瞒过他?他不给的东西伱想要,那就是僭越!

交好将门的事情可以做,这是太子和东宫分内的东西,爹将来是要继承大统的,说到底这些人也都将来是要给爹效命的。

但军权这个东西,关乎国家生死,没有爷爷允许私自操练军队,你觉得爷爷会怎么想?太子已经等不及想当皇帝,想要再来一次靖难还是在我大明朝来一次玄武门之变?”

“我不是那个意思!”朱瞻埈的话说的太过严重,顿时吓住了自己的这位大哥,让朱瞻基赶忙辩解。

对于朱瞻基的这话朱瞻埈是相信的,但他仍旧只是点了点头,然后看着朱瞻基的眼睛说道:“我知道大哥你不是这个意思,爹也知道你不是这个意思,甚至爷爷也知道。

可问题是别人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偏要往旁的想,你又如何自处?”

说完,朱瞻埈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眼神有些复杂的看着这个才十几岁的哥哥。

虽说朱瞻基应该大他一岁,但本就穿越而来,又在修仙界历练了几百年,朱瞻埈看问题的视角和朱瞻基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看着有些沮丧的大哥,朱瞻埈还是对他安慰道:“我明白大哥你想帮爹拿一部分兵权的想法,对于东宫来说也确实需要这样一点力量来稳住爹的根基,但这事不能急,甚至我们不能有任何的动作。

爷爷是靠靖难登上皇位的,他和唐太宗一样,不希望有后人效仿他来一个‘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所以只要爹不犯错,这储位就安如泰山没人能动,而这也是朝臣们为什么支持爹这个太子的原因。”

这些道理朱瞻基当然懂,只是过去没有人能够和他谈论这些。

毕竟皇长孙的身份摆在这里,那些东宫的太子属官就算要说也是去跟太子说,而不是来跟他这个十几岁的皇长孙说这些。 而太子朱高炽本人又是一个儒懦的性子,那些支持他的人本来就不担心他做多错多,也就不会说到这方面。

所以面对这些年汉王朱高煦争储的种种动作,以及朱棣的摇摆不定,他难免会心生急躁。

“二弟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可是咱们就什么都不做,看着二叔步步进逼吗?”朱瞻基还是不甘心,想要做出一些事情来遏制朱高煦的进逼。

对于朱瞻基的这番焦躁,朱瞻埈只是笑了笑:“谁说咱们什么都不做?我早上才拿了两颗能延寿的朱果让爹献上去,这不就是最好的应对吗?”

“这算什么应对?”朱瞻基还是没有看出这里面的门道。

“大哥你怎么还不懂?爷爷长命百岁福寿延绵,才能显得东宫没有争储的心,同时又一心为了大明江山社稷!”朱瞻埈有些无奈,这种大道理去和一个十几岁正是热血上头的少年讲着实有些难为,但他还是尽可能的解释道:“不争就是最好的争,对于任何皇帝而言皇位和权柄都是他们所舍不得的,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咱们越是不争,就越显得二叔他们想当这个皇帝!而想当皇帝是什么意思?只有爷爷大行了才会有新皇继位,这不是咒爷爷死吗?你觉得爷爷心里会怎么想?”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爹这些年从来都不争不抢,爷爷还是偏向二叔呢?”朱瞻基此刻也全然不在意自己才是兄长,以一副请教的态度向朱瞻埈询问着。

多年前朱瞻埈还没一睡不起的时候,两兄弟其实就这样相处的,穿越而来的朱瞻埈的人生阅历本就比朱瞻基丰富,看问题自然更加透彻,他这个大哥更多的时候反而需要时常请教弟弟。

“因为爷爷怕爹是装的,他不放心。”朱瞻埈见朱瞻基这么问,也就干脆把核心问题点了出来:“爷爷是靠靖难上位的,他时刻就是防着爹和二叔还有三叔重演他的旧事,所以对谁都不放心!

这也是我为什么让你什么都别做的原因,你做什么都会引来爷爷的猜忌,与其这样,不如什么都不做。

你只看到了爷爷的摇摆不定,却没看到二叔折腾了这么多年,爹的储位却一直是稳如泰山!所以与其操心这些,你不如去帮我买两只老虎回来,我好炼一炉乾元壮髓膏出来补补身子。”

“行,我知道了,我回头就去找人弄来。”朱瞻基听了朱瞻埈这一通话,也算是明白了过来,只是他还是对朱瞻埈问了一句:“那二弟你觉得爹真的是装的吗?”

对于这个问题,朱瞻埈只是哈哈一笑,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笑道:“你真觉得咱们的爹是个面团,谁都能揉搓的吗?”

说完,便转身离去了,留下朱瞻基在原地愣了半天,才眼底骇然的惊醒过来。

(本章完)

第83章 疲兵之策第20章 亡国之祸第116章 天雷降世第102章 卖了封地第117章 敕封郑王第3章 洞天葫芦第218章 夜话商税第133章 海上强军第309章 忍者爬绳子第87章 朱瞻基的质疑第22章 皇帝召见第252章 曲阜县令第202章 后勤保障第197章 孔家之乱第111章 宁王请缨第258章 铸九鼎第273章 4K,二合一第180章 归国第247章 谣言第160章 运粮和出征第215章 榷场第292章 巨蟒第219章 朱棣的考校第194章 凤阳朱 小家气347.第344章 斩神第234章 人选第36章 朝堂解惑第199章 掏袖子第53章 义乌兵第42章 教授武艺319.第316章 偷师学艺第152章 “世宗大王”361.第358章第263章第231章 互相算计第204章 大军先锋第160章 运粮和出征第136章 务实与国运第126章 征倭方略第132章 国运增长第111章 宁王请缨382.第379章第223章 招降第4章 胖老爹朱高炽第94章 朝堂隐忧第282章 地脉布阵328.第325章 云南沐家第226章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达第142章 “人我杀了”第90章 奴儿干都司第278章 返程之议第195章 千古第一汉奸世家第50章 永乐大典343.第340章 治理黄河第187章 坤载复魂338.第335章 热议第308章 青袍小吏第164章 倭人集结第20章 亡国之祸327.第324章 西南叛乱第297章 飞回大明345.第342章 怎么花钱第77章 汉王和赵王第253章 深夜拜访第151章 仁川登陆367.第364章 锦绣前程第84章 毒过绝户第232章 蓝琪儿第224章 灵丹与灵石第76章 朱瞻基借兵第123章第194章 凤阳朱 小家气第153章 朝鲜的廷议第191章 通缩与通胀第198章 瓦剌南下第58章 官员的俸禄第238章 顺天府第246章 时代变了第291章 刺杀与逃亡第223章 招降第118章 父母的关心第255章 香火封神第242章请假条第182章 没兴趣331.第328章 借兵第311章 昔日二人第11章 打赏的红宝石第2章 朱家麒麟子第154章 世子李褆第212章 策马扬鞭第224章 灵丹与灵石第55章 修建码头第17章 说服太子妃第20章 亡国之祸第183章 还朝第213章 祭天斩龙第194章 凤阳朱 小家气第306章 口腹之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