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仁川登陆

第151章 仁川登陆

考虑到要抢在台风季到来之前抵达济州岛,并且建立据点,所以朱瞻埈和四位藩王商议议定之后,便和宁王各自收拾一番之后,带着军队出发了。

十二条一千料的大船虽然能装,却也没办法装下两位藩王手上七个卫所的士兵。

所以宁王和朱瞻埈合计了一番之后,决定一人先带一个卫所,拿下济州岛之后,再把剩下的士卒分批运送过去。

一千料的海船载重换算成后世的单位大约是六百吨左右,考虑还需要携带补给、装备和其他物资,一条船上除了水手最多只能载六七百人,所以即便朱瞻埈和宁王一人都只带了一个卫所,却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挤得上船的。

好在宁王和辽东三王也知道这次是要渡海征倭,因此想办法搜罗了一些其他船只,和朱瞻埈的十二千料海船配合,倒是也勉强把这两个卫所加起来一万多人都一次运走了。

从天津出发到济州岛,路途说不上遥远,绕过了辽东半岛之后,也就只是沿着朝鲜的海岸线航行一段就能抵达。

对于朱瞻埈和宁王来说,这只是一段普通的海上旅程,除了稍显颠簸让年事已高的宁王稍微有些吃不消之外,其他倒是没有起什么波澜。

但是对于朝鲜来说,如此庞大的一支舰队渡海而来,尤其还是从明国而来的舰队,这顿时吓得朝鲜举国上下惶惶不可终日。

或许有人会觉得明朝和朝鲜的关系一直很好,两边多年时间里朝鲜侍奉大明就像儿子侍奉老子一样恭顺,万历年间朝鲜被倭国灭国还是大明出兵帮朝鲜复国的,朝鲜人更是将崇祯的年号用到了二百六十五年,朝鲜对大明的“忠”应该是刻进骨子里的。

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明朝初年,向朱元璋上表称臣朝贡的是高丽国王,受到明朝承认的藩属国也是高丽。

洪武二十一年,高丽东北面都指挥使李成桂发动兵变,改国号为朝鲜,这才算是有了后来的朝鲜。

一直到洪武二十六年,李成桂派遣使节来明,贡马九千八百余匹,明太祖回赐纻丝绵布等近二万匹,两国才重新恢复了藩属朝贡。

到了永乐一朝,朝鲜更是直接派出王世子前来大明朝贡,以示恭顺。

但终明一朝,朝鲜一直没有放松过对大明的警惕,比永乐十七年,朝鲜世宗出兵攻打日本对马岛,在倭寇手中救下了十一名被俘的明朝百姓。

不过很尴尬的是,朝鲜以明显占绝对优势的兵力,却以凄惨的战国收场。

为此,世宗还特别把大家叫来开了个朝会,非常严肃地讨论一个议题——这批救下来的汉人要不要送回大明去。

左议政朴訔便坚决反对:“汉人宋官童等十一名,备知我师见败之状,不可解送中国,以见我国之弱!”

若是朝鲜对明朝真的无比信任,何必救下了一群汉民,却如此畏手畏脚呢?

因此这时的朝鲜,对明朝的所谓“忠诚”只是一层政治表象,内里对明朝其实早不知道提防到什么程度了。

此时朱瞻埈和宁王带着大军和战舰渡海而来,朝鲜举国上下的震惊可想而知,甚至于朝鲜朝廷已经认定大明的军队是来攻打朝鲜,要覆灭朝鲜一国的。

尤其是朱瞻埈的舰队并没有直接南下,而是在朝鲜的仁川靠岸登陆了。 这里距离朝鲜此时的国都汉城仅有不到百里的距离,朱瞻埈要是真有心,十天之内就能打下朝鲜国都,进而控制整个朝鲜。

毕竟就算是后世的朝鲜,能称得上城市的也就只有那么几个地方,只要控制了这几个地方,这朝鲜全国也就可以传檄而下了。

但朱瞻埈却对攻打朝鲜没什么兴趣。

无他,太穷了。

朝鲜这个时候是真的穷,毕竟这破地方即便是到了后世被吹上了天,究其本质分裂成南北两个国家的半岛上,能称得上大城市的地方十根手指都能数得过来,其他地方都属于经济落后的农村。

至于说矿产,朝鲜半岛上矿物的种类确实丰富,但储量都不算大,半岛的北部山区矿产资源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但其丰富的稀土资源和菱镁矿等资源,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全都是能看不能用的东西。

在没有现代化的工业体系的情况下,如今的大明既没有开采这些资源的能力,同样也没有冶炼这些资源的技术,更没有使用这些资源的需要。

而且更关键的是,这个时代朝鲜的北部对于大明来说,就只是家门口随时都能吃掉的肉而已。

辽东三王之前在和朱瞻埈的交流中,就已经透露出对朝鲜半岛的垂涎了。

事实上,当年朱元璋将辽东三王封在辽东地区,很大一部分程度上的用意就是要征伐朝鲜。

只不过后来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朱元璋也无力征讨朝鲜和倭国,便将这件事放下了,认下了朝鲜是大明的藩属国。

所以对于朱瞻埈来说,拿下朝鲜虽然是顺手的事情,但这事还是留给辽东三王来做吧。

在仁川登陆,吓尿了几个朝鲜将军之后,朱瞻埈和宁王商量了一番,还是决定派出一名太监作为使者,向朝鲜国王李芳远传递以郑王和宁王两位藩王名义撰写的国书,令其前来一见。

虽然朝鲜国王名义上是一国之君,但按照大明礼制,他只是明朝藩属国的国主,封的也是比朱瞻埈还有宁王低一等的郡王。

也就是当初朱棣册封的时候,赏了一个九章冕服而已,比亲王本身应该穿的五章冕服高了一个等级。

然而就算是大明国内,藩王之间还有个三六九等,他区区一个藩属国的国主,又有什么资本在两位上国亲王面前摆弄自己的地位呢?

就更别提此刻朱瞻埈和宁王的一万大军已经登陆,就驻扎在仁川,随时可以攻打朝鲜国都汉城。

所以李芳远在接到了送来的国书之后,那是真的吓得两股战战,站都站不起来,只能派出自己的嫡三子李裪去仁川,谒见两位藩王,他自己是真的不敢去。

(本章完)

第225章 日月所照第236章 郑王侧妃第212章 策马扬鞭第138章 意外第127章 朱高燧的心思第211章 封狼居胥第296章 收服阿青第107章 风雨欲来请假条第143章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第49章 奉旨练兵第120章 考虑将来第273章 4K,二合一第132章 国运增长第164章 倭人集结第145章 出征第157章 景福宫之变第107章 风雨欲来第236章 郑王侧妃第277章 合卺 洞房第180章 归国第15章 袖里乾坤第204章 大军先锋第230章 比试第103章 星槎拓海332.第329章 南洋战略第227章 威压草原第81章 鱼和熊掌339.第336章 郑王庶长子朱祁钧319.第316章 偷师学艺第61章 朝廷的信誉第222章 大明的修行者350.第347章 肉身供佛第185章 加九锡356.第353章 剥皮第104章 福气与天衣第121章 海盐和粮食第102章 卖了封地330.第327章 编练新军第10章 小宫女胡善祥348.第345章 不输不入第180章 归国第279章 返程第160章 运粮和出征326.第323章 气运制约第308章 青袍小吏第39章 初试成药第27章 倭国金山第227章 威压草原367.第364章 锦绣前程第17章 说服太子妃第178章 百万两白银第310章 不值钱的人命322.第319章 神灵属官第47章 分筋错骨手第287章 刺杀蓝琪儿第62章 夜谈第232章 蓝琪儿第81章 鱼和熊掌第310章 不值钱的人命334.第331章 海贸之利第107章 风雨欲来352.第349章第304章 洞天之宝第179章 女倭王370.第367章 火龙第20章 亡国之祸第128章 踏海巡卒第69章 人道封神第166章 龙珠第78章 城门口第94章 朝堂隐忧第91章 你将来也是要就藩的第19章 殿兴有福?第190章 超发261章发重了,内容已修改第12章 乾元壮髓膏第97章 真龙之血第76章 朱瞻基借兵第3章 洞天葫芦第123章第178章 百万两白银第4章 胖老爹朱高炽第179章 女倭王第73章 五军都督府第304章 洞天之宝365.第362章 收获379.第376章 煊赫之威第36章 朝堂解惑第272章第75章 鸳鸯阵改第45章 荒唐的朱瞻基第274章 准备大婚(4K)第158章 登陆济州岛第246章 时代变了331.第328章 借兵第250章 笑看风云第198章 瓦剌南下第238章 顺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