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孔家之乱

第197章 孔家之乱

“不妥!孔家怎么说都是圣人后裔,孔圣世家!如此构陷,若是走漏了风声,是要被天下诟病,甚至令我大明江山不稳的!”朱高炽并没有在意朱瞻埈话里说的要刺杀太子的事情,反而对这件事本身的政治意义更为在意。

皇室要对付孔家,这件事传出去确实会动摇大明江山,甚至会让人觉得皇帝得位不正,或者不是明君贤主。

这并非朱高炽杞人忧天,而是一个令人笑不出来的事实。

孔家确实有着如此夸张的影响力,或者说儒家本身有着这样惊人的影响力。

毕竟自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开始,儒家的影响力就已经在华夏文明当中根深蒂固,历朝历代都需要儒家弟子来治理天下,更需要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

如果儒家和皇权离心离德,那确实会令江山不稳,甚至影响到皇帝的正统性。

对于朱棣这个靖难继位的皇帝来说,这正统性是他最在意的东西,自然格外的重视。

所以在朱高炽如此说之后,朱棣便看向了朱瞻埈,冲他笑道:“小子,听到了?孔家可关乎社稷安危,我大明江山的稳固,你当爷爷真不想动他们吗?动不得啊!”

“正因为孔家关乎社稷安危,关乎天下文脉正宗,才更要把北宗铲除。”然而朱瞻埈并没有因为朱棣和朱高炽的态度就放弃自己的想法,反而对两人义正严词的说着。

听到朱瞻埈这么说,朱棣并没有表态,但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却是赞同。

但朱高炽却有些不理解,或者说没有转过这个弯来,依旧对朱瞻埈问道:“为何?孔家传承千年,乃是天下士人精神所系,你也说了他们是天下文脉正宗,动了孔家,就是动了天下文脉,这江山社稷必然动摇,你这孩子怎么不听劝呢?”

“爹啊,且不说孔家北宗早在前元的时候就被蒙古人冒认嫡系篡夺了正统,光是一个孔家代表天下文脉,动他们就等于动摇天下这一点,任何一个皇帝都应该灭了他们。”朱瞻埈面对自家胖老爹的苦口婆心,却直接抛出了一个非常重磅的回答:“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孔家有着动摇天下的影响力,若他们乖乖听话那自然可以摆着当泥塑的菩萨供着。

但如果孔家不听话呢?他们要是跳出来说什么前元才是天下正统,我大明只是谋朝篡位造反的奸佞呢?”

朱瞻埈这番话可不是凭空诬陷孔家,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派徐达和常遇春打到了曲阜,请孔家来南京的时候,孔家那一任衍圣公可是半点没给老朱面子,直接称病让儿子来的。

在孔家人眼里,朱元璋可不是什么正统,正统只能是给他们加了一堆恩荣的蒙元。

也就是朱元璋确实牛逼,继任的朱棣也不逊色,朱家两代帝皇把蒙元朝廷都打崩了,孔家这几年才算是老实了一点。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堡宗的战败,孔家又不老实起来,有明一朝孔家甚至没有用过大明给的封号。

问就一句话,瞧不上伱朱家暴发户。 可是到了满清的时候,孔家却急不可耐的就给入关的多尔衮上了降表,更是和当年效忠蒙元一样剃发易服,留起了金钱鼠尾辫。

甚至于在后世倭寇侵华的时候,孔家也是直接投了倭寇,还站出来说什么“君臣父子”给倭寇和伪满站台,突出一个世世修降表,代代衍圣公。

说过了这些,朱瞻埈似乎是还觉得不够,又补充了一句:“退一万步说,万一他孔家不满足于当圣人世家,想要坐一回龙椅呢?”

“诛心之言!诛心之言!”朱高炽顿时大声呵斥了起来,并赶忙转过身去看向了皇帝,想要替孔家解释一番,但朱棣抬起的手却让他所有的话都被堵在了嘴里。

此时的皇帝脸上已经没有了笑意,眼神里隐含杀气,对着朱瞻埈很严肃的问道:“孔家被蒙古人篡夺,这话可有凭证?”

“前元延佑年间,第五十二代孔治病逝,其子孔思诚沿袭衍圣公爵位,因其非嫡出而遭族人反对,元仁宗立孔圣第五十四世孙孔思晦为第五十三代衍圣公。

此子据考证为孔浣之子、孔之厚之孙、孔元孝之曾孙、孔拂之玄孙,然孔元孝乃第五十代衍圣公孔元用之兄,这一脉并无任何史书记载,也无证据可查,我曾命人调查此事,得出的结果是……”朱瞻埈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似乎是在卖关子,但此时尚书房内的其他三个人都知道他没说出来的话是什么意思。

朱棣的鼻翼不住的鼓动,胸口起起伏伏,显然已是怒极,但仍旧克制着自己的怒火对朱瞻埈说道:“是什么?讲下去。”

“得出的结果是孔思晦乃蒙古人改名换姓,其血统仍为蒙古人。”朱瞻埈所说可不是胡诌,而是后世对孔家进行基因测序,北孔测出来有一半的蒙古人血统,由此倒推才得出的孔思晦乃蒙古人改姓的事实:“并且其继承衍圣公的爵位之后,便大肆编修孔氏谱牒,更编造出了一个‘孔末乱孔,外姓篡夺主宗’的故事,为的就是转移视线,以正其继承衍圣公的正统性。

然孔末乱孔之事纯属子虚乌有,皆为孔思晦所编造,并且从他这一代起,孔家便得到了元廷的重用,其中因由惹人深思。”

朱瞻埈的话说完,朱棣脸色阴沉看不出喜怒,而朱高炽则脸色苍白,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反倒是朱高燧低着头,并没有什么表情,但眼底幸灾乐祸看热闹的眼神却怎么都藏不住。

沉默良久,朱棣这才开口道:“今日所说之事,不得走漏半点风声,谁要是说出去了,朕要他的脑袋。”

“遵旨!”三人赶忙低头应命,这事确实不能说出去,三人也都是知道轻重的。

然而就在朱高炽觉得今天这事就到这了的时候,朱棣却又补充了一句,让他如坠冰窟:“太子,你回去做好巡视山东的准备。”

(本章完)

380.第377章 皇帝 藩王闲话储位374.第371章 战事终了第41章 绝天地通第236章 郑王侧妃第175章 迁徙和分地第109章 大宴仪第43章 朱瞻基想练兵第106章 纪纲的野心第264章 神道之说第304章 洞天之宝第36章 朝堂解惑第263章第311章 昔日二人第70章 气运罗盘第161章 对马岛第103章 星槎拓海第112章 藩王领军第44章 女反贼孙若微第42章 教授武艺373.第370章 处置俘虏第101章 赵王买药第99章 真龙之躯第147章 天津卫第181章 最穷藩王第34章 汇票和银行325.第322章 王命第290章 神社第288章 铁骑突围第312章 知无不言第8章 进献朱果第74章 勋贵站队第224章 灵丹与灵石第193章 岷王世子第144章 不修王府第181章 最穷藩王第50章 永乐大典第48章 朱棣要练兵第269章 新府第200章 借据第119章 龙女多情第100章 挑选法宝第76章 朱瞻基借兵383.第380章第84章 毒过绝户第43章 朱瞻基想练兵第77章 汉王和赵王第47章 分筋错骨手374.第371章 战事终了第280章 返回福港第251章 4K章节第262章第234章 人选第61章 朝廷的信誉第40章 不死药363.第360章第231章 互相算计357.第354章 净天地神咒第163章 一鼓而下第116章 天雷降世381.第378章 对错之分351.第348章 交趾战事第128章 踏海巡卒第86章 朱高煦的惊讶384.第381章 玄门两宗第210章 庆功第193章 岷王世子第308章 青袍小吏第242章第191章 通缩与通胀第35章 兑换准备金第38章 丹药出炉第249章 锦衣卫指挥使381.第378章 对错之分第192章 龙女传法第246章 时代变了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第123章第135章 三路攻倭382.第379章第197章 孔家之乱第300章 后续安排第211章 封狼居胥第251章 4K章节请假条382.第379章第162章 福冈城下第4章 胖老爹朱高炽第253章 深夜拜访377.第374章 带兵进京第105章 御门前的气运罗盘第159章第308章 青袍小吏第10章 小宫女胡善祥第226章第192章 龙女传法第170章 年轻武士355.第352章 诛神第219章 朱棣的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