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敢缚苍龙

第260章 敢缚苍龙

不管有多少跟头把式,到了预定的日子,这祭天大典还是如期举行了。

明初,朱元璋建圜丘于正阳门外,钟山之阳;建方丘于太平门外,钟山之阴。洪武十年,朱元璋下旨,天地合祀,都在圜丘举行。

于是在朱棣迁都北京之前,明朝在南京的祭祀活动,大多都在圜丘大祭坛举行。

这次自然也不例外,文武百官、勋贵皇亲,南京城里但凡有资格参加祭典的,就没有谁说不去的,哪怕是自己病得实在是爬不起来,也会让子孙代替自己出面。

无关忠心大明与否,又或者对天地格外的敬畏云云,单纯的就是利益相关。

毕竟皇帝祭天这种国家重大礼仪活动你都不出席,那以后有什么事你也就都不用来了。

更不用说这次是皇帝北征大胜归来的祭天仪式,是要封赏有功之臣的,缺席?那可就没功劳,没封赏了。

所以有一个算一个,南京城里有资格出息祭天大典的,都把自己的朝服穿的整整齐齐,一个个衣冠禽兽的站好,等待着祭天仪式的举行。

朱瞻埈今天的活不少,虽说主持整个祭天仪式的是吕震这个礼部尚书,但因为镇压人道气运这事只能朱瞻埈自己来干,所以吕震也就是干个司仪的活,真需要动手的部分还得朱瞻埈自己来。

也正因为如此,朱瞻埈今天的工作一点也不轻松,甚至他自己都有几分紧张了。

镇压人道气运这事虽说该怎么做他都门清,当年在修仙界也看别人搞过两回,但朱瞻埈并没有实际操作过。

这让他多少有些没底,在心里忍不住对龙女说道:“青鳞,一会你帮我兜着点,万一出什么意外的话,就全靠伱了。”

“这可不像你会说的话,而且祭天封神镇压人道气运的事情我也曾有所了解,这事并不难,而且也不看修为,只要气运福泽深厚之辈,哪怕是凡人也能按部就班镇压成功,你怎么这么紧张?就算你修为有损,也不至于道心不稳吧?”龙女有些不理解,不理解朱瞻埈为什么会在这件事上紧张起来。

然而朱瞻埈稍稍稳定了一下自己的内心,这才解释道:“因为气运相关,我如今的气运和大明国运相连,现在我要以大明国运镇压人道气运,难免会对我自身造成影响,心境乱了只是我受到的影响之一。

镇压人道气运,本身就会受到人道气运的影响,修为被打落、心境不稳这些都只是诸多表象之一,甚至连我自身的运势都会受到影响,待会祭天的时候万一出现什么意外或者失误,还要麻烦你出手相助,以免这次祭天失败。”

若是正常情况,镇压人道气运对于朱瞻埈来说虽然有挑战,但也没到让他道心不稳的程度。

但他的气运和大明国运相连,这镇压人道气运的事情对大明国运有着极大的影响,于是连带着他也受到了人道气运不小的影响,心境被干扰、自身运势被扰动、命数出现变动,这些都只能算是开胃的前菜而已。

等到真的开始镇压人道气运的时候,面对人道气运当中所蕴含的生灵意志的冲击和人道气运不甘被镇压所带来的反扑,那才是真正的挑战。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朱瞻埈才特意让龙女准备出手,避免这次的祭天仪式真的搞砸。

“那要不然干脆我来如何?以王朝国运镇压人道气运我也会,而且我是龙族,在抵御人道气运的影响方面有优势,只要你把肉身借我一用就行。”龙女见朱瞻埈这样,不由得开口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然而朱瞻埈却摇了摇头说道:“这件事是我修行路上的一道关隘,若不亲自面对,日后便会成为我的一道挂碍,令我心境不得圆满,所以你只能帮忙,不能替我来做这件事。”

若是可以假手他人,朱瞻埈当然乐意让别人来做这件事。

但他算到这件事对他的修行之路有极大影响,不光是心境上的影响,朱瞻埈冥冥之中感应到,只要他能够成功镇压大明的人道气运,他便能够突破现在的关隘,在修行路上再无挂碍,可以一路高歌猛进达到练神返虚的境界。

想起自己当初在修仙界,突破金丹渡劫的时候差点被天劫劈死,现在却可以渡过这些关隘,朱瞻埈又如何能够假手他人?

了解了情况,龙女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在朱瞻埈心中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只帮你护法了。”

“麻烦你了。”朱瞻埈心里说了声谢谢,随后便再次默念静心咒来摒除杂念安定心神,这还是他刚踏上修行之路的时候,用来存神静思时用的法子。

原本以为早已经不再需要,没想到这次受到人道气运影响,还需要用这种手段来稳定自己的心神。

这让朱瞻埈不禁感慨,他到底有多久没有体验过这种心境不稳的感觉了?

在朱瞻埈重新稳定自己的心神的时候,吕震也主持着祭天仪式,将前置的礼仪步骤一一走完,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皇帝向天地鬼神祷告,敬祝上苍祈福的阶段。

原本按照规矩,这个时候就该向上苍奉上祭品和焚烧祭文了,不过这次因为朱瞻埈的插手,在圜丘顶上摆放着的是九尊依次排列的大鼎,鼎中正燃烧着特殊的火焰。

早已安排好的人手将五谷、玉璧、龟甲等祭品分别投入了九尊大鼎,被朱瞻埈提前布置好的仪轨随之生效,大明的国运正在汇聚,于此同时华夏大地的人道气运也汇聚成了一条苍龙,显现在圜丘上空的天空之中,龙首朝向圜丘,龙身绵延至天边,不见其尾,蔚为壮观。

朱瞻埈知道接下来该是自己的活了,于是向吕震使了个眼色,和他交换了位置之后,便来到了朱棣身旁,对着朱棣说道:“请陛下下旨,以大明国运永镇人道气运,佑我大明江山永固、万世其昌!”

早已得到了过朱瞻埈交代的朱棣毫不犹豫的按照朱瞻埈的提示开始宣旨,此时他得到了大明国运的加持,是真真做到了口含天宪、金口玉言,开口说出的圣旨便真的有言出法随的效果。

从九尊大鼎当中升起的九条锁链束缚住了天空中人道气运所化的苍龙,一时之间九尊大鼎震动不休,鸣金之声响彻四野,令一众前来参加祭天的朝臣和勋贵都变了脸色。

刚才天上现出苍龙的时候,他们还在惊讶于大明得了苍天庇佑,结果转眼间皇帝就弄出了九条锁链来缚龙,这到底是要干什么?

几个胆子大的就想站出来谏言,但这种时候如何能让人打扰?

朱瞻埈毫不犹豫的抖开了自己的袖口,曾经被他拿来吓唬朱高煦的金甲神将再次被丢了出来。 两尊神将落地,神光耀耀、神威灼灼,一下子就将圜丘之下的群臣震慑住了。

而此时吕震也赶忙高声喊道:“群臣各安本位不得擅动!有僭越者,斩!”

本来这种祭天大礼就算是真的有什么失礼,也不至于真的要砍脑袋,最多贬官罚俸而已,但今天关系到大明的国运和未来,朱棣于是也就也下了死命令。

伴随着吕震的那一声‘斩’,周围原本只是礼仪仪仗的青玉卫和锦衣卫都刀剑出鞘,摆出了一副谁乱动砍死谁的架势。

面对刀剑,原本有意见的群臣此刻也只能先安静下来,心中焦躁不安的等待着祭天仪式的结束。

而此时,朱瞻埈已经没精力去顾及其他,九尊大鼎当中燃烧着的是大明的国运,如果不能及时的镇压人道气运,那对大明的国运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损耗,人道气运镇压失败所带来的反噬必将让大明面临亡国之祸。

这也是镇压人道气运所必须要承受的危险,但只要王朝气运昌隆,通常来说只要准备做足是没有问题的。

朱瞻埈此时站在祭坛中央,正操控着九条大明国运所化的锁链,束缚着天上人道气运所化苍龙的同时,也在将它向下拉,只要将这条人道气运之龙拉到圜丘上,便能够完成对人道气运的镇压。

但是想要拉住人道气运谈何容易?即便是有大明国运为索,这依旧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

在修仙界通常来说,若是人间王朝想要这么做,主持这件事的要么是王朝之主本人以国运强压人道气运,要么就是有着大毅力、大决心的心智坚毅之辈以无上大毅力镇压人道气运。

前者考验的是王朝气运,后者考验的是个人的心性。

要以一人之心性毅力,对抗人道气运当中所蕴含的苍生意念,以无上大决心抵御住众生念力的冲击,以自身的意志胜过芸芸众生的意念拉动人道气运,这才能做到镇压人道气运。

本来,如果是在修仙界的话,大家都知道王朝要镇压人道气运,可以汇聚文武百官之力,合力束缚人道气运。

但在大明,朱瞻埈就算开诚布公和所有人说这件事,这些根本没见识过神异的凡夫俗子也根本不会相信,反而会驳斥为异端邪说。

所以与其费力去说服文武百官,朱瞻埈干脆就没告诉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毕竟合文武百官之力,是要文武百官齐心协力,所有人都只有一个信念的,这对于大明的文武百官来说,多少要求还是有点太高了。

与其让他们到时候心念不合拉后腿,不如朱瞻埈独自一人来做这件事,反而还省事一些。

只是朱瞻埈不是王朝之主,难以做到以国运强压人道气运,而要凭借个人的心性对抗人道气运当中苍生念力的冲击,这对于他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不过好在龙女眼见朱瞻埈进展艰难,便按捺不住出手相助了。

虽然失去了肉身,但龙女毕竟是真龙,一身真龙之气天生就和气运之龙相合,虽然不能左右人道气运所化苍龙的行动,但也能够约束一二,给朱瞻埈省不少力气。

而另一边朱棣此时也没有闲着,站到了朱瞻埈身旁,拔出了那把在狼居胥山斩断草原气运的斩龙剑,以此剑直指天上人道气运所化苍龙,福至心灵的大声喝道:“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以我大明国运,永镇人道气运!”

得到王朝国运加持的王朝之主自然出口成宪,九尊大鼎当中燃烧的国运一下子猛烈起来,九条锁链所产生的拉力也一下子加强了不少。

虽然不能直接把人道气运之龙拉下来,却也给了朱瞻埈施为的机会和余地。

随着他手掐法诀,一身法力催鼓到极致,拉住了九条锁链的同时,也强行按住了天上的人道气运之龙,把它连拉带按的硬拉了下来!

眼见人道气运之龙被拉到了圜丘之上,朱棣此时也感受到了人道气运当中所蕴含的众生意念所带来的冲击,一下子就让这位戎马半生的皇帝有些心神失守。

在这芸芸众生的意念面前,无论是金丹修士还是普通凡人,都一样要受到这众生意念的影响,唯有借由王朝国运庇护,受到的影响稍小。

这一点就算朱瞻埈是金丹真人也是比不了的,他毕竟只是亲王,能够借用的王朝国运有限。

而凭借着国运的庇护,朱棣很快稳住了心神,随即也福至心灵的明白了朱瞻埈此刻在干什么,于是毫不犹豫站在了朱瞻埈身边,伸手便同他一起拽住了束缚人道气运的锁链。

得到了朱棣的帮助,朱瞻埈立时轻松了不少,于是伸手一拽,将九根锁链全都汇聚到了自己手中。

随后爷孙两个一齐用力,这人道气运所化的苍龙便真的给拉了下来,瞬间形体崩散被九道锁链拉入了九尊大鼎之中!

鼎中燃烧的大明国运便登时如同泼了滚油一般熊熊燃烧起来,冲天而起的火焰足有数丈之高!

朱瞻埈赶忙定睛看去,之间火焰越冲越高,最后达到了十一丈差一分便有十二丈时,他狠了狠心咬破舌尖,一口精血吐了出去,竟是用自身修为去补上这一分之差!

最终,大明国运所化的火焰冲过了十二丈的高度,如同九根通天火柱一般屹立于圜丘之上,通天彻地,象征着大明国运的昌隆。

(本章完)

第120章 考虑将来第303章 真龙出关第59章 父子不着家第106章 纪纲的野心第63章 天下岂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203章 出征第87章 朱瞻基的质疑366.第363章 成仙第279章 返程第117章 敕封郑王第181章 最穷藩王第197章 孔家之乱第216章 大明分羊第312章 知无不言第294章 朱瞻埈到来第207章 控制蒙古第147章 天津卫325.第322章 王命第102章 卖了封地第250章 笑看风云第15章 袖里乾坤第118章 父母的关心327.第324章 西南叛乱第103章 星槎拓海第42章 教授武艺第197章 孔家之乱第218章 夜话商税第87章 朱瞻基的质疑第135章 三路攻倭第9章 天命变了359.第356章 七绝伐天剑阵第57章 十万两白银第186章 我回来第234章 人选第304章 洞天之宝第68章 长生久视之道第179章 女倭王第112章 藩王领军372.第369章 京都开城第87章 朱瞻基的质疑第18章 秦淮听曲第34章 汇票和银行第210章 庆功第204章 大军先锋第232章 蓝琪儿351.第348章 交趾战事第292章 巨蟒318.第315章 郑王党第5章 五十年的朱果第139章 徐滨第61章 朝廷的信誉第178章 百万两白银第3章 洞天葫芦第191章 通缩与通胀第230章 比试第148章 种水稻381.第378章 对错之分第301章 继续闭关第66章 玉药和俗务第188章 张氏教子第252章 曲阜县令第141章 再入诏狱第115章 真龙现身第82章 黑土地第124章 蛊惑四王第134章 小琉球国第86章 朱高煦的惊讶第27章 倭国金山第269章 新府第62章 夜谈第200章 借据第32章 想学武的朱瞻基第27章 倭国金山326.第323章 气运制约第30章 背后的靠山第3章 洞天葫芦第1章 欢迎收藏第196章 计划第76章 朱瞻基借兵第211章 封狼居胥320.第317章 张氏教子第86章 朱高煦的惊讶第185章 加九锡343.第340章 治理黄河363.第360章第140章 眼界不够开阔第167章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第59章 父子不着家第62章 夜谈348.第345章 不输不入381.第378章 对错之分373.第370章 处置俘虏第144章 不修王府第199章 掏袖子第195章 千古第一汉奸世家第304章 洞天之宝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达第299章 重训锦衣卫第307章 卷起来了第264章 神道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