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第372章

在京都又待了大约小半个月,等到了辽东三王紧急派来的文官接管了京都城的大小事务之后,朱瞻埈这才带着孟青鳞和青玉卫离开了京都城,一路向东前往富士山。

只是走在半路上,他便接到了来自大明本土的信件,不得不停下了脚步。

“二叔在云南造反了?”看着信件上的内容,朱瞻埈多少是觉得有些荒谬和离谱的。

朱高煦会造反,这他不意外。

对于他这个二叔来说,皇帝的位子这根胡萝卜吊在他面前已经太多年了,跟他说这辈子不能做皇帝,比杀了他还难受。

这一点在当初朱高煦还在京城的时候就表现的淋漓尽致。

不然那一次朱高煦也不可能直接选择带兵进京,想要上演一出玄武门之变。

所以他这个二叔去了云南之后会造反,朱瞻埈是一点都不意外。

但他选择造反的这个时机实在是有些离谱了。

先不提沐家在云南经营多年手上兵精粮足,在云南当地更是一呼百应,沐家的号令甚至比皇帝的圣旨还好使。

光只是英国公张辅带来平叛的大军就够把朱高煦的封地犁八遍,顺带的还能把交趾的叛军一块收拾了。

要知道英国公张辅已经是大明在淇国公丘福战死之后,唯一能够统帅大军作战的大将,论带兵打仗也就朱棣本人比他更厉害,朱高煦和他比也就占个勇了。

更不用说另一路朱瞻基率领的平叛军队,虽然人数不如张辅这一路,但他们可都是新军,装备了新式火枪和火炮、和青玉卫享受同款待遇的。

朱高煦想要造反成功,除非他是军神转世,手上还要有十万精锐才有可能。

不然的话,光这三路能聚集起来的几十万大军,就够踏平他的藩国,顺带的还将安南和周边一众小国全收拾了。

然而这么浅显的道理,朱瞻埈并不认为自家二叔看不出来。

他虽然只是一员勇将,但也是跟着朱棣打过靖难,在军中一点一点历练出来的。

尽管带兵打仗不如张辅、沐晟之流,却也没有弱到谁都能来碰瓷,甚至可以说朱高煦在大明如今的将领排行上是排得上号的。

他已经为继位登基这件事准备了十多年,谋算深沉,朱瞻埈怎么都不相信自家二叔会选在这个时候起兵造反。

但送信来的信使面对朱瞻埈的质疑,只是对他回答道:“回禀郑王殿下,汉王造反一事在云南已经人尽皆知,当时太孙殿下前往汉王藩调查其凌虐地方一事,可汉王却想要趁机劫持太孙殿下。

若非侍卫拼死力战,带着太孙殿下逃离汉王藩,恐怕太孙殿下就有生命危险了。”

“什么?我大哥去我二叔的封地查案,差点被我二叔劫持?”朱瞻埈听到这里,除了感觉荒谬之外,唯一的感觉就是自家大哥这玩的是哪一出?

以他的才智既然能看出朱高煦不可能在这种时候造反,自然也能看出朱高煦或许会为难朱瞻基,但却绝对不会伤其性命。

毕竟,折腾朱瞻基一顿只能算叔叔教训侄子,就算皇帝和太子知道了,下旨申饬一下也就完事了。可要是真杀了朱瞻基,或者让他有什么好歹,那朱高煦基本上就可以说跟皇位没有关系了,而且汉王一系也会跟着一起遭殃。

至于说后果,那绝对不会比他历史上所经历的挂炉烤鸭逊色多少。

不过考虑到二叔这个人做事有的时候真的不过脑子,朱瞻埈也不好妄下评论。

说到底,在这件事上即便这确实是朱瞻基算计朱高煦,想要用他的脑袋来成全自己的功勋和威名,朱瞻埈也只会是站在自家大哥这一边。

所以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询问了一下各路平叛大军接下来的动向,以及朱高煦和朱瞻基的情况之后,便让人将信使带下去休息。

“看来你这个大哥这一次是成长起来了啊!”孟青鳞知道发生了什么之后,脸上的表情不由带上了一丝笑意。

只是这笑意究竟是欣赏还是不屑,就是两说了。

面对孟青鳞的笑意,朱瞻埈只是摇头叹息道:“早点解决二叔这个隐患也好,虽然他没可能真的造反成功,但早点把他这颗雷拔了,也能给朝廷省点功夫。

要知道云南这个地方,他如果真的造反的话,也是真的有成事的基础的。

别的不说,光只是一个沐家就足以支撑起一整只大军了,他沐晟虽然是大明的忠臣,却也并不意味着沐家不会背叛大明。

当年的沐英确实对大明忠心耿耿,更对洪武皇帝敬重有加,但谁又能够保证当年留下来的恩情在经历了一代人的消磨之后,还能让沐家为大明戍边多久?”

虽然历史上沐家一直坚守到了大明彻底灭亡都未曾背叛大明,但谁能保证在这个世界沐家还能永远做大明的忠臣?

所以未算胜、先算败,朱瞻埈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朱高煦和沐晟结盟,尽起大军为朱瞻基设套,击败他之后收编朱瞻基那一路的平叛军,这样一来朱高煦就有了起兵造反的资本。

这样一来就算张辅有三头六臂,也难挽回南疆的战局了。

而如果朝廷不能够迅速平叛的话,那这场叛乱就难控制了,到时候只怕是又要再来一次靖难之役。

至于说更糟糕的英国公张辅也跟着一起叛乱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在朱瞻埈看来自家二叔可能还没那个魅力。

所以对于朝廷来说,眼下个局面虽然不能说是最好的,但至少也是对朝廷有利的。

“算了,这件事和我们也没什么关系,他们远在云南,隔着十万八千里呢!”朱瞻埈最终还是决定放任不管,这件事最终结果如何都和他没有关系。

只是一旁的孟青鳞却忽然开口说道:“你这大哥该不是想要和你争储,所以在为自己造势吧?”

“争储?他如果是个有能耐的皇帝,皇位让他去坐也挺好啊!”朱瞻埈无所谓的摆了摆手。

第269章 新府第271章 见公婆第308章 青袍小吏第119章 龙女多情第255章 香火封神第165章 猴子骑狗第89章 青璃增阳丹请假条第248章 各方动作第111章 宁王请缨第57章 十万两白银第232章 蓝琪儿第71章 气运之说第36章 朝堂解惑第91章 你将来也是要就藩的第204章 大军先锋第84章 毒过绝户第25章 宝钞的问题第53章 义乌兵第127章 朱高燧的心思342.第339章 银子和黄河第138章 意外第85章 贬为马前卒325.第322章 王命第1章 欢迎收藏383.第380章348.第345章 不输不入第257章 香火神位368.第365章 改天换地第297章 飞回大明363.第360章340.第337章 伐毛洗髓320.第317章 张氏教子第185章 加九锡第216章 大明分羊第51章 诏狱里的人才第109章 大宴仪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达335.第332章 种地?越种越穷第120章 考虑将来第229章 蒙古搏克第213章 祭天斩龙第267章 收拢人心第142章 “人我杀了”366.第363章 成仙第130章 郑和与候显第288章 铁骑突围第20章 亡国之祸第144章 不修王府第247章 谣言第244章 全城大索第311章 昔日二人第106章 纪纲的野心第130章 郑和与候显第170章 年轻武士第177章 赵王来访第193章 岷王世子第140章 眼界不够开阔第116章 天雷降世第173章 菱刈金矿第281章 重塑肉身第230章 比试第225章 日月所照第117章 敕封郑王331.第328章 借兵第136章 务实与国运338.第335章 热议第282章 地脉布阵第133章 海上强军第265章 选秀女376.第373章 家书抵万金请假条第90章 奴儿干都司第272章第248章 各方动作第52章 募兵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第272章第252章 曲阜县令第23章 不能急的改革第312章 知无不言第56章 筹措资金第104章 福气与天衣第122章 造船361.第358章382.第379章第255章 香火封神第192章 龙女传法第150章 攻倭方略第61章 朝廷的信誉第218章 夜话商税第260章 敢缚苍龙第82章 黑土地第29章 死马肉345.第342章 怎么花钱325.第322章 王命第85章 贬为马前卒第179章 女倭王354.第351章第260章 敢缚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