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第377章 皇帝 藩王闲话储位

“孙儿拜见爷爷!”结束了奉天殿仪式性质的接见,朱瞻埈跟随朱棣一起来到了干清宫,此时才算是爷孙俩之间的交流。

朱棣满意的看着自己的大孙子,脸上的表情带着笑意,拍了拍朱瞻埈的肩膀笑道:“这一年多不见,小子你这是又长高了,也长结实了!好啊!

爷爷还记得永乐八年的时候,你刚从沉睡中醒来的样子,整个人又干又瘦!当时爷爷真担心你小子熬不过来。

没想到现在,咱们朱家的麒麟子倒是变成真龙了,不仅能帮爷爷平定草原,还能征讨倭国,为我大明开疆拓土,为朝廷带回来金山银山,解决财政问题!”

说到这里,朱棣似乎是对朱瞻埈越发的满意,然而话里的味道却忽然变了一下:“现在朝廷还要仰仗你来解决修行者的问题,能者多劳,以后你这肩膀上还要多抗一些担子,为你爹,也为爷爷多分担一些。”

听到朱棣的这番话,朱瞻埈不由得眼神一变,随即顺着朱棣的话问道:“朝廷最近有很多事吗?朝中的诸位大臣想来应该能为爷爷分忧吧?孙儿才疏学浅,经验浅薄,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堂堂得道真仙,难道还需要向凡人学习吗?”朱棣忽然问了一句,脸上的笑意依旧,但眼神却变得锐利起来。

朱瞻埈感受到了朱棣的变化,心里也不免感叹了一声,随即便解释道:“成仙是成仙,治国是治国,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修仙之路,只要资粮充足,财侣法地四样齐备,想要踏上修行之路自然是不难的。

如今的大明不比以前,修行用的灵石可以从倭国获取,道法可以问佛道玄门直接要,即便如今天地灵气衰竭,想要修行也还是可以的。

爷爷若是有心,孙儿就能引爷爷踏上修行之路,自此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仙福永享,寿与天齐?”朱棣听到朱瞻埈的话不由得轻笑了一声,随即摇了摇头说道:“朕对成仙没有执念,这一年多来和你奶奶谈了很多,关于治国、关于长生,也关于这储位的传承。”

很显然,朱棣今天和朱瞻埈要谈的,并不是关于修仙的,而是储位。

“爷爷,二叔虽然再次造反,但我爹是太子,这储位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朱瞻埈佯装听不懂,不想接这个话茬。

然而朱棣却并不打算放过他,直接点明道:“你爹的太子之位那自然是稳固的,我打算再在皇帝的位子上坐几年,把该办的事情办完,这位子也就可以传给你爹了。

如今的大明国富民强、四海升平,虽然谈不上海清河晏,却也四夷宾服,北面的草原、东边的倭寇,就连南洋造反的交趾,如今都已经平定。

做皇帝,文治武功我承认我不如秦皇汉武那样的千古一帝,也不如我爹一只破碗打天下,从乞丐做到了皇帝。

但我大明的疆土却是古往今来,独一份的!在这一点上,朕足以自傲!朕为子孙后代打下了一份大大的基业,即便是要败家也能多败几年!

朕就算去了地下,见了我爹也能对他老人家有个交待,也对得起靖难之役死伤的那些人。

要说朕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一个是咱们大明的帝都偏安南京,我一直想要迁都顺天,可惜你爹和朝廷上一直都在反对,这事也就没做成。不过朕现在有时间,大不了花上十年时间,总归是慢慢能迁过去的。

除此之外,朕最放心不下的也就是这江山交给谁的问题了!”

说到这里,朱棣拉着朱瞻埈就在干清宫的门口坐了下来,当今大明最尊贵的皇帝和最有权势的藩王,就像是普通农家的爷孙俩一样,在这大明权力的忠心席地而坐,以唠家常的方式,说着足以撼动整个天下的话。

“你爹是个面团性子,但他治国是一把好手!这些年若是没有你爹坐镇中枢,爷爷靖难也好、北征也罢,都没这么顺利和轻松,在这一点上你二叔是拍马也赶不上你爹的。”朱棣眺望着眼前的南京城,语气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当年靖难起兵,建文四年朕在浦子口兵败,若不是你二叔及时赶到,说不定爷爷人就没了。

所以当时我拉着你二叔,拍着他的肩膀说了一句‘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这句话却被他当成了一种暗示。

这年里他做的那些事,我哪一件不知道?他却总以为我想要传位给他,却也不去照照镜子,看看他哪一点有人君之相?”

朱棣说到这里,已经悄然之间换了自称,从皇帝变成了一个向孙子抱怨儿子不孝顺的爷爷。

在这个话题上,朱瞻埈实在是没有太多可以置喙的地方,只能顺着朱棣的意思说道:“二叔在打仗这方面还是可以的,北征的时候将士们都说,有汉王在,蒙古人听到他来了就能止小儿夜啼。”

“你就给他脸上贴金吧!他是我儿子,我还不知道他!狗肚子里没有二两香油的货色,也就剩下这一身蛮力了。”朱棣不由的摇了摇头,虽然是自己的儿子,却依旧很嫌弃。

但嫌弃归嫌弃,朱棣却并不打算杀他。

只是对朱瞻埈问到:“你真觉得你二叔在云南还敢造反吗?”

“爷爷想要听假话,那自然是二叔狼子野心,即便发配云南也依旧痴心妄想。”在这个问题上,朱瞻埈稍作犹豫之后,还是决定实话实说:“二叔或许会凌虐地方,但要相信他真的逼反地方,就未免太把他不当回事了!

他真要造反,离开了南京这个他经营了多年的地方,在云南封地他就该笼络地方,想办法重新培植势力,而不是凌虐地方,逼反山民。

二叔常年带兵打仗,我不认为他连这点道理都不懂。这次所谓的叛乱,十之八九是我大哥的计谋。”

“是吗?你这么说,是觉得你大哥做错了?”朱棣问到这里,看向朱瞻埈的表情已经严肃了起来。

第142章 “人我杀了”第133章 海上强军第92章 亲叔侄第288章 铁骑突围第111章 宁王请缨第227章 威压草原第260章 敢缚苍龙第4章 胖老爹朱高炽第94章 朝堂隐忧第121章 海盐和粮食第177章 赵王来访第48章 朱棣要练兵第72章 罗盘造价第6章 皇帝封赏第299章 重训锦衣卫第202章 后勤保障第178章 百万两白银第223章 招降第115章 真龙现身第214章 恢复第127章 朱高燧的心思第60章 户部衙门第46章 北镇抚司第63章 天下岂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303章 真龙出关383.第380章第104章 福气与天衣第266章 抄家第169章 检地第86章 朱高煦的惊讶第6章 皇帝封赏第185章 加九锡第16章 太极拳第207章 控制蒙古第165章 猴子骑狗第145章 出征第5章 五十年的朱果第297章 飞回大明第83章 疲兵之策第291章 刺杀与逃亡第112章 藩王领军第306章 口腹之欲第37章 开炉炼药第250章 笑看风云第214章 恢复第63章 天下岂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112章 藩王领军第129章 郑和舰队330.第327章 编练新军第105章 御门前的气运罗盘第268章 交给太孙第44章 女反贼孙若微第235章 边疆治理367.第364章 锦绣前程第310章 不值钱的人命第103章 星槎拓海第194章 凤阳朱 小家气第134章 小琉球国第74章 勋贵站队第185章 加九锡第14章 皇帝遇刺第296章 收服阿青第188章 张氏教子第234章 人选第130章 郑和与候显377.第374章 带兵进京第111章 宁王请缨第76章 朱瞻基借兵第43章 朱瞻基想练兵第199章 掏袖子第218章 夜话商税第190章 超发323.第320章 锦衣卫337.第334章 自负盈亏第30章 背后的靠山335.第332章 种地?越种越穷第216章 大明分羊第296章 收服阿青362.第359章第244章 全城大索第213章 祭天斩龙第48章 朱棣要练兵第15章 袖里乾坤第287章 刺杀蓝琪儿第34章 汇票和银行第239章 迁都之议第22章 皇帝召见第217章 班师回朝第79章 金甲门神第268章 交给太孙第192章 龙女传法第300章 后续安排第121章 海盐和粮食第201章 新军第258章 铸九鼎第131章 控风之术第277章 合卺 洞房第20章 亡国之祸第218章 夜话商税第223章 招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