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第381章 玄门两宗

在东宫用了久违的晚饭之后,朱瞻埈便带着孟青鳞返回了自己的王府。

朱瞻埈回京后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关注,甚至于他打个喷嚏都能让整个南京城里无数人睡不着觉。

除了太孙党和郑王党之外,那些修真者自然也在关注这位已经被好事者起了个“当世第一仙”的名头的惟一一位在世仙人的一举一动。

然而朱瞻埈的种种行为,都让这些修行者很是摸不着头脑。

在传统修行观念当中,修行是需要避世的。

红尘俗世纷纷扰扰,诸多挂碍无益于修行,所以修行者才会寻访名山大川人迹罕至之处,结庐修行。

这种说法不能算错,因为在名山大川修行本身就是一种更能获取天地灵气的做法,避开世间纷扰也确实可以更专心的修行。

但对于朱瞻埈这样借助国运在修行的人来说,完全的避世就不可取了。

然而这一点对于如今大明的修行者们而言,多少还是有些不理解的。

不过不理解却不代表他们能够置喙,毕竟这是当世唯一的在世仙人,他的一举一动必定大有深意,看不懂是你悟性不够,参不透仙人的真意。

然而面对一位在世仙人,对方还是朝廷的藩王,一众修行者显然也不可能就靠猜来推测他的想法,该登门拜访的还是少不了。

考虑到这是位在世仙人,本身又是藩王,位高权重、身份尊贵,谁去拜访他也成了修行者们讨论的重点。

这当中最积极的当属龙虎山,毕竟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可是剥夺了龙虎山天师的尊号,虽说后面册封龙虎山张家为正一教主,可教主哪有天师听起来有派头?

于是乎张家人也就上蹿下跳的,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的事情,想办法把张家天师的尊号再给捞回来。

有人积极,自然就有人反对,比如佛门对此就比较冷淡。

毕竟朱瞻埈是仙不是佛,仙道大昌,那衰落的可不就是佛门了吗?

然而佛门也不能说自己不参与,毕竟真要是不和朝廷合作,那等待佛门的必然是被道门赶绝。

真别以为道士们都是清静无为的好好先生,当年两晋时期道门伐山破庙清理天下淫祠野祀的时候,那杀性可不是一点半点。

现今流传的道士降妖除魔的神话故事,大多都来源于这一时期,当中真被斩了毛神可不在少数。

所以纵使佛门不愿意,也还是在尽力争取拜访朱瞻埈这位在世仙人的名额。

除去这玄门两大宗之外,北方的道门此时也站出来表示自己需要拜会仙人,领悟仙家真意。

北魏时期,天师寇谦假托老君之名,改良的五斗米道,因为其在北方传播,又将龙虎山天师道称之为伪法,于是这道门便分裂成了南北两派。

加之这一时期南北分治,北方道教得到了北方朝廷的承认,于是乎道门也就有了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的区别。后来到了宋末元初的时候,王重阳创立全真教,传到丘处机手中的时候又得到了成吉思汗的支持,于是北方道门大兴,到丘处机的弟子尹志平时,已经是北方道门魁首了。

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元庭占据中原不到百年便已经失了江山,随着洪武大帝驱逐蒙元恢复中华,南方道门抓住了机会拍着了朱家的龙屁,成了天下正一教主。

而北方道门在这一时期多少有些因为和元庭走的太近而受到了牵连。

如今虽然不能说式微,但也多少受到了一些打压。

如今有机会改变,北方道门又如何会放过这次机会呢?

就连北方道门都是这样的态度,相应的那些散修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

只是到底只是旁门散修,在这种事情上话语权是不如玄门两大宗的,吵来吵去也只抢来了两个名额,推举出了两位旁门散修中的德高望重之辈,和玄门两宗一起拜会朱瞻埈。

于是乎郑王府便在第二天迎来了一群看起来十分特殊的访客,不仅僧俗道尼全有,更一个个看起来都仙风道骨,须发皆白,看起来颇有一些年纪。

为首的更是现任第四十四代龙虎山天师,授正一嗣教光祖演道大真人,主领道教事张宇清。

见来的是龙虎山天师,郑王府的门房不敢怠慢,赶忙将这一行人来访的消息通报给了朱瞻埈,而朱瞻埈很客气的大开中门迎客,算是给足了他们面子。

以张宇清为首的一众修行者代表也没敢倨傲,同样依照世俗礼仪拜见了朱瞻埈。

双方一番客套之后,才落座谈起了正事。

“尔等的来意孤已经知晓,尔等的诉求孤也有所了解。”朱瞻埈并不喜欢无谓的客套,所以他开门见山的说道:“朝廷对你们的承诺都是真的,灵石朝廷确实可以提供,但作为交换,修行者也需要为朝廷服务。”

听到朱瞻埈这么说,当即就有修行者的变了脸色,想要开口说些什么。

然而朱瞻埈只是抬手示意,随机继续说道:“听孤先说完,孤明白你们的意思,觉得自己是方外之人不该受朝廷驱使,这一点孤可以理解。

但是,灵石是朝廷所掌握的资源,更准确的说是朝廷掌握了抽取地脉之力转化为灵石的方法。

所以所有的灵石都是出自于朝廷,你们想要获得灵石,就只能从朝廷获取。

而从朝廷获取灵石的方法,除了为朝廷服务,接受朝廷的驱使之外,便是与朝廷交易,用有价值的东西来进行交换。

孤不喜欢巧取豪夺,你们选择何种方式从朝廷获取灵石是你们的自由。

但你们需要谨记,那就是遵守朝廷的法度,毕竟就算是修行者也算是我大明的子民,要遵守我大明的律法。”

说到这里,朱瞻埈毫不客气的放出了自己的威势,如同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了所有人的身上与心里:“如果有人不愿意遵守朝廷法度,那么孤和孤的大军就会告诉他,什么是朝廷法度,以及为什么要遵守它。”

第210章 庆功第274章 准备大婚(4K)第69章 人道封神380.第377章 皇帝 藩王闲话储位第295章 南海龙王第184章 一百万两白银第239章 迁都之议第295章 南海龙王第128章 踏海巡卒第49章 奉旨练兵第288章 铁骑突围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第149章 风调雨顺第244章 全城大索355.第352章 诛神第220章 蒙元的喇嘛第263章367.第364章 锦绣前程第70章 气运罗盘第191章 通缩与通胀第77章 汉王和赵王第90章 奴儿干都司352.第349章第11章 打赏的红宝石第264章 神道之说第307章 卷起来了第247章 谣言第301章 继续闭关第209章 全军冲锋第144章 不修王府第215章 榷场第116章 天雷降世第257章 香火神位第209章 全军冲锋第177章 赵王来访第152章 “世宗大王”第170章 年轻武士350.第347章 肉身供佛第261章 徐妙云第248章 各方动作第197章 孔家之乱第269章 新府第257章 香火神位第120章 考虑将来第303章 真龙出关第308章 青袍小吏383.第380章第83章 疲兵之策第102章 卖了封地第104章 福气与天衣376.第373章 家书抵万金第179章 女倭王第138章 意外第252章 曲阜县令第310章 不值钱的人命第245章 圣旨?给他写一张第5章 五十年的朱果第68章 长生久视之道第272章第94章 朝堂隐忧352.第349章第243章 刺杀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第140章 眼界不够开阔第265章 选秀女第23章 不能急的改革第171章 临时凑合的管理第114章 弹劾第221章 都家班第135章 三路攻倭第259章 仁孝文皇后第40章 不死药第71章 气运之说第129章 郑和舰队323.第320章 锦衣卫第171章 临时凑合的管理375.第372章359.第356章 七绝伐天剑阵第79章 金甲门神366.第363章 成仙339.第336章 郑王庶长子朱祁钧374.第371章 战事终了第43章 朱瞻基想练兵第144章 不修王府第155章第22章 皇帝召见第236章 郑王侧妃第116章 天雷降世第213章 祭天斩龙320.第317章 张氏教子第26章 计将安出?第300章 后续安排第225章 日月所照第313章 佛道两门第111章 宁王请缨第87章 朱瞻基的质疑第50章 永乐大典340.第337章 伐毛洗髓337.第334章 自负盈亏第212章 策马扬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