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黑土地

第82章 黑土地

“放出去?放哪去?流放奴儿干都司?”朱棣看着朱瞻埈,不免有些微微的失望。

在他看来朱瞻埈如果打的是把朱高煦和朱高燧流放到什么穷乡僻壤眼不见为净的主意的话,那这小子的本事和胸襟也就只有这么多在这了。

因为在朱棣看来,问题并没有解决,把人流放也只是眼不见为净而已。

然而朱瞻埈却摇了摇头说道:“奴儿干都司那地方可是有着全天下最肥沃的土地和数之不尽的各种矿产,给二叔三叔我可舍不得。他们两个应该送到……”

“你等会!你二叔三叔的事一会再说,你先给爷爷说清楚奴儿干都司的土地是怎么回事!”朱棣听到朱瞻埈说奴儿干都司的土地是天下最肥沃的土地,这让他一下子就好奇起来:“那里是塞外苦寒之地,难道土地能比江南还肥沃?伱说有矿产,爷爷相信,那深山老林里总会有几座矿山,可这土地……”

朱棣说这里停顿了一下,看向朱瞻埈的眼神充满了怀疑。

当年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封地距离奴儿干都司其实并不算远,中间只是隔着一个宁王的封地罢了。

因此对长城以北的情况还算是了解,那里主要生活着的是蒙古人和其他一些游牧民族,没有什么城市,也谈不上有什么开发。

朱元璋曾经考虑开发长城以北的塞外,特意将辽王、韩王和沈王封在了这一代,但也只是在后来的辽宁一带,更往北的地方当时根本没有能力去开发。

也就是到了永乐朝,朱棣几次北征,把明朝的实际控制区域一直向北延伸到了贝加尔湖,这一带才被纳入了大明的版图,设立了奴儿干都司。

只是可惜,这一块好不容易拿下来的领土,大明后来没有守住,在朱瞻基继位之后,奴儿干都司和交趾布政司都被他给放弃了。

尽管这一方面是当时明朝疆域已经扩张到了极限,朝廷确实没有办法控制这么远的疆域,但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朱瞻基至少在开疆拓土这一块是不如朱棣的。

不仅没有守住,还把朱棣辛苦打下来的领土拱手相让,着实令人遗憾。

因为才对这一块地方进行过征伐,朱棣清楚的知道这地方到底有多荒凉,然而现在朱瞻埈却说这地方土壤肥沃,还是天下最肥沃的土地,这如何能让朱棣相信,又如何不让他产生好奇呢?

朱瞻埈也不废话,直接从自己的袖口里掏出了一张地图,直接在朱棣面前展开。

这是一张绘制着包括了奴儿干都司、朝鲜以及倭国三地在内的东北亚地图,上面用非常显眼的色块标注出了东北黑土区,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矿产资源的分部,以及山川河流的详细走势,让朱棣看的眼睛都直了。

“爷爷,你看这,这块被标注出来的区域就是整个奴儿干都司的黑土区,这一块地方有着一种名为黑土的土壤,它是老天爷最仁慈的馈赠,也是这片天地最神奇的造化!”朱瞻埈向朱棣介绍着奴儿干都司的黑土地,语气中不免带上各种溢美之词:“这片土地因为得天独厚的环境,在千百年的岁月里每一年都要经历一边枯荣雨水,而枯死的植物在雨水的浸泡下沤烂,一点一点的渗透进这片土壤,便如同老天爷在给这片土地浇水施肥却不耕种一样,而且持续了千百年!

这是天底下最肥沃的土地!种子只要撒下去就没有不丰收的!虽然这片土地确实苦寒,但如果开垦出来,每年栽种大豆、小麦,那我大明便能在北方多出一块堪比湖广的粮食产区,解决北方的饥馑之忧!” “这片土地真有你说的这么好?”朱棣心动了。

对于一个农耕文明的皇帝来说,听到有一块天底下最肥沃的土地还没有开垦,只要开垦出来就能够解决大半个国家的粮食问题,试问有哪个皇帝还坐得住呢?

“这是天下间最肥沃的土地,没有之一,也是上天赐给我大明最宝贵的礼物和财富。”朱瞻埈此时也说的很认真,同时也非常的肯定。

不过他并没有劝朱棣马上去开发这快地方,或者把它纳入掌控。

因为对如今的大明来说,想要开发这片土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此事你暂时不要向外透露,朝廷想要开发奴儿干都司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章程,回头把你爹还有六部的尚书都找来,咱们好好合计合计。”朱棣虽然很多时候表现的是一个非常急功近利的皇帝,但在面对这件事的时候他也知道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

毕竟在他还只是四皇子的时候,朱元璋可是真的把他和其他几个兄弟一起扔到凤阳,让他真种过地的。

所以朱棣自己清楚的知道,开垦和耕种一块土地到底有多么不容易。

而想要在辽东和奴儿干都司那片苦寒之地开垦出良田,还要能喂饱整个大明北方,可以说是比登天还难了。

然而正因为如此,他也理解了自家老爹朱元璋为什么会封辽王、韩王和沈王了,显然当年的朱元璋是希望用藩王守土的方式,借助藩王的力量把这些土地开垦出来。

但很遗憾,辽东三王的政策和八大塞王一起,都已经随着朱允炆的暴力削藩和朱棣的奉天靖难而烟消云散,朱元璋的一番精心布局成为空谈,也为后来大明几百年一直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埋下了隐患。

毕竟如果八大塞王和辽东三王还在,这十一个藩王手上加起来有三十多卫的兵马,十几二万的兵马常驻,辽东明军向北可以随时北上,震慑女真各部,或者对蒙古各部实施迂回打击。

如果关内有警,辽东明军也可以即刻增援,至于南面的高丽国或者后来的朝鲜国,更是不在话下。

可以说如果辽东三王和八大塞王没有被废除,蒙古诸部和后来的女真部落都很难威胁到大明的根本。

想到这里,朱棣也忍不住在想把藩王都废了是不是正确,同时对老二老三的处置也有了新的想法,于是对朱瞻埈问道:“你说我把你二叔封为辽王如何?”

奴儿干都司肯定不能放弃,把黑土地提前开发出来,整个东北就稳了,女真的根子都给他撅了

(本章完)

第35章 兑换准备金第247章 谣言第60章 户部衙门第36章 朝堂解惑第106章 纪纲的野心第171章 临时凑合的管理第159章第34章 汇票和银行第140章 眼界不够开阔第15章 袖里乾坤第290章 神社第240章 两京制331.第328章 借兵第129章 郑和舰队第57章 十万两白银330.第327章 编练新军第220章 蒙元的喇嘛341.第338章 本州岛上第258章 铸九鼎第207章 控制蒙古351.第348章 交趾战事第178章 百万两白银322.第319章 神灵属官第83章 疲兵之策第194章 凤阳朱 小家气第206章 勿兰忽失温第66章 玉药和俗务第277章 合卺 洞房第220章 蒙元的喇嘛352.第349章第188章 张氏教子第280章 返回福港第261章 徐妙云第31章 东宫的老虎第156章 李褆造反第59章 父子不着家第150章 攻倭方略第159章第35章 兑换准备金第101章 赵王买药第110章 着为永例第114章 弹劾第78章 城门口332.第329章 南洋战略请假条第72章 罗盘造价第239章 迁都之议第210章 庆功第111章 宁王请缨第197章 孔家之乱320.第317章 张氏教子第92章 亲叔侄第252章 曲阜县令第64章 副将第221章 都家班第233章 解缙还活着吗第206章 勿兰忽失温第7章 大明天朝计划第85章 贬为马前卒第266章 抄家第92章 亲叔侄第187章 坤载复魂第165章 猴子骑狗第135章 三路攻倭第168章 宁王借兵第112章 藩王领军第35章 兑换准备金353.第350章 群魔乱舞375.第372章第125章 瓜分倭国第244章 全城大索第197章 孔家之乱第213章 祭天斩龙第120章 考虑将来340.第337章 伐毛洗髓第62章 夜谈第4章 胖老爹朱高炽第204章 大军先锋第62章 夜谈第114章 弹劾第45章 荒唐的朱瞻基第12章 乾元壮髓膏第150章 攻倭方略第74章 勋贵站队第194章 凤阳朱 小家气第220章 蒙元的喇嘛第246章 时代变了第233章 解缙还活着吗第124章 蛊惑四王第11章 打赏的红宝石第193章 岷王世子365.第362章 收获第209章 全军冲锋第129章 郑和舰队371.第368章 小兵卫322.第319章 神灵属官第166章 龙珠第239章 迁都之议第73章 五军都督府第95章 当他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