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建设_忆支部组织活动二三事

忆支部组织活动二三事

刘静宜

已停止活动10多年的农工党成都医卫综合支部于1979年8月又恢复了组织活动。当时支部共12位成员,分散在市一门诊部,

一、二产院,市传染病院,市防疫站,市结核病院,市中医医院,铁二局医院,成铁中心医院等9个单位。由周时锷任支部主任,杨云书、王季槐、周福田、陶世英任支委。这个支部具有成员单位多、院级领导多、名医多的特点,而且均是1956年以前加入农工党的老党员。支部曾多次被评为全国、省、市统战系统先进支部。1983年支部主任周时锷曾去北京参加农工党中央基层支部经验交流会。

“十年浩劫”结束后,这些老党员犹如枯木逢春,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此来激励自己不断在工作中出成绩,业务上出成果。支部的组织活动也始终围绕这个中心。支委们总是提前安排活动内容,落实中心发言人,提前通知成员,人人心中有数。支委们说,要打有准备的“仗”。

记得1980年春天的一次组织生活像是一次学术交流活动,中心发言人赵棣华同志谈“当归四逆汤治疗子宫颈肌瘤的体会”、王季槐讲“稻田养鱼灭蚊”、刘振华交流“枯痔疗法”。大家准时从四面八方赶到市一门诊部

周时锷同志的办公室,就连在北京为中央领导治病摔断了腿的名医高诚宗也没迟到,10多人挤在那间小屋里,讲的人和听的人都是那么认真!

1981年7月,成都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退水以后遍地死畜、死鼠、粪便、污泥,臭不可闻,恶劣的环境很可能招来一场大瘟疫。整个医卫系统全面出击,奔赴灾区除害灭病,防疫站更是一马当先,他们夜以继日地坚持在灾区进行饮水、环境消毒,杀虫、灭病。有经验的老站长王季槐坐镇指挥;消毒专家高鸿烈亲自跟车60车次到灾区喷洒药物,以办公桌为床睡了半个多月;流行病学专家王吾在灾区坚守10多天,走遍了金堂的几十个区、乡,指导群众服药、防病,调查疫情,不分白天晚上,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写出简报上报给政府。由于全民齐努力,终于打破了“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历史定论,并为灾后灭病总结了一整套经验,从而受到省、市政府的嘉奖。高鸿烈同志还被评为四川省劳模;王吾同志被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高鸿烈同志被选派参加全省抗洪英模报告团,在省内作报告20余次。医卫综合支部也在抗洪的关键时刻,委托干部代表支部为一线同志们送去了慰问信、慰问品。这时的一封信、一瓶饮料犹如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收到一封亲人的家书,让人感到那么亲切、那么温馨、那么使人激动,使周围的同

事们都受到鼓舞。抗洪结束后,支部还为评为先进的高鸿烈、王吾、唐力六等同志开了庆功会。这次活动使刚恢复组织活动不久的农工党在群众中产生了极好的影响,市防疫站的组织发展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原来只有两名成员的市防疫站于1982年12月单独成立了支部。

1981年10月,医卫综合支部还利用周末的下午走出去,把支部活动安排到青城山。他们夜宿天师洞,晚上在天师洞客堂认真学习、讨论叶剑英副主席“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第二天大家又谈笑风生地一起登山。大家不但饱览了名山风景,更增强了成员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和为四化服务的责任心。66岁的周福田老院长还登上了青城最高峰“呼应亭”,他高兴地说:“我的身体还壮得很,再为党工作15年不成问题!”他没失言,古稀之年后还为市委会创办了“名老中医门诊部”,作出了显著的成绩。

20多年过去了,医卫综合支部的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活跃的组织活动场面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这些老党员的精神极大地鼓励和鞭策着我,始终督促着我不敢在工作上懈怠。这些年来也促使我和广大党员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增强了我对党派专职工作的热爱。

(作者系农工党成都市委副巡视员,已退休。本文成文于2005年)

(本章完)

情系灾区献大爱关注灾民渡慈航——农工党中央原常务副主席李蒙三次绵阳灾区纪行情系灾区献大爱关注灾民渡慈航——农工党中央原常务副主席李蒙三次绵阳灾区纪行自身建设_关于农工党成都市级组织恢复时期工作情况回忆自身建设_加入农工党的10多年参政议政_肝胆相照,共创绿色家园参政议政_肝胆相照,共创绿色家园抗震救灾_我随总理在灾区自身建设_忆支部组织活动二三事社会服务_把党的温暖和祝福送到农村——我亲历的农工党四川省委“三下乡”活动纪实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_尘封的记忆——为纪念邓演达殉难70周年而作参政议政_肝胆相照,共创绿色家园社会服务_密切合作,加强对口联系,为地方经济做实事社会服务_农工党四川省委与省民族卫生促进会联合赴茂县进行医卫支边活动纪实参政议政_增减连公正悲欢关稳定——我当人民陪审员的体会参政议政_参在点子上议在关键处——过军渡水利枢纽工程修建纪实参政议政_参政议政结硕果社会服务_名医良药相得益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农工党创办“金河门诊部”纪实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_争取中间势力——记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在重庆与第三党的交往自身建设_在党派机关工作的日日夜夜自身建设_在西南民主党派干训班的日子里社会服务_把党的温暖和祝福送到农村——我亲历的农工党四川省委“三下乡”活动纪实自身建设_加入农工党的10多年社会服务_把真情和爱心留在基层——成都市农工党医疗组赴汉源县支边纪实参政议政_参在点子上议在关键处——过军渡水利枢纽工程修建纪实自身建设_社会服务有为建言献策有力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_推动筠连县解放工作经历自身建设_在西南民主党派干训班的日子里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_尘封的记忆——为纪念邓演达殉难70周年而作参政议政_一位骑自行车调研的代表——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夏绩恩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_1929年前后第三党在四川的活动片段抗震救灾_牵手生命天使的职责参政议政_肝胆相照,共创绿色家园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_我党川北组织的地下斗争自身建设_从事农工党省委机关工作的几点体会社会服务_名医良药相得益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农工党创办“金河门诊部”纪实社会服务_艰苦创办学校为国培育人才——记农工党内江市委创办的前进中学自身建设_继往开来,无悔的选择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_我在重庆迎解放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_我参加农工党川北游击队的革命经历参政议政_一件社情民意信息留给我的深刻记忆社会服务_立足本职、服务社会为多党合作事业添砖加瓦自身建设_一段难忘的经历——记庆祝农工党建党80周年活动筹备工作中的艰辛与感动社会服务_名医良药相得益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农工党创办“金河门诊部”纪实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_我记忆中的半山新村抗震救灾_刻骨铭心的经历——参与抗震救灾纪事自身建设_肝胆相照历风雨履职同心筑和谐——农工党广元市委工作回顾参政议政_就这样,我为全市经济发展使上了力自身建设_社会服务有为建言献策有力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_我党川北组织的地下斗争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_刘宗宽:解放西南第一功臣情系灾区献大爱关注灾民渡慈航——农工党中央原常务副主席李蒙三次绵阳灾区纪行参政议政_以高度的政治负责,反映所代表群体的利益诉求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_推动筠连县解放工作经历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_推动筠连县解放工作经历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_农工党重庆三烈士传自身建设_我经历的多党合作60年自身建设_从事农工党省委机关工作的几点体会自身建设_关于农工党成都市级组织恢复时期工作情况回忆社会服务_心系民众撒播爱心——记省直属中药所总支三次社会服务活动紧扣农村卫生工作的三份调研报告——与政协联合开展关于农村卫生工作调研的回忆自身建设_从事农工党省委机关工作的几点体会抗震救灾_刻骨铭心的经历——参与抗震救灾纪事一份提案,带来一片绿荫——优秀政协提案《加快龙泉山绿色长廊建设》提出前后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_关于和平解放广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_尘封的记忆——为纪念邓演达殉难70周年而作自身建设_肝胆相照历风雨履职同心筑和谐——农工党广元市委工作回顾社会服务_把真情和爱心留在基层——成都市农工党医疗组赴汉源县支边纪实社会服务_整合省委会资源,搞好“农宜合作”社会服务_心系民众撒播爱心——记省直属中药所总支三次社会服务活动自身建设_一段难忘的经历——记庆祝农工党建党80周年活动筹备工作中的艰辛与感动自身建设_关于农工党成都市级组织恢复时期工作情况回忆自身建设_川北行政区土改琐记自身建设_肝胆相照历风雨履职同心筑和谐——农工党广元市委工作回顾参政议政_我担任特邀监察员的体会和感受参政议政_我当特邀监察员二三事社会服务_把党的温暖和祝福送到农村——我亲历的农工党四川省委“三下乡”活动纪实社会服务_注重实效,定点帮扶结硕果社会服务_艰苦创办学校为国培育人才——记农工党内江市委创办的前进中学自身建设_社会服务有为建言献策有力自身建设_成长社会服务_立足本职、服务社会为多党合作事业添砖加瓦参政议政_一件社情民意信息留给我的深刻记忆社会服务_亲历“农宜合作”,见证农工真情参政议政_一项提案,牵动九个部门——关于根治“窨井盖”问题提案始末抗震救灾_我随总理在灾区社会服务_所思所为参政议政_一位骑自行车调研的代表——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夏绩恩社会服务_艰苦创办学校为国培育人才——记农工党内江市委创办的前进中学参政议政_以高度的政治负责,反映所代表群体的利益诉求参政议政_参在点子上议在关键处——过军渡水利枢纽工程修建纪实自身建设_加入农工党的10多年社会服务_注重实效,定点帮扶结硕果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_争取中间势力——记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在重庆与第三党的交往社会服务_密切合作,加强对口联系,为地方经济做实事《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建议》被列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卫生部重点办理提案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_解放前后革命活动二三事自身建设_一段难忘的经历——记庆祝农工党建党80周年活动筹备工作中的艰辛与感动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_回忆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在重庆的一些活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