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战之前(二)

顶着寒风卷起的阵阵雪花,李华梅在吴三桂、施郎两个人的陪同之下,对驻守在虹螺山附近的明军各处营寨进行了一番巡视,算是完成了这一天的工作。

在自己的中军大营门外,李华梅很是雍容大方的同吴三桂这个很孝顺的干儿子含笑作别,各自回营休息。

(嗯?似乎这个阵容有点出人意料,两个大汉奸陪着猪脚的女儿在对抗辽东反贼的战场上拼命?)

回到自己的大帐之后,被地上串着的火龙和点着的炭火盆烘的热气扑面,与外面的天寒地冻顿时是两个世界。李华梅将貂绒斗篷脱下,丢给一旁站立的亲兵,将自己丢到躺椅上好好的伸了一个懒腰,然后把马鞭狠狠的砸在几案上,怒气冲冲的说:“废物!饭桶!怎么不都给我去死!宁远军是废物,山海军更是废物。本郡主给了他们那么多武器银元,连一个小山包都拿不下来。咱们的人更是可气,居然跟我说病倒的冻伤的太多!一帮大老爷们,怎么好意思在这样的节骨眼上时候病倒、冻伤!”

帐篷里这时候只有贴身的两个亲兵,一个是胖头鱼,一个是小麻杆,这两个李华梅的亲兵头目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心中暗自腹诽,心说郡主您老人家就知足吧!这也就是咱们南粤军,不惜工本的给每一个人都配发了厚厚的棉衣和手套,帐篷里都有火盆和炉子用来取暖。除了正常的肉食之外,还能保证每个帐篷天天都有热汤喝。换了其他军队,早就冻的不能走路了。您去看看隔壁的几座大营,冻到了的兵以千百计算。

小麻杆儿是个心直口快的东番姑娘,也是李华梅的大弟弟李华宇精心挑选之后给姐姐的亲兵队里送来的。李华宇在东番兵心中便是被看做神灵一般,不说别的,在台湾,开荒种田,修路架桥,收购土产。让子弟们能够随便吃饱。这样的日子,对于这些山地民族来说,不啻于天堂一般。而李华宝在姐姐面前更是恭恭敬敬的,弄得小麻杆平日里对于这郡主娘娘视若神明般的侍奉。面对着神明自然是要有什么说什么了。

“郡主。您到吴总兵等人的大营去看看。每天都有几百个人因为受了风寒发高烧说胡话,有的冻伤之后情形更是严重。若不是这样,咱们每天的给养船怎么总是有伤病号往宁远和山海关去?”

“还有。咱们的兵,每天早上起来去把铜锅里的残汤剩水倒了,都有山海军和宁远军的兵在垃圾坑那边等着,就为了讨一口热汤喝。”

“缺少东西可以说嘛!他们那么多人报病号回家去算什么事情!?”

似乎是要为李华梅的这番话来点讽刺,她正说着,似乎鼻子受到了一丝冷风的刺激,于是很不给面子的来了一个大大的喷嚏。胖头鱼见状连忙取来衣物给李华梅披上,然后劝李华梅说:“郡主,您就别跟这些人一般见识了,天气冷,小心冻坏了身体。仗今天打不赢,明天还可以再打。咱们就不信,辽贼们能够挨得住多少炮弹!”

李华梅闻言叹了口气说:“你们别安慰我了,要是辽东反贼这么容易崩溃,早就崩溃了。我可是天天都不要钱的砸炮弹。你们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臼炮那东西不仅操作费劲,炮弹也费钱,那一发飞出去,可就是一大摞银元。我已经砸钱砸钱再砸钱了,可辽东反贼愣是一批一批往上冲,我都不确定他们是不是天生就喜欢让臼炮砸一下了。”

胖丫连忙笑着说:“郡主,开什么玩笑,臼炮那大铁疙瘩,砸一下金刚都要灰飞烟灭,谁喜欢让那玩意砸一下。人都是肉长的,是人就怕死,辽东反贼也不例外。”

“郡主,前日施统领不是已经命人在炮队打完了之后,辽贼进入阵地准备反击的时候,施放火箭来大量杀伤这些反贼吗?我可从前线都闻到了,一轮火箭过去,辽贼的阵地上哭嚎声一片,鼻子里全是烧人肉的味道。”

听胖头鱼说到这个施郎根据辽东反贼的战术习惯而研究出来的缺德对策,李华梅皱着眉说:“只怕是,我们的友军比辽东反贼更怕死。”

“郡主,可是咱们每天也是一车一车的看见辽东反贼们往后方运伤兵,运尸体,他们也快要撑不住了!”小麻杆用山地民族特有的高亢嘹亮的嗓音说出了自己这些日子观察到的情况。

不错,打仗就是要死人,那种只有自己杀别人,没有别人杀自己的事情只能是戏文里的故事。现实当中是不可能的,但是,就要看谁能够坚持到胜利的曙光来临之时了。

“那你们说说,这个时候,怎么能够让咱们的兵重新提起精神头来杀敌?”

胖丫闻言一笑说:“郡主,这事你放心,小麻杆已经有办法了。郡主啊!不是我说你,您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李华梅一听故作生气的说:“你这死丫头,倒是胆子越来越大,你倒是说说我到底怎么糊涂了,说得不好,就罚你三天不许吃肉。”

胖丫闻言连忙摆手说:“别别别,郡主,我错了。我马上就说清楚。是这样,小麻杆说您最近光顾着争取关宁军的将领了,他们现在有了保证,是不怕死了。反正死人也轮不到他们死,都是下面死,但是下面的士兵可不一样。最开始有银元刺激着,各个眼睛都红了,可现在眼见着上去一批死一批,鬼才不害怕。你没看最近搬出银元,很多人都懒着看了。大家手里的银子多了,银子就不是银子了!!”

李华梅一听,顿时觉得眼前一阵眩晕,没想到战场上也会有通货膨胀!看来这个胖头鱼和小麻杆而也是个读《管子》读得不错的!

“听上去确实有点道理。”李华梅沉吟了片刻缓缓说道:“这个倒是没错。可我现在除了银元,还有啥能给的?总不成把你们都送出去劳军吧?要说把你送出去那是皆大欢喜,可小麻杆人家不愁嫁不出去哦!人家的情郎哥可是还在东番兵中努力搏杀,准备混得个营官的功名来娶小麻杆儿呢!”

一番玩笑话说的小麻杆满脸都是骄傲和幸福的红晕,胖丫倒是满不在乎:“劳军就劳军,谁怕谁啊,我倒是看哪个敢。不过郡主,小麻杆的主意还真是劳军。你忘了,咱们还有文工团呢。当初争取郑大当家的手下,就是咱们宣传队众姐妹的一曲珊瑚颂立下了奇功。咱们完全可以把当初对付郑大当家的招数再来个照方抓药。小麻杆建议咱们把珊瑚颂改一下。套上辽东的情节,然后让宣传队的姐妹们给关宁军唱个大戏,这样不就能鼓舞士气了?”

“除了这个方子,咱们还可以让这些关宁军的兵知道生之乐趣。这些兵油子。大多都是拉家带口的。都是出来混军饷的。如今手里腰里都是钱。又花不出去,自然没有精神头卖命。不如,和吴总兵商量一下。将宁远城中和山海关城中的官兵家眷接来一批,一来可以缓解一下营中的戾气,二来,让这些官兵家眷拿着白花花的银元回去买米粮,买布匹,添置衣物。咱们南粤军的银子不是还得回到咱们的库房里?这些人兜里的钱都变成了老婆孩子的衣食,自然更有劲头去砍辽贼的脑袋换更多的银元!”

胖头鱼和小麻杆的这话说得虽然俚俗,但是却是切中要害。这法子听得李华梅顿时觉得霍然开朗,不由得眼前一亮,从躺椅上一跃而起。

“去!告诉小厨房,准备几个小菜,把铜锅子点上,将他们白天打来的鱼虾贝类的准备一些,请莫钰叔、舅舅、吴三桂吴总兵,嗯,还有那个家伙一起来吃夜宵!”

胖头鱼和小麻杆心中雪亮,郡主口中的那个家伙,便是舰队的统带施郎,这些日子,咱们这位施大郎,可是忙得四脚朝天的。除了要组织舰队炮火对塔山、白台山进行轰击之外,更有调度船只运输粮草弹药,将一批批的伤兵病号从塔山战场转运到宁远和山海关去。

唉!明明是心里喜欢这个能够帮咱们郡主解决那么多麻烦的家伙,郡主就是属鸭子的肉烂嘴不烂。胖头鱼在心里嘀咕了一句,转身出去安排夜宵,派亲兵往各处去请时下正在塔山前线的李沛霆和莫钰吴三桂等人,至于说“那个家伙”,胖头鱼却是亲自去水师营中邀请。

当施郎晕头转向的被没头没脑冲进来的胖头鱼带着几个苗家女兵嘻嘻哈哈的连拉带拽弄到李华梅的大帐之时,他惊愕的发现,帐中已经热气腾腾高朋就座。

一个巨大的铜锅下面炭火烧得正旺,锅里翻滚着红色的汤汁,偶尔有螃蟹、大虾、贝类的身影起伏滚动。

“尊候来了?”莫钰露出来了近几日来少有的笑容,“快坐,天气寒冷,大小姐请咱们吃杯酒挡挡寒气!”

三五杯酒下肚,吴三桂开始询问深夜相召,不知何事吩咐?

“舅舅,咱们的商号在塔山、宁远、山海关这一带有多少货色?”

听得李华梅开口询问,已经在军中呆了几天,对于李华梅这种不要命似的败家娘们打法颇为不解的李沛霆不由得微微一怔,“大小姐,这一带是战场,货色即便是有,也是不多,若是要犒赏将士,怕是要到天津、登州等处去调拨才行。”

“那就偏劳舅舅的手下一番,去调拨货色,越多越好!”李华梅嘴里胳肢胳肢的嚼着一个大虾,丝毫没有伯爵家郡主应有的风范。

“长伯,宁远军的家眷是不是大多都在宁远城中?”

“回义母大人,多数在宁远城,也有些在附近的屯堡卫所之中居住。”

“若是我明日开始命人将这些家眷分批请到塔山大营探亲,长伯算一算,大概要多少船只往来运输?”

听了这话,施郎和李沛霆二人不由得如同一个雷在脑海之中炸响!

“原来打得是这个主意!”

两个人都是心思极快之人。从方才询问货色品种数量,敦促加快调拨,到准备接宁远军和山海军家眷到塔山大营分批探亲,二人立刻嗅到了这里面的味道。

“原来二丫是打算借着这个由头,把我南粤军的商品在关宁军中大肆推广销售一番!也对!此时关宁军正是腰包鼓鼓的时候,从士兵到将领都有钱!”

“大小姐这份心思,果然厉害,让家眷到此,来缓解军营之中的戾气肃杀之气,让兵卒官佐将饷银用来购买家中应用之物。倒也不失为激励士气的一个好办法!”

“义母。据俘虏供称,奴酋睿亲王多尔衮,便是将所部家眷尽数聚集于塔山堡之中,令士卒人人有慷慨决死之心。个个不做生还之想。故而每战必拼死向前。我军则与之相反。郡主厚饷大恩养兵,将士皆有高粱肥肉果腹,每每不思进取。人人有贪生之念。家眷到了这里,儿子倒是要看看,哪个还敢贪生怕死畏缩不前!”

三个人各自怀揣着不同的看法,却是异口同声的对李华梅的这个做法表示赞同。

“莫钰叔,您的近卫旅还要多辛苦一下,探亲期间,大营之中的军纪还是要劳烦您和长伯派出得力人手往来巡视,以防建奴细作和宵小之辈趁机图谋不轨。另外,将近卫旅之中平日喜欢吹拉弹唱的人集中起来,我打算让宣传队的姐妹们给大营的将士们唱几天戏,您那里的人也可以参加进来。”

“唱戏?母亲大人,如果想听戏的话,儿子军中也有戏班,可以让他们一道前来!”见李华梅有意在军中唱戏,不由得吴三桂立刻自告奋勇,要将自己家中戏班搬来,在塔山前线孝敬母亲大人一次。

李华梅的大帐之中气氛随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瞬间变得热烈无比。

在与吴三桂这个李华梅代替援剿大总统李守汉任命的塔山前敌总指挥一番细谈之后,李沛霆心中对李华梅的这一举动暗自竖起了大拇指。

山海关和宁远两处在塔山的军马便有不下五六万人之多,每日里消耗甚多。但是这些粮草军饷消耗都是由南粤军垫付,便是将士上阵杀敌所获的赏银也都是按照朝廷所颁布的标准由南粤军代为垫付,连续几次大战下来,几乎人人腰缠累累。但是却找不到地方去花。

“长伯,此时此地,某家忝为你的长辈,也拍个胸脯,往日里宁远和山海关两处,银子多而导致米价高、物价高,如今将士们在前敌为国拼命,某家只恨不能上阵与你们一道为国杀贼。这样,所有的家眷到了塔山,将士们用饷银和赏赐所购之各类货色,一律照着往年物价的八折算!”

李沛霆的算盘打得很是不错,五六万人的购买力,换成商品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塔山这里因为地形的关系,商旅很难到此,附近又是水师不断巡逻的哨船,这桩生意便是独家的买卖。任凭他晋商也好,浙江商人也罢,都无法与自己争夺。何况还要八折销售的这个巨大杀手锏?

在崇祯年间,对于粮食布匹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任何一个商团都做不到敞开销售八折价格销售。

“大小姐这一招下来,不但将关宁军军心收拢,还将这些日子大把撒出去的银子悄无声音的收了回来。只怕这一仗打下来,不但不曾亏本,反而赚了不少的银子!”

对于李华梅的这个稳定军心、提高士气的办法,李沛霆从商人的视角给予了充分肯定。“只可惜大小姐是个女孩家,倘若是如同华宝华宇华宣华宁等人一样,是个昂藏七尺的须眉男子,某家便是泼进这一腔子血,也要扶持他立功被主公扶上世子大位!”

坐在李华梅下垂手的吴三桂,不断的为李华梅、莫钰、以及李沛霆这位舅公还有被李华梅不停呼来喝去,但是谁人都能看得出二人之间那点情愫的施郎斟酒布菜,将火锅之中被辣汤煮熟烫好的各色食物拣到四位长辈的食碟之中。

听得李沛霆许下的价钱,几乎令吴三桂将手中的筷子丢到锅中。如此重大的好消息,自己又是山海军、宁远军在塔山前线的最高指挥官,如何不能利用这样的机会,把手从宁远军之中,伸到山海军之中?

他的脑子里还在盘算着如何利用这个具体操办的机会扩大吴家的影响和权势之际,那边李华梅又有惊人之语:“长伯,明日你便将探亲、劳军、慰问之事布置下去,各部之间切勿争竞起来,莫要争夺早来晚走之类的,咱们的货色有的是!只要仗打得好,本郡主今日在此悬下赏赐,攻克塔山,聚歼多尔衮两白旗所部,全军休整五日,买市五日!解了锦州、广宁之围,全军买市十日!”

第二天开始,打鱼山、虹螺山附近的船只进出的越发频繁起来,整个明军大营的气氛变得越发的热烈!

第十一章 一箭贯当胸(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两红旗的国民生产总值第六章 军事斗争准备一百四十三章 满剌加海峡的波涛(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捷报传来第五百八十九章 煮酒论南海第六百八十一章 祖师爷柳敬亭第五十九章 飘着香味的炮火第七百二十九章 五里川战役之反水第四百八十三章 佛朗机铳问世!第五百零四章 钱串子李守汉(中)第八十四章 江南来了新主顾第五百九十四章 人参汤,还是潘金莲的药?第二百二十二章 双赢?三赢?(求月票!)第六百二十四章 带路党,自力更生还是两头在外?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澳岛之战第五百三十七章 破城(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祭奠第六百四十五章 南洋治安战第二十六章 两白带来的又一白第六百二十二章 一夕三惊(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天崩地裂(四)第七百四十五章 秃驴!居然和贫道抢师太!(续)第五十七章 渡江!第二百八十八章 晋商的惊讶(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初现第一百二十一章 如潮而来(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讨价还价第三十八章 目的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下公敌宁远伯第四百一十五章 南蛮商人,洋盘!第五百零三章 钱串子李守汉(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渡河!渡河!第七百七十六章 蛮子、鬼子、毛子(四)第五百零一章 小儿辈(九)第一百一十九章 海防之战(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取洛阳第一百六十六章 身价、出海第四百零二章 登陆鼓浪屿第六百七十三章 潼关之战(六)第七百三十二章 朝夕间令殿下母子团聚!第三百四十一章 多尔衮的算盘第七十六章 顺化,顺化!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片海只能有一个龙王(八)第三百六十八章 春猎阿尔丹河第五百八十三章 鞭笞之刑,对象不同。第六百一十章 落幕、开幕。第六百八十五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一百一十二章 黎韬的哭秦庭第七十五章 顺化城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自成的勿谓言之不预也第四百七十四章 第三局:排队枪毙对战伏虎开山!第二百一十五章 李华梅的生日礼物?(上)补更,求月票第三百四十二章 吓坏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第三局:排队枪毙对战伏虎开山!第四百三十九章 税改风波(五)第十三章 庆功夜宴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谋算第二十四章 意外(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归去第五百六十章 为崇祯皇帝复仇而来!第五百七十四章 二凶登场!第三百二十一章 燃烧的鹿儿岛(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朝堂上的争吵。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涌动各自定计第五百二十四章 晋商!双重带路党!第二百二十七章 台湾战役(四)第六百六十七章 形势第七百零二章 汉水!血水!(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守汉的归守汉,芝龙的归芝龙第五百一十章 掺沙子。第三十六章 传教士第五百八十三章 听阿巴泰讲那关内的事情第七百零二章 汉水!血水!(二)第三百六十章 邸报,各方反应第八十三章 吃醋的境界第三百一十二章 致英王查理书和航海条例第七百七十四章 蛮子、鬼子、毛子!(二)第五百六十章 为崇祯皇帝复仇而来!第七百二十五章 交战双方买卖兴隆第七百四十一章 动员!第十七章 华夏户籍和精盐第六百四十四章 宗教问题(续)第七百二十一章 雨水?泪水?血水?(续)第七百一十五章 仁义王爷及时雨多尔衮第五百二十四章 打了不罚罚了不打第六百六十六章 吃肉第四百七十四章 第三局:排队枪毙对战伏虎开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顺化城的试验(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金牛道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潼关(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海上华容道?(上)第四十九章 暗影第五百五十章 谋议出兵,粮饷筹措。第一百九十五章 抗粮!抗税!(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一片海只能有一个龙王(六)第六百六十七章 形势第二百五十三章二九一卫会京师第七百三十二章 朝夕间令殿下母子团聚!第五百八十章 太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