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开封城破之后

ps:继续求月票。

开封城破。

南门被炸开缺口,大队流贼涌入,并且沿着大小街道向城内猛冲的消息,被那些从南门沿着城墙一路狂奔而来的明军士兵充当义务宣传员沿途散播。

“城墙塌了!城墙被流贼用大炮一炮就炸塌了!”

“南门破了!南门被流贼占了!”

“高巡抚战死了!”

“王知县投降了!”

“陈将军死了!”

“周王府起火了!”

各种各样的谣言瞬间被人制造出来,而且经过无数人惊慌失措的口口相传,不停的被加量不加价的传播着。

有那原本就心中打定主意的明军见势头不妙,索性跑到城下,将号坎反穿过来,在城中开始放火烧杀抢掠起来。

北门等处,高名衡与陈永福也为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打得头晕目眩。原本调动兵力准备对闯营即将发起的攻击进行反击,不料想却从南门传来城破的消息!

“恁娘的!咱们在城上受风雪寒冻,和流贼拼命!那些做官的、为宦的、有钱有势的却住在家中烤火取暖。抱着小老婆喝酒打牌,凭甚了!”

义勇大社的人群之中有人毫不顾忌的叫嚷着。

原本以为,东城外曹门以南、宋门以北将是农民军的主攻方向,而且这里也确实出现了李自成和罗汝才二人以及他们麾下主要将领和精锐部队。陈永福便将他的主要兵力调在东城等候,准备一旦城被炸开缺口,就在缺口处拼力血战。城中乡绅组成的义勇大社也调来许多精健丁勇,在上方寺附近守候,一旦紧急,立刻登城防御。可是如今。被人在腰眼上狠狠的捣了一锤。

“陈总兵,怎么办?失地陷藩的罪名,咱们都担待不起!”高名衡眼睛里快要滴出血来。

“尽人事,知天命!大人,你带着王燮、黄澍等人,领着义勇大社的一半人马到南城防堵郝摇旗。我和犬子陈德留在这里,对付李自成和曹操的主力!”

“好!陈总兵,你我就此别过!”高名衡整肃衣冠,端起桌上的茶碗,朝着陈永福恭恭敬敬的举起,二人将杯中冷茶一饮而尽,随即丢在地上,摔得粉碎。

城下的农民军却也是欢声雷动,大约是谷英将南门已经突破的消息传来。顿时让闯曹两家将士士气高涨。

旗帜舞动之中,又一次对城墙的猛攻开始了。

数百架云梯从人群背后的大堤上直接冲到城下树立起来。

阵线之中,鼓点声如雷般响起,十余万人齐声呐喊,将这日落时分的围城血战,渲染的越发血红。

入夜,开封城中依旧喧嚣不定。

曹门首先被突破,率众增援南门的高名衡、黄澍、王燮等人被袁宗第所部包围。数千义勇大社丁壮转眼间便被袁宗第部下精锐吃得一干二净,或死或降或逃。高名衡等人被百余名民壮、家丁护卫着且战且走。打算寻着机会逃到周王宫中凭借宫墙据守。但是,袁宗第又岂能让这几个人走脱了?

“各位义军将士!既然是吊民伐罪,我等愿意追随闯王,另行开辟新天地!”眼看到了生死关头,历史上和一样,推崇以水代兵。扒开了黄河,水淹开封,让这几朝古都数十万人葬身鱼腹的高名衡等人立刻施展出来了祖传绝学,准备另外换一个主子。(不过,好歹是付出了苏鲁豫皖四省几十个县被淹没。将近百万人口丧失生命,无数人流离失所,地理名词多了一个黄泛区的代价,算是阻挡住了千余日军的进攻。可是高巡抚们却没有挡住李自成的进攻,反倒帮助了老李,将崇祯同学送给了那棵歪脖树。)

“哼!说得晚了!我大军第一次兵到开封时,尔等不降。我大军第二次兵临城下时,尔等不降,今天城破了,尔等却说要追随闯王!”袁宗第冷笑一声,望着对面的高名衡等人,“若要容忍了尔等的投降,那日后我闯王是不是也可以允许那汪乔年那厮投降?”

三边总督汪乔年不久前奉了崇祯的旨意,命令米脂知县边大绶,掘了李自成家的祖坟。传说在被他发掘的李自成的世祖坟里有一盏铁灯,灯光还没有熄灭,灯前一块木牌上写了一行字:“此灯不灭,李氏长兴。”边大绶命人将灯吹灭了。又传说棺盖撬开后,看见尸体遍体长了长的黄毛,脑骨后有一小洞,有铜钱那么大,里边盘了一条小赤蛇,约有三四寸长,长着两只角,飞了出来,飞了一丈来高,向着日光吐着舌头,连吐几次,又落下来死了。边大绶蜡干了小蛇,连头颅骨送到西安。汪乔年又派人秘密送往北京。别的坟中的骨头都被抛散,有的被焚烧,有的被撒上猪屎猪尿,再扔到各处。现在这事已经在西安哄传开来,人人皆知。

历朝历代,掘祖坟都是不共戴天的仇恨,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关乎一家一族的命运,倘若真的如传言所说,李自成的祖坟中真点着一盏灯,还有已经生出犄角有了龙相会飞的一条小赤蛇,如今灯被吹灭了,赤蛇被弄死了,又被汪乔年送往北京,这龙脉岂不是斩断了?

如此深仇大恨岂能饶过?

高名衡等人虽然不曾刨了李家的祖坟,却也是抗拒李自成的军队,并且射伤了李自成本人。

“你等这群杀才,若是打到底,本将爷少不得敬重你们是条好汉,如今见势不妙要投降?儿郎们,放箭!射不死的,本将爷便允了他投降!”

乱箭飞过半空,高名衡、黄澍、王燮等人被射的刺猬相仿。

沿着事先划定好的区域,闯曹两家开始攻取开封城。

城中顿时火光四起,杀声不断。

只有周王一家,在平日里用银子喂饱了的八百卫士的护卫下,趁着闯曹两家不曾杀到周王府之际,急忙忙逃到城外。沿着黄河岸边逃走。也许是朱元璋同学在天之灵保佑,他们一家恰好遇到了十几艘放空准备往运河方向行走的漕船,一行人这才算是逃出生天。成为了继福王之后第二个失却藩地的亲王。(我很奇怪,为啥这个时候会有放空的漕船出现?一定是我打开方式不对!)至于说为啥会有漕船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出现,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到了半夜时分,城内战事基本平息。李自成和曹操各自带着亲军开进开封。闯营的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行辕便设在了周王府,曹操的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行辕则是设在了应城郡王府。

整个开封城中,只有上方寺方向还有战事。

刘芳亮、刘体纯二人领着数千军马围攻,陈永福父子带着自己的数百家丁和千余名义勇,凭借着寺庙的高墙顽强据守。

一声锣响,围攻上方寺的闯营兵马潮水般的退了下去。让陈永福父子稍稍的松了一口气。陈德一屁股坐在地上,将满是鲜血的长刀沾了水,用力的擦拭着。他的身上,头盔上的红缨早已不知去向。胸甲上溅得满是鲜血。背后的箭囊早已空了,那张让他扬名立万的的铜臂铁胎弓更是连弓弦都断了,可怜兮兮的被他丢弃在一旁。

陈永福递给儿子一个救命包,示意他将手上身上的伤口先行处置一番。却被陈德笑笑拒绝了:“爹,不必了,天一亮,我父子估计也就走到头了。”

陈永福眼中闪过慈爱之色,他的妻室早亡。这个儿子是他一手拉扯大的,这又当爹。又当妈的,对儿子的感情便透着双层疼爱。而儿子陈德也不负他的期望,身手不凡,在开封府远近闻名,还射得一手好箭。

大明军中向以武勇为尊,陈德的骁勇。给作为父亲的陈永福大大长脸,每每与各将闲聊,谈起他的儿子,都是一片赞誉,言其虎父无犬子。让陈永福的虚荣心大大满足。

如今儿子却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由得令陈永福心中一阵悲凉。

墙外的闯营队伍之中灯火闪动,灯影之中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陈永福的视野里。

“陈大人故人来访,能否相见?”

“大和尚到了?也好,你便与我父子和这千余将士做一场超度道场便是!”

一问一答中,两军闪开一个空当,将永信和尚胖大的身躯显露出来。高墙上几名长枪兵将一个缺口让出来,请永信和尚进来。

数月不见,这位永信和尚又胖了不少。身上的锦阑袈裟都有些显得小了。上面的金线银丝在灯火之下,闪闪发光。

“许久不见,大和尚倒是心宽体胖了。却不知大和尚不在庙中捻军修行侍奉佛祖,到这刀兵水火的修罗场上做何事?”

“师兄却是不知。小僧今日前来,一来是这上方寺乃是敝寺下院,唯恐有失,故而前来查看一二。二来嘛,也是为了贤乔梓的穷通生死而来。”

“为我父子而来?”陈永福敏锐的感觉到,事情不会像自己揣测的那样简单。只怕,李自成不会那么轻易的便将他父子二人杀了。

“敢问师兄一句,此地墙壁比城墙如何?”

答:“不如。”

ωwш ⊕ttKan ⊕c o

“小僧再问师兄一句,此地兵马能与破城前比否?”

答:“不能。”

“师兄,”永信大师叹了一口气说:“实不相瞒,小僧来的路上,看到闯营已经把大炮拉进了汴梁城。坊间纷传的龙虎营也进了城,他们可是把阿巴泰都打的灰飞烟灭。最先炸开南门的便是罗虎将军所部震山营。更重要的是,进城之前,大元帅便严肃军令整顿纪律,不入城之后不乱杀人。师兄,贵眷属都在府上,有闯王中军派人护卫,一草一木也不曾损伤。师兄若是还有什么可以打下去的理由,便请告知小僧。”

陈永福沉下脸来:“大和尚此来,却是来做说客,让我做那不忠不义之人?”

永信大师则是一脸正气的说:“师兄这就错了,小僧来此,就是为了全师兄之忠,尽师兄之义。所谓忠。乃忠明主之意,所谓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今崇祯无道,民不聊生,不说别个,那跑马崇祯。花儿乞丐尚且不要。而民生更不用提,开封城内都是饿殍遍地,何况水旱兵火肆虐的河南。师兄,你须知道,忠孝仁义也有大仁大义和愚忠愚孝之分。你心中若真有忠义二字,那杀崇祯即是忠明主,反戈一击即是存大义。”

“我父子可是杀伤闯营兵马甚多,我更是射伤了闯王的。就算是闯王不计较,闯营各位将领能够不放在心上?”陈德年轻。心直口快。连珠箭般将内心疑虑说出。

永信和尚久历江湖,深谙人心,借着灯火的闪动,他已经看到了陈德眼睛里那一抹异样的光芒,这抹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光芒让他看到了陈德的内心心理变化。从方才的一心战斗到最后,变成了对生的渴望。

但是,兹事体大,不是他一个和尚能够做主的事情。打个哈哈,双手合十:“师兄。贤侄,不如小僧回去,将贤乔梓的一番心意告知闯王,请闯王定夺。不过,师兄,临行前小僧有句话要向师兄讲说清楚。闯王现在是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立志要奉天讨贼,要扫平天下,清平宇内,所以求贤若渴。有真本事。大元帅自然不会亏待。以师兄父子的本事能为,一旦归入闯王麾下,想必有一番大作为。”

“我若投了闯王,又能如何?”陈永福苦笑一声,伸手将陈德那张断了弓弦的铜臂铁胎弓取过,“请师兄代为面呈闯王。我父子在此等候。”

永信大师走了。方才双方生死相搏的战场陷入了一片寂静,只有偶尔风刮过旗帜的声响,带来些许焦糊味道。过了好一会,农民军的阵地上阵阵骚动。

大批人马从远处急促奔来,阵阵杂沓的脚步声和甲胄兵器撞击的声音越来越多,隆隆的马蹄声不断。

队伍分开,依旧是永信大师在几盏灯笼的照射下笑容可掬的出现在了陈永福父子的面前。

“师兄,大元帅命我将此物完璧归赵。”永信和尚从身旁侍从手中取过那张硬弓,刚才断了的弓弦,已经重新换了一根。硬弓旁,一个箭囊之中满是狼牙羽箭。“闯王还有话说。若是贤乔梓不愿意投顺义军,相助闯王讨贼,义军便让开道路,请陈总兵带领部下和眷属离开汴梁,大家日后疆场再见。”

“这个?”陈永福有些语塞了。

对面闯营的队伍当中两匹骏马分众而出,在数十名亲兵的护卫下,马上的人众星捧月一般。

一个粗犷的声音如暴雷般响起:“陈永福,俺是闯王麾下刘宗敏的便是!闯营的兄弟都叫俺一声总哨刘爷!大元帅命我带句话给你,疆场之上各为其主,大家刀枪无眼,算不得什么!我们弟兄们敬重你父子人品本事,愿意和你共图大业,为天下人杀出一个清平世界!”

借助灯笼火把的光线,陈德看得很清楚,说话之人年近四十岁,身材非常魁梧,面门有棱有角,满是风霜之意。面貌粗豪,如钢针似戟张的短须。他头戴铁盔,身着三层铁甲,腰间悬着两把长刀,甲胄外面披着一件红色披风大氅,显得威风凛凛,正是闯营大将刘宗敏。

在刘宗敏的上首,赫然马上端坐着曹营主帅罗汝才。

“陈总兵,我家大元帅爱惜你父子,唯恐你担心闯王纠结旧事。特意请某家前来做个见证,倘若大元帅纠结攻打开封时你父子之作为,便如此箭。”

一名小校快步上前将两截断箭高举过头,请陈永福父子观看。

陈永福遥遥施礼:“敢问麾下便是人称曹操的罗汝才罗大将军?”

陈永福称呼得,乃是罗汝才在农民军之中的名号。罗汝才暗暗一笑,有门,称呼都变了。于是罗汝才说:“不敢当,老子不过是有些事看不惯,起兵讨贼的一介莽夫。不过老子的名声想必你也听说,有说老子是贼的,有说老子贪图子女玉帛,贪酒好色的,可就是没有说老子说话不算数的。老子今天就是替大元帅来做个中人,当个见证的!”

天明时分,陈永福父子率部开出上方寺。宣布归顺李自成所部义军,为天下人奉天讨贼。

开封战役,就以李自成、罗汝才所部顺利攻克这座东京汴梁而宣告结束。

战役的收获,对于闯曹两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

开封城中到底有多少财富?囤积了多少物资?这个只要举两个数字就可以说明了。

在历史上,高名衡等人掘开黄河,开封被水淹没之后。李自成待水退去之后,入城打捞出了九百万两白银。远在北京的崇祯也派人到开封打捞,同样捞出了数十万两。

此时的开封既没有被水淹,又没有经历长期围困带来的战争破坏,积聚的财富自然更多。

“李哥,咱们这回可是发了大财了!”

耳中听着周王府戏班、歌姬们清音浅唱,眼里看着老营司务送来的从各处王府、官衙、府库、官绅家中抄出的财物账目,罗汝才笑得小眼睛都眯缝成了一条线。

入城时,两家便已经商议妥当。划定了区域驻扎。而且,对于入城之后的军纪也是做了充分强调:“只抄官衙、王府、绅粮大户。普通百姓不得骚扰,买卖铺户不得妄动!违令者就地正法!”

本来嘛!一些中低级军官心中嘀咕着,有那么的大官、王爷、绅士家不去抢,去抢普通老百姓?老子们脑袋烧糊涂了?有肉不吃去啃骨头,然后还背着一个骂名?

闯曹两家这些基层军官的话虽然粗糙,但是却是一个很真实的存在。

自从金朝于公元1161年迁都开封之后,用力经营。虽没有恢复北宋的旧观,但在长江以北。它要算最大最繁华的都市了。又经过七十三年,到金朝被元朝灭亡时候,因为金哀宗事先逃到蔡州(今汝南),所以开封虽然也遭到战争破坏,但尚不十分严重。当然,它从此不再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也不能保持昔日的气象和规模。在元、明两朝交替的当口,徐达兵至陈桥,元朝的守将不战而降,使这座名城未遭受兵火破坏。朱元津将他的第五子朱橚封在开封,称为周王。将北宋的宫城建为周王府。从明初到此时,又经过将近三百年没有战争,开封城内一直是歌舞升平。它位居中原,黄河离北门只有七八里,东面的睢州有往南方的运河依旧可以通船,有水陆交通之便,所以商业繁盛,使西安远远地落在它的后边,洛阳更不能同它相比。更加要命的一点是,近几年来,因为各州、府、县受战乱摧残或严重威胁,有钱的乡绅大户逃来省城的日渐增多,更使开封户口大增,大约有百万人口,这些逃来开封的大户们,带来了大批财物,而他们的日常生活、消费,令市面也更加繁华。(有点像旧日的上海是不是?)

跟福王这种根基浅薄的暴发户不同,周王一系可是自洪武年间就定藩开封的老牌藩王。两百多年来周王一脉坚决按照大明朝宗室的法则严格约束自身,只管捞钱害民造人,从来就不问政事也丝毫没有任何野心。两百多年下来,无论是周王府的直系亲属还是积累的财富都成了一个天文数字。不过开封城一破,这些东西都变成了农民军的战利品。

第二代周王名朱有炖,溢号宪王,会度曲填词,编写了许多剧本,府中养了男女戏班,扮演杂剧、传奇,在全国十分有名。如今周王府中的声技之盛虽然不如前代,但仍为全国各地王府所不及。每日从黄昏直到深夜,王府中轻歌曼舞不歇,丝竹锣鼓之声时时飘散紫禁城外,正如一首大梁人的诗中所说的:“宫中日夜闻萧鼓,记得宪王新乐府。”

这么多有钱有粮有势力的人家,随便砸开那个深宅大院都能抢到不少好东西,何况,如今大家都是见过世面的人,一般二般的财物也难以入得了众人法眼,

如此一来,入城之后,各家王府、官宅、大户便成了众人首选目标,其次的便是各处官衙。周王一系数百年的积累下来,各位郡王、宗人、仪宾(明制,亲王和郡王的女婿称为仪宾。)所积累的财富,纷纷成了农民军的战利品。不过,这些战利品中,那些戏班、歌姬舞娘大多数被李自成送给了曹操营中。

“小吴,”李自成唤过他的大元帅行辕中军吴汝义,“城中各处商号可曾被骚扰?”

“没有。入城之后,弟兄们还能做到买卖公平。”

“好,老罗,便让小吴去城中寻觅一下与南中商人有往来之人,我义军要同他们做大生意!”

“费那个劲作甚?”曹操满是不屑,“李哥,你当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城外便是黄河,让小吴和王龙他们跑一趟山东,什么东西买不来?在城里找,不也一样要到山东去见李大公子?”罗汝才头也不抬,只管在怀中那个歌姬身上上下其手。

“也好!便让王龙和小吴跑一趟山东,罗虎、陈德、王四、谷英等人编练我义军的新军便是!”

听了李自成这样的安排,罗汝才稍稍停了一下手,眼睛眨巴了几下,旋即又继续揉搓的那歌姬娇喘不止。

第三百五十一章 杀岳托!第一百六十三章 收税与免税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花和痘神娘娘第二百八十二章 牛痘和板蓝根第四百七十二章 第二局:骑兵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使前来第五百四十二章 屌丝的逆袭(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远方的蝴蝶翅膀第三百八十三章 郑家的抉择第二百八十三章 军火大采购第五百二十二章 溃败,降敌!第六百五十一章 驱虎吞狼?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事件七第七百一十二章 大魔王的传道授业第七百四十五章 秃驴!居然和贫道抢师太!(续)第一百一十一章张小虎家的陆海之争(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被妖术控制的京营?第四百三十九章 税改风波(五)第五百二十章 洪贝利,洪局座第八章 凤凰营的诞生(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克敌利器第六百七十四章 潼关之战(七)第六百三十二章 别以为长着翅膀就是天使!第五百九十五章 东线风云(再续)第五百一十八章 变数!第一百零九章 夫妻夜话(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演武、收获(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卖了隔壁老王家的田第三十六章 传教士第一百八十八章 整军和诉苦运动第一百三十章 矿场一日第六百三十一章 魑魅魍魉第六百零一章 大战!第七百零四章 汉水!血水!(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狱掀起之前!第六百八十九章 原来只是敲竹杠!第六百七十六章 惊天巨变第二百五十七章 归去第一百零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当流寇不再流(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广州号,下水!第七百六十一章 彼攻我守(四)第五百七十八章 奉旨砸窑神机营第一百零四章 贺客如云第六百八十七章 多重影帝黄太吉第五百二十九章 风口浪尖(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就要在鲁班门前弄大斧第八十八章 升龙的谋划第七百三十三章 主公,你是想做周公还是李渊?(下)第二百零二章 风起吉庆围(中)第六百二十二章 耳光响亮(续)第六百五十七章 抉择一下,跟我混还是跟教皇混?!第四百八十八章 耍流氓谁不会?!第六百二十一章 万人坑(续)第七百四十八章 尴尬的重逢第一百四十章 幂、次方、根第五百五十三章 变生肘腋!第七百一十八章 可怕的塔山系第六百零七章 你断人财路。第六百三十八章 囚笼困东番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方到齐!第四百八十章 锦州解围第六章 军事斗争准备第一百七十七章 香港岛(下)第九十五章 比霍乱还要可怕的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伏虎开山对排队枪毙(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宁远伯的家事第六百一十五章 当流寇不再流(三)第六百五十章 南洋治安战(六)第夺六百零二章 争夺(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新政靠自愿,我们绝对不强迫!第三百八十三章 郑家的抉择第五百六十章 决死时刻第五百一十五章 进驻南京!第一百七十七章 香港岛(下)第五百零一章 小儿辈(九)第七百九十七章 黄浦江中照天烧(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南下与北上(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南下与北上(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安县第六百零七章 你断人财路。第五百零二章 小儿辈(十)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粮收购谣言起第七百一十六章 暗流湍急第四百二十四章 雅库茨克!第一百三十九章 郑芝龙的计议第四百九十七章 小儿辈(五)第七百一十章 天崩地裂(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群魔乱舞第六百六十一章 五饼二鱼,你吃给我看!第五百零八章 不是不想时候未到第五百二十九章 想跑的人惹不起!第六百零二章 被明清反动势力联合扼杀的议和(续)第六百一十一章 最黑暗的一天之大打出手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平堡往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对战英夷(中)第三百四十四章 长清,刺刀突击(2)第六百二十一章 耳光响亮(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潼关之战(补更,还欠账,顺便求月票)第三百六十章 邸报,各方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