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第269章 国丧(一)

此时此刻,王丞相的滋味绝不好受。

英卫营出乎意料地溃败,令他的声望遭受重击。更不用说,太康帝因战败一事怒极攻心闭目西去。气死天子的罪名,便是他权势滔天,也担待不起。

太康帝昏迷一夜,他这个丞相就在龙榻边守了整整一夜,眼睁睁看着太康帝咽下最后一口气。这对他来说,又是一记重击。

太康帝软弱平庸,对他这个丞相十分敬重。便是论情谊,也极为深厚。太康帝之死,他心里焉能不悲恸不难过?

郑太后借机发难,安国公落井下石,更如雪上加霜。

只是,眼下绝不能认罪。这罪名一旦认下了,日后再难翻身。

“安国公请慎言!”王丞相冷冷回击:“此事前因后果,确实要查个清楚明白。杜将军身在军中,身边有数百亲兵,怎么会被几千乱军冲到眼前被刺杀?平州乱军哪来这样的高手?这其中,定有阴谋。”

安国公不敢也不能心虚,一脸怒容地和王丞相对视:“确实要彻查,给皇上一个交代,给太后娘娘李贵妃太子殿下一个交代,给满朝文武百官一个交代,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王荣!不管你有心无意,卫将军是你一力举荐的,杜将军也是你力主派出去的。此事,你必须要负责!”

哀恸哭泣的郑太后,忽然挣扎着起身,冲了过来,伸手抓王丞相的脸:“你气死我儿,还我儿命来。”

王丞相猝不及防之下,竟被郑太后抓了个正着。郑太后手上戴着长长的护甲,深深划破了王丞相的脸,差一点就要戳瞎眼睛。

王丞相仓促后退,痛呼不已。

张尚书等人急忙围拢过去:“王丞相!”

“太医在何处?快些过来!快为丞相治伤!”

太子大惊失色,冲上前扶住状若疯狂的郑太后:“皇祖母!”

郑太后转身扑进太子怀中,嚎啕痛哭:“太子,你父皇走了,我儿走了啊!”

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这是女子一生中最大的悲恸。郑太后绝望的哭喊声,在昭和殿上空久久徘徊不去。

太子殿下抱着郑太后大哭。

郑太后丧子,他丧父。从此以后,他头顶少了一片天。就是大梁这片天,也得由他来撑着。年少的太子殿下,想到这些没有雀跃欣喜,甚至有些惶恐惧怕。

宫里哭声一片。

郑宸跪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和其他人一样低头垂泪。在无人察觉的时候,悄然勾起薄唇。

……

天子驾崩,国之大丧。

丧信从京城迅速传至大梁各州郡。

一时间,举国悲恸,便是普通百姓,都换上了孝衣麻服,跪在家中痛哭。各州刺史纷纷动身去京城,为天子奔丧。大梁各藩王们,听闻丧信,也立刻启程去京城。

丧信传到南阳王府时,已是正月初六。

陈长史等属官都挥泪哭了一场。

便是心如磐石的姜韶华,在听闻太康帝的死讯时,也有些恍惚黯然。

前世太康帝死在阳春四月,这一世,竟提前了几个月。或许,从她睁眼重生的那一刻开始,从郑宸同样重回年少的那一刻起,大梁的国运就在悄然无息地变化着。 朝廷军队在平州溃败,平州彻底成了谭胜这个平州王的地盘。太康帝被生生气死。这一切背后,都充斥着久违的熟悉的阴谋意味。

她一直安稳地待在南阳郡,远离京城,也远离前世的人和事。然而,现在终于到了面对的时候了。

“郡主何时启程去京城奔丧?”陈长史红着双目问询。

藩王们要奔丧,姜韶华这个南阳郡主自不能例外,也得尽快动身。

姜韶华道:“明日就出发。”

陈长史立刻道:“臣随郡主一同去。”

“不,陈长史留在王府。”姜韶华深深看着陈长史:“我此去京城奔丧,或许要待上一段时日才能回来。或许三五个月,也或许要一年半载。陈长史留在王府,我才能安心。”

陈卓听懂了郡主的话中之意。

郡主要去京城“会一会”王丞相,或许还有郑太后。南阳郡不能出任何乱子。她需要有一个绝对信得过的人,替她守住王府。

陈卓郑重点头应下:“郡主请放心,有臣在,南阳王府绝不会生乱。”

姜韶华低声道:“我当然信得过陈长史。还有一句,我要嘱咐陈长史。如果卢郡马兴风作浪,陈长史不必客气,直接将他关在王府里。所有恶名,一律都由我来担着。”

陈长史:“……”

如今的南阳王府,上下一心,人人听从郡主号令。唯一可能的变数,或者说是“隐患”,也就是卢郡马父子了。

陈卓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应下,低声嘱咐:“郡主尽早回来。”

姜韶华嗯了一声。

银朱荼白捧来素服,伺候主子换上。长发上的金钗发簪一律拿下。

宋渊早已传令下去,两百亲兵迅速准备战马兵器干粮等等。至于随行的属官,姜韶华只带上了陈瑾瑜和马耀宗。

第二日一早,姜韶华骑着毛色斑驳的花马,出了王府。

刚行了一段路,就听后方传来熟悉的嗷嗷声。紧接着,一匹毛色顺滑发亮的半大老虎蹿出了王府。

“小花,快回去。”姜韶华略略蹙眉:“我此去京城,路途遥远,你不能跟着去。”

满打满算,小花也没到两岁,尚未长成。体型还不及一头豹子,在高大的战马旁奔跑,愈发显得娇小可爱。

小花不肯回去,蹿到花马身边。

花马早已习惯了小花一同奔跑,甚至稍稍放慢速度,免得小花跟不上。

姜韶华有些无奈,转头对宋渊道:“舅舅,你送小花回王府。”

宋渊应一声,下马后伸手捞起小花,然后上马回王府。一行人继续前行,半日后出了城门,上了官道。

姜韶华耳力灵敏,再次听到了嗷嗷的叫唤声。

这一次,她没有再令人送小花回去,无奈叹了一声:“也罢,就带上小花一同去京城开开眼界。”

323.第323章 册封(一)128.第128章 公审(一)70.第70章 威风148.第148章 礼佛112.第112章 投诚275.第275章 初见(二)79.第79章 月下(一)74.第74章 陶大(二)185.第185章 无功143.第143章 敲打278.第278章 不服375.第375章 上进174.第174章 暖棚(一)333.第333章 妥协(二)125.第125章 家眷327.第327章 归去119.第119章 无情318.第318章 点评99.第99章 少年第25章 撕破310.第310章 小宴(一)332.第332章 妥协(一)86.第86章 惩戒(二)60.第60章 下山288.第288章 诛心(三)238.第238章 差事(二)231.第231章 盘算(三)第8章 掏心81.第81章 失意407.第407章 崔氏(三)66.第66章 问责(二)398.第398章 好戏(一)251.第251章 用意402.第402章 两断(一)第44章 田庄(二)117.第117章 滋事76.第76章 震动199.第199章 卢氏第27章 “陪伴”第41章 身份(二)165.第165章 做主(二)272.第272章 亮相第1章 轮回361.第361章 嫉火251.第251章 用意103.第103章 礼物190.第190章 音信363.第363章 书信(二)398.第398章 好戏(一)173.第173章 新粮(二)98.第98章 撑腰(二)207.第207章 卢琮(三)410.第410章 角力(三)232.第232章 教训101.第101章 威望(二)390.第390章 不同(一)208.第208章 出行260.第260章 奏折(二)347.第347章 教训(一)388.第388章 再聚(一)388.第388章 再聚(一)第31章 骑虎138.第138章 私心(一)271.第271章 国丧(三)127.第127章 父女(二)367.第367章 相伴(四)353.第353章 衣锦(二)377.第377章 请求190.第190章 音信130.第130章 公审(三)388.第388章 再聚(一)254.第254章 进言325.第325章 眼界393.第393章 能臣(二)161.第161章 地盘304.第304章 饥民(二)254.第254章 进言第20章 审问319.第319章 奏折61.第61章 喜欢337.第337章 萌芽(一)238.第238章 差事(二)371.第371章 荒田(二)53.第53章 宏愿344.第344章 鹰卫(二)207.第207章 卢琮(三)372.第372章 格局第8章 掏心第45章 怒火250.第250章 买粮332.第332章 妥协(一)295.第295章 争端第17章 雄心224.第224章 送马90.第90章 “匪徒”91.第91章 整顿340.第340章 新生(一)169.第169章 安排309.第309章 暴躁252.第252章 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