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五国来使,帝宠朝鲜

第153章 五国来使,帝宠朝鲜

京城迎来了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避雨的百姓脸上洋溢着一丝微笑。

雨水落在他们身上固然要换洗衣服,但这些雨水同样会落到田里的庄稼上,这便是他们上半年收成的保障。

一个身穿八品官服的青年男子失神落魄地穿行在小时雍坊中,不知叩响了多少家官员的大门,这些原本都不需要通禀的官宅,而今却是纷纷将他拒之门外。

杨廷和本是真正的天之骄子,现在突然被皇帝贬至偏远之地担任正九品府仓太使,这是他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结果。

且不说他的仕途早已经被铺平道路,现在从人人敬仰的翰林官贬至九流仓官,这便已经是天上和泥潭的区别了。

他想不通!

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官妓!

自己压根不屑于杀害这等低贱之人!

结果竟然遭到如此的贬谪,这天道当真不公。

只是以前对他礼侍有加的府邸,现在纷纷将他视为瘟神般,却是没有任何一个府邸肯接见于他。

“将他抓下!”

正是这时,王相带着一帮锦衣卫踏水寻了过来,在看到杨廷和的时候,眼睛亦是闪过了一抹厉色地命令道。

杨廷和看到王相追来,原本还想要逃,结果脚不听使唤般,整个人当即摔倒在地。

“行刑!”

王相虽然知道杨廷和背后是三位朝廷重臣,但自己背后是当今天子,更是维护公义的律法,当即便是下令命令道。

面对这个竟然想要逃脱杖责的人自然不客气,按着大明的律法,对这个藐视皇权和草菅人命的恶棍进行杖刑和掌嘴。

雨还在下,但刑罚没有停止。

那一下下的抽打,打得杨廷和的嘴巴肿起,替那个亡魂惩戒着此人。

杨廷和在受罚的第二天,由于圣旨不许他逗留,便携带仆人离开了京城,谁都不知道这位总能风度翩翩流走在重臣之家的杨检讨有没有认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杨廷和走了,历史改变了。

虽然走了一个杨廷和,文官集团还会培养另一个杨廷和来延续他们官绅阶层的权势,但龙椅上的那个人终究看穿了文官集团的小把戏。

不管是文官集团还是武勋集团,他们都已经不再是开国时的屠龙少年,而是演变成为一头头恶龙。

朱祐樘知道自己其实是管不过来,但亦不会看到后坐视不理,始终还是相信华夏终将拨云见日。

这场春雨竟然连续下了三天,但终究是会晴时,几天后整个京城又变得祥和明媚。

今日迎来一场盛事,朝鲜等五国使臣前往奉天殿朝贡。

在明朝开国之初,朝鲜半岛的王国叫高丽,后来高丽大将李成桂成功夺得王位,新王向明太祖朱元璋称臣求册封赐印。

由于朝鲜的李家是武将夺天下,而今同样仿效明朝重文轻武,加上在元朝便被打断了脊梁,而今是牢牢地抱紧大明的大腿。

朝鲜历代统治者均不敢称帝,他均循例向大明受封“朝鲜国王”,故而只能自称“予”或“寡人”,而朝鲜臣子只能称“大王”或“殿下”。

朝鲜不仅完全臣服于大明,而且是跟大明朝往来最紧密的藩国。

原本太祖规定朝鲜是三年一贡,但朝鲜只要能找到借口都会前来,经常都是一年一贡。

除了因为他们向往京城的政治文化外,亦是跟大明薄来厚往的朝贡有关,另外他们亦可以趁机经商。

现在大明重走强军之路,接下来想要灭掉一个早已经腐烂的朝鲜,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除朝鲜使臣之外,琉球国、吕宋、后黎和占城使臣早已经到达会同馆,而今日将会一起进行面圣。

在午门城楼钟鼓齐鸣的时候,新任礼部左侍郎刘健带着五位使臣进入,一行人穿过午门,便是看到前面金水桥和奉天门。

李寔上次已经来过,但琉球国、吕宋、后黎和占城是第一次前来,原本京师便已经让他们感到震惊,现在看到紫禁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对而言,朝鲜还要相对好一些,琉球和吕宋都是岛国,本质其实就是几个部落的酋长,如何见过此情此景?

“这是……大明皇宫?”

“天啊,这世间有如此雄伟的宫殿!”

“怎么可能,这是人力所能办到的吗?”

……

当五人穿过奉天门,看到平台上的奉天殿,即便李寔都受到很大的冲击,其他四位初见的使者已经惊得目瞪口呆。

在这一刻,他们感受到自己跟这个帝国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国力压根不在一个层面上。一旦他们跟这个王朝作对,那么他们绝对是自寻死路。

今日是望朝,文武百官早已经站在殿内和殿外。

随着殿中进行宣召,礼部左侍郎带领五位使臣一起走向那座金碧辉煌的奉天殿。

李寔是十分精通汉语,其他四国虽然或多或少懂一点,倒不需要四夷馆的官员帮忙翻译,看到前面的李寔动了便是跟随。

身穿龙袍的朱祐樘并没有将视野局限于国内,亦是早已经搜集周边藩国的信息,正淡淡打量五位进殿的使臣。

若说琉球国、吕宋、朝鲜和占城的到来算是意料之中,那么黎朝使臣则是出乎意料。

黎朝是他们所创立的国号,但对外还是自称安南。由于明朝战略放弃安南,黎利借机而起,于1428年称帝,史称后黎朝,跟明朝订立三年一贡之例。

现在后黎朝的第五位皇帝叫黎思诚,是黎利的孙子,年仅十八岁便被拥为帝,而今已经在位十八年。

只是黎思诚在位期间,跟明朝产生了外交摩擦,一度出兵占据广东凭祥县等地方,更是驾双桅大船越境抢东京湾劫掠和偷捞珠池。

两国的关系已经出现了裂痕,只是不知是出于何种缘故,黎思诚此次还是派遣官员打着安南使臣的旗号来朝贡。

“外臣前来贺新皇登基,上贡大珠二十颗、象牙十对,银器十件、白布十匹、瓷器十个,祝陛下万寿无疆。”

刘瑾上前检查贡品,这些贡品在登记后,便会入内库。

郭镛早已经知道对方所赠的贡品,便是展开圣旨道:“安南使臣礼部尚书黎昕听旨!”

安南黎朝沿用六部和六科等明制,只是设左右相国,算是保留着相制,整体更像是借鉴了宋朝官制。

“外臣迎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使臣礼部尚书黎昕不敢有丝毫犯讳,当即便是跪迎圣旨道。

这种朝贡早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流程:各国使臣带着一批贡品,大明皇帝则给予封号、银印或赐服,以及一些价值不菲的赏赐。

按大明“薄来厚往”的原则,不论对方拿来多少值钱的贡品,大明这边都不会让对方吃亏。

朱祐樘并没有做出大的改动,只是面对越来越放肆的安南,便是在赐品的同时进行申斥道:“今闻安南练兵,时而驾船东往,欲染明境,此等传言朕不宜轻信。然一旦言多,又有越人越境生事,朕年少易怒,免不得效仿大宗之故事,故望国王节制臣民,免生战端!”

虽然不认为几句威胁的话能让同样享受万人跪拜的安南国王黎思诚收敛,但现在自己已经警告了,接下来发生摩擦便能师出有名。

“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使臣礼部尚书黎昕感受到大明皇帝的血性,当即便忐忑不安地跪谢道。

另外四位使臣逐一上贡,走完了朝贡的流程。

除了朝贡之外,还有接下来的宴仪,这是负责接待五国使臣。

朱祐樘让礼部尚书徐琼按惯例招待,而他则是在养心殿的御书房单独召见了朝鲜使臣李寔。

李寔在上次出使有功,刚刚返回朝鲜后,已经由从二品的兵曹参判升任正二品的兵曹判书,故而整个人显得更有精神。

“李卿,素闻你是好书之人,朕允你在此挑上两本,如何?”朱祐樘正在阁楼看书,对被诏进来的李寔道。

李寔带着自己的随从进来,正奇怪前面的书桌前的龙椅为何空荡荡的,在听到声音后,这才惊讶地抬头。

在看到阁楼上的朱祐樘,便是急忙表态道:“这里是陛下的藏书之地,外臣不敢夺爱!”

“华夏有句古话叫:宝刀赠英雄,红粉赠佳人。你既不是佳人,亦非英雄,赐伱两本书正好合适,你便不要推辞了!”朱祐樘对李寔的观感不错,便放下手中的书籍道。

李寔知道这可能是陛下的心意,亦证明自己上次购回不少书籍回国的事情在这位帝王的掌握中,当即便感激地道:“外臣李寔谢陛下隆恩!”

“李卿,两国互市一事,除了你们国王同意外,不知你们国内的王公大臣是何态度?”朱祐樘从楼梯走下来,便认真地询问道。

既然已经决心要将大明打造成为世界的纺织中心,那么不仅要攻克织布机的技术难关,同时还要打开各国的市场。

朝鲜虽然显得十分落后,但哪怕后世的非洲市场,若是进行深挖的话,同样能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正是如此,海外市场的第一站便放在相邻的朝鲜上,打算加深跟朝鲜的经济往来,将这个向往华夏的国度拥抱得更紧密。

李寔一直感激于这位大明皇帝的厚侍,便十分老实地道:“陛下,我们国王和王公大臣都是求之不得,但他们都担心往来海上会不会有所不便呢?”

“你们不是时常往来耽罗岛吗?”朱祐樘注意到李寔所带的一个随从面相像个女人,却是有所不解地道。

虽然打算推动两国互市,但并不打算效仿后面那个朝代走陆路在义州府开市,而是选择了耽罗岛,即后世的济州岛。

耽罗岛原本有一个国家,《新唐书·东夷传》记载麟德中,酋长来朝,从帝至泰山。

1105年,高丽国灭亡耽罗,在其地设置耽罗郡,不久又将耽罗改名为济州。

1273年,元朝将耽罗岛归为本国版图中,在此设立总管府,屯镇边军一千七百人。

1374年,元朝已经败亡,高丽恭愍王派崔莹讨伐济州,平定牧胡,济州重新归为高丽版图。

只是明朝并没有彻底放弃这里,国初循元朝旧制,把耽罗作为犯人流放地,明太祖把与其争夺天下失败的对手家属如陈友谅之子陈理、明玉珍之子明升等流放到耽罗岛。

1388年,明太祖将最后一批蒙古的王公贵族流放至此,这才算是彻底放手耽罗岛。

1392年,高丽终于可以大展拳脚,派遣军队击败了岛中的蒙古势力,取得了济州岛的统治权,随后在济州牧内设置大静及旌义二县。

朱祐樘选择将互市的地点放在这里,既是要在济州岛占上一大块地盘,同时为自己将来出征日本创造出一块跳板。

李寔发现自己表态不够清楚,急忙进行纠正地道:“陛下,外臣刚刚表达不够清楚,我们国王和大臣是担心大明这边,担心贵国商人乘船不便!”

朝鲜朝贡之所以这般积极,除了大明的回礼丰厚外,跟他们可以借机到京城进行“互市”有关。

虽然他们算是一个陆地政权,但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很多商品根本生产不出来,故而从京城带回商品总能赚得盆满钵满。

正是如此,在得知大明皇帝想要在耽罗岛建两国互市区的时候,他们由上而下都十分的振奋,但很快又担心会空欢喜一场。

他们实在是太关注大明了,自然知道大明寸板不得下海的祖制,而大明商人又怎么敢乘船前往耽罗岛呢?

“你们国王倒是替朕着想,只是这个不需要担心,朕一定会妥善解决!接下来,你们朝鲜方面只需要配合工部筹建互市区即可,朕不会亏待你们的!”朱祐樘得知是他们在担心自己变卦,当即便是表态道。

其实朝鲜方面的担心不无道理,他现在若是想要推动开海,这个事情必定会遇到一定的阻力,毕竟一些所谓的良臣连宝图都是说烧就烧。

自己终究才是大明皇帝,即便国内的阻力再大,但既然已经掌握京营和南京神机营。若是先前的一场场血不够的话,那么只能再杀上一批了。

朝鲜的市场,他是要定了!

(本章完)

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531.第529章 西欧路断,奇才命薄第123章 扬州浮尸,帝遇难题第376章 语无伦次,九族累官519.第517章 弘治迎来了同等地位的对手第137章 旨降王府,圣人自荐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65章 武勋点火,帝防夺门第139章 收网行动1第383章 凶饥曰蝗,众臣争“相”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礼待第312章 弘治新年消一国第440章 血洗石见,百两一石第463章 天子赠礼,南巡终点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斩五连第424章 江南赢了?连朱祐樘都坐不住!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乐!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齐奔海外第398章 贤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较量第22章 糊涂有福,帝王不庸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331章 罪在言闻,凶岛难生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辟蹊径第293章 大内索弓,汉城尚文第344章 百战缺钱,青霉初芽第127章 刺驾第413章 好好讲有人好像听不进去啊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105章 同盟翻脸,王子称汗519.第517章 弘治迎来了同等地位的对手第34章 考场多汗,良材两棵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后宫憎狐!第401章 天机玄妙的另一种解法第102章 万民送行,王越再诗第75章 余波7第356章 帝嗣由天,张秦常新第355章 帝亮重器,斩头有声第345章 风波不止,内阁新貌第305章 五倍不敌,王为鱼肉第387章 京城的米价正在飞第148章 百世之谋,起于硅步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78章 治水求禹,风起南湘第90章 礼部人事,廷推之争第105章 同盟翻脸,王子称汗第404章 一年八亿两白银要到手了?第262章 帝陷规矩,放榜终至第335章 首辅已老,国债有阻第338章 君臣佳话,万安有礼第111章 夜有巨银,之清通天。541.第539章 后宫有主,案情难明第408章 这个数字连朕都不敢相信呢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机531.第529章 西欧路断,奇才命薄528.第526章 朝事遇难,喜恩献策第120章 扬州梦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猪羊第171章 朝堂的争斗要蔓延了第171章 朝堂的争斗要蔓延了第418章 惦记大明女人是要被回旋镖的第35章 忽明忽暗,静候杀机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第434章 擒贼擒王,文明碰撞540.第538章 后宫新势,断案光速第141章 收网行动3第439章 再使大内,亮至尊牌第22章 糊涂有福,帝王不庸第237章 华夏的军事底蕴第6章 太子入宫第363章 帝生两忧,明远出航(求保底月票)第349章 国债无名,宋澄有忧第319章 皇帝面临无可奈何二事第309章 缺钱的财政会议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临第166章 谢天谢地,严刑峻法(求月票)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446章 蛟龙出海,唇亡齿寒第59章 京山风波6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论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467章 火烧白莲,刀枪不侵第125章 操练实况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47章 诗起诗终,臣子如棋第87章 库房大开,官清似水?(求首订)第419章 皇帝这是要轰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61章 正义彰显,两祠并立第212章 武勋遇雨,武举朝阳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刚尚方?第114章 养心莫善于寡欲?第376章 语无伦次,九族累官第313章 紫禁城飞来“天灾”第382章 金矿之上的宝种485.第482章 一树千获的耕藉礼第82章 明现首贪,破局不易第300章 欲速不达,谋世君臣第264章 悍臣还朝,喜有双至(月票3)第162章 双管齐下,再现雪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