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京城暗涌,会考论雄

春雪纷纷,紫禁城高墙耸立。

自从因“天心下眷,累及太阳,太医刘文泰等外官与内官怀念频递纸条被斩”,现在的宫墙内外宛如两个世界般,已经很少有消息递送了。

朱祐樘和王越谈了好久,外界并不知晓这对君臣聊了什么。

在王越在离开干清宫的时候,已经不像是来时的忧心忡忡,反倒步伐都轻快了几分。

在家里焦急地等候消息的王煜和胡军,在得知他们能以武职进入都察院的时候,忍不住兴奋地喊了出来。

只是终究处于假期中,各家各户都安心享受这一个难得的长假,特别弘治二年的第一场春雪来得很是及时。

作为帝王跟寻常之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朱祐樘在假期喜欢到观景亭上赏雪,至于晚上自然是骑马,摇铃,唱曲……

树欲静,风不止。

按说元宵节假期过后,大家最该关心的是会昌侯案子的判处结果,但另一件事情却迅速喧嚣尘上。

礼部在假期结束的第一日,便公布恩科会试十名考官的名单。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考官人选并不是呼声最高的礼部左侍郎刘健,亦不是历年惯用的礼部尚书徐琼,而是刚刚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的王越。

王越是何许人也?

一个跟宦官眉来眼去的败类。

一个曾经只想建功立业的主战派。

一个昔日文官集团和贤监联手踩到泥里的叛徒。

……

在消息一经公布的时候,不仅刺激到很多在职官员,而且一些已经致仕或免官的词臣都坐不住了。

自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后,文官集团其实已经是群龙无首,只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却一致推举往往顶着帝师头衔的词臣扛起文官集团领袖的大旗。

现在非词臣出身的王越担任会试主考官,不仅打破了他们原来的秩序,而且会无形中加强皇党的实力。

其他人都可以商量,哪怕万安和刘吉都行,但王越在地方上便是杀官不眨眼的恶魔,却是万万不能出任会试主考官。

“会试主考官历以词臣为任,王越不过三甲末士!”

“主考官以德行为第一要务,王世昌何德何能出任主考?”

“由如此之人主持抡才大典,国家何以兴盛?中兴何时方至?”

……

面对王越被任命为会试主考官的消息,掌握京城读书人舆论的大老们纷纷煽风点火,推动无数的读书人跳出来反对王越。

正当他们组织应考的考生准备前往礼部衙门抗议,却不等他们发动官员上书攻击,一则新消息迅速传播开来。

“二月一日,于顺天贡院举行恩科会试。”

随着会试的日期迅速敲定,准备闹事的考生率先清醒过来。

虽然大家都知晓会试的日期历来都是二月,但朝廷此次选择在一号便开考,让很多考生是猝不及防。

所谓的正义,在功名面前,其实是一文不值。

说一千,道一万,他们若是拿不到官场的入场券,朝廷变成什么样都跟他们没有半点关系,故而纷纷偃旗息鼓回去备考。

由于准备闹事的考生回去备考,致使事情闹不起来了。

大时雍坊,一个轿子穿街过巷。

几名随从身材高大,显得十分小心地警戒后面是否有人跟随,直到确保身后无人,这才进到巷道最里面的宅子中。

从轿子下来一个黑袍老者,老者将黑袍除去,正是原都察院左都御史马文升。

马文升虽然早已经请辞,但由于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早已经在京城置家安业,来到堂中已经有两名老者在场。

即便已经致仕,但他的身份和地位并没有改变,故而当仁不让地坐到首座之上。

马文升刚刚入座,便怒不可遏地拍在茶桌上:“可恶,皇帝此次分明是故意为之,黄道吉日哪有这么巧就在一号?”

“马大人,此次咱们恐怕是阻止不了的!”旁边坐的老者年纪比马文升还要大上一些,却是直指核心地道。

另一个老者亦是默默地点了点头,而今的朝堂已经被皇帝彻底掌握,这点手段压根阻止不了皇帝在会试主考官人选上的一意孤行。

马文升的眼睛一眯,显得愤愤地说道:“倒是便宜王世昌了!”

他之所以如此针对王越,不仅仅是为了朝廷的吏治清明,而且是为了清除文臣中的叛徒,更是为了心中的那股怨恨。

很多人都并不知晓,他跟王越其实是同年关系,只是王越的军事才能远在他之上,故而一直比他更加出彩。

当年大明边地面对满都鲁等部落的入侵,王越因大捷向朝廷奏报,而他知晓边军有谎报军功的情况,遂不甘落后派儿子谎报军功。

只是朝廷对他们两人的报功进行核查,结果发现王越的大捷无误,反倒是他奏报的军功并不真实,致使被朝廷处罚停发三个月的俸禄。

正是因为谎报军功这个事情,自己成了边地的一大笑柄,亦是从那个时候自己便恨透了王越。

好在自己很快得到某位朝堂大佬的赏识,亦找到了一个好靠山,于成化十一年取代王越出任总制延缓、宁夏和甘肃三边军务。

虽然后来王越因军功被封侯风光了几年,但却因为跟汪直走得近,成为了文官集团所要清除的对象。

后来的发展都处在情理之中,在汪直倒台后,王越被朝廷谪居安陆。

一个因罪而被谪居安陆的罪臣,而他马文升却一举成为名满天下的正人君子,跟王越可谓是云泥之别。

只是谁能想到,新君登基之后,却是发生了一个难以置信的变化。

他虽然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但因上陈四事疏,一项是请求革职王越是要泄私怨,另一项则是为大明第一贪原户部尚书敏辩罪。

却是好巧不巧,朝廷查实李敏坐拥赃银百万两,致使自己再无脸呆在朝堂之上,便灰溜溜地上疏请辞。

现如今,王越不仅已经名动天下,更是以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身份重返京城,而今更是打破常规出任会试主考官。

面对如此风光的王越,他自然是想要摧毁,但奈何此次是真的败了,只能说而今的帝王过于强大。

“马大人,你可别忘记那一位的话,咱们要针对的可不是王世昌!”年纪最大的老者显得颇有智慧,却是突然提醒。

一直不吭声的老者接触不到核心之事,当即好奇地询问:“那是谁?”

“这还用问吗?”年纪最大的老者轻瞥一眼,伸出手指指向屋顶。

东升客栈,生意重新红火起来。

虽然这里因命案而遭到考生嫌弃,但随着开考日期临近,而这里离顺天贡院很近,故而很多考生重新入住这里。

“依我看来,陛下就是在包庇会昌侯!”

“可不是吗?焉有不将会昌侯斩立决之理?”

“为了免会昌侯一死,竟然搬出子虚乌有的宫廷记载!”

……

温书终究没有抨击时政来得有趣,几个到前堂享用午餐的举子再次聊起了会昌侯的案子,却是纷纷将矛头指向了当今皇帝。

从最近的种种迹象来看,朝廷释放会昌侯的概率大大提高。

早在元宵节之时,会昌侯府请求释放会昌侯孙铭回家过元宵,这个请求竟然得到了应允,而今假期已经过去,却是迟迟不见朝廷的裁决。

以往有什么纷争之事,朝廷都是采用这种静处理的方式,先是将事情进行拖延,而后不受关注再做出定夺,那么自然就不会引起太大的舆论风波。

“简直一派胡言!”正是这时,一个声音突然间响起。

在场的几人以谭博为首,谭博扭头打量眼前这个有着一些傻气的年轻男子,当即便沉着脸:“报上名来!”

周围的人看到这里产生冲突,特别那个傻里傻气的年轻人冲撞的是有些背景的谭博,不由得纷纷扭头望过来。

“广东举子海宽!”海宽从不是一个怕事的主,亦是道出身份。

谭博上下打量着海宽的衣着,显得不屑地询问:“海宽?这么狂,竟敢如此指责本公子,不知你是何等出身?”

“我祖随太祖平定天下,乃广东卫指挥使海逊之,我父海答儿乃琼州左卫百户!”海宽以自己的出身为荣,亦是自报家门道。

谭博的眼睛不由得轻蔑几分,便是直接嘲讽起来:“军籍,呵呵……若你考不上进士,你子子孙孙永远都是军籍,亦是永无出头之日!如此低贱的出身,亏你还有脸在本公子面前耀武扬威!”

“我会考上!”海宽是一个倔强的性子,当即很肯定地回应。

“我们并没有耀武扬威,只是说出事实!若不是陛下亲至顺天府,支持顺天府尹深挖此案,又有谁知会昌侯做出此等丧心病狂之事?”徐鸿跟海宽为伴,当即便认真地申明立场地道。

谭博上下打量着徐鸿,却是同样不屑地道:“你就是那位想要拐走钱家小姐的那个举子吧?倒是伶牙俐齿,只是一事归一事,而今不斩会昌侯便是包庇!”

“英宗皇帝所给的丹书铁券,难得当一张废纸了吗?”徐鸿发现这位公子哥当真不讲理,便是认真地反问。

谭博看到这个愣头青竟敢跟自己辩论,便是愤愤地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今会昌侯屠杀钱家十七条人命,焉有不斩之理?”

“谭公子,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此事有国法,但亦有英宗皇帝给会昌侯府的丹书铁券,故而事情并不可两全。且不说案子至今还没有定论,你在这里抨击陛下包庇会昌侯,只不过是逞口舌之快。若是由你来判决,你又如何能确保案子能两全?”徐鸿的并没有丝毫退让,又是进行逼问起来。

“推己及人啊!”

“咱们虽是举子,亦该替陛下分忧!”

“陛下连庆云侯都斩了,此次断然不是包庇会昌侯!”

……

谭博正要发作,但在场的举子反倒是被徐鸿的一番话打动,四周正在围观的举子却是纷纷响应起来。

在大家都质疑皇帝不该这样做,亦不该那样做,但若是由他们来判处这个案子的时候,他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谭博感受到周围的压力,发现真动拳脚并不占优,便是摞下一句话离开:“全都是无知之辈,羞与之为伍!待本公子金榜题名之时,便可知谁才是有识之士,谁才是心怀公义!”

徐鸿和海宽等举子面面相觑,虽然发现谭博还在大言不惭,但亦是知晓接下来恐怕还真要以成绩论英雄。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东升客栈不再为会昌侯的案子起纷争,但大家都默默地备考,都决定在会试上一较高下。

二月一日,恩科会试如期而至。

以往都是首重第一场,只是现在大家都知道当今皇帝重实务,像去年的恩科乡试明显有所偏重于第三场的时务策。

当几千考生排队进入贡院的时候,便是传来了锁院的声音。

第一场会试的考试内容是四书中三道题目,还有参取考生五经所选中的一经来考四道题。

像徐鸿所修的是五经中的《尚书》,那么他考的是四道尚书题,其他考生则可能考《诗经》、《礼记》、《周易》和《春秋》。

以往这种考试既是基本功的大比拼,亦是考生运气大碰撞,八股文不在于创新,而是在于字词间的引经据典。

海宽等考生面对题目,亦是认真地开始作答。

通常而言,主考官、副主考官和八名同考官是内帘官,在开考后便会呆在聚奎堂那边等待试卷批阅,而外帘官则负责考场的秩序和发放试卷等工作。

王越除了第一天在明远楼看着考生入场后,便领着考官返回后面的聚奎堂,而第三天下午便送来了经过弥封和抄录的红卷。

由于没有任何舞弊的心思,故而审批试卷的工作进展十分顺利。

虽然会试共为三场,但跟乡试有所不同。

乡试每场结束都可以交卷离开贡院休整,次日再进入贡院继续考下一场;会试三场前两场考试交完试卷后,考生不许离开贡院,而是需要继续呆在贡院等到第二日开考。

次日清晨,第二场的试卷派了下来,而这一场所考的是诏、判、表、诰各一道,一直被认为最不重要的一场。

几千举子看到最后一道题目的时候,像集体中了定身术般,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镜头之中的非静止画面。

第223章 北妃教骑,帝推实政第179章 江西张,凤阳朱和我第50章 官场的世态炎凉第429章 一场失败仿越计划第140章 收网行动2第424章 江南赢了?连朱祐樘都坐不住!第249章 水落石出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为末第240章 军功封爵第三文臣第223章 北妃教骑,帝推实政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胜收第418章 惦记大明女人是要被回旋镖的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难测第284章 拨云见日,猫王降临535.第533章 有金闪烁,状元问世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赐东海第135章 新官铁面,帝治赣疾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蓝图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46章 满朝滑臣,治之不易第116章 人蠢无药可治第95章 荆楚美人,兵不厌诈第452章 黑幕终露,蚂蚁智慧第185章 暴风雨中的卖国贼第114章 养心莫善于寡欲?第272章 远窥石见,近观骥遁第173章 帝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第411章 嫁祸的人一点都不专业好吧第241章 迟到的正义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240章 军功封爵第三文臣第408章 这个数字连朕都不敢相信呢第232章 横山(求订阅求月票)第319章 皇帝面临无可奈何二事第135章 新官铁面,帝治赣疾第207章 拒东宫婚,迎民间后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157章 有刀雪枫,神盾将危第56章 京山风波3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枪第406章 咱们一起拯救大明吧?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骑兵遇到了克星第104章 弘冶抓贪,杀人诛心第380章 步步为谋,布局天下第336章 官官相通,乔新有词第139章 收网行动1第199章 取胜的钥匙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535.第533章 有金闪烁,状元问世第82章 明现首贪,破局不易第411章 嫁祸的人一点都不专业好吧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为末第356章 帝嗣由天,张秦常新第471章 有后持家,婴尿落奸第410章 不作死或许真的不会死!第186章 十三豹赵虎初显弓威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狱吧!第308章 小惊喜515.第513章 国之重臣让皇帝很失望第239章 大明的旗帜飘扬第11章 新旧之交,明暗之间。第459章 运河暗雷,帝迷姑苏第459章 运河暗雷,帝迷姑苏第92章 践行共谋,宋澄负恩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无私。第62章 朕的首辅呢?第153章 五国来使,帝宠朝鲜第370章 兵部双杰,侯陷绝境第154章 妙笔喜恩,画中帝王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赐东海第221章 朝无大夏,雷霆暴击。第390章 弘治要开启货币战争第291章 夏象暴击,帝曰加一第254章 帝问谁逆,忠民有言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贵第57章 京山风波4第226章 谁掌乾坤,勤劳致富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归舞台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论第112章 国母有缺,帝指军政第439章 再使大内,亮至尊牌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第34章 考场多汗,良材两棵第186章 十三豹赵虎初显弓威第245章 家家有本黄经?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难斩491.第489章 新兴的群体不容小窥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伟业547.第545章 明出青霉,帝国有疾。第332章 圣人有劫,命悬一线第75章 余波7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订阅求月票)514.第512章 人类的大灾难降临了第397章 最终还是想要赌一把啊!第47章 诗起诗终,臣子如棋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76章 绳套颈时,终是鼠辈第357章 有道无道,福祸自解第223章 北妃教骑,帝推实政第62章 朕的首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