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出来混总要还?

前厅的灯火通明,推杯置盏的声音不断。

身材肥胖的广东商会会长黄裕虽然面对周围人的敬酒,但亦是一个眼观六路、耳听八路的精明商人,所以成功捕捉到刘存业的反应。

只是他不明白张遂所说的大事,更不明白刘存业因何突然间害怕,总觉得这里有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

其实他心里还是有一个疑惑,刚刚没关注张遂还好,但现在发现张遂不同凡响后,突然意识到张遂一个外官不应该出现在京城。

满桌的美酒佳肴陆续被送上来,让这里的人吃得不亦乐乎。

虽然这场同乡会让翰林修撰刘存业产生了不愉快,谁都看得出刘存业对张遂产生了敌意,但并没有影响整体气氛。

在酒足饭饱后,黄裕端起酒杯提出一个请求:“鄙人不才,姓黄,单名一个裕。幸得祖上庇佑,这些年在京城和广州都积了一点家财,只是不想坐吃山空,故想开春便谋商路,所以还请诸位大人指点迷津!”

“这是什么情况?”

“这位黄会长可以说是咱们广东商界首富,但奈何流年不利!”

“我记得他是开当铺的,还曾向我们广东举子放债,难道当铺被关了?”

……

张遂扭头便向张鸿打探情况,在探听到一点口风后,当即结合自己的记忆进行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事情跟张遂所猜测的差不多,黄裕可以说是朝廷金融整顿的受害者。

黄裕所创建的金裕当铺不仅向广东的举子放贷,而且还承包着广东官员的京债,很多被外放广东的官员都是从金裕当铺举债。

由于资金充足,加上朝廷有人撑腰,还在广东那边黑白通吃,致使他几乎垄断外放广东官员的京债。

正是依靠广东方面京债收入,加上很多广东举子都向他举债,所以这些年的日子一直过得有声有色。

只是天有不测之风云,大明王朝迎来史上最有魄力的暴君,于去年开春便整顿金融,严厉打击高利贷。

金裕当铺虽然没有被查出伤天害理之举,但遭到朝廷的整顿后,生意可谓是一落千丈。由于没有努力争取朝廷所颁发的金融牌照,致使黄裕的当铺现在已经关门大吉。

“当铺确实被关了,但事情不止于此!这位黄会长的商业嗅觉确实很强,去年北京城房产十分火爆,他携带资金投资京城的房产赚了一大笔,但现在奢靡税不是出台了吗?”徐鸿显得幸灾乐祸地补充。

随着京城天花疫情被迅速控制住,朝廷经过最高会议的讨论后,已经正式向两京十三省颁布了最新的奢靡税。

奢靡税打击最大的是富人群体,从富人的衣食住行着手,而受影响最大的其实是房地产。

去年还因为联手炒高京城房产牟利而沾沾自喜的那帮人,随着朝廷正式出台奢靡税,这些人可以说是自食恶果。

现在北京城的房产价格不仅应声而跌,而且这些炒家正在面临高昂的奢靡税。

财大气粗的黄裕便是诸多受害者之一,手里足足坐拥三座要缴纳奢靡税的宅子。好在他参与的程度并不算太深,且饿死的骆驼比马大,倒还不至于直接倒下。

现在借着这一场同乡会,黄裕确确实实是想要求助在场的人,特别是拥有智慧的广东籍官员,从而谋得新的生财之路。

在场的新科贡士和落榜举子自知自己几斤几两,当即默默地注视在场的官员,特别是那位众星捧月般的状元郎。

刘存业虽然是典型的妈宝男,但终究已经是入朝为官,而且还是人人追捧的翰林修撰,三十岁的年纪亦是沾染着一份成熟。

“黄员外,依我看你该操持旧业!”

“孙郎中说得对,京城不行可以回广州干嘛!”

“不管是以何营生,当以诚信经营,这才是儒家商道!”

……

那位刑部郎中和刘存业等官员显得十分热心,只是大多数官员提议黄裕重操旧业,却是希望黄裕返回广州继续从事放贷生意。

“下次我不会再来了!”

“张兄,你这是为何?”

“一帮跳梁小丑还愚昧至极!”

……

张遂将那边人的提议看在眼里,心里显得无比的失望,只是改不了毒舌的属性,对那几个踊跃的官员直接进行鄙视。

徐鸿在京城时间久了,却是知道这些官员目光短浅,却是早已经见惯不怪,显得苦涩地摇了摇头。

亦不怪当朝户部尚书李嗣不组建广东乡党,若想要依靠这帮人介入朝堂争斗,只会死得很惨很惨。

“张巡史,你这是何意?刚刚因何摇头晃脑?”刘存业一直有所关注张遂,当即进行发难道。

刑部郎中等官员自然是站在刘存业那一边,当即纷纷投来了不善的目光,却是很瞧不起这个小小的辽东监察御史。

张遂喝了一口酒,显得直率地道:“正所谓食君之禄、分君之忧,你们作为大明官员如此怂恿黄员外重操旧业,当真对得住陛下吗?”

“你少要在这里大放厥词,这跟陛下有何干系?”有一位中年官员当即质疑。

张遂将手中的酒杯放后,迎着众人敌视的目光道:“陛下去年整顿金融为的正是给背负高利贷的底层百姓一条活路,若黄员外在京城都拿不到一个正规牌照合法经营,你们怂恿黄员外回广州是想要做甚?广东真缺一个放高利贷的商人吗?”

他并不是特意针对某一些,而是对这帮目光短浅的官员十分的失望。

这里的逻辑其实十分的简单,黄裕之前从事的是高利贷,让他重新开设当铺注定还是会从事高利贷活动。

若黄裕都不愿意在京城老老实实合规经营当铺,现在怂恿他回广州经营,不过是让广州多一个实力强劲的高利贷经营者罢了。

正是如此,轻则是广州多一位高利贷的老手,重则是这些官员正在违背当今圣上的意志,甚至在毁灭朝廷整顿金融的成果。

这……

刚刚质疑的那位中年官员很快理清了其中的逻辑,当即便是哑口无言。

“鄙人多谢诸位大人的献策,亦感谢张御史的提醒,诸位大人的意见定会好好参详,我在此先自罚一杯!”黄裕看到再起冲突,急忙端起酒杯站起来赔罪。

张遂看着将酒一饮而尽的黄裕,却是直接告诫道:“黄员外,若是你现在能够老老实实经营当铺并无不可,只是你还想着经营当铺赚大钱的话,你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朝廷不允,陛下不允,本官亦反对这种现象!”其实他今晚在这里发言,并不是要特意针对黄裕。由于出身底层的缘故,他曾经目睹高利贷者的残忍手段,亲眼见证过邻居家破人亡。

正是如此,他是双手赞成陛下整顿金融,金融机构通过高息攫取民众辛苦劳动成果的王朝必定很难长久。

徐鸿倒是觉得张遂今晚过于咄咄逼人,不由扭头望向苦主黄裕。

“多谢张御史提点,只是鄙人目光短浅,却不知您可有好的提议呢?”黄裕并不反感张遂的盛气凌人,显得虚心地求教道。

“他那一张嘴只会损人,哪能有什么好提议!”刘存业翻了一个白眼,显得嘲讽地道。

张遂迎着黄裕虚心求教的目光,心里不由一软地道:“当今圣上虽然整顿盐业和金融业,但亦兴纺织之业,故近些年京城纺织作坊多得其利。而今天子圣明,黄员外欲富贵,只要跟随陛下的意志而行。今后别总惦记国人的钱袋子,于国于民有利才是正道。虽已过进入纺织业的黄金期,但朝廷一直提倡以棉布换海外资源,今年是下南洋贸易的最佳时期。”

咦?

徐鸿一直觉得张遂像是一个木头,但听着张遂的这一番话后,突然发现自己还是小瞧张遂的商业智慧。

单是这一个商业的分析,不仅将朝廷的政策已经彻底吃透,而且还指向了下一个商业暴富的机会。

当然,下南洋是一场机遇,但亦伴随着很大的商业风险,毕竟那是一块充满着很多未知的领域。

“下南洋?”

黄裕的表情凝重,显得一副认真思考的模样道。

他其实已经意识到自身经商所存在的问题,不论是早期的金融,还是去年的京城房产,本质都是一种商业投机。

刘存业等人提议他返回广州城重操旧业,他亦有慎重考虑金融这一个方向,但由始至终都没有动心。

至于纺织业,他现在自然还有实力建厂,但确实已经错过最佳的建厂时机。反倒是张遂直指南洋,让他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隐隐看到一条光明的道路。

张遂将黄裕的反应看在眼里,只是自己已经将话说到这个份上,黄裕冒不冒险却是取决于他本人了。

其实他很赞成现在皇帝的做法,正在默默地将这些资本引领到海上,至于能不能暴富便看他们的造化了。

终究而言,商人想要暴利那就乖乖到海上,而想要从广大百姓的口袋榨取利润,只有死路一条了。

广东的同乡会并没有持续太久,一些官员和士子已经喝醉,有的被安顿在会馆,有的则送回家,其余人各自散去。

由于今年的会试时间推迟,所以殿试需要相应地延后。

或许是去年刚刚举行恩科的缘故,今年殿试的关注度明显要低一些,毕竟这里的状元很可能是去年的落榜者。

在很多领域都是如此,往往不是个人多么优秀,而是得到了幸运女神的眷顾。

只是到了弘治朝,似乎正在将运气的因素挤去,所重用的官员往往都是能臣,而不是那些被女神眷顾的状元郎。

几日后,张遂返回京城的真相揭露。

就在很多人还在困惑张遂因何返京的时候,当看到另一位外派的六部主事被召回,很多人这才想起去年的小传胪。

西苑,这是现在大明真正的中枢。

历史似乎再度重演,十二个官场新人再次一起来到西苑门前,只是他们的身份不再是前来参加小传胪的最优秀新科贡士。

状元刘存业、榜眼钱福和探花靳贵显得当仁不让地站在前面,却是跟他们的品秩无关,而是翰林官历来“高人一等”。

徐鸿等九名官员几乎都在六部任职,每个人都得到了历练和成长,正默默地站在后面,眼神显得敬重地望向眼前的西苑门。

只是奇怪的是,他们每个人都端着一个木盆。

身穿斗牛服的刘瑾从里面走出来,在确定了他们十二个人的身份后,便淡淡地道:“你们都端着草鱼,跟杂家一起进去面圣吧!”

一年之约终究还是到了,而小传胪的考题迎来了终章。

刚刚显得腰板挺直的三位翰林官员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般,翰林编修靳贵刚想要泄气,但很快重新挺起腰板。

他们三人在去年因为选择亲自养鱼,却是成功打动当今圣上,所以被赐一甲进士功名。

只是在这短短一年时间里,却是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

即便他们采用特大号的澡盆养鱼,但需要时常换水和喂食,而换水又容易让草鱼染病,所以草鱼压根坚持不了一年的时间。

面对不断出现的状况,刘存业写信回老家询问母亲,但书信刚刚离开京城的时候,那条草鱼就已经成为了一条臭鱼。

钱福倒是十分的洒脱,在草鱼还没有彻底凉凉的时候,便已经将那一条草鱼给炖了,还特意为草鱼写了一首“鱼死葬我腹”的诗。

至于靳贵则是在草鱼即将奄奄一息之时,却是交给自己的仆人负责打理,而这条草鱼竟然神奇地养了下来。

身后的九人则是表情各异,有欢喜,亦有悲伤。只是想要将一条草鱼养上一年的时间,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十二个人跟随刘瑾来到听潮阁前面,而后刘瑾便走进了听潮阁。

“张遂,你的草鱼养得这么大,不会是假冒的吧?”

“这条鱼比我的草鱼大了整整一大圈,明显不合理啊!”

“怎么不合理了?我在街口时常能看到比这一条大得多的草鱼!”

……

有人的地方便有是非,由于大家都是端着木盆,谁大谁小简直是一目了然,所以张遂成为了大家所关注的焦点。

徐鸿是将草鱼养在自家妻子后宅的池塘里,却是发现比张遂的草鱼要小上许多,不由得疑惑地询问:“张遂,你的草鱼养在哪里,怎么这么肥?”

“草鱼自然要放在鱼塘里喂养!”张遂显得理所当然地回应。

钱福一直是一个恃才傲物的孤傲之人,却是转过身困惑地询问:“鱼塘?这京城哪来的鱼塘?哪怕有,你亦买不起吧?”

503.第501章 美洲新总督遇上天崩开局第401章 天机玄妙的另一种解法第71章 余波3第11章 新旧之交,明暗之间。第250章 抽丝剥茧(补更)第13章 给你机会,你不珍惜?508.第506章 帝心难测唯有奋力拼搏!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46章 满朝滑臣,治之不易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难斩第112章 国母有缺,帝指军政第360章 王煜应劫,越刀指程第364章 铭窥世道,静妃多动。第352章 文气在赣,命途多舛第314章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第410章 不作死或许真的不会死!第406章 咱们一起拯救大明吧?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变第19章 宵小刘瑾,帝临考验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赢第442章 忠将出动,叛国者死。第479章 终究还是被怒火填满了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当夺门486.第484章 美洲冒险篇的真相一窥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56章 京山风波3第132章 京城四骏,案情明快第422章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阁刀来。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辟蹊径第364章 铭窥世道,静妃多动。第456章 疯狂知府,帝使问罪第135章 新官铁面,帝治赣疾第469章 独钓西湖,认知颠覆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辟蹊径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59章 京山风波6502.第500章 万国的使臣迎来了反哺时刻第297章 祸从口出,以血忠君第161章 正义彰显,两祠并立第264章 悍臣还朝,喜有双至(月票3)第413章 好好讲有人好像听不进去啊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451章 京城无君,妖事频生(求保底月票)第339章 乔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龌龊事第135章 新官铁面,帝治赣疾第449章 九州易位,泪别故土(求保底月票)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该死啊第293章 大内索弓,汉城尚文第455章 帝之手段,疯犬归窝第60章 血灾降临第41章 诗中带桃,庭中半苔第418章 惦记大明女人是要被回旋镖的489.第487章 命中注定般的东西相撞第205章 帝言诛族,破绽突现第419章 皇帝这是要轰炸江南吧?(求月票)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谋害朕第8章 国丧和新君第429章 一场失败仿越计划第207章 拒东宫婚,迎民间后534.第532章 国之基石,谜开传胪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总督人选497.第495章 另辟蹊径的大明军第397章 最终还是想要赌一把啊!506.第504章 顺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456章 疯狂知府,帝使问罪第13章 给你机会,你不珍惜?第240章 军功封爵第三文臣第11章 新旧之交,明暗之间。508.第506章 帝心难测唯有奋力拼搏!第317章 大明第一疯子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论第40章 美人迎归,君问何人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71章 余波3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题难答第268章 察院新观,越说正奇。第242章 富裕后的财政预算第446章 蛟龙出海,唇亡齿寒506.第504章 顺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212章 武勋遇雨,武举朝阳第384章 存天道灭人欲?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当赏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节第466章 宁要半璧,帝揭伤疤第431章 灾降华夏,帝解疑团第163章 帝治风奏,宋澄破谜508.第506章 帝心难测唯有奋力拼搏!第206章 赐号平反,佳丽三百506.第504章 顺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84章 群臣如鱼,帝起色念第62章 朕的首辅呢?第302章 帝谋长远,黑暗归满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457章 白银溺器,犬咬银主第254章 帝问谁逆,忠民有言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342章 弘治四年,风起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