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百战缺钱,青霉初芽

王朝跟家庭其实是一个道理,若自身的经济实力不足,跟人攀比而买车买房是一种极度不理智的行为。

自弘治登基以来,虽然在开源一项做得相当出色,但朝廷的“员工开支”一直没有停止,更是做了好几个“大项目”。

由于弘治坚持不向百姓加税,不想将底层百姓家里的救命钱榨取过来,致使大明财政早已经是捉襟见肘。

正是如此,在朝廷推行国债受阻的情况下,即便不优先设法解决开采吕宋金矿的前期资金,亦不能再对海西女真兴刀兵。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最耗费钱粮的行为并不是修宫殿,而是这种长途跋涉的讨伐战,每一次打仗都是在烧钱。

汉朝到了汉武帝时期,经过多少的休养生息,这才拥有北击匈奴的资本,而明朝亦是因为太宗朱棣的南征北战打崩了货币体系。

虽然丘濬充满怨念,但他跟奉天殿的其他官员那般选择了沉默。

其实跟丘濬一样心思的官员有不少,但现在朱祐樘已经是一言九鼎的帝王,加上刚刚那个库勒擦简直是蹬鼻子上脸,所有谁都不敢站出来反对。

说到底,此事只能怪那个小小的部落头领,亦不瞧一瞧现在大明皇帝是谁,竟然敢这般公然对暴君进行挑衅。

现在好了,暴君有了充足的理由打仗,哪怕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了。

至于最终的结局注定是两败俱伤,他们大明这边要绞尽脑汁筹集打仗的钱粮,而阿勒楚喀部落面临灭顶之灾。

元旦迎来一轮璀璨的朝阳,金灿灿的阳光落在紫禁城之中,这里的宫殿越发显得金碧辉煌。

接下来的宴会按固定的流程进行,倒没有再遇上什么风波。

只是经历刚刚的那场风波后,不论是帝党还是清流,面对满桌的佳肴都是没有太好的食欲,自然谈不上尽兴了。

朱祐樘并没有受到事件的影响,今日的胃口倒是不错,只是为了自身的安危着想,所以每样只吃了一点。

他自然知道一旦东北再兴战事,对大明的财政又是十分大的压力,甚至要逼得自己向百姓加征加派。

只是大明帝国要崛起,那么就不能够轻易退让,更不能在原则性问题上让步,不然最终只能继续走历史的老路。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这种情况必须根治,不然到头来受苦受累的还是华夏的百姓,再好的盛世终究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文人游戏罢了。

正是如此,既然海西女真不服气,那么打到他们服气为止,甚至借机改变这种“取之用民,用之于夷”的外交政策。

自己的子民都不爱的话,那么这种帝国注定不可能超过三百年。

原本他计划将吕宋的金矿开采后,等朝廷拥有更加稳定的财源后,再慢慢收集依附在大明身上的吸血虫。

只是计划终究赶不上变化,却是没有想到小小的海西女真部落胆敢在大朝会提出这种要求,简直是想将大明当成他们的提款机。

虽然接下来要面对更加复杂的难题,但面对蹬鼻子上脸的海西女真绝不能退让,更要从外部掠夺资源反哺自己的子民。

调鼎十年空伴食,君恩一饭报犹难。

在宫庭乐声中,刘吉看到皇帝行酒便举杯相迎,看到皇帝举箸,亦是拿着箸相随,宛如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人一般。

刘吉已经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内阁首辅,而今意识到大明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财政问题,亦是默默地苦思冥想想要表现自己。

吏部尚书李裕等官员同样想要替皇帝分忧,虽然现在面对的是战争款项的难题,但知道其实还得先行解决吕宋金矿的开采资金。

只是足足三百万两白银,哪怕他们愿意将自己的家底全部掏出来贡献给朝廷,那亦不过是九牛一毛。

历史仿佛又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明明是这个时代最有权势的一帮人,结果他们仍旧要为钱而发愁。

待宴会结束,文武百官和一众勋戚和使者恭送皇帝离开后,终于暗松了一口气,便三五成群地离开了奉天殿。

冬日高悬于空,整个天地沐浴在金灿灿的阳光中。

“开年又要打仗吗?”

“人家都瞪鼻子上脸了,能不打吗?”

“一个小小的女真部落,直接灭了便是!”

……

武靖侯赵承庆等武勋从奉天殿离开,一个武侯谈起战争的事情,结果绝大多数的武勋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

其实武勋对战争有着更强的执念,倒不是他们多么爱好战争,而是他们需要通过战争来提高自身的地位。

跟精通治国的文官不同,他们武勋最大的资本始终是军功。

他们从小便被视为帝国的大将军种子进行培养,并不需要他们自身有多强,只要他们比同辈的武勋要强便已经是出类拔萃了。

只要他们的胆子够肥,到军队转悠一圈,遇上以多打少便主动出击,往往能够得到朝廷很高的嘉奖。

当然,现在他们很希望能够效仿赵承庆,通过对外战争立场从而加官进爵,而且还能够手握军政大权。

当今圣上虽然从小接受儒家教育,但并不是一个重文轻武的帝王,反而给予他们武勋提供了很多的机会。

前有定国公府的徐世英位居东海总督,后有赵承庆以建州总兵的身份统治建州。

国子监祭酒新建伯王华在旁边静静地听着,心里并没有太强的军功欲,只是知道开年后国子监还得更加重视军事学科。

得益于朝廷的拨款,自己所执掌的国子监不仅扩大了校区,而且还设立了奖金金制定。

自从他成为国子监祭酒后,亦是越来越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性,而国子监成为帝国人才的摇篮离不开财政的划拨。

现在得知帝国要对外征战,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培养更多的军事人才,从而帮助帝国百战百胜。

“这仗不是说打就能打,钱粮怎么来呢?”

“吕宋那边的钱还没有筹集,而今哪来的钱打仗!”

“打仗的钱粮确实是一个问题,但这场仗是非打不可!”

“若不是何乔新在年前玩了那一出,事情又何以至此呢?”

……

户部尚书李嗣等官员沿着台阶朝奉天门走下去,有的官员不免操心起钱粮,只是更多的官员支持打仗,而后将矛头指向了刑部尚书何乔新。

其实最理想的结果是朝廷通过国债解决吕宋的资金问题,而他们再面对这场战争的事情,便是可以从容很多了。

只是现在,他们不仅要解决针对海西女真的战争款,而且还得想方设法将那三百万两白银筹备完毕。

正是如此,在想到刑部尚书何乔新的那个恶心举动后,他们亦是恨不得生啖何乔新的肉。阿啾……

都察院的大牢内,关在此处的何乔新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

在这个牢房关了一晚后,不说养尊处优的何乔新,哪怕是寻常人在这里都受不了,很自然被冻感冒了。

何乔新此刻蜷缩在角落上,突然觉察到有人在咒骂自己,想到昨晚在这里被冻成了狗般,顿时怨恨地朝紫禁城的方向望过去。

如此的暴君,如此不讲情面,大概是命不长了。

晴朗的天气容易给人带来一份好心情,离开紫禁城的官员显得格外的兴奋。

虽然前天便已经放假,但终究还要参加今天这一场元旦大朝会,所以严格意义上是今天才正式开启春节假期。

“现在最重要是先行解决国债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是无解,谁真敢将钱借给朝廷呢?”

“从古至今都是说忠孝,哪有子民向君父放贷的道理,这是有违伦理了!”

“若是连三百万两的窟窿都填不上,又谈何征讨海西女真,这场战争根本打不起来!”

……

礼部左侍郎丘濬等清流仿佛人间清醒般,在指出了时下最紧要的难题后,又是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

现在谁都知道朝廷缺钱,亦是急需要钱,但年前提出的国债并不被大家所看好,甚至已经认定是一条死路。

正是意识到这一点,以致一些头脑灵活的官员心情愉悦,却是知道暴君恐怕很难得偿所愿了。

干清宫,早晨的红炮衣落得一地。

朱祐樘乘坐龙辇回到这里,很满意自己所居住的四合院。

虽然因大朝会而面临一场战争,但他知道每临大事需静气,而今最重要是好好地度过今年的长假。

虽然作为帝王已经拥有一切,但能够真正放松的时候其实并不多,而他很是珍惜这一段悠闲的时光。

尽管不可能将朝政通通抛到脑后,但这个假期会将这些政务放到次要的位置。

新年的情况比较特殊,出于雨露均沾的考虑,每年的大年三十都是先敲定跟皇后共度春宵,而后则是进行五连抽。

从年初一到年初五,侍寝的嫔妃注定是不重复的。

不知是朱祐樘有意为之,还是天意如此。

初一是充媛林琪琪,初二是淑容杨紫苏,初三是月美人青月,初四是莲美人藩金铃,初五是北妃伊克锡。

由于某些原因,其实初三和初四的情况一样,那是属于共享快乐的游戏。

年初二当晚,朱祐樘遇上的是精于医术的杨紫苏。

杨紫苏在几个嫔妃中剑走偏锋,不像青月的冷,不似莲美人的热,亦不像皇后的正,亦不似北妃的野,而是柔情中透着几分狂野。

她是微胖界的天花板,脸蛋有着一点婴儿肥,但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身材则是该瘦的地方瘦、该胖的地方胖。

在这种寒冬中,这种微胖的女人无疑更有诱惑力。

烛光如炬,整个房间很是敞亮。

宫女和太监都已经离开,只有负责记事的女官和太监候在外面。

杨紫苏已经钻进朱祐樘的被窝,虽然已经宽衣解带,但正坐在朱祐樘的前面,那双漂亮的眼睛温柔地望着躺靠在床头上的朱祐樘。

由于朱祐樘对嫔妃没有过于湮灭天性,甚至鼓励她们培养自己的爱好,以致北妃的奥术是不降反升。

杨紫苏其实是一个医痴,似乎是将朱祐樘当成了小老鼠般,亦是认真地帮着朱祐樘号脉。

在这种淡淡的灯光中,作为嫔妃的杨紫苏在床上给皇帝号脉,这无疑是很罕见的画面。

“朕帮你设计了一批医用手套,以后你真要坚持给太妃或宫女号脉,记得要戴上,当心细菌感染!”朱祐樘看着眼前隐约隐现的女人,便认真地叮嘱。

杨紫苏虽然认真地听诊,查看朱祐樘最后的身体状况,但亦是分心询问:“陛下,细菌是何物?”

自从龟苓膏研制成功后,她意识到眼前的男人超凡,即便自己从小痴于医术,亦不见得能比眼前的男人医术高明。

“一种咱们眼睛看不到,但真实存在的微生物,亦是很多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朱祐樘想到广告中的细菌形象,便进行简单描述道。

其实到了现如今,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很多疾病是因个人卫生问题而起。

杨紫苏想到医书上很多传染病都是在穷人间迅速传播,当即认真求教道:“那怎么才能消灭它们呢?”

“这个问题有点难,不过据朕所知……青霉素有效果!”朱祐樘认真思索,而后给出答案道。

如果提及免疫学,那么离不开牛痘的启示,但提到细菌的宿敌的话,无疑是大名鼎鼎的青霉素了。

青霉素的问世,可以说拯救了上亿人的性命。

杨紫苏被朱祐樘的话所吸引,却是忘记了号脉,身子不由自主地凑近朱祐樘:“青霉素?这是药吗?如何获得?”

“首先……”

“陛下,怎么了!”

杨紫苏顺着朱祐樘的目光,很快便注意到自己已经是春光乍泄。

只是面对皇帝炽热的目光,她眉目含情地瞟了一眼朱祐樘,接着懂事地拉高了睡裙,然后坐了上去。

“首……首先用芋煮成汁……”

“混合米磨成的汁……培养……”

“培养出青霉……然后等……等上一周的时间!”

……

在断断续续的声音中,一个青霉素的土法制造从朱祐樘的嘴里全部坦白出来,只是额头已经布满了细细的汗珠子。

女人在晃脑中,默默记下了这个土法。

历史的车轮似乎在这一刻发生改变,本不该出现的东西,但在今晚已经埋下了春天的种子。

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243章 论政的严重后果第203章 抽丝剥茧,抄家灭族第73章 余波5第330章 帝欲取金,风浪有阻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赐东海第165章 武勋有隙,黎使论罪第217章 春种恶果,祸于南端第75章 余波7第54章 京山风波1第414章 大明万一真有暴君呢?第475章 弘治要画一条线第338章 君臣佳话,万安有礼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饱鸱咽第15章 盐法虫害,天子挥棍第209章 帝遣使择,谁能为后?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将士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第18章 帝有谋略,润物无声第476章 五百万两的真正意图第214章 帝迎新婚,强龙出海503.第501章 美洲新总督遇上天崩开局第117章 谏臣解日食548.第546章 恶疾缠相,帝终出击第169章 王圣人又逃婚了?(求月票)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内外第408章 这个数字连朕都不敢相信呢第379章 雄才大略,谎话连篇第109章 有声金铃,新元弘治第470章 预言成真,帝国动荡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头一用吧?528.第526章 朝事遇难,喜恩献策第239章 大明的旗帜飘扬第120章 扬州梦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赢第321章 出来混总要还?第353章 地产宰相,曾夺文运?第441章 大内遇火,寄情江南第233章 军魂(求订阅求月票)第383章 凶饥曰蝗,众臣争“相”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龌龊事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为进525.第523章 交通强国,十年首战第81章 王越承重,内臣有害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胜收第480章 陛下大将军与北元女俘第234章 兵伐谋(求订阅求月票)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现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后宫憎狐!第79章 盐事邻私,官却无恐541.第539章 后宫有主,案情难明第269章 能臣归位,线生祸端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书第163章 帝治风奏,宋澄破谜第247章 开年第一声雷第148章 百世之谋,起于硅步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勋下水489.第487章 命中注定般的东西相撞第449章 九州易位,泪别故土(求保底月票)第172章 皇帝越来越成熟了第137章 旨降王府,圣人自荐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226章 谁掌乾坤,勤劳致富513.第511章 苦头吃尽方知故乡好514.第512章 人类的大灾难降临了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党在网第73章 余波5第170章 朕被演了吗?(求月票)第137章 旨降王府,圣人自荐第63章 这顶帽子臣顶不住啊!第371章 底牌尽出,阴盛阳衰。525.第523章 交通强国,十年首战486.第484章 美洲冒险篇的真相一窥第404章 一年八亿两白银要到手了?第90章 礼部人事,廷推之争501.第499章 弘治最终还得疯狂挖金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内外第204章 奸佞当除,民有恩票(补更)第121章 缩绳隐田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伟业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谁主?第117章 谏臣解日食第223章 北妃教骑,帝推实政第203章 抽丝剥茧,抄家灭族第334章 万难唯钱,君臣苦乐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284章 拨云见日,猫王降临第260章 一招制敌,帝国起航第46章 满朝滑臣,治之不易第394章 继承人是个大难题调整通知!第277章 有宴荣恩,武将乱文?489.第487章 命中注定般的东西相撞第390章 弘治要开启货币战争549.第547章 大王亮牌,祸降于世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护?第414章 大明万一真有暴君呢?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欢乐时加隐忧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