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赐东海

由于大明介入日本社会,造成日本的战国历史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偏差。

六角高赖所代表的东军并没有被击溃,在利用自身资源从大明商人手里购得粮食和武器后,跟西军打得有来有回。

日野富子跟幕府三统管之一的细川正元谋画更换将军一事,亦是被将军足利义尚提前知悉,导致整个将军幕府内部出现了严重的裂缝。

最受影响其实还是大内家,大内政弘所率领的军队是东军的一股重要组成力量。

因大内军受后方粮食供应严重不足的影响,他们面对西军只能选择退缩,最终主动选择脱离了战场。

战场的形势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内军不仅没能歼灭六角高赖的军队,甚至牵制作用都没有体现,直接拖累了整个东军的战力。

大内家现在不仅面临战事失利的结果,而且自家的粮食急切需要解决,更是出现丢失整个九州岛北部地盘的风险。

大内政弘端坐在椅子上,面容阴沉,目光如炬。

虽然已经大半年不相见,但他的眼中没有丝毫对儿子的温情,眼睛中只有严厉和失望。

自己领兵前去打仗,将偌大的家业交由他来打理,结果让到这个原本十分殷实的家业变得一团糟。

大内义兴跪在大内政弘的面前,在父亲的威严下,他的整个身子不由得颤抖起来。

他试图解释自己的行为,甚至在父亲回来前便找到了说辞,但此刻话语在喉咙里打转,最终只化作无声的叹息。

“龙童丸,你知道你都做了什么吗?”大内政弘的声音冷冽而威严,回荡在大厅之中。

大内义兴低下头,不敢直视父亲的眼睛。他知道自己犯下了严重的错误,但内心却仍然抱着一丝希望,希望父亲能够原谅他。

他之所以选择跟大明王朝决裂,那是大明皇帝竟然想要她姐姐,而且他大内家不能有损声誉,何况江南商号那边明显给得更多。

陶谦道、藏田正赖和石桥九郎等四位家臣跪在大内义兴的身后,此刻亦是低下了头,只希望这场风暴能够一些。

大内政弘走到大内义兴面前,扬起手上的竹棍,然后狠狠地打在大内义兴的背上。

这一棍的声音清脆响亮,让在场的人都为之一惊。

“你跟大明叫板,这是自取其辱!江南商号既然一再失约,那就不该再心存侥幸,这叫知错不改!”大内政弘怒吼一声,又是不解气地说教:“龙童丸,为父本以为你会明白家族的期望,但你却如此不争气,让为父大失所望!”

大内义兴感受到背部火辣辣的疼,但跟自己身体上的疼痛相比,此刻他的内心更是产生了深深的自责。

特别是自己屡番将希望寄托在江南商号身上,结果江南商号迟迟没有运来粮食,导致他们大内家的处境越来越糟糕。

“家主,一切皆因小人所起,跟少家主无关,还请家主责罚小人!”陶谦道鼓足勇气,便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道。

大内政弘已经知晓事情的始末,便是冷冷地望着跪在地上的陶谦道:“你即刻前往东海总督府求和,不论牺牲什么代价,务必让大明跟我们恢复贸易!若是完不成,你便切腹吧!”

在说出最后的时候,语气微微加重,更是带着一丝的怨念。

虽然他知道陶谦道的初衷是为了离间大明朝廷和大友家的关系,而且当初面临大明皇帝施压未必会嫁女儿,但现在事情到这一步总归要有一个来承受责任。

既然自己并不打算废掉这个还没有成年的儿子,那么自己最好拿这个始作甬者的家臣开刀。

“臣领命!”陶谦道知道这是自己最后生还的机会,亦是保住自己家族地位的最后希望,当即规规矩矩地道。

九月的阳光透过轻柔的云层,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

一阵微风从海洋深处吹来,带着些许凉意和咸湿的海水气息,轻轻拂过码头上人们的脸颊,令人感到无比清爽。

由东边行驶而来的海船停泊在这座大明城边上的海港上,陆续有东瀛服饰的人员从那海船上下来。

朝仓家的使者身着一套庄重的和服,身后带着几名日本武士,然后踏着稳重的步伐从码头走进了大明城。

只是最受东海总督府重视的,还是身后出现的伊势家。

原本受邀的是伊势家的使者,但来人竟然是他们的家主伊势新九郎,这个战国开启后的第一位大名。

伊势新九郎跟那些世袭大名不同,他是桓武平氏伊势流十一代当主备中国高越山城城主伊势贞藤之子。

二十余岁时,获伊势氏同族的举荐,上京担任将军足利义视的专用引见人,自身仍然继承备中高越山城三千石的俸领。

应仁之乱起,伊势新九郎随义视避居伊势国,后义视回京时伊势新九郎不愿同去,便放弃领地与引见人身份隐居于伊势山中,成为浪人。

此时与荒木兵库、山中才四郎、多目权兵卫、荒川又次郎、大导寺太郎与在竹兵卫等六人结义,扬言:“现在正是立身扬名的好机会。关八州古来便是群雄割据之地,只要掌控此处,定能夺取天下。大家同心协力一起开创新天地吧!”。

七人于前往骏河国途中特地到伊势神宫参拜,喝了神水,并在神前立誓:“无论发生何事,七人绝不能反目不和。彼此摩旗相助,努力建立军功,砥行立名。如果有人幸运当上大名,其他六人必俯首称臣,协助该人治理国家。”

1468年,七人循东海道东进,到达骏河国今川馆城投靠骏河守护今川义忠。

伊势新九郎原先于京都担任引见人时,曾把胞妹北川殿许配给赴京拜见将军的义忠为侍妾,北川殿深得义忠的宠爱,为他生下了独子龙王丸。

伊势新九郎为首的七武士早期一直是客卿身份,只是偶尔参加小战役,没有什么作为。

1476年,今川义忠受幕府之命,向属于斯波氏的领地远江国扩展势力,讨伐在骏河靠远江边境一向一揆获胜回今川馆城时,遭到尾随而来的残馀一揆众袭击当场战死,馀众大溃而回。

今川义忠正室无后代,只有北川殿生有一个年仅六岁的庶子龙王丸。今川氏众臣大为惊慌,在忙乱中分立成两派,互相支持以义忠独子龙王丸或义忠之弟小鹿新五郎范满为新主。骏河是室町幕府通向关东地区的要害之地,因此今川氏的内讧也引起幕府方面的关注。

今川家为了后继问题而闹得天翻地覆时,伊势新九郎身边的六武士也惶惶不可终日,轮流向北条早云建议,要他出面解决问题,但伊势新九郎却从容自在地答道:“时间尚早”。

当两派爆发严重冲突险些以刀兵相见之时,伊势新九郎提出:“龙王丸是今川家的继承者,但是目前先由范满充任龙王丸的监护人,范满可以在龙王丸尚未元服之前先暂时代理今川家的政事”。

1479年,伊势新九郎离开了骏河回到残破不堪的京都,再次的担任幕府的“申次众”一职。

1487年,龙王丸已经十七岁,准备要进行元服式好来正式继承今川家家督,但小鹿范满与其党羽不肯交出家督权,而北川殿见情况不对便立即写密函派遣使者快马前往京都通知伊势新九郎。

同年九月,伊势新九郎与荒木等六人在接到密函时连夜离开京都前往骏河,与支持龙王丸的今川家臣联络并且秘密的聚集了众人到北川殿的住所石脇城。

伊势新九郎认为大义在他们这边,当晚组织突击军由他亲自领队前往小鹿一党所盘踞的今川馆城进行袭击。经过一场激战后,小鹿范满以下的家臣都全员战死,而范满本人也被当场诛杀。

范满一死,骏河国内的反龙王丸势力不久就完全瓦解了。

伊势新九郎继续帮助龙王丸四处奔走,最后终于取得了两公方的正式承认使外甥龙王丸成为今川家之正统家督,同年龙王丸就元服改名为今川氏亲。

因累积以上数功,今川氏亲便与其母北川殿还有诸重臣商议要对早云进行赏赐。商议的结果是让伊势新九郎自行选择骏河国内最富庶的一个郡作为酬谢。

伊势新九郎此时却向氏亲提出了以今川馆城东方骏河与伊豆交界的兴国寺城与周边十二个乡为赏赐。

此一要求让氏亲与所有人大吃一惊。因为兴国寺城与周边的十二乡是骏河国内最贫瘠荒凉的土地,不是沼泽,就是湿地,整体收入顶多可养二百至二百五十个手下。兴国寺城与其说是城,不如说是一个临时性的山寨还比较适合。

由于伊势新九郎的坚持,所以他终于以56岁的高龄当上了兴国寺城的城主。

伊势新九郎之所以放弃肥沃的土地,选择跟伊豆国相邻的贫瘠之地,其实是看准了伊豆国的内乱。

在得到大明的暗自支助下,伊势新九郎将夺取伊豆国的计划提前一年。

他先是煽动扇谷上杉定正跟上杉显定的冲突,促使茶茶丸派遣大部分的部队前去支援显定,让堀越御所的驻守兵力大减。

伊势新九郎兴国寺城仅仅只有两百名的军势,为求计划周全而遣使向骏河的外甥氏亲调借了三百名的兵力使用。

伊势新九郎亲自指挥这五百名的部队借助大明的提供的船只从骏河清水港出发,越过骏河湾抵达伊豆半岛,仅两个时辰就顺利的攻下了堀越御所,并且当场斩杀了足利茶茶丸。

在攻下了堀越御所的时候,伊势新九郎就在御所旁的天岳山上开始兴建了韭山城,作为他统治伊豆的根据城。

至此,他成为了日本伊豆国的新大名。且不说大明对他有恩,而且他区区几百手下的领主压根没有嚣张的资本,所以十分乐意抱住大明王朝的粗大腿。

在宽敞的东海总督府邸内,气氛庄重而紧张。

徐世英看着到来的一位大名及三位使者,彰显着东海总督的霸气,代表大明皇帝接受他们的见礼。

“外臣恭贺大明皇帝喜得皇长女,愿海霄公主殿下凤体安康,福寿绵长!”伊势新九郎等人将自己准备好的礼物送上,显得十分的郑重。

正是这个弘治五年,二十二岁的朱祐樘终于有了后代,但可惜并不是大家所猜测的嫡长子,而是得到了一位嫡长女。

或许是受到后世的影响,即便不是自己所想要的儿子,但能够得到一个女儿,还是让朱祐樘十分的高兴。

为了庆祝自己女儿的降生,朱祐樘早早给女儿赐海霄公主,亦是普天同庆。

首先,朱祐樘参照吕宋岛的模式,以东极岛的金矿为标的物,通过联合钱庄再次发行了足足二百万两的海霄国债。

其次是皇长女满月的当天,街道两旁会搭建彩楼、彩棚,上面挂满了各种灯笼、彩旗和装饰品,让整个京城充满喜庆的氛围。

接着,皇家斥资在午门前建了鳖山灯,还会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如歌舞表演、戏曲演出、杂技表演等,城北的鼓楼当晚会燃放大型的烟花。

同时,朱祐樘在皇宫内还会照办元旦宴那般举办盛大的百官宴,让海霄公主出现在文武百官面前。

不仅仅是在国内,此事亦是通过文书诏告四海,同时邀请一些使节前来,而伊势新九郎等势力的代表名义上是为了祝贺大明皇帝喜得皇长女而来。

徐世英在接受了这些贺礼后,声音洪亮而威严:“传陛下恩典,你们四家虽为外家,然与我大明通商能秉行公平通商,又有归我大明之心!特赐汝四家子弟可往大明都城学习和居住,今组建东海共同贸易体,凡此成员无法可享受大明商品优惠价,大明科技武器优先购得!”

“谢陛下隆恩!”伊势新九郎等人暗自一喜,当即规规矩矩地见礼道。

虽然他们并不明白东海共同贸易体,但却知道加入这个共同体后,便可以跟大明的关系更加密切。

不仅可以得到更加优惠的商品价格,而且还可以购得大明的武器。

伊势新九郎此次之所以能够顺利拿下伊豆国,虽然跟他们的战略部署有关,但离不开大明的军粮和武器的支持。

一旦持续得到大明的支持,那么他需要仅限于小小的伊豆国,完全可以向四周进行扩张,从而成为东边实力最强的大名。

四位代表依次上前,看着早已经拟好的协议。

这份协议其实还隐藏着一个好处,由于这里确定弘治银元的货币体系地位,弘治银元跟黄金挂勾,所以他们一旦发掘黄金便可通过东海总督府更换为弘治银元。

他们的笔触有力而流畅,仿佛在书写着一段新的历史。

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190章 科技兴邦第384章 存天道灭人欲?第111章 夜有巨银,之清通天。第120章 扬州梦第276章 难测帝心,恩榜现世第348章 帝膝难跪,终是抱歉。第9章 帝位未继,亲故上门第138章 案情有诈,从贵甘犬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节第15章 盐法虫害,天子挥棍第113章 死了就会变强?508.第506章 帝心难测唯有奋力拼搏!第142章 收网行动4第158章 仁寿有月,王越奏官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内外第346章 新相为桥,百官挟君第267章 春雨知节,侯喝梦水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142章 收网行动4第244章 年关前的最后一炸第370章 兵部双杰,侯陷绝境第148章 百世之谋,起于硅步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归舞台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贾俊入局第230章 百家刊明,镇南檄文第267章 春雨知节,侯喝梦水第301章 血洗爱新,大明向东第352章 文气在赣,命途多舛第356章 帝嗣由天,张秦常新502.第500章 万国的使臣迎来了反哺时刻第32章 文臣一心,杀器终现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赐仓使485.第482章 一树千获的耕藉礼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240章 军功封爵第三文臣第449章 九州易位,泪别故土(求保底月票)550.第548章 聋瞎贵后,终现演技第325章 宝船明远,明迎革命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326章 金路亦难,矿有血案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后一钓第70章 余波2第458章 双标帝王,血染陪都第226章 谁掌乾坤,勤劳致富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斩五连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蓝图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169章 王圣人又逃婚了?(求月票)第256章 以铁为契,帝陷两难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284章 拨云见日,猫王降临第410章 不作死或许真的不会死!第353章 地产宰相,曾夺文运?第455章 帝之手段,疯犬归窝第551章 海上归客第239章 大明的旗帜飘扬第367章 内有乱党,外存奸盟第98章 开中有弊,群臣保廉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骑兵遇到了克星第39章 徐溥迷途,谢迁转身第210章 东海新督,有刑凌迟(求保底月票)第216章 内外兼治,帝喜为上第411章 嫁祸的人一点都不专业好吧第123章 扬州浮尸,帝遇难题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当夺门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难斩第199章 取胜的钥匙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枪第328章 十月归途,喜忧参半第461章 帝血江南,尔香求血第321章 出来混总要还?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勋下水第457章 白银溺器,犬咬银主第201章 湖广非明,狠人汪直第271章 帝出难题,京势渐显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谋害朕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狱吧!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爷后盾(月票1)第62章 朕的首辅呢?第60章 血灾降临第416章 皇帝向纸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第117章 谏臣解日食521.第519章 谁是那个背后捅刀之人?第154章 妙笔喜恩,画中帝王第463章 天子赠礼,南巡终点第148章 百世之谋,起于硅步第47章 诗起诗终,臣子如棋第221章 朝无大夏,雷霆暴击。第29章 君君臣臣,好梦易醒第314章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场血(求月票)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185章 暴风雨中的卖国贼第356章 帝嗣由天,张秦常新第268章 察院新观,越说正奇。第260章 一招制敌,帝国起航第279章 千年之殇,国有内疾(月票6)第424章 江南赢了?连朱祐樘都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