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第493章 帝斗精怪,其乐无穷!

随着一场暴雨降临,京城的气温明显下降。

朱祐樘难得休息一日,正坐在观潮阁上,只是怀中不再是鱼竿,而是一个长得粉雕玉琢般的瓷娃娃。

时间飞逝,去年因出生而大贺天下的长公主,如今已经是十个月的宝宝了。

呀呀……

怀中的小公主对周围的事物显得十分好奇,一旦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便会张着嘴巴嚷嚷起来。

让人意外的是,那个冷峻的帝王亦是存在着另一面。

“笑一个!”

“再笑一个!”

朱祐樘十分疼爱自己这个宝贝大女儿,捧着这个已经长着四颗牙的小公主,亦是卖力地逗笑着道。

咯咯……

海霄公主显得十分的爱笑,亦是十分欢喜腻着朱祐樘,面对着朱祐樘的期待,显得十分给面子地笑得天真无邪。

“整天就知道疼你的小公主,亦不抱一抱烨儿!”常皇后刚刚给儿子换了尿布,上来看到正在卖力逗着女儿咯咯笑的朱祐樘吃味道。

朱祐樘的眼睛仍旧停留在瓷娃娃般的女儿脸上,显得温柔地道:“朕刚抱烨儿就哭着要找你,你这也能怪朕偏心吗?”

说着,他跟着自己宝贝女儿贴鼻翼,逗得女儿的四颗牙又露了出来,而嘴角挂起哈喇子。

“就是因为你少抱他、少逗他,他才这样子!”常皇后吃味地望着父慈女孝的一幕,直指核心原因道。

朱祐樘心里暗叹一声,有些恋恋不舍地将宝贝女儿交给旁边的牛蒙蒙,而后摊开双手:“既然你非要说是朕偏爱,那过来吧!”

跟性格外向贪笑的海霄公主不同,朱厚烨的眼睛充满着怯意,恨不得整个身子都缩进常有容巨伟的胸脯里面。

常有容看着如此腻着自己儿子的反应,心里亦是不由得暗叹一声。

她何尝不晓得自己儿子确实过于害怕生人,除了亲近自己跟奶娘外,其他人根本都不让抱,甚至到陌生环境都容易哭。

只是作为帝国的嫡长子,将来的帝国的继承人,又怎么能够这般胆小呢?

常有容对儿子疏远其他人还能接受,但惟独不希望父子关系生疏,特别看到宛如皇上小棉袄般的女儿,自然更是想要将儿子塞到朱祐樘的怀里。

哇……

朱厚烨刚刚到朱祐樘的手里,结果朱祐樘的手仿佛带刺般,当即哭得那个委屈,却是寻找着母后和奶娘。

“别哭,母后在这里呢!”常有容看着儿子的反应,顿时又心疼地接回了宝贝儿子。

朱祐樘看到皇后的反应,其实清楚皇后所想:“孩子还小,慢慢引导即可,不需要非亲亲抱抱才算亲近!”

都是初为人父母,朱祐樘没有经验,而常有容亦没有经验,夫妻两人还是处在一个慢慢探索的阶段之中。

常有容哄好自己的宝贝儿子,心里显得更加的复杂。

她何尝不想着儿子快乐成长就好,但他终究是帝国的嫡长子,不论是为了能让他将来顺利继承皇位,还是能够守住夫君所创建的崭新帝国,都需要儿子能够更加的出色。

只是谁能想到,这个儿子连他父皇都不主动亲近一些。

咯咯……

海霄公主重新回到朱祐樘的怀中,在看到朱祐樘脸蛋的时候,当即便咯咯地发笑。

这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常有容看到自家女儿跟朱祐樘亲近的模样,再看着贴在自己身上的儿子,不由得怅然若失。

“父皇带你逛!”

朱祐樘抱回自己的小棉袄后,却是知道这个女儿并不喜欢静坐一处,当即抱着她走下听潮阁到处逛一逛。

“烨儿,你得学你姐姐,要跟父亲多亲近!”常皇后看着朱祐樘抱着女儿离开,显得语重心长地告诫道。

朱厚烨作为一个十个月大的婴孩,自然不可能理解得了大人的世界,那双漂亮的眼睛充满着懵懂。

受到外面暴雨的影响,所以不能到户外区域游荡,朱祐樘只能抱着自己的小棉袄漫步在长廊之中。

雨中的皇家园林,显得颇有一番味道。

远处的琼华岛在雨幕的遮掩下,若隐若现,透出一种神秘而悠远的美感。

百草苑内种植着中药和珍稀花草,五颜六色的花朵在雨水的滋润下,更加娇艳欲滴。

暴雨打在镶嵌着翡翠般的明镜上,不断地泛起涟漪,而这里如同一幅有生命力的山水画,每一处景色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咯咯……

海霄公主在被朱祐樘抛起身子的时候,又是被逗得笑了起来。

虽然这西苑的景致很美,但她完全欣赏不来,更愿意父皇将她举高高,而朱祐樘亦是十分小心地满足着女儿的愿望。

夏季的雨来得猛,去得快。

下午时分,经过这场暴雨的洗礼,太液池的浮游生物增加,加上水温适宜和氧气充足,所以鱼情要远比雨前活跃。

朱祐樘将怀中熟睡的宝贝小公主交给奶娘照顾后,便投身于一场人与自然的斗争中,而此次目标明显地前往太液池的北边。

由于雨后的路比较湿滑,所以抬龙辇的太监显得格外小心,只是遭到朱祐樘催促快些。

在他们来到太液池北部水域的时候,一条大黑鱼在水中翻腾,带起一片片涟漪,似乎在向皇帝挑衅。

太液池的鱼类品种显得更多,除了已经觅得甲鱼的踪迹外,朱祐樘还遇上了一条十分难缠的大黑鱼,亦或者已经是黑鱼精。

朱祐樘有几次钓到这条黑鱼精,初次是尼龙线被绷断,第二次则是爆竿,而最近的一次则是脱钓而逃。

作为一个优秀的钓鱼人,自然是希望自己战绩辉煌,而表现战绩的方式自然是以最大渔获重量为基准。

正是如此,他心里已经跟这条黑鱼精杠上了,却是一定要亲手将这条黑鱼精钓起来。

北面的钓鱼亭,一切已经准备就绪。

朱祐樘选用最粗的鱼线和最大的钓子,目标十分明确地针对那条黑鱼精,挂上鱼饵便甩向那条黑鱼精所喜欢出现的水域。

黑鱼是华夏淡水水体中分布最广的鱼类之一,对环境并不挑剔,即使在有一定污染和低溶氧的水环境中依然能够生存。 如今生活在八百亩的大液池中,简直就是它们的天堂。

刘瑾是越来越喜欢看朱祐樘钓鱼,隐隐有一种前世那种喜欢看游戏主播玩游戏的味道,正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个浮标。

今日值班的京营统领是冯马,由于负责皇帝的安防,所以并没有分心在钓鱼的事情上,顶多是好奇地瞧上一眼。

朱祐樘此刻不再是悠闲地边喝茶边提竿,而是随时双手握紧鱼竿,显得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由于黑鱼精的力气过大,所以还得防着对方将自己撵进湖里出糗。

若说自己穿越而来,给华夏最引以为傲的两件事,一件自然是引进了土豆、玉米和红薯,另一件则是成功研究出尼龙。

这种尼龙线拥有远超天然纤维的性能,简直是新材料的一项革命。

现在主要是以尼龙鱼线的形式面世,尼龙线已经风靡于整个大明,成为无数捕鱼人和钓鱼人的法器。

从大的方面来看的话,尼龙线既是皇店敛财的一个拳头产品,亦是大明百姓获取蛋白质的重要方式。

要知道,跟有成本的饲养家禽相比,鱼类资源的成本更低。江河湖泊的鱼资源十分的恐怖,而鱼资源是可持续再生的。

你如果不进行捕捞的话,鱼类资源到达一个数量级后,亦会自然死亡。像你的鱼缸,不可能无限地养着繁殖出来的鱼。

现在的鱼类资源其实是一个道理,因捕捞技术过于落后,这个时代其实一直白白浪费上天赠予的鱼类资源。

若是大明可以从江河湖泊或者海洋中获取源源不断的鱼资源,那么蛋白质的问题迎刃而解,而今尼龙线的出现大大加强了大明开发鱼资源的能力。

正是如此,不仅朱祐樘对这八百亩水域拥有更强的开发能力,而且全天下的百姓通过尼龙线和尼龙网增强了捕捞野生鱼资源的能力。

朱祐樘手握着鱼竿,眼睛紧紧地盯着鱼标,有信心将湖中的黑鱼精钓起来。

来了!

刘瑾看到竟然是一个大黑漂,当即意识到是黑鱼精上钩了。

朱祐樘心里一紧,手腕一抖,双手握紧鱼竿,而鱼竿瞬间便弯成一道优雅的弧线,当即跟黑鱼精进行角力。

虽然大黑鱼十分常见,但黑鱼精却是少有。

在后世的记载中,已发现最大的黑鱼体长足足一米五,这已经是一些成年女性的身高。由于黑鱼是呈长条形的关系,一米五的体重仅仅三十斤。

由于黑鱼的寿命高达30-50年,按照它们的生长速率,理论上最大的黑鱼可以达到一百斤。

只是理论终究是理论,但后世的捕捞频繁,加上各种钓鱼人流走于江河湖泊中,所以没有黑鱼能够真正的在野生水体中长到它的体型极限。

朱祐樘感受到导致自己肾上腺素飙升的拉力,虽然不可能是百斤的理论王者,但必定已经越超后世的三十斤。

啪!

黑鱼精被拉到水面,结果一个漂亮的打水动作,当即溅起了一片水花,而它再度奋力向深水区域游去。

后世引进白鲢后,三十斤是轻轻松松的重量,但黑鱼是一种生性凶猛的纯肉食鱼类,所以想要钓起的难度要远比白鲢高。

朱祐樘多年执政所积累的沉稳与决断,力道与技巧完美结合,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姿势跟黑鱼精角力。

经过大半个时辰的缠斗后,黑鱼精终于耗尽了力气,亦是在浅水区域露出修长的身躯,引起刘瑾等人的惊叹。

以前在听到黑鱼精打水的时候,皇宫的太监和宫女都误以为是水鬼,却不想竟然是一条体型超大的黑鱼精。

朱祐樘看到大黑鱼已经被抄起,亦是大口地喘着粗气,任由挺着肚子的韩幼英过来给自己擦拭汗水。

韩幼英看着朱祐樘战胜这条黑鱼精,亦是由衷地为朱祐樘感到高兴。

阳光下,黑鱼精的鱼身闪烁着乌黑的光泽,而黄色的斑点已经宛如黄金般。

朱祐樘认真地端详着这条大黑鱼,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别看这条黑鱼精已经力竭,但这种鱼的生命力极强,哪怕离水最高能够活上三天。

“陛下,清蒸还是红烧?”刘瑾看到这条被刚刚钓起来的黑鱼精,当即讨好地询问道。

朱祐樘瞪了一眼这个吃货,轻轻地抚摸着鱼身感受着那滑腻而充满生命力的肌肤,当即命令冯马让人称重,然后将大黑鱼重新放归大液池。

若说以前还觉得八百亩水域是一座一望无际的湖,而今拥有了尼龙线后,现在的太液池更像自家的鱼缸。

黑鱼精在水中翻了一个身,游向深水域,却是刚好遇到一条更壮的伴侣,然后消失在碧绿的湖水中。

假以时日,它们夫妇未尝不能成长为一百斤的超级黑鱼精。

朱祐樘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深邃,仿佛在说:“若非朕之恩允,汝又岂能成精逍遥?”

夜幕降临,紫禁城的灯火璀璨。

干清宫的几十名太监和宫女围着皇帝而转,服侍钓鱼归来的皇帝享用晚膳和沐浴,亦或者帮着他寻些乐子。

朱祐樘通常在沐浴后,都会按时来到充斥着檀香的东暖阁,而后翻阅来到全国各地的情报或密折。

作为一个合格的帝王,可以有一些自己的小爱好,亦可以维护好自己的家庭生活,但却要能够掌握全局,更要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现在大明帝国最大的工程自然是明缅公路,这条预计要投入五百万银元的工程已经正式启动,由云南这边开始修建。

跟后世的轻轻松松便能开山搭桥不同,这个时代的修建道路确确实实是大工程,甚至会出现死亡数高达几万人苏伊士运河的情况。

不过在基建上,华夏确确实实是拥有很强的天赋。

虽然有瘴气和毒虫等问题,但由于拥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亦是可以克服这种自然伤害,而今的道路正在有条不紊地伸向了缅甸的北部。

其实道路的连通不仅有助于商品的流通,而且有利于统治。

此次打通明缅公路,虽然明面说是为了经济,但核心是通过统治缅甸,从而达到掌控印度洋的目标。

不仅是明缅公路的大工程正在进行,大明的公路债券已经发行,而今大明王朝已经着手打造更加快捷的交通网络。

虽然这个举动要耗费大量的财政开支,甚至会跟后世那般出现天量地方债务问题,但其实一切都是值得的。

像京城和江南之间的联系,早前过于依赖于京杭大运河,但现在亦是已经规划一条更加快捷的京杭公路。

当然,国内的公路主要还是要服务于经济,只有两地的货物大量流通,朝廷才会砸下重金,而后通过征收维护公路费用收回成本。

“东吁国出尔反尔,拒明缅公路通行其国!”正当明缅公路如火如荼之时,又一个颇有分量的王国跳出来阻止明缅公路。

朱祐樘将云南方面的情报轻轻放下,抬头望向西南喃喃地道:“汪直,希望如你所言,将印度洋献给朕,献给泱泱华夏!”

第346章 新相为桥,百官挟君第157章 有刀雪枫,神盾将危489.第487章 命中注定般的东西相撞第68章 君相和,门党生。第184章 万匹马骡南下意欲何为?第330章 帝欲取金,风浪有阻第442章 忠将出动,叛国者死。第261章 有宫长乐,锦衣出手(月票2)第95章 荆楚美人,兵不厌诈第476章 五百万两的真正意图第17章 外朝内廷,忠奸难辩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辟蹊径第232章 横山(求订阅求月票)528.第526章 朝事遇难,喜恩献策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场血(求月票)第313章 紫禁城飞来“天灾”第242章 富裕后的财政预算第106章 北元新势,帝斩侯贪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观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试减三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刚尚方?第338章 君臣佳话,万安有礼第170章 朕被演了吗?(求月票)第127章 刺驾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里的明君第126章 箭来第345章 风波不止,内阁新貌第200章 风起西南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带钱,东方衙门八字开第345章 风波不止,内阁新貌501.第499章 弘治最终还得疯狂挖金第319章 皇帝面临无可奈何二事第345章 风波不止,内阁新貌第159章 扬州官白,汪直奇招503.第501章 美洲新总督遇上天崩开局第305章 五倍不敌,王为鱼肉第443章 苦撑遇霜,帝计深远488.第486章 西方社会对东方财富的执念第50章 官场的世态炎凉494.第492章 迈向四万万人的超级王朝第480章 陛下大将军与北元女俘第314章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第160章 陈案不公,旧人当诛第120章 扬州梦第350章 勋戚惧风,百姓爱金第452章 黑幕终露,蚂蚁智慧第459章 运河暗雷,帝迷姑苏第84章 群臣如鱼,帝起色念第433章 大话东西,豆中黄金第301章 血洗爱新,大明向东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谁主?531.第529章 西欧路断,奇才命薄第411章 嫁祸的人一点都不专业好吧第217章 春种恶果,祸于南端第374章 血战到底,寿宴兴辉第276章 难测帝心,恩榜现世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归舞台第352章 文气在赣,命途多舛500.第498章 蒸汽机,出来吧!第79章 盐事邻私,官却无恐第256章 以铁为契,帝陷两难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齐奔海外第466章 宁要半璧,帝揭伤疤第91章 终是陌途,波云诡谲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407章 世间再无家家皆净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18章 帝有谋略,润物无声第312章 弘治新年消一国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338章 君臣佳话,万安有礼第66章 陛下,臣没教啊!第196章 大明不许这么牛逼的人存在(求订阅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难日第232章 横山(求订阅求月票)第256章 以铁为契,帝陷两难第127章 刺驾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骑兵遇到了克星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蓝图第299章 王越行正,脱罗计奇第305章 五倍不敌,王为鱼肉第358章 术道长夜,自清遇兵第218章 再无廷和,王越献策第295章 雷击逆臣,帝国遇劫第159章 扬州官白,汪直奇招第36章 床暖有香,尔雅事君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贵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龌龊事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对立面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赐东海第139章 收网行动1第335章 首辅已老,国债有阻第260章 一招制敌,帝国起航第440章 血洗石见,百两一石第286章 恶子之首,抄家问罪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125章 操练实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