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父子相逢

主公,这样子下去可不行啊……我们能压的住一次,次压制成功。如今是那些家伙闹事,我们手中有兵。可如果是我们手里的兵闹事,又该怎么办?”

人口越来越多,粮食越来越少。靠狩猎和劫掠,显然是无法满足目前的状况。

陈到不禁忧心忡忡。

对于这种情况,董俷也是束手无策。但他也清楚,如果不解决的话,会越来越严重。

这时候,他开始想念黄劭了。

“我们杀出去吧!”

薰俷在犹豫了很久,终于下定了决心,“叔至,我们总是缩在这里,也不是个办法。呆在山里,外面的情况一点也不清楚。倒不如杀出去,总好过在这里熬着。”

“主公,那些百姓怎么办?”

陈到苦笑着摇头说:“难道我们丢下他们不管吗?我们出去,是能够自保。但那些百姓可是手无寸铁,怎么可能抵挡如狼似虎的反贼?出去的话,岂不是让他们送死?”

薰俷咬着一根青草,沉吟片刻后说:“给他们兵器!”

“啊?”

“外面的那些人也不过是一群泥腿子,拿起武器就变成了杀人放火的反贼。反贼可以这样,那些人为什么不可以?叔至兄,我们保得他们一时,却保不得他们一世。”

陈到点点头,“主公这话说的不错,如今这也是最好的办法了。否则一旦我们的兵也跟着闹起来,可就真地无法收拾了。”

“这样吧,你去问问大家。愿意跟我们走地。明天一早出发。咱们不要求他们杀敌。但至少也能拿起兵器自保一下。不愿意和我们走的,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

“喏!”

目送陈到离去,董俷在清泉边上。洗了洗脸,感觉脑袋一下子清醒了很多。

不远处,徐庶正在月光下练剑。

要说这家伙也确实是个练剑的好手,短短一个月地时间里,居然把陈到的剑法学会。

再加上每日以虎戏打熬身子,看上去比以前粗壮了不少。

剑光闪闪。颇有些功底。徐庶一套剑法使完,面不改色心不跳,缓缓的收势站稳。

“徐兄弟!”

薰俷喊了一声。论年纪,薰俷比徐庶大三个月,也是兄长。徐庶听到薰俷的叫声,拎着宝剑跑过来,笑嘻嘻的说:“哥哥,你教给我的那套拳法。还真地是不错。”

“那不是拳法,只是用来打熬力气而已。”

“可是我觉得可以用来对战啊。”

薰俷无语。徐庶的这个想法他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没有那个本事把一套单纯的养气功夫变成拳法。也许,当年创造五禽戏的华佗确实也创出了杀敌的拳法。但经过一千八百年。杀敌的拳法早已经失传,至少薰俷学到的。只有这套养气健身的功夫。

“俷哥哥,刚才我听到你和叔至大哥地谈话了!”

“哦?你怎么看?”

徐庶想了想,“为什么你们不去颖阴呢?俷哥哥你是官宦子弟,官军应该不会为难吧。”

薰俷苦笑一声,心道:你怎么知道这里面的玄机啊!

可如果不回答的话,又不免会让徐庶生疑。董俷到现在也没有闹清楚,此徐庶是不是演义中的那个徐庶。如果是同一个地话,别看他还没有成才,却绝不可小觑。

“徐兄弟,不是我不想去……前些日子你也听进山避难的人说过,总督颍川军事地左中郎将皇甫嵩将军战死。颖阴虽然有官军,可天晓得现在那里是什么情况?如果我们冒然去颖阴,而那里又被反贼所攻陷……兄弟,到时候我们可就有危险了。”

徐庶想了想,“哥哥,我们可以不去颖阴!”

“不去颖阴?那去哪里?”

“颖阴郊外有一处庄园,虽说是庄园,却不比城镇的防卫差。那是荀氏家族的田庄……哥哥,你应该知道荀氏吧。那里不但有护卫,而且囤积了不少的粮食。荀氏在颍川是大族,平素里很有威望。我们可以去找他们寻求庇护,不行的话也可以借一些粮食啊。”

荀氏……

薰俷心里冷笑:老子何止是知道,还差点杀了他们家的一个人呢。

“如果按照你说的,反贼会放过他们?”

徐庶眨巴着灵动的双眸,嘿嘿的笑了,“哥哥,如果我是反贼头子,绝不会打荀氏田庄。”

“为什么?”

“第一,荀氏田庄守卫森严,更兼荀氏百年来人才辈出,颇懂得防患未然的道理。他们田庄的院墙,高且厚,比颖阴的城墙差不到哪儿去。反贼如果攻击田庄,肯定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田庄里除了一点粮食外,没有任何价值,可说是得不偿失。”

薰俷开始正视眼前这个少年了!

“哦,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第二点呢,荀氏在颍川颇有贤名,而且是百年的大族。打他们,就等

方大族彻底翻脸。哥哥,你应该知道,这些世族的如今世族尚在观望,打了荀氏,等于向北方世族宣战……嘿嘿,我不认为反贼已经有了这种能力。”

薰俷突然问道:“徐兄弟,这些你是听谁说的?”

徐庶脸一红,挠着头轻声道:“我自己琢磨出来的。前些日子你和叔至大哥讨论,我在旁边都记下来。闲来无事的时候,就自己瞎琢磨……如果说的不好,你别笑我。”

薰俷笑了起来,“徐兄弟,且末妄自菲薄,你刚才说的很不错。但是,如果荀氏不接受我们怎么办?”

“向他们借粮……然后可以寻一险要之地,先占山为王。反贼一般不会对贼寇下手,即便是招揽不得。也不会轻易出兵。因为豫州山贼为数不少。很容易就激起其他山贼的同仇敌忾。有了粮食,我们打着山大王的旗号,暂时会很安全。待官军反攻地时候。我们从侧后方突然袭击,定然可以立下大功……哥哥以为如何?”

也许,这个一心想要当剑客地少年,真的是那个单福先生呢。

薰俷点头道:“就依兄弟所说……徐兄弟,其实你读书比习武的前途更好。若你有兴趣地话,我可以给你介绍几个老师。襄阳名士庞德公。和我的关系很不错啊。”

徐庶摇摇头说:“不要,我还是喜欢做剑客!”

山谷里的百姓,只有一小半愿意随董俷出山。

大都是最早进入山谷避难的百姓。他们对董俷、陈到颇有信心。再加上陈到曾私下里和一些朋友提起董俷做过的事情,让这些人对董俷很信任。徐庶的母亲也认为,最安全地地方,也许就是在俷公子的身边。至少他是个忠于汉室,敢于舍身的好人。

加起来,一共有二百多人。

再算上二百多丹阳兵。零零总总的凑起来一共五百人。

薰俷和陈到商量了一个晚上,都觉得徐庶说的办法可行性很高。

次日一早,众人整装待发。薰俷刚要上马,却被陈到一把拉住。示意他到旁边。

“叔至,有什么事?”

“主公。此次出山,你不能用锤……甚至不能带锤!”

薰俷一怔,愕然道:“为什么?”

“您忘记了?我们曾杀了皇甫嵩!他的亲兵逃走了不少,而你的兵器,实在太显眼了。”

“这个……”

薰俷深知,陈到说的很在理。

可不让他用锤,那又让他用什么兵器?

陈到接着说:“不但是锤不能带,您地投枪、盔甲,都不能再用。最好找个地方,埋起来。”

“叔至,那你让我用什么?”

陈到苦笑说:“主公,我也知道这很为难你,可这不是没办法吗?那天杀皇甫嵩的时候,您带着这个头盔,遮住了大半张脸,他们不一定能认出你来。可您的这身行头,实在是太抢眼了……您想想,这大汉的天空下,又有多少人如您这样地打扮?”

说完,陈到看远处正在列队的丹阳兵。

“前些日子我们出山劫掠,末将曾杀了一个反贼头领。那家伙用地是一柄独角铜人槊,重约八十斤。我不知道主公是否会使槊,如果会的话,可以先拿来凑手。”

“也罢,就依你所说!”

陈到把董俷带到一个大坑前,“这是昨夜我让人偷偷挖出来的坑,您把兵器和盔甲都埋起来吧。这件事,你知我知,就算有人说是您杀了皇甫嵩,您也不要承认。”

“这我省的!”

薰俷脱下了盔甲,把大锤和投枪都扔在了坑里。斩马剑也不敢再用,一并扔进了大坑。坑边有一块巨大的石头,约有八百多斤重的样子。薰俷运足丹田气,猛然大喝一声,将巨石推进了坑中,把盔甲兵器,压盖的是严严实实。

“这样总可以了吧!”

薰俷长出了一口气,和陈到回到队伍中。

有两个丹阳兵抬着一杆独脚铜人槊走过来,董俷一把提起,在手里耍了一个花儿。

这独脚铜人槊柄长六尺,槊头的形状很古怪,呈人的形状,大约有四尺出头的长度。那铜仁有头有手,只有一只独脚,乍一看,还以为是个小娃娃。柄尾部有一个三棱鐏,可以用来突刺。这铁重约有八十多斤的样子,董俷掂量了一下,有点轻。

不过槊是十八般武器中的重兵器,专为马战所用。

有道是矛长丈八谓之槊。想要使一手好槊,可不是简单的事情。特别是这独脚铜人槊的用法更加复杂,一来是份量重,二来槊头的形状独特,比之普通的槊更难使。

薰俷早年在临洮也曾学过两天槊,并不算太精通。

不过总好过两手空空。薰俷在马上举使了一回,差强人意。当下向陈到点点头,表示这兵器还算可以。陈到也就放下心来。当下率领五十名丹阳卒在

道。

那些百姓在队伍中间。手里的兵器也是各种各样。

有的甚至扛着个子,看上去怪异地很。青壮在外围,妇孺在中间。一百名丹阳卒作为护卫。而薰俷则领着剩余地五十多名丹阳卒走在最后面压阵。这一行古怪的队伍。浩浩荡荡的走出了深山老林,向着颖阴方向进发。

这一路上,倒也没遇到太多麻烦。

偶尔会有一些流寇骚扰,但不是被陈到率人击杀,就是被董俷杀得落荒而逃。

百姓们从最一开始地紧张、担心,慢慢的也开始直面那些流寇。不少青壮都换了武器。更大着胆子和丹阳卒并肩战斗。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人,就是那徐庶。

慢慢的习惯了掌中这把独脚铜人槊,更琢磨出了不少使槊的心得。

薰俷把锤法中的招式和融合在铁槊当中,渐渐地得心应手起来。一开始,不少人还奇怪董俷为何不用锤。徐庶更是追着董俷问了好几次,但每一次都被董俷含糊过去。

时间长了,大家也就习惯了。

不少人甚至忘记了董俷还会用锤,甚至以为他一开始就是个使槊的高手。

只有徐庶。似乎有所觉察。问了几次之后,干脆也不再询问。让薰俷不免有些忐忑。

距离颖阴越来越近,遇到的反贼也越来越多。

不得已,董俷等人只好晓宿夜行。避开反贼的大部队。虽然有些艰苦,可却能保证食物的充足。从黄巾军和流寇的手里抢走了不少的粮食。而且随着一次又一次的交锋,丹阳卒地士气变得越来越高涨。特别是薰俷下了命令,每次战斗后的战利品,除了粮草马匹之外,一律交给丹阳卒自己处理。

那些流寇,可是劫掠了不少财富。

几天下来,丹阳卒收获颇丰,甚至连一些青壮看着眼红,也叫嚣着要加入其中。

这一天,董俷等人一如往常,在夜色中行军。

人们也都习惯了这种生活,也都没有发什么牢骚。徐庶抢了一匹战马,天天跟在董俷的身边。

“哥哥,从前面的树林里穿过,就能看见荀氏田庄了……你看,从这条官路下去,是长社。过了长社,就是颖阴。咱们先去荀氏田庄看看情况,然后再做打算如何?”

有时候,董俷真地认为这个徐庶,不管是不是单福先生,如果去读书的话,比习武更有前途。可也不知道这家伙是怎么回事,还就是迷恋上了当侠客,怎么说也没有用。

在这一点上,徐庶地母亲也很无奈。

“俷公子你有所不知,这孩子小时候曾遇到过一个剑客。当时那我们孤儿寡母的受人欺负,是那剑客出手教训了那些欺负我们母子的人。从那以后,他就立志要做一个剑客,管天下不平之事……他虽然孝顺,但有些事情我也劝说不得,只好随他去了。只希望他不要惹是生非,将来能明白过来,有些问题并非用剑就能解决。”

薰俷当下也就绝了劝说徐庶的心思。

偶像的力量啊……幼年时的经历,对一个人的作用太大了。

想他上辈子的时候,不也曾疯狂的崇拜过做解放军吗?虽然最后没能做成,可却影响了他一生。

“徐兄弟,那咱们在树林中休息一下。我带些人去荀氏田庄,希望能寻求到帮助吧。”

“恩,这样也好……如果一下子过去这么多人,荀家的人肯定会误会。”

当下,董俷催马赶上了陈到,把想法说了一遍。

陈到也很赞成,于是带着人往树林走。可没等走到树林,就听见远处有隐约的撕杀声传来。

正当董俷和陈到感觉奇怪的时候,有斥候前来回报:“有反贼和官军在长社外交战。”

“官军?”

薰俷和陈到看了一眼,顿感欣喜若狂。

总算有官军的消息了……这一路上见到的尽是流寇反贼,还以为官军被杀绝了呢。

“可曾看清楚官军旗号?”

那斥候回答说:“看清楚了!那官军的旗号上,写的是左中郎将薰。但究竟是哪个左中郎将,就不是很了解。”

左中郎将,董……

薰俷眼睛一亮,心道:莫非是我那老爹来了?

“叔至,你带一百人掩护大家进树林等候,其他人,都随我一同前往观战!”

说完后,董俷一磕马肚子。象龙仰天一声长嘶,唏溜溜的暴叫声在夜空中回荡。

#】如同闪电一般,朝着战场方向疾驰而去。

#】一百名丹阳卒紧跟在董俷的身后,兴高采烈的奔跑。

网##】终于有大场面了!

陈到也觉察到了董俷的心思。

若真的是主公的父亲出任左中郎将的话,那么我们这些人,可就再也不需要担惊受怕。

第178章 武夫争雄第288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324章 大决战第391章 十年(一)第114章 明主条件第408章 群虎出闸第405章 水淹七军(二)第308章 小儿也是大敌第190章 奉旨募兵第461章 宫孙乎?第253章 董氏一门第289章 南山桃花源(一)第309章 皆为汉民第322章 大决战(五)第210章 雪鬼追踪第329章 西域二三事(三)第141章 三丑战三英(二)第283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第449章 贾诩二谋荆襄(二)第192章 名匠与发明家第108章 群英会第124章 敕勒歌第126章 一手黄金一手屠刀(一)第397章 十年(七)第192章 名匠与发明家第78章 少年行第154章 老实人发怒(二)第433章 活字第342章 名士之殇(一)第446章 无题第259章 纷乱开局第162章 韩与马(四)第12章 心思(1)第374章 长安之乱(六)第206章 千乘万骑走北邙(三)第476章 四猛八大锤(四)第161章 韩与马(三)第479章 文若不文弱第495章 决战之襄阳第419章 煮酒(一)第2章 董卓幼子第433章 活字第166章 兴盛不过三代第489章 西行第326章 卢龙塞第486章 长安(五)第498章 决战之一子绝杀第83章 一进雒阳第334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二)第19章 绿漪心思(2)第6章 伏波遗宝(1)第448章 贾诩二谋荆襄(一)第292章 南山桃花源第454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第43章 父子一诺(1)第394章 十年(四)第93章 绞肉机(五)第334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二)第149章 怜香惜玉否第489章 西行第419章 煮酒(一)第295章 并非那么简单(二)第112章 江东猛虎第209章 大宅门之四小虎第65章 巨魔袭来(一)第206章 千乘万骑走北邙(三)第66章 巨魔袭来(二)第385章 建安二年的雪(一)第102章 阴错阳差第7章 金城破羌(2)第86章 雒阳喋血第467章 温侯(五)第405章 水淹七军(二)第250章 汉安军第289章 南山桃花源(一)第138章 亦幻亦真第22章 杀人者‘公子’(2)第340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八)第52章 再战黄巾第311章 沙摩柯回家第162章 韩与马(四)第76章 五溪蛮人第128章 凉州之乱第282章 请主公上坐第253章 董氏一门第349章 南荣彧第263章 鸡鹿塞(三)第332章 曹吕联姻第419章 煮酒(一)第330章 西域二三事(完)第339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七)第84章 董卓不立危墙下第417章 议和第185章 雍水畔,董俷战三英(二)第139章 请君入京为质子第160章 韩与马(二)第16章 所为何来(1)第462章 没落陆家第351章 建安初年那些事儿第439章 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