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宿命相逢

雪夜之中,那座尸城荥阳散发森森的鬼气,矗立在黑暗中,城头不见半点光亮。

对于联军而言,日间所见到的一切,无疑是一场噩梦。

有的愤怒,但更多的却是恐惧。旌旗有气无力的在夜色中低垂,没有一点生气。

曹操坐在榻旁,看着气息奄奄的戏志才,心如刀绞。

“主公,莫要为我难过。幼年时,曾有仙人说我命不长久,能过四十方能安然无恙。我原想,今年我不过三十六,当能为主公效力,谋取将来。却不想一着失算,满盘皆输。我轻看了董卓,才有今日的劫难……主公,我有数言,望公谨记。”

“先生请说!”

“荥阳不可再打,主公当速速谋求脱身。”

曹操泪眼朦胧,轻轻点头,“操定牢记在心。”

“仲德刚愎、机伯虽有才,却少于机变。主公当求贤士相助,方能成就大事。我有一人推荐,主公可以寻之。”

“何人?”

戏志才剧烈的咳嗽起来,面色突然变得非常红润。不过那口中喷出的血,却让人触目惊心。

曹操连忙起身,要命人寻医生来。

哪知戏志才一把抓住了他的手,“主公,且听我说。长社西南,有一庄院,为荀氏一族所有。我所荐贤人,如今就居住在那里。此人姓郭名嘉,表字奉孝。”

曹操一震,“郭嘉?我知此人。只是他与董西平为师兄弟,焉能助我?”

戏志才一笑,精神看上去似乎好了一些。

“主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郭奉孝的确是曾求学于蔡邕名下,然其与董西平,并非主公所想的那般亲密。他虽家境贫寒,其祖上却曾历代在朝中为官,更亲近于士人。否则,他早就出山相助董西平,如何还寄居在别人的家中,主公可求之。”

曹操应了一声,“先生放心,操记下来了!”

“还有一人,为郭嘉好友。此人名荀彧,可比萧何,有经天纬地之才,主公可大用之。”

“荀彧?”

曹操点头,又将牢记在心。

说实话,他和郭嘉、荀彧都见过面,只是当年他落魄雒阳,何曾想过有一日自立门户?

“主公切记,荥阳不可久留!”

戏志才说完,再一次剧烈的咳嗽,紧握住曹操的手,也不由得松开。

曹操忙跑出大帐,找来了医生。

戏志才的病情暂时稳住,但是在黎明时分,突然呕血,虽有医生看护,却已无力回天。

曹操悲痛无比,一战之下,连损两人。

一个是他的智囊,一个是他的兄弟,这种难言的悲痛,令他昏倒在地上。但是,醒来之后,曹操却依然记住了戏志才的话语。他准备撤离荥阳,可是当他把这种想法告诉诸侯的时候。孔融、陶谦等人却不肯答应,而是坚决的要求在荥阳决战。

也难怪,各路诸侯损失惨重不说,而且颜面尽失。

虽然明知道荥阳难以攻打,却无法回头。打胜了,他们还有资本和董卓谈判,可如果就这么灰溜溜的走了,那可真的是丢尽了脸面。故而,荥阳就算不能打,也要打。

曹操明知道继续打下去,也没有结果。

可诸侯的情面难以推却,更重要的是他也不想这么灰溜溜的走。

毕竟那样一来,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帐下的众将,心中犹豫,但最终还是留了下来。

雪越来越大,尸城覆盖在白雪之中。

曹操决定,暂时修整人马,等待袁术的粮草送到,就再一次展开攻击。

几乎是在同时,成皋方面也停止了战斗。损兵折将的北路军,也开始了短暂的休整。

荥阳、成皋、伊阙关三地的战斗打响,令雒阳关注。

为了确保三关万全,董卓又调拨了一批人马,赶赴三关支援。伊阙关方面,由魏续、魏越二人率一万人支援;李通率领八千并州精锐,自雒阳北大营开拔,支援荥阳。班咫、晏明,奉命率令八千凉州兵奔赴成皋,大军调动,雒阳好一派热闹。

相比之下,位于雒阳东北方向的孟津,却显得非常安静。

孟津,古称盟津,是周武王召集诸侯,歃血为盟的地方,位于河水畔,是一个小渡口。

长一百里,宽五十二里。

这就是孟津的所辖范围,是一个多山,多丘陵的地带。

古人将孟津的地形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三山六陵一分川’。孟津古城,就卡在这三山六陵之见的一分川之上。延绵数百里的河水沿岸,自河内唯有这里可以到达雒阳。

华雄、庞德在抵达孟津后,河水还没有结冰。

持虎符夺走了朱皓的兵权之后,可这孟津城头上,却依旧插着朱皓的旗帜。

这也是出自氏仪的主意。虽说孟津不一定会发生战斗,可这朱皓的旗帜,却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混淆视听的作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这展旌旗,能立下奇功。

氏仪的年纪大约在二十四五的样子,典型的青州人模样,身材高大。

虽然是文士装的打扮,可骑马射箭的本领也不算差。儒家并非是死读书,读死书。相反在其基础的六艺之学中,射、御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勇武也很讲求。

要知道,那孔夫子的学生之中,可就有子路那种能万人敌的人物,又岂是死读书的书呆子?

也正是因为这样,华雄和庞德,对氏仪颇有好感。

氏仪浓眉大眼,国字脸,很有刚气。而在做事的时候,却总是三思而行,非常稳重。

华雄知道,这是董俷给他派来,专门当军师的人,怎会有所怠慢。

不看僧面看佛面,董俷的面子总要照顾。

一晃就过去了一个多月,华雄在孟津无所事事,每天好生的烦恼。虎牢关、荥阳、伊阙关的战斗越打越激烈,不时传来的战况,让华雄这心里好像猫抓一样的难受。

“令明,你说轵侯是不是对我有成见?”

这一天,华雄拉着庞德巡视孟津城头,终于忍不住轻声的询问起来。

庞德一愣,“大都护这话从何说起,轵侯平日里对您可是颇为赞赏,怎会有成见?”

华雄黑着脸,“没成见的话,为何把我安排在这种人迹荒芜的地方。”

庞德不由得笑了起来。

“大都护,此地虽荒芜,可对于雒阳而言,却是非常重要。早先这里冷清,是因为有河水天堑阻隔。如今,天寒地冻,河水冰封……我猜主公也正是担忧这个。”

“冰封就冰封,还不是冷冷清清……”

庞德微笑道:“大都护莫要小看诸侯。若我为诸侯,正面作战不顺利,定然会出奇兵。到时候,我孟津定然会有一场血战,大都护你害怕捞不到仗打吗?放心吧。”

“说不定诸侯是人头猪脑……”

华雄小声嘀咕,让庞德险些笑出声来。

人头猪脑,是董俷时常用来骂武安国的一句话。没想到华雄才到雒阳半年,就已经学会了使用。其实不止是华雄,庞德他们不也时常会引用几句董俷的口头禅吗?

人头猪脑……

主公实乃奇才,居然能想出如此妥帖的比喻。

庞德没有再去劝说华雄,既然能说出这种话,想必华雄心里面,已经接受了他的说法。

雪非常大,华雄在巡视了一遍之后,准备下城休息。

突然间,从远方传来一阵若隐若现的古怪声息。在雪夜之中,并不是很明显,但是长久在凉州作战,华雄已经可以从风雪声中,听出那一丝不同寻常的地方。

这么晚了,有人来吗?

华雄一蹙眉,隐于旌旗脚下。

庞德看了看华雄,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当下抬起手,示意城头上的士兵集合警戒,然后又命人立刻去给氏仪送信。

不一会儿,一队人马抵达孟津城下。

为首的是一个跳下马,大约有八尺身高,须发花白的老人,年纪大约在五十靠上。

使了一个眼色,有小校上前,厉声喝问:“什么人,再不停步,就放箭了!”

马上的老者亦抬手示意身后的人马不要前进,催马上前道:“敢问朱皓将军在否?”

小校一怔,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庞德已经站出来,大声道:“朱皓将军在府衙中,敢问阁下何人,又有何事?”

老者似乎有些犹豫,沉吟片刻后,命人取来弓箭,将一块玉佩绑在箭上,射向城头的旗门杆上。

“我是谁,小将军凭此玉佩,朱皓将军就知道了。”

“等着!”

庞德取下了玉佩,退了下来。华雄也从阴影处走出来,“令明,可认得那个老头?”

“不认得!”

就着松油火把的光亮,那玉佩上写着一个‘朱’字,反面雕刻有一个虎头。

氏仪这时候也上来了,走上前看了一眼玉佩,脸色顿时大变。他偷偷的躲在阴影处向下看了一眼。

而后匆匆的回来,“是朱儁,行车骑将军!”

‘行’这个字的用意,前面已经有过介绍,可以做代理来理解。行车骑将军,意思就是代理车骑将军,一般朝廷派人出征,如果需要有足够大的官职来威慑的话,往往会在官职前面加一个‘行’。等事情结束了,这个官职也就可以撤销掉了。

朱儁早先奉命剿灭泰山贼和评定青州的流寇,为三州督事。

而他原来的官职已经被撤销,故而汉灵帝就给了他行车骑将军的头衔,总督三州战事。

汉灵帝死,朱儁还在青徐交界处,并不在雒阳。

而雒阳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中,以至于也没有招朱儁回来。后来董卓入雒阳以后,曾调朱儁回雒阳。但朱儁以皇统不正,拒不奉召,不过也没有和董卓对着来干。

这时候朱儁跑来……

氏仪三人相视一眼,其目的不问可知。

“朱儁此来,必是为了劝说朱皓。”

“那……”

华雄一咬牙,“管他是谁,和咱爷们儿对着干,就是敌人,不如一刀……”

庞德轻轻点头,“如此甚好!”

三人议定,让小校上去拖住朱儁,华雄翻身上马,手持大刀。于城门后隐藏起来。

城门吱呀呀的开启,朱儁的注意力,也被城头上的小校所吸引。

就在这一刹那间,华雄猛然一催马,从城门下的阴影中杀出。他胯下的坐骑,是一匹浑红马,速度奇快。掌中大刀抡起,在大雪之中闪烁着光毫,眨眼就到了朱儁面前。

朱儁一怔,啊的叫了一声。

但不等他声音落下,大刀带着一抹好似雾气般的光毫就劈落下来,把朱儁砍成了两段。

与此同时,庞德率领人马自城中杀出,把朱儁的随行人马杀得是落荒而逃。

一场短暂的交锋很快就结束,华雄积压在心中多日的怒气,也算是得到了宣泄。

兴高采烈,掌得胜鼓回营。

但氏仪却乐不起来。

“子羽,为何闷闷不乐?”

氏仪说:“朱儁出现在这里,想必是诸侯所安排。今日我们杀了朱儁,只怕是明日就有大军抵达。”

“怕甚,轵侯说过,兵来将挡,水来土填!”

“大都护还是要小心一些,我看最好修书雒阳,通禀太师,让太师知道这里的情况。”

庞德也说:“子羽先生此言,甚好。”

华雄却不以为然,不过也不好拒绝。当下点头同意,由氏仪写信,通知雒阳方面。

从孟津到雒阳,也只有一天的路程,往来很方便。

庞德又说:“大都护,我拟领军埋伏于山后,待敌军前来,你我可前后夹击,到时候当能一举破贼。”

华雄想了想,“令明此言甚善,我与你两千精骑,埋伏山中,伺机而动。”

庞德当下领命而去,氏仪又和华雄商议,调集人马,准备迎接来日将临的恶战。

不过,联军的速度很快,在天亮时,抵达孟津关外。

按照氏仪的想法,最好不要主动出击。死守关隘,将敌人阻于孟津渡口。

这本来是万全之策,要知道出于谨慎,李儒给了华雄八千人,凭孟津的关隘,足以拖住联军。雒阳援军只要得到消息,可在一日之中抵达。从时间上,绝对是充足。

可华雄却不想这么干。

董俷击杀孙坚、吕布血战虎牢关,两人所立下的功勋,让华雄眼红的很。

虽然自认比不上董俷吕布,可心里不免还是想要展示一下无力,当下一口回绝。

率领三千兵马,自孟津杀出,在关前列阵。

华雄手握大刀走马盘旋,在阵前喊喝。

这一支人马来自于何处?

却是上党太守张扬及其部曲。早在酸枣会盟的时候,有袁绍谋士田丰就预计到,北路军将会面临一场苦战。成皋乃雄关,要想攻破,必须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行。

故而建议袁绍,出兵河内小道,取孟津,直扑雒阳。

这是一个非常毒辣的计策。若是孟津被破,联军,哪怕只有一路,出现在雒阳城下,那么对雒阳的确所造成的影响,简直无法想像……

但是要想攻破孟津,就必须要渡过河水。

这一年的天气也很怪异,到了十月,河水竟然还没有冰封。好不容易等到了河面封冻起来,整个诸侯大战,也已经大了几十天的时间。不过也好,至少把雒阳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在成皋荥阳和伊阙关方面,在张扬想来,孟津的防御定然薄弱。

更何况,他找到了朱儁。

以朱儁的名义出面,想必朱皓不会做过多的抵抗。到时候不费一兵一卒,孟津自破。

哪知道……

张扬在得到朱儁死讯的时候,刚刚渡过了河水。

闻听自己的妙计被人识破,顿时勃然大怒。也顾不得等待后军的刘备、关羽三人赶上,秦率人马,直扑孟津。眼见华雄在关前耀武扬威,张扬的怒火也就更炽。

“谁可出阵,斩杀此獠!”

张扬话音未落,从身后立刻冲出一人,正是张扬部将,穆顺。

这穆顺催马挺枪,向华雄冲去,口中厉声喊喝:“无名匹夫,大将穆顺在此,还不下马投降。”

第451章 阳谋(二)第113章 文台受辱第37章 再遇裴元绍第418章 相邀第176章 西园立八校(一)第200章 堪大用者有几人第465章 温侯(三)第190章 奉旨募兵第190章 奉旨募兵第249章 一纸诏书诸侯乱第5章 欲学万人敌(2)第190章 奉旨募兵第141章 三丑战三英(二)第18章 放长线第147章 董俷掌兵第401章 关中桥头堡(一)第141章 三丑战三英(二)第8章 大姐(1)第484章 长安(三)第155章 建春门血案(一)第285章 乱乱乱(二)第415章 偃师第106章 将军威武第118章 回河东(三)第61章 惺惺相惜第372章 长安之乱(四)第150章 郎心死铁,风情不解第11章 马奴小铁(2)第343章 名士之殇(二)第10章 狮鬃兽(2)第145章 雒阳城内大宅门三(下)第66章 巨魔袭来(二)第442章 如此简单第495章 决战之襄阳第499章 决战之殇逝第78章 少年行第95章 俷公子突围第262章 鸡鹿塞(二)第352章 大麻烦第320章 大决战(三)第482章 长安(一)第419章 煮酒(一)第495章 决战之襄阳第380章 鲁肃献策合纵第4章 杀人歌(1)第213章 廖化怎能做先锋(二)第309章 皆为汉民第117章 回河东(二)第310章 躁动的心之石韬第269章 杀胡令第57章 赴已吾第177章 西园立八校(二)第79章 张机辞官第184章 雍水畔,董俷战三英(一)第451章 阳谋(二)第67章 斩雷公第405章 水淹七军(二)第258章 公孙瓒之死第7章 金城破羌(2)第293章 先秦大匠第355章 孙刘联盟第21章 敲山震虎(1)第195章 江东二虎臣第444章 二子分家第142章 董俷进雒阳第340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八)第39章 中原无战事(二)第292章 南山桃花源第33章 进退维谷第345章 徐州一夜第442章 如此简单第81章 太平乱起第306章 沙沙有心事(一)第112章 江东猛虎第27章 走马震金城(一)第169章 辨王子(二)第160章 韩与马(二)第453章 张任露峥嵘(二)第16章 所为何来(1)第218章 孺子心歹毒(一)第409章 雒阳城外静悄悄第340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八)第331章 凉州词第71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第93章 绞肉机(五)第148章 鸾卫军第188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205章 千乘万骑走北邙(二)第82章 三丑结义第102章 阴错阳差第98章 杀牛角(一)第184章 雍水畔,董俷战三英(一)第451章 阳谋(二)第21章 敲山震虎(1)第135章 俸禄三百石(二)第151章 铁马金戈入梦来第49章 太平教徒第429章 夏侯兰(一)第167章 雒阳名士皆瞽目第344章 名士之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