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两大钱

泰平问对的影响,究竟会是怎样?

这绝不是一两年就能够显现出来。这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来验证,也许十年二十年,甚至董这一辈子都不可能看见它的成果。不过,这并不重要。就好像一粒种子洒在了土地中,迟早会发芽,会长成参天大树。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董从没有想过,人们会立刻接受他的观念。

不过,发生在三月时的另一件事,却是真真的让关中,让整个天下,为之震动!

在长安东北一隅的春化门旁,自泰平二年开始,便大兴土木,建起了一座占两坊之地的工坊。工坊有坚厚巍峨的高强,墙壁四面以筑有铁板,墙外还开出了了一道环绕工坊的水渠。

工坊设两门,直通胜业坊。

出胜业坊过一条大街,就是长安皇城所在,直对着皇城东北角的承明殿。

自承明殿到工坊,接连三坊街道。筑有三千兵马,甚至连名不足道的春化门,也驻扎军队。

这三千兵马的用途,不言而喻,就是为了保护工坊。

进出之人,皆为工匠。虽有人询问,但是工匠们却是避而不答,使得工坊的用途更加神秘。

这工坊,名为西平。

只听这名字,就知道是和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时值晚春,荆襄战事如火如荼。随着吕布的出兵南阳。使得曹操陷入了一种极为尴尬地境地中。

天下人都知道,吕布是他的人!

可是对于吕布出兵荆州一事,曹操的确是一无所知。

甚至在吕布攻取鲁阳地消息传到许昌的时候。他还有点不太相信。但随后,汝南传来消息,吕布已反出了汝南。直到这个时候,曹操才恍然大悟,忍不住拍腿大骂,却无可奈何。

早在董攻入西川的时候,曹操就觉得这里面有文章。

但究竟是什么文章,他还没有看出来。包括他的谋士们。也都没有发现这其中的玄机。毕竟,西川和曹操相聚甚远,还隔了一个荆襄。曹操巴不得刘表和董反目。他可以从中渔利。

现在,他明白了……

董占居了荆襄,只是第一招。

不管刘表愿不愿意,他都只有接招一条路。而只要刘表接招了,后面的事情可就不由人控制。

吕布,则是董的第二招。

这一招,很巧妙!只要吕布出手,天下人都会以为是曹操所为,甚至会认为曹操和董已经联手了。那么接下来,曹操要不要接招呢?接招。他需要面对二刘联盟;不接招,他同样要面对二刘联盟。这是一个死局,吕布的出击,不管曹操是否愿意,他都要面临一场恶战。

“这鄙夫……却是越来越毒辣了!”

曹操苦笑。看着幕府众谋士,显出很无奈地表情。

荀说:“丞相,吕布谋反,汝南空虚。此前刘备因畏惧恶虎之名,不敢侵汝南半步。可现在吕布已经不在汝南了。只怕接下来。刘备一定会出兵汝南……我们可不能掉以轻心啊。”

曹操说:“我已命蔡阳星夜赶回汝南,整备兵马。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像刘表解释呢?”

“只怕解释也没有用了!”荀苦笑道:“那鄙夫出此毒计,就是要给刘备一个机会。刘玄德,世之奸雄。他此前在江东未得到便宜,如今更不会放弃占领汝南的大好机会。他一定会设法说服刘表,联手和我们为敌。我所担心地,倒还不是刘备,而是那冀州的袁本初。”

曹操的脸色,变得越发难看了……

“子敬,公达,你二人为何一言不发?”

他突然向一直沉默,若有所思的鲁肃荀攸问道。

鲁肃荀攸相视一眼后,似乎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彼此心中的答案,不由得都露出了苦笑。

“主公,我在想董从入川以后,所使用的种种手段……先是刘璋无缘无故的死了,而后刘家二子就斗了起来。紧跟着庞统奇袭江油,阆中莫名其妙的丢失也就罢了,成都也一下子完了……而且,到大战止息,死得人都是刘璋的亲信。而川中大族,几乎没有受到损失。”

曹操心里一动,“子敬,你接着说!”

“如果说刘璋地死是一个意外,那么吕布的反出,也是意外吗?”

荀攸接口道:“据汝南传来的消息说,在吕布反出的同时,他的家眷一下子都消失不见了!”

沉默了一下,荀攸摇头苦笑:“丞相,这绝非董地手段!”

伊籍满宠等人,都若有所思。

鲁肃说:“董手下的那些人,我们都很了解。陈宫,长于应对,却无料事之先的本领。徐庶庞统,也有奇谋,但这种步步相扣的招数,却非他们的风格。李儒长于阴谋,怕是想不出这样地手段……余者如顾雍等人,皆不可能设计出如此手法……主公,鄙夫尚有能人相助!”

“能人,是什么人?”

曹操意识到了问题地实质。

荀攸苦笑摇头,“就是不知道那个人是谁,所以我们谁也不清楚,董的下一步棋,会走何处。不过,纵观董身边地人,怕是没有人能设计出这样的招数。主公,我们必须进一步的查找,董身边还有什么人,否则的话,我们会很被动,而且步步都落入董西平的算计。”

是啊,是要查找一番了……

曹操觉得头很疼。轻轻地拍着额头,脑海中却浮现出,董那憨憨的笑容。

你这鄙夫。想要作甚?

,朵花似地,眯着眼睛,手里捧着一本散发油墨清香的《论语》。

西平坊内,将作大匠马钧等人都在眼巴巴地看着董。

“不错,相当的不错……字迹清晰,段落分明……恩恩,这注疏也很清楚,德衡。你们做的不错。诸公,一年来大家都辛苦了,不过还要请诸公在努力。十日后,我需三千套《六经注疏》全部完工……姜啊,那鹿门阁书屋也差不到快要竣工了吧,可不要耽误了时间。”

姜是一个怪才,也是个通才。

年已过四旬,可是看上去却是格外的精神。得费沃推荐,如今这姜担任了将做监少司,负责长安城的规划,扩张,道路设计。和主要的标志性建筑。用董的话说,这活计油水很厚。

不过姜倒不是个贪财的人,也没有其他什么嗜好。

不喝酒,不好色。就是喜欢一些稀奇古怪地玩意儿,而且还非常恋家。从不在外面鬼混。

闻董询问,姜插手行礼,“千岁放心,绝不会耽误十日后的售书大典。”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董笑眯眯的点头。捧着那油墨未干地线装书。不时的翻阅两眼,一脸的满足。书里的文字。都是用非常清楚的汉小篆书写,基本上是只要识字的人,就能看懂。比之那些拓片书和手抄书,这印刷出来的书看着就是舒服。至于那些该死的竹简,董早已经无法再忍受。

“对了,德衡你主持西平坊,需多留意收集各种书册。自商周以来,乃至秦汉,凡百家著作,皆可印刷。三教九流,无需有什么顾忌……不过印刷之后,每本书需先送十本至承明殿做备案。广元,这书册只是,就由你负责,可安排专人打理,无比要让这些孤本流传下去。”

石韬也捧着一本书,激动的手打颤。

小鸡啄米似地连连点头,“殿下放心,我定会安排妥当。”

想了一下,石韬又问道:“千岁欲大利天下读书人,但不知……这一册书,售价又该几何呢?”

董没有回答,却把目光投注在了马钧的身上。

“殿下,无需担心那个,那个……成本地问题。同一册书,印的越多,这成本也就越低。”

董闭上了眼睛,沉思片刻。

“两大钱,如何?”

石韬惊叫道:“主公,这也太贱了吧……”

“广元啊,我当然也可以定价十钱,百钱,乃至千钱,万钱。可问题是,有万贯家财者,是能买来,但那些贫寒之家呢?我是说,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识字人,你让他们买得起吗?”

“这个……”

“月英当初发明印刷术,是为了让我方便;岳丈赞同月英的发明,是为了利天下士子。那么我出售这些书,又是为了什么?我不为赚钱,我只是想让天底下所有想看书,想读书的人,能痛痛快快地看书识字……广元,两大钱一册书,也许是贱了。可是用两大钱,而换来天下读书人的感激,换来他们的心,我们不亏!”

这一句话,宛如黄钟大吕,震撼了石韬等人。

“两大钱,换来天下读书人的心……哈哈哈,主公,这世上再也没有人,能如您这般的算计。”

董微微一笑,也不说话。

是啊,如果真地能如此,那么我生平做地第一笔生意,不但是赚了,而且是赚翻了!

长出一口气,董让马钧把印好了的书包起来,交给李逵马良二人。

“天不早了,我还要早些回去。三千套《六经注疏》之事,就交给德衡你了。”

说着,董迈步向外走。走了两步之后,他突然问身边地姜,“姜,听说前两天是你儿子的周岁,你却因为忙于公事,而未能举办。等忙过了这阵子,我当亲设酒宴,一方面是为你庆功,另一方面也算是为令公子补那周岁。呵呵,小孩子可不能忽视,会有心理阴影啊。”

姜不知道,什么叫做心理阴影。

但是以董如今的身份地位,却能如此记住臣下的琐事,令他感动万分。

董走到了门口,随口问道:“对了,你那小子可起好了名?”

姜挠着头笑了,“劳千岁挂念,下官倒是给他起了一个名。下官以为,万事皆需法度,所以就给他起名做维。”

“恩,姜维,不错嘛……”

话出口的一刹那,董的脚步突然一乱,险些打了个趔趄,“姜维?你居然是那姜维的老子?”

姜诧异的看着董,一脸的迷茫。他不明白这姜维又触董千岁的那般霉头?

唔,又是厚道的章节……

第389章 沙门护法第349章 南荣彧第2章 董卓幼子第301章 陇西大会师(一)第9章 擂鼓翁金锤(1)第456章 两大钱第344章 名士之殇(三)第330章 西域二三事(完)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388章 建安二年的雪(完)第299章 鏖战(二)第3章 天生力王(1)第22章 杀人者‘公子’(1)第325章 辽西起风云第262章 鸡鹿塞(二)第391章 十年(一)第6章 伏波遗宝(2)第84章 董卓不立危墙下第417章 议和第41章 反目成仇(1)第201章 泰山贼(一)第463章 温侯(一)第301章 陇西大会师(一)第115章 兄弟重逢第479章 文若不文弱第272章 喜事连连第229章 大战将临第144章 雒阳城内大宅门(二)第3章 天生力王(1)第44章 巨魔士(一)第424章 锦帆贼(二)第79章 张机辞官第93章 绞肉机(五)第135章 俸禄三百石(二)第299章 鏖战(二)第307章 沙沙有心事(二)第350章 三学纪要第74章 飞燕南行第362章 于不经意间第192章 名匠与发明家第191章 徐庶求学第241章 雒阳一夜(二)第275章 司马防(一)第330章 西域二三事(完)第464章 温侯(二)第185章 雍水畔,董俷战三英(二)第366章 弹汗山(四)第303章 大迁徙第78章 少年行第402章 关中桥头堡(二)第25章 黄河九曲第75章 伤寒症第271章 董卓筹谋未来(二)第61章 惺惺相惜第183章 雍丘之战(二)第122章 疑似梦中第10章 狮鬃兽(1)第201章 泰山贼(一)第283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第238章 宿命相逢第145章 雒阳城内大宅门三(上)第250章 汉安军第276章 司马防(二)第277章 雒阳烽火纪(一)第377章 长安之乱第389章 沙门护法第92章 绞肉机(四)第220章 孺子心歹毒(三)第151章 铁马金戈入梦来第255章 求贤令第130章 美女野兽第392章 十年(二)第369章 长安之乱(一)第219章 孺子心歹毒(二)第491章 蔡美人第64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第270章 董卓筹谋未来(一)第286章 一念恶汉第29章 走马震金城(三)第395章 十年(五)第91章 绞肉机(三)第317章 幽州牧吕布第444章 二子分家第383章 沿着错误轨迹第376章 长安之乱(八)第257章 董俷离京第435章 僧与帝(一)第404章 水淹七军(一)第351章 建安初年那些事儿第118章 回河东(三)第399章 十年(九)第115章 兄弟重逢第453章 张任露峥嵘(二)第301章 陇西大会师(一)第2章 董卓幼子第95章 俷公子突围第24章 西部都尉(1)第191章 徐庶求学第127章 一手黄金一手屠刀(二)第75章 伤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