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程刚访谈

胡海希没有和贺仁杰撒谎,他到首都来就是为了两件事情:上市和电影。

但是围绕着这两件事情产生的枝节问题,他不会一一告诉给贺仁杰。譬如,他就不会和贺仁杰专门讲,为了上市的事情,他不得不坐在央视的演播厅内,接受他很讨厌的程刚大记者的访谈。

“胡总,作为老朋友,我们又见面了。”程刚笑眯眯地说道,打扮得油头粉面的他还是很上镜的,凭长相吸引了不少女粉丝,中年妇女特别喜欢他这种类型的。当然,坐在他对面的胡海希也不差就是了,这个专门以和成功人士对话显示高逼格的节目,终于在暗箱操作下,把胡海希拉上了节目,为此胡海希还不得不赞助程刚大记者一张一万元的加油卡。

“是的,实际上距离我们上一次见面还没有超过一年。”胡海希假笑着回应道。

“你的身家涨得可不止一倍,”程刚按照剧本念台词,“我记得上一次采访你的时候,你的alala网估值还是十亿人民币,现在已经升到十亿美元了吧?我听我华尔街的朋友说,google给出了超过10亿的估价?”

你朋友真多。胡海希腹诽道,这句台词是你自己加的吧?

“呵呵,”胡海希适时地表示了一下谦虚,“实际上,从去年大概是六月份开始,我们就已经对alala的业务做一个分割,alala首都总部负责大陆的业务,组建了alala香江分部,负责一部分海外业务,主要是针对东南亚市场,进而拓展到其他海外市场。现在看起来,架子搭的还不错。”

“那么google估价的事情是真的吗?”程刚追问道。

胡海希腼腆地笑了笑,一副显得对于自卖自夸很不好意思的样子,“确实有这么一回事,google对香江分部的估价是10亿美元,对alala总部的估价是8亿美元。”

“这合起来就是18亿美元,”程刚显出一副视钱财如粪土的清高模样,“那么您觉得是什么原因让google看重alala呢?要知道google刚刚收购了youtube,价格也不过是10亿美元的样子。”

胡海希按照自己先前写好的稿子侃侃而谈,“google的报价只是一个试探,他们对视频网站这个很感兴趣,就好像我们上街看到感兴趣的蔬菜水果问问多少钱一样,这个行为很普通,不用刻意解读。”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反的,他们很有兴趣,你们多多解读吧!

“google是互联网市场的一根标杆,他要做是做最好的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的一个核心就是努力横向和上下游地扩张,因为互联网市场不扩张就相当于等死。google购买youtube实际上不是因为它盈利,我说实话,到现在为止alala和youtube,包括其他视频网站都一样,都还没有盈利,至少没有大规模盈利。盈利和投入实际上根本不成正比。”

“既然没有盈利,那么google为什么要买视频网站呢!”

“因为视频网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方向,”胡海希摆出一副坚定的表情来说道,“你看看,互联网开始,我们有门户网站、有论坛、有聊天群等等,和20世纪以前的时代做类比就好像有了报纸、有了广播、有了沙龙,那么下一步的娱乐方式肯定是有电影电视了,视频网站类比的话就好像大家从看书、看报纸、听广播这种娱乐方式一下子就过渡到了电影电视这种娱乐和了解世界的方式。从文字和图片时代,广播时代一下子过渡到了动态影视的时代。”

“所以,目前看来视频网站似乎不太赚钱,但是这是一个必然的方向,大家以后在网上的娱乐和信息获取,视频将会是一个最重要的来源。google就是看到了这点,它不能在这方面日后有短板,所以它必须要有这样一个部门,即使不赚钱,也要为其他部门提供相关的服务。基于这个理由,它一定要收购一家视频网站。youtube是最好的选择,它的诞生大概比我们早几天而已,是美国市场最大的视频网站。”

“你能讲讲为什么google也会对alala感兴趣吗?”

“因为我们是中国最大的视频网站,alala在香江的拓展又打开了东南亚的市场。”胡海希自信满满地说道,“互联网市场上,地盘也很重要,中国是非常重要的一块,东南亚很重要。google也很重视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发展,一个youtube完全不够,它需要一些互联网地域上能够本土化的公司或者部门作为自己的一个补充。当然了,则会是我个人的想法,至于google是不是这样想的,你下次见到拉里和谢尔盖可以顺便问问他。”

两个人同时发出一阵轻松的笑声。

这个访谈是按照王家的意思安排的,其目的无外乎是帮胡海希继续扩大影响,为alala的上市造势。余萍为此专门找胡海希谈过,要他一定要认真完成这件事情。为此胡海希不得不捏着鼻子和程刚商讨访谈稿一个星期。

胡海希很感叹,女人的耐心还是太差。尽管王云一再表态说应该看得更长远一些,但是余萍显然已经不能容忍alala的烧钱速度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好几亿人民币砸了进去,换算成日元能够把人吓死,再看看运营的那帮人报上来的激进的拓展计划,大有把外汇当作人民币花的架势,不,应该是把人民币当作日元花的架势。

余萍的根基再深厚,作为一个女人她也不能容忍只有投入没有回报。所以她对于香江上市最积极。她的态度最终带动了她的丈夫和儿子。因为alala首都站和alala香江站的分离,让王家也觉得应该让香江站先上市试试水,因为他们手里还有首都的公司,上市成功,首都公司可以水涨船高,日后在国内上市或者去纳斯达克上市都可以期待;上市圈钱失败,首都公司也可以调整挽回损失。

王云没能说服父母——在大人眼中他还太年轻——胡海希也一样,所以王云这段时间一直在借酒浇愁。任由胡海希被自己母亲差遣来做各种配合工作。当然,胡海希也不是白做经理人。香江站的上市需要他这个年轻企业家的光环骗钱,因此他已经内定为alala香江公司的实际负责人,股权也很优厚——因为最大的股东还指望他能够撑住方便他们套现。

胡海希很好地配合了程刚做好自我宣传工作,眼看按照剧本讨论就要到尾声了,程刚突然脱离了剧本问道,“我在香江市的朋友杜导演告诉我说alala也涉足电影圈对吧?”

虽然被程刚的突然袭击搞了一下,但胡海希还是镇定下来,用稳重的语气说道,“你真是朋友多消息通,”胡海希想了想说道,“介入影视圈是alala一个必然的选择,对视频网站来说,版权支出是最大的一块,此前我们一直坚持购买版权,后来我们有了些新想法,觉得应该提前介入版权的购买,在影片投资阶段就以投资的方式购买影片的版权,这样更节省。”

“那么你们投资了多少影片?”程刚紧接着追问到。

“银河映像今年拍的片子我们都有投资,再加上一切其他的香江电影和大陆电影,大概有二三十部,除此之外,我们还投资了一些电视剧。”胡海希故作坦诚地说道。

“那一定花了不少钱。”

“长远地来说,这些投资肯定都能收回来。”胡海希说道。

“哦,你保证吗?”程刚故作调笑地说道。

“这一点我真的可以保证,”胡海希点了点头,“我这样说是有数据依据的,我们的网站浏览量和广告点击率的增长比我们片库的增长快,所以你不要看说我们现在花钱花得多,实际上我们挣钱的速度也跟上来了,当然,短时间还赶不上,但是长时间看的话,收入超过支出是肯定的。”

程刚没有追着通货膨胀或者是版权涨价、广告费跌价这些问题继续追问,而是换了一个话题插入到,“我听说《生化危机?香江市》这部电影是你投资拍摄的,近期它就要上映了对吧?”

“是的,我是投资人之一。”胡海希发现程刚完全不按照套路来了。

“之前上映的陈导的《无极》我不知道你看过没有,同样是大投资的商业电影,你觉得《生化危机?香江市》和《无极》相比,相比《无极》的成绩,你对自己的电影是不是更有信心一些?”

这家伙是不是蛋疼?胡海希当然知道《无极》的上映,还知道这部片子口碑极差,还被《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夺走了全部的风头。但是此刻当然不是给陈导面子的时候,胡海希努力微笑,用一种轻松的语气说道,“我对我投资的电影,当然更有信心。”

接下来程刚简直收不住了,他用一连串的貌似有深度的询问和探讨,把话题转到了商业电影上,特别是国产大片。简直变成了文化批判家,他质问是不是钱多,走好莱坞的路线就能够制造出中国电影的经典,胡海希这样有信心是不是因为用了美国导演和日本演员?

我艹,你脑子是不是有病啊!还是说我这部电影得罪了文化部的领导,你是他们派来问罪的?胡海希腹诽道。

不过表面上他还是见招拆招,首先,市场化是大势所趋,绝对不可能再回到以前的体制中去了,这一点是前提。那么既然市场化了,那么自然要按照市场规律来办事,你敢说不对?

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不,这句话没有说出来。

胡海希是这样说道,这个体制的转化和思想的的转化都需要时间,旧的体制转向新的体制中间有个过渡的双轨制时期,就是说有两个标准,两种评判,至于最后哪个留到最后——这还用说吗?——赚钱的留在最后。

至于说担心的什么把风气带坏了,把审美降低了,把口味低俗了之类的担心都是杞人之忧。能够把十三亿人的社会弄得风气带坏、审美降低、口味低俗绝对不是电影,相反,我们要相信国家,相信党有能力,有水平把这件事情做好。

大不了搞一次运动。——不,不能这样说。

胡海希的意思是既然几大导演开始对商业片进行探索了,那么一开始交点学费也是正常的,改革开放也要交学费的,反正到时候总会有苟利……趋之的英雄出来拯救局面。正如能够拯救政局的只能是政治家一样,能够拯救电影界的只能是影视圈的人。瞎操心的人一般都只有添乱的份。

当然,胡海希不是直接这样说的,按照他说的话的理解:斯科特?林恩就好像中国改革开放时期请来的外资,有成绩当然好,更重要的是通过和外资的交流和接触,中国本土的企业和企业家们能够借此成长起来,打开国内就要有来有往,全球化之后,就要接受外国是世界的一部分,自己也是世界的一部分这种观点。也就是说,不要极端地认为外资进来了内资就没有活路了,而且内资也要出去。

总之,面对程刚的刁难,胡海希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高度,他所说的话都引用了国家政策的表述,张口改革,闭口市场化,绝对挑不出毛病来,他本人更是一副以向世界介绍中国为己任的架势——至于丑化中国罪名,电影界的那么多前辈都排在他前面,吊路灯根本轮不到他。以至于导演在监视屏前也忍不住骂道:这家伙真是滴水不漏。

一直到访谈结束,胡海希都搞不清楚究竟是程刚本人想要为难他,还是整个节目组想要蹭陈导演的热度,借自己这个外人之口提起来再趁机把他批判一番。

不过这都无所谓了,反正胡海希也借着这个机会宣传了一波自己的电影。正在胡海希收拾东西的时候,程刚像是老朋友一样走过来,伸手就在胡海希肩膀上拍了一下,“胡老弟,”他这样叫道,“今天你说陈导的话一点都不激烈啊,你是不是怕得罪他?”

胡海希瞥了他一眼,之前胡海希见程刚都是在余萍那里见的。在余萍面前,胡海希略有些气短,而程刚很有几分恃宠而骄的味道,所以面对胡海希的时候,程刚很有心理优势。

“程大记者,”胡海希说道,“我是一个商人,说话不能搞得像个社会批评家,不过我说明一点,如果一个商人可以说任何导演的好话,但是只要他认为这个导演不能赚钱,甚至不能间接赚钱的话,那么你再怎么听他说好话都是没用的。”

程刚楞了一下,以一种你谈钱你很庸俗的态度嘲讽着说到,“你觉得陈导以后拍片子不赚钱了?”

“我没这么说,你觉得呢?”胡海希哈哈笑起来,趁机又反过来拍了拍程刚的肩膀,转过去和导演及其他工作人员打招呼去了。

第263章 油腻第251章 家长第156章 好处第198章 好意第204章 以父之名第150章 新合作者第135章 心病第287章 我的东西第225章 定论第204章 以父之名第194章 唐僧肉第256章 自信的Google第28章 王妈妈余萍登场第159章 买马骨,黄金台第88章 童先生的善意第63章 夜访表哥第157章 送上门!第150章 新合作者第124章 梅菲斯的手段第269章 夜宴第52章 洗脑(三)第106章 老板巡查第105章 大有可为第60章 那些年那些事第54章 迫不及待第75章 压榨员工和合伙人第144章 电影宣传第116章 崔家同意了第82章 盛宴第290章 银行第253章 乘风破浪第98章 深入合作第3章 波及家人第59章 勾心斗角第3章 波及家人第133章 利益动人第28章 王妈妈余萍登场第161章 继承人第155章 三角贸易第62章 招兵买马第178章 刷刷逼格第249章 文明的冲突第58章 在日本留好后路,继续搞大新闻第206章 凡人们第179章 尹富真的野望第160章 韩国人的诚意第7章 部长来救场第60章 那些年那些事第124章 梅菲斯的手段第1章 感情这种事情第294章 营销第140章 偷情的一日(下)第228章 慰留主教练第246章 妖孽第122章 King of the第222章 我,艺术家第124章 梅菲斯的手段第268章 11区的心焦第120章 遇见“公主”第253章 乘风破浪第99章 对抗与合作第309章 奋斗的回顾第210章 哆啦A梦第170章真人化计划第81章 你想要谁?第214章 潜规则第9章 金融高材生白起帆第311章 金象腿插足第304章 骚操作第91章 特殊任务第127章 解锁新世界第319章 套路第101章 笑中带泪,泪中含笑第321章 内幕第64章 往事如烟第10章 钓凯子第190章 博爱第172章 放风声第143章 分割与结合第46章 日本人的下限(中)第97章 大生意第285章 家庭问题第170章真人化计划第26章 王公子第122章 King of the第236章 亚洲第一足球俱乐部第132章 香江风暴第93章 大家族的成员第214章 潜规则第99章 对抗与合作第200章 关于男女关系的对话第26章 王公子第157章 送上门!第97章 大生意第145章 票房大爆炸第207章 托付不效第83章 幽会第85章 当爹的为子女操碎了心第237章 过年与亲戚第206章 凡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