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强征扩军(十二)

被金银吸引过来的各族来投人数总体来说并不是太多,魏季统计过,除了那三百多举族来投的赫哲人之外,其他各族人口加起来也不过六百多,当中还有一大半是老弱妇孺,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男子只不过两百多人。而且这六百多人分别来自六七个部落,有蒙古人的别支,也有达斡尔和索伦人,还有一些人则是连自己是哪个民族哪个部落都分不清,一进堡内,就跟饿死鬼似的讨要食物。问他们话,他们摇头不知,问带他们来的那些壮丁,他们也说不知道这些人是哪个部落的。

乱了套了,我他娘的成了难民收拢队了。望着那些比自己手下还要寒碜的各部百姓,看着他们要么两手空空要么带些破烂过来,赵强有种欲哭的冲动。

失望归失望,他还是让魏季将那些老弱妇孺们安排下来,暂时先给他们安排一些能做的活计,缝缝补补,打扫卫生,到堡外放牛放羊,又或是在周边荒地开垦栽种,到河里捕鱼等等,总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赵强要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转动起来,为这个拼凑起来的集团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我不能白养,这是赵强的原则。

首义城里的食物虽然还很多,俄国人抢来的牛羊也不少,但若是不开源,总有一天会坐吃山空,因此赵强给魏季压了个重担,让他必须在冬天来临之前,组织这些来投的各族百姓还有堡内的吴军家属们为首义城储存能够熬过冬天的食物还有足够多御寒的动物皮毛,另外还要组织他们去采集药材、人参,这些东西将来都可以拿去换武器。

远东的春夏季节是可以种植庄稼的,豆类、麦类都可以种,种子问题赵强不担心,那些来投的各族百姓或多或少都带了些过来,堡内原有被俄国人掳过来的各族妇女之前也替俄国人种植过庄稼,因此种子有很多。而且远东的野生动物很多,据几个达斡尔兵说,他们曾经几十个人就捕获过两千多只黄羊。如此肉食资源就很充足,但光吃肉不行,肠胃无法消化得了,所以必须要有豆类、麦类补充。另外还需要盐、茶砖等物,只可惜,现在这些东西来源有限,除了俄国人原先留下的一些,就基本上没有来路了。对于这个问题,赵强目前所能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一个字——抢。

两百多来投的青壮男子都被组织起来,加上举族来投赫哲人部落中的一百多名男丁,被暂时整编为训练营,由郭飞负责训练他们,赵强又从伤员中挑了二十个伤势较轻的军士充为他们的小旗官。

同样的,赵强要求这些人全部割掉脑后辫子。对于这个要求,新入训练营的男丁们没有表现出任何拒绝,因为他们本就不属于大清国,又或是对大清军队已经绝望,又或是心中根本没有朝廷的概念。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想求得赵强庇护,不被罗刹人荼毒,能够保住妻儿老小,至于其他的,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过。那些连自己是哪个民族都不清楚的男丁们更省事,因为他们脑后根本没有辫子。

领这些赫哲人来的壮丁也是赫哲人,叫哈尔达,只不过他是乌尔奇赫哲人,而举族来投的赫哲人是乌德盖族的。据哈尔达所说,这些乌德盖族的赫哲人原先生活在乌苏里江上游,后来因为罗刹人的到来,他们被迫往南迁移,几番迁移之后,在现在的定居点安顿了下来。可是让他们想不到的是,罗刹人来得更快,就在一个多月前,部落就被罗刹人洗劫过一次,掳走了数十个妇女还有三十几个青年男子。当他找到乌德盖人时,将来意一说,部落中上到老者,下至小孩,便都全部收拾东西要跟他前往那个敢和罗刹人战斗的首义城。这让哈尔达是高兴不已,因为三百多人口意味着自己将获得一笔数目不菲的赏赐。

据赵强所知,赫哲是后世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但人口相当少,鄂伦春人已经够少,但他们恐怕连鄂伦春人的一半都不到,估摸现在的人口应在五千左右,并且赫哲人好像是这片地区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但他却不明白赫哲人怎么又分乌德盖、乌尔奇什么的。

问了哈尔达之后,赵强才明白情况,原来赫哲人被编入八旗的一支叫费雅喀族,而另外几支散落在各地的却被称之为纳乃,乌尔奇,奥罗克,乌德盖等族。这些部落和费雅喀已经完全八旗化不同,他们大多还是处于原始社会生活状态,几个部落加起来,应该不到三千人。

三千人?少是少了些,但远东有那么多小民族小部落,这个部落来一些,那个部落抢一些,东拼西凑出来的兵力数字也将十分可观。

赵强还从哈尔达的话里听到了一个让他大感兴趣的东西,那就是这些乌德盖赫哲人在冬天的代步工具是雪橇——狗拉雪橇。

也许这些乌德盖赫哲人未来可以专门成立运输营,赵强在心里琢磨了一下,并特意叫来魏季,让他赶紧让那些乌德盖赫哲人到首义城周围的河里捕鱼。

这几日一有空闲,赵强便找来通汉话的各族壮丁,询问他们有关本族的事情。其中达斡尔人的情况他是重点了解的,因为赵强发现在清军的驻防八旗中,达斡尔人与索伦人一样,都是最大的兵力来源地,因此有必要要重点了解一下达斡尔人。如能分化就分化,如能掳来就掳来,如果不行,就要想法设法的消灭他们,省得其成为满清的走狗。

赵强军中的达斡尔兵所知不多,被俘虏的那些原正红旗达斡尔兵们却是知道一些,根据他们的交待,赵强大致了解清楚达斡尔人的情况。

达斡尔人被满清编入八旗驻防的时间大概是顺治元年后,当时清兵入关后,无力顾及入侵的罗刹人,便将达斡尔与鄂温克、鄂伦春等族陆续从江北内迁,分别编为镶黄旗、正红旗和正白旗三旗。为便于统治达斡尔族人,满清又任命该族一些上层人物为佐领,其中少数还擢升为将军、都统、办事大臣等。至于其他没有内迁的达斡尔人,便不闻不问,由着他们自生自灭。

有多少达斡尔人没有内迁,所问的达斡尔兵们都不知道,但估计人数也不少。

索伦人的情况赵强没有再去问,他认为索伦人应该和达斡尔人的情况差不多。

为便于语言交流,赵强将那些通汉话的各族壮丁集中起来,一共二十一人,委以内中一个达斡尔人为小旗,让他们负责简单汉语的传授任务。另外,赵强还让魏季组织各族小孩在堡西两间大屋中学习汉字汉话,以他们做为未来汉化的种子。

异族异族,如果他们所说的语言是汉语,所用的文字是汉字,那就谈不上异族了。

乌尔愣去入旗的鄂伦春人那里收买,一时半会回不来,蒙古汉子巴根和贺满川那边也指望不上,路途太远,将堡内大小事务梳理一遍后,赵强便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胡旺和吴四的掳人行动进行得怎么样。他们那里才是赵强最大的希望所在。

…………

这种情节看着是不是很枯燥,呵呵,骨头写得也是很枯燥,不过马上就要结束这部分的描述了,强征才是王道!而强征就意味着杀戮,意味着征服,意味着快速壮大。求收藏和红票,谢谢。

第十章 伪都盛京第一百七十九章 医院和翻译学校第二十九章 退让第二百二十六章 关宁四大师团第十七章 军工生产体系第六章 绿营接收(三)第二十九章 不遵军令者杀第十六章 朝鲜公主(求收藏)第二十章 屠杀是会传染的第五十八章 明掘永陵(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尼布楚口信第一百四十六章 定远作战(二十)第五十二章 正红旗副参领第二十二章 杀尔如杀鸡!第四十五章 演练第十七章 大凌河第一百八十八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九)第七十三章 哥萨克雇佣军第五十六章 血洗乌拉(上)第七十四章 奇袭北京(五)第四十六章 养心殿第二百三十九章 南下劫粮(六)第二百四十章 南下劫粮(七)第二百二十七章 伙头兵情报官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远作战(八)第四十七章 明府庆生第二百五十三章 天才戴梓第四十一章 进攻雅克萨(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第四十九章 五万两第八十一章 血色京城(二)第二百五十章 大义杀人第六十七章 通州大营第一百九十八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九)第八十九章 水晶之夜(二)第三十六章 清原保卫战(十三)第五十一章 远东的号角第二百五十四章 东进支队的战果第一百零三章 征服之血(二)第四十七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八十八章 水晶之夜(一)第三十一章 保台六疏第十五章 尚阳堡暴动(八)第二十七章 胡国柱之死第二十四章 尽屠 不封刀(中)第六十三章 城门送行第五十七章 血洗乌拉(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建设(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远作战(六)第三十四章 疑惑第三十章 兵进尼布楚(五)第五十五章 多死一个,少分一份第四十二章 训话(求收藏)第十六章 大逃亡(一)第五十二章 正红旗副参领第五十八章 鄂伦春人第一百零九章 征服之血(八)第五十四章 雅克萨大屠杀(五)第二十四章 扩建水师第三十一章 清原保卫战(九)第三十章 偷粮食的老瓜贼第二百一十章 炸毁城墙(上)第一百章 强征扩军(十一)第一百三十章 定远作战(四)第四十一章 解人之忧(上)第三十三章 巴海闻讯第二十四章 扩建水师第五十章 进攻吧,勇士!第六十九章 关宁军旧制第二十八章 清缴战利品(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临时扩建第三十三章 客官慢走第二百二十八章 防寒保暖第三十七章 木兰围场(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巴尔虎惨案第三十五章 灭绝的理论支撑(外篇)第十章 伪都盛京第一百四十章 定远作战(十四)第六十四章 错一句,杀一人第二十八章 爱钱如命的才子第二十四章 扩建水师第一百六十四章 冯家的婚约第六十一章 赎骨(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儿女情长第七十九章 吴逆造反第十七章 剥皮(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保证(求收藏)第五十一章 远东的号角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远作战(二十一)一更第三十六章 出兵平乱第九十九章 强征扩军(十)第四十七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七十六章 阴魂不散的黄三第四节 跳江逃跑第四十三章 赚得周培公第一百八十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两银子一次第六十六章 杀俘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远作战(五)第九十六章 强征扩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