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紧锣密鼓

在赵强前往首义城准备处理自己与冯云关系之时,远在北京的康熙却在半月前针对罗刹入侵接连发布十三道旨意,随着旨意的下发,盛京、吉林、宁古塔、黑龙江四地八旗衙门紧急运转,各地兵马调动频繁,来往于四地的信使日夜不停的奔驰在广袤的黑土地上。

八月二日,辽河上,一支庞大的船队正逆流而上,在两岸数千民夫的拉拽下,缓缓向着北方驶去。船队运载的是是从盛京、吉林等地征集的一万两千石粮食,可供两万大军三年食用,目的是地黑龙江的爱珲城。船队的行进路线是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与此同时,吉林将军征发六千各族百姓开辟一条长达一千三百四十里的驿路,设大小驿站三十九处,调流配吴逆七百人分驻于各驿站,以充驿丁。

八月六日,新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督令协领佟图拉督建呼玛尔城,以为屯兵之所。同时征集境内达斡尔兵四佐领并三千居民前往爱珲城屯田。

八月八日,宁古塔将军巴海奉命将治下一千五百兵调往黑龙江,归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统领。

八月十日,清廷调山东、山西、福建三地驻防八旗兵二千六百人北上。

八月十三日,吉林将军在松花江招募水手六百,开造大船二十六艘。

八月十七日,距离台湾郑氏剔发易服,正式臣服大清不过两天,护军统领马喇即率前锋营兵二百,护军营兵四百前往黑龙江。

如此频繁的调动,傻子都知道朝廷即将要对罗刹人动手了,一些心眼活套的低级军官开始到处寻找门路,期望能调到黑龙江去,好在北征之战中捞些军功,给自己添些晋升的资历。一时之间,关外各地的将军衙门成了最热闹的地方,治下各地的协领、参领乃至佐领们一窝蜂全涌了过来,争着向将军大人送上自己的孝敬。将军府的门人更是炙手可热,收红包收得手软,反正不过是挨顿骂替人通传一声,能不能被将军召见可不关他们的事了。

关内的情形也差不多,不过那些跑门路的军官大多跑的是兵部,因为关内和关外不同,关外是由将军衙门统管军政事谊,而关内的八旗军官要想被调到北外去,除了兵部,其它哪个衙门都办不了。现任兵部尚书是明珠大人,他可是位高权重,等闲之人见不得一面的,对于这一众想在北征大军中谋份差事的武官们,明珠是正眼都不瞧上一瞧的。他不搭理这些军官,兵部下面的人可就是乐开了怀,侍郎们总算是顾忌身份,吃相不是太难看,那些主事们可就管不得了,尤其是直接负责军官调动的职方司主事,完全就是敞开肚子招待四方“来宾”的架势,甭管对方是哪个旗的,只要来求自己,就得认宰!

朝廷大员们也没闲着,汉官们碍于汉将是不可能到关外去的祖制,没怎么谋动,倒也算清净,在旁看热闹。满官们却是大多上了阵,或为子弟,或为亲朋故旧,或为门下包衣,总之,他们清一色的认为朝廷此次北征罗刹人,绝对会是大胜。君不见我康熙皇帝为千古圣君,冲龄即位,诛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哪件不是彪炳千秋,名垂千古的大事。今宇内一统,军威正强,罗刹红毛夷鬼难道还能反了天不成,只待我大军一动,他们还不如土鸡野狗般灰飞烟灭么。因此安排些子弟到北征大军中,危险是一点没有,功劳却是唾手可得。

一些满官甚至直接求到了皇帝本人头上,对于他们的请求,康熙心知肚明。他虽在深宫,但对于京师里现在正热闹的北调之风却也是非常清楚,对此,康熙没有什么不满,相反他倒认为正好借此让这些大多只会提笼溜鸟的八旗子弟去关外历练一番,将来也好为国所用。明年的对罗刹之战,康熙是稳操胜券的,毕竟调去的都是精锐之师,他也为之筹划了三年之久,纵使京城这些八旗子弟去了,也绝无可能影响大局的。

平三藩和平台,用的都是汉将汉军,而关内的八旗实在是拿不出手,对于那些汉将和绿营所表现出的战斗力,康熙不能不有所忌惮,如果朝廷没有镇得住他们的八旗精锐在,他总是不安心。因此从提防汉人的角度出来,他也必须要整顿八旗,让他们重拾祖宗弓马功夫,再现八旗将士的悍勇,而将他们送到北征大军中,无疑是一条不错的办法。

在关外各地军政衙门为征讨罗刹人而准备钱粮军械,调度人马忙得团团转时,有一条消息却引起了他们的注意,那就是原墨尔根城守佐领安马尔因先前在墨尔根毙敌三百荣升瑷珲城城守,官晋二级以协领单驻瑷珲城。而他失陷墨尔根,致三千多居民被罗刹人掳走一事,仅被罚禄一年这样微薄的惩治一笔带过。

关外大小官员们关注此消息,倒不是为那三千多墨尔根居民悲哀,而是他们从中看到了皇帝对于讨伐罗刹人的态度,安马尔何许人,将军都统们可不理会,但是三百罗刹人首级可以抵消失城之罪,并能连升两级,这可是自大清开国以为从未有过的事。大清军律极严,守将只要失了自己的城池,除了有别的大功,否则定要被严惩,重则杀头,轻则削职为民。安马尔虽说有斩杀三百罗刹人的大功,但顶多就是抵了他失城之罪,不想却被破天荒的连升两级,单驻一城,这可不能不说是走了大运的。从中也可看出,万岁爷对这次北征有多么重视,不然安巴尔也不会被如此破格提拔了。

…………….

西进支队占领额尔古纳城,斩杀守兵三百六十人,屠城内居民七百九十人的战报赵强已经知晓。因他是临时起意到首义城,所以送信的军使并不知情况,他是先去的雅斯克才赶往首义城,时间上多了四天。

知晓齐壮是因为步兵联队折损四百多人后才下的屠城令,屠城过后额尔古纳城没有一个活口时,赵强沉默了一会,告诉军使,西进支队圆满完成使命,记大功一次。死伤将士俱记军功,着西进支队与民曹下拨一应抚恤。同时让军使告诉齐壮,按先前既定方针部署西进支队,准备进行定远第三阶段作战行动。

军使记下赵强命令后便告退,赵强呆了一会,便往位于首义城西南角的冯云住所走去。他来首义城三天了,冯云却不知为什么闭门不见,这让赵强十分苦恼,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冯姑娘要如此对待自己。他偷偷找过冯杰,想从他嘴里知道冯云在想什么,可是年幼的冯杰却也是一无知晓。

…………

作者注:爱珲与瑷珲在一些文献中指的是同一处,但查实过后,确认爱珲与瑷珲非同一城,其实为两城。

第二十六章 蛇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次彻底的洗劫第二百三十七章 南下劫粮(四)第四十三章 赚得周培公第一百二十五章 建设(三)第七十八章 奇袭北京(九)第二百一十四章 劝降失败第十八章 魂兮归来第五十四章 宫外候着第六十四章 关宁军暴行摘录第九十七章 强征扩军(八)第二十七章 兵进尼布楚(二)第五十一章 远东的号角第十章 伪都盛京第二百五十七章 儿女情长第四十八章 罗刹人来了!第十七章 大逃亡(二)第二章 新君登基(二)第十四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第六十四章 错一句,杀一人第七十一章 留辫不留头第三十五章 灭绝的理论支撑(外篇)第四十九章 火烧吉林水师第一百六十三章 饺子、冯云第二百四十章 南下劫粮(七)第一百二十八章 定远作战(二)第九十九章 强征扩军(十)第六十四章 关宁军暴行摘录第三十五章 书房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临城下(四)第二百零六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十七)第一百八十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一)第四十四章 暗流涌动第十九章 兵进宁古塔第一百二十三章 建设(一)第一百五十章 定远作战(二十四)第一百八十六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七)第十四章 尚阳堡暴动(七)第一百九十二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三)第五十九章 满洲人博物馆(上)第十七章 剥皮(求收藏)第五十二章 保定屠官(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远作战(二十五)第一百三十六章 定远作战(十)第二百四十章 南下劫粮(七)第三十一章 清原保卫战(九)第三十二章 好汉饶命!第二十六章 兵进尼布楚(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远作战(十六)第一百二十章 关宁军团(二)第二十二章 杀尔如杀鸡!第二百二十二章 抢清军的粮食第四十一章 康亲王出关(求红票)第一百五十四章 定远作战(二十八)第三十二章 兵进尼布楚(七)第十八章 她不能管,我能管吗?第一百八十三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四)第七十六章 奇袭北京(七)第十六章 大逃亡(一)第一百四十章 定远作战(十四)第三章 犯官子弟第二章 披甲人为奴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三步兵联队(三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黄羊野人(下)第十六章 上三旗、下五旗第四章 察觉第五十一章 远东的号角第二百二十四章 总结与整编(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两银子一次第二百二十五章 总结与整编(下)第六十章 最后的疯狂(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下劫粮(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兵临城下(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关宁军团(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定远作战(二十三) 三更第二十八章 浮肿病第十三章 贼眉鼠眼第十九章 种族隔离的“长城”第八十三章 来得是条大鱼第七章 言而无信第三十三章 巴海闻讯第二百零六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十七)第二章 杀人淫威第八十二章 北上平乱第二十章 遣返宁古塔第二十二章 熟人第三十九章 暴跳如雷(求红票)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团(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定远作战(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定远作战(二)第四十九章 五万两第四十三章 鸟铳第七十五章 奇袭北京(六)第二十五章 活阎王遏隆?第三十五章 书房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三步兵联队(三更)第一百五十七章 巴尔虎惨案第二百一十九章 刘德的进言第一百三十九章 定远作战(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