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君登基(一)

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

后海便是什刹海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前海”、“西海”一起被称为京城后三海。据说,后海的水域连着皇宫的龙脉,从古至今都是风水宝地。所以,历代的高僧们在这里修寺建庙,而王公大臣们则在岸边选址筑府造园。因此,沿着后海岸边一圈下来,所见不是寺院便是王公大臣们华丽的府邸。

康熙二十四年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代,二月份京城上空突然响起惊雷后,老天爷就好像对大清朝开了个玩笑,从正月直到今天,北京城总共就下过三场雨,且每次雨点千呼万呼始出来后,总是那么稀稀落落的洒上几滴便宣告结束,这让北京城的老少爷们很是窝心。好在,京城里不需要种地,所以有雨没雨对于生活在京城的人们而言,倒也没什么影响,苦的只是京郊旗人庄田里的农奴而已。当然,对于后海这些湖泊而言,没有雨水的注入,年头直晒到现在,影响却也是致命的。

湖不会死,但却会干。

等到湖底干得清可见底时,后海就不是海了,而成了一座天然的大坑,一座人工挖成的大坑,一座相连十几里的大坑,与真正的坑有所区别的是,这个坑里还有水,还有快要谢蓬的荷花。而这样的大坑对于急于掩埋尸体的关宁军而言,却是一个求之不得的妙处,因为有了这些人工挖掘的大坑后,他们不必再费事将尸体拖到城外去埋葬,那样做,需要很多人力,而关宁军现在什么都不缺,他们只缺人,而且还缺时间。

当齐壮报请将什刹海做为掩埋尸体的区域后,赵强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并指示工部尚书吴培忠,将什刹海附近的庙宇全部拆除,日后沿什刹海上面修建青石大路,将这些满洲尸骨永远踏在地下。至于没有了美丽什刹海后的北京城是不是缺少了一种柔美或者漂亮的风景,赵强可就管不着了,他可不是一个城市绿化保护者。

(三百多年后,帝国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了一期四集的电视记录片《消失在北京的八旗兵团》,当电视画面中播出市政工程队从什刹海大道下挖出数以十万计的尸骨时,人们惊呆了...)

..........

一万多正蓝与镶蓝旗的满洲男人们现在被临时充做了掩尸队,他们被刀剑驱使着,将死去的两黄旗男人尸体用大车一车车的拖往后海,然后一具具的将尸体抛落到水中。

每往这美丽的什刹海中丢进一具尸体,那几乎就剩半人腰深的湖水总会响起一阵水声,伴随着水花四溅的声音,一具具无头的尸首慢慢的沉了下去。

越积越高,渐渐的,岸上的人已经很难直接将尸体丢弃到水里了,不得不踏着已经高出水平面的尸堆往湖中心走去,那里,显然还有更空阔的地方可以容纳更多的尸体。

东方的天际已经露出鱼肚白,屠满令亦已执行了三个多时辰,然而,内城的满洲男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的人数加在一起是关宁军的三四倍,这就注定无法在一个夜里将所有的满洲人全部杀光。为此,太和殿中的赵强向他的部下发布了一条最新的命令,那就是先把两黄,两白四旗的六万多男人杀光,余下的等解决完黄白四旗的满洲男人后再处决。

总之,内城的十几万八旗男人必须全部杀光,一天杀不了,就分两天,两天杀不了,就分三天,直到最后一个满洲男人倒在血泊中为止。

要想让一个民族永远不再成为另一个民族的敌人,或者心中的阴影与噩梦,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前者永远消失。

屠满令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满洲与千年以前的契丹、党项一样,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后人只能从那深埋在地下的墓葬中找到他们的蛛丝马迹,了解他们的只言片语。

或许我今天的所作所为会被很多“四爷”、“八爷”、“格格”迷们所憎恨,所诅咒吧。

太和殿中的赵强脑海中突然闪过这样一个奇怪的念头,一个让他有种想要痛哭的念头,一种让他种如芒在背的念头,一种让他感到悲哀的念头。

当有一天,侵略者成为我们歌颂的对象,我们以被奴役为骄傲时,那我们的民族就真的病了,一种心理上的病,一种远比生理上的病痛来得更危险,更可怕的病!这种病将会使我们的民族无药可救,无药可医,它会慢慢腐蚀我们的肌体与大脑,终有一天,我们将不再知道反抗,因为我们已经习惯被侵略,我们已经知道如何顺从...

为了不让那令人痛心的时代到来,就让我将这种病的根源永远的抹杀吧!

我不介意成为被千人所指、万人所骂的屠夫;我不介意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我不介意被后世刻意的遗忘!我介意的是,我为什么不去做!

或许我不是一个成功的穿越者,因为我到现在都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现代的政治体系;也没有研发出领先时代若干年的先进武器,更没有去开启民智,教化世人,告诉他们民族的含义,告诉他们活着的真谛。但我依然认为我是一个最好的穿越者,因为我可以将满洲吸血鬼杀光。

只要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我赵强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千万汉人同胞,对得起老天爷给我的这次穿越机会!

“呼!”

重重的吸了口气后,赵强迈步走到殿门后,轻轻的推开了那扇沉重的大门。

东方,红日初升;心中,豪气万丈。

殿外,跪伏着数以百计的官员。在他们有些害怕的眼神中,赵强缓缓的开口说道:“太子殿下准备好了吗!如果他准备好了,就让他过来即皇帝位吧!从今天起,康熙二十四年就过去了,宣统元年将载入史册!”

第二十二章 杀尔如杀鸡!第五十七章 焚书坑儒(中)第六章 大清顺民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下劫粮(三)第十一章 受激(求红票)第三十一章 清原保卫战(九)第二十七章 兵进尼布楚(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医院和翻译学校第八十九章 水晶之夜(二)第六十五章 御驾亲征(下)第三十六章 出兵平乱第二十八章 兵进尼布楚(三)第二十七章 多谢英雄第十五章 剥皮开膛第十九章 丧尽天良(上)第十九章 丧尽天良(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远作战(二十五)第五十章 雅克萨大屠杀(一)第十九章 兵变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个老人与辽东铁骑第六十四章 鸿儒取士第一百八十六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七)第六十三章 大跌眼界的夺堡之战第五十四章 宫外候着第一章 彭虎反正第五十八章 明掘永陵(上)第二百零一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十二)第六十章 满洲人博物馆(中)第五章 绿营接收(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远作战(十五)第四十四章 渡江第一百九十八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九)第二百二十二章 抢清军的粮食第四十三章 鸟铳第二十一章 松山堡(求收藏)第三十三章 巴海闻讯第二十二章 熟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二百零九颗脑袋第五十七章 血洗乌拉(下)第五十八章 焚书坑儒(下)第十一章 义不容辞第三十二章 清原保卫战(十)第五十一章 雅克萨大屠杀(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六)第五章 追逃第一百九十三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四)第五十七章 焚书坑儒(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远作战(六)第一百零五章 征服之血(四)第五十七章 焚书坑儒(中)第十七章 大凌河第十五章 贪官之利第十一章 招为己用第五十九章 明掘永陵(下)第二十八章 爱钱如命的才子第二十四章 扩建水师第九十章 水晶之夜(三)第二十七章 兵进尼布楚(二)第六十九章 兵行险招(下)第十三章 党务礼(求收藏)第三十章 清原保卫战(八)第二十六章 打他娘的第七十一章 奇袭北京(二)第三十五章 城下之盟(中)第一百零六章 征服之血(五)第三十章 生是大清人,死是大清鬼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远作战(八)第十一章 义不容辞第二十四章 尽屠 不封刀(中)第四十六章 御门听政(求收藏)第三章 宁古塔第二十六章 蛇第一百五十二章 定远作战(二十六)第八十九章 兔儿岭之战(五)第四十七章 朕只要粮食第四十九章 五万两第四十二章 巴海之死(上)第四十八章 莫名其妙第八十八章 兔儿岭之战(四)第八十八章 兔儿岭之战(四)第十六章 酷刑(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额尔古纳城破第二十八章 爱钱如命的才子第九十五章 水晶之夜(八)第八十八章 兔儿岭之战(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南下劫粮(六)第一百二十三章 建设(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定远作战(十八)第八十八章 兔儿岭之战(四)第五十六章 血洗乌拉(上)第九十一章 强征扩军(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定远作战(九)第二百零四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十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南下劫粮(五)第四十九章 五万两第五章 追逃第一章 彭虎反正第三章 不冷不热第十九章 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