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清原保卫战(十三)

盛京的红夷大炮后天就能全部运过来,在此之前,只要围住这些关宁贼兵就可,不必再徒损兵马强攻。科尔沁的沙津又派人来告急了,这回不但是奏报葛尔丹的动向,更是向朝廷请求派兵援救,说是葛尔丹来势汹猛,科尔沁已连败数场,若是朝廷再不发兵相救,恐怕以科尔沁的实力,定难以抵挡准葛尔人的铁骑,到时葛尔丹便再无阻拦,长驱直入盛京了。

葛尔丹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康熙的心,沙津是太皇太后的亲侄儿,与先帝是表兄弟,是自己的表舅,科尔沁更是蒙古诸部中与大清关系最为紧密的,所以无论如何不能坐看科尔沁覆灭。但手中实在无兵可调,清原贼军主力未能尽剿前,康熙是不敢轻易调兵蒙古的。安郡王岳乐那倒是有一万多兵马,但攻打山海关失利后,岳乐就密报军心不稳,营中那些奴才们人心思动,能暂时稳住他们便算不错了,哪里能再调他们北进蒙古抗击葛尔丹大军。

现在唯一指望的就是红夷大炮的到来能够轰跨贼兵的防线,以快刀斩乱麻之势迅速平定这股贼军,尔后才可以考虑派兵救援科尔沁。

为了安抚沙津,不使科尔沁人以为朝廷弃他们不顾,拿他们做挡箭牌死抗葛尔丹,康熙特意下了一道恩旨,将沙津的亲王俸禄提高一倍,并赐黄马甲,今后进京可在禁中驰马。并对使者说,朝廷已调辽西等地八旗兵,只要科尔沁能够挡上准葛尔十天,援兵必至。并说已遣理藩院尚书阿喇尼前往漠北诸部传旨,责漠北诸部联合出击葛尔丹老巢,另外土默谢特等部也已出兵漠西,葛尔丹现在是后院失火,定不能持久,稍过时日便要撤军。

“你回去告诉亲王,叫他不要怕葛尔丹,准葛尔人没什么好怕的,不过是群强盗而已,朕已有安排,葛尔丹动向皆在朕掌控中,他翻不了天。眼下朕领着大军就要大破贼兵,待朕剿了这股叛军,就挥师西进,与他葛尔丹一战高低!叫亲王放下心来便是。”

天朝大皇帝既然承诺了,使者自然千恩万谢,带着皇帝赏赐给亲王的礼物和恩旨欢天喜地的回去复命了。使者前脚刚走,康熙后脚就坐不住了。阿喇尼是在土默特等部,不过这会可没去漠北传什么旨,出关前,自己给阿喇尼等人的下的旨意是要他们守住口外,并没有让他们去进攻漠西,方才对科尔沁使者所言完全是安抚之言,做不得数的。想到自己堂堂大清国的皇帝,竟然要使哄骗之法,康熙不由有些惭愧,惭愧之后却再也呆不下去了。

等待的时间让他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毕竟才三十出头,又是第一次御驾亲征,且吃了败仗,这位年轻的大清皇帝沉不住气了,在御帐内来回走了几圈后,他决定骑马出营查看敌情,一来查探一下贼兵这两日在做什么,二来也算是散散心,解一解心中的郁气。

领侍卫内大臣费扬古一听皇上要出营,忙要劝阻,却见皇上已经跨上他的青龙宝驹,执意要出营,当下便不敢劝阻,连忙带着侍卫们前去护卫。那边步军统领席珠、将军赖塔、尚书明珠等人闻讯忙也赶紧跟了上来。

正在营中驻防监视对面贼军动向的八旗兵、汉军旗兵们见到一顶宝扇龙幡在数百骑的簇拥下遮天蔽日而来,不用问也知是圣驾到了。各营将领忙整装出营,一时之间,“皇上万岁、万万岁!”的喊声响彻连营,也惊动了关宁军。

康熙打马来到前沿,一手按着腰间的宝剑,一手举着西洋教士进献的望远镜,观察着河对面关宁贼军的布防阵线,但见关宁军的阵地上鹿砦壕沟遍布阵前,把整个军阵围得如铜墙铁壁一般,就连前日那些缺口也被堵上了,不由得再次赞叹起来:“贼逆果然是有治军之才的,只可惜此人不走正路,夜郎自大,当真以为朕奈何不了他吗!”顿了一下,叫了一声明珠,问他:“红夷大炮何时能运到?”

明珠在马上欠身答道:“回皇上话,红夷大炮正在路上,大抵后天上午便能运到。”

“只要四十门红夷大炮一到,哼,贼兵这些土垒的营寨,顷刻之间就要灰飞烟灭!”一等公佟国纲对自己的提议十分有信心,他佟家原先就是汉军旗的人,更早前是三顺王部下,一直操控火器,说来大清能够有炮还赖他们佟家,加之对大炮的威力十分迷信,故而他深信只要盛京的大炮一到,一阵齐发,贼兵这些用土堆的泥墙就会土崩瓦解,不堪一击。

前日贼兵表现的战力并未让佟国纲有所警觉,只以为贼兵是借了工事之利侥幸得胜,因为他曾率部攻打抚顺,与贼兵有过交手,在他看来,贼兵也不过如此,抚顺城内的贼兵可是被自己打得全军覆没的。

有战胜过贼兵的底气,再加上对大炮威力的深信,佟国纲自然不会将对面的关宁军放在眼里。众将之中,也属他战意最高。

舅舅的话让康熙一阵欣慰,正想问赖塔等人军心如何,却听对面贼军中突然响起一声炮响,“轰隆”一声,就见前方一里处有一颗炮弹落下,在地上弹了又弹后直滚向前百米左右。护驾的几十名御前侍卫,不等招呼,便“刷”的一下围在了康熙周围,见他们这驾势,康熙不禁一笑,轻骂道:“瞧你们那紧张样,贼兵就打过来了?朕瞧着,这炮不是冲朕来的,而是想告诉朕什么。”

话音刚落,就见对面贼军阵前突然涌出几匹快马,直驰到三百步外才停了下来。那几匹马停出后,一三十多岁,满脸胡须的贼将打马又往前几步,叫道:“对面的可是康熙小儿?!”

..............

急求订阅和月票支持,骨头知道老这样求也不是办法,但无可奈何,也只能如此了。

第六十章 满洲人博物馆(中)第八章 尚阳堡暴动(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定远作战(十八)第四十二章 进攻雅克萨(二)第四十三章 清原保卫战(二十)第六十二章 统统绑走第四十九章 调兵遣将第七十五章 徐锦衣叛逃第三十四章 追击第一百四十五章 定远作战(十九)第二十章 镇压第十四章 酷刑(上)第五十六章 朕不亏待你第二百五十一章 准备南下第八十五章 兔儿岭之战(一)第七十六章 奇袭北京(七)第二十八章 清缴战利品(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两银子一次发稿费了,请假一天第五十章 满洲宗室第四十五章 演练第五十章 雅克萨大屠杀(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定远作战(十三)第九十四章 强征扩军(五)第九十三章 水晶之夜(六)第二百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十一)第九十一章 强征扩军(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远作战(八)第三十二章 好汉饶命!第十九章 种族隔离的“长城”第四十七章 变色第一百八十三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四)第九十四章 水晶之夜(七)第四十六章 夺取瑷珲城(中)第二十章 镇压第一百八十五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六)第二百三十七章 南下劫粮(四)第五十章 进攻吧,勇士!第一百七十七章 老瓜贼与天地会(中)第三十章 清原保卫战(八)第六十三章 大跌眼界的夺堡之战第七章 言而无信第二十一章 我们是关宁军!第四十六章 北迁第六十一章 退婚书第八十章 血色京城(一)第十章 伙食(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丧尽天良(下)第十九章 兵变第八十一章 血色京城(二)第十四章 酷刑(上)第七十五章 徐锦衣叛逃第六十五章 御驾亲征(下)第十二章 清算汉奸(五)第一百章 强征扩军(十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英宗故事第二十一章 视察后卫师团第六章 大清顺民第五十四章 保定屠官(下)第七十七章 协领何保第十二章 尚阳堡暴动(五)第十一章 义不容辞第二百五十四章 东进支队的战果第四十三章 巴海之死(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临城下(四)第七十二章 万事开头难第二十八章 爱钱如命的才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南下劫粮(六)第二章 新君登基(二)第二十五章 水师就是海盗第六十一章 赎骨(中)第六十三章 康熙之死(下)第三十二章 好汉饶命!第五十七章 焚书坑儒(中)第三十四章 好你个高士奇第二十五章 主子来了第二十一章 豪格之子第九章 清算汉奸(二)第四十六章 夺取瑷珲城(中)第一百零七章 征服之血(六)第四十章 一文银难倒英雄汉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团(三)第五十章 杀降第五十五章 多死一个,少分一份第二十一章 视察后卫师团第二章 披甲人为奴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之血(一)第六十四章 御驾亲征(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远作战(二十五)第六章 学士和太监第三十一章 保台六疏第三十六章 献策害人第四十六章 御门听政(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一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第八章 人为刀俎(求红票)第二百五十一章 准备南下第六十三章 御驾亲征(上)第五十五章 多死一个,少分一份第四十二章 训话(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远作战(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