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协领何保

寨子西南的树林中,一伙衣着破烂的青壮小心的埋在那里,不敢将头露出来,唯恐被人发现,他们中有两人眼睛一动不动的看着远处的鄂伦春人寨子,其他人则围在一起,小声议论着。被他们围在中间的正是黄三,此刻正暇意的靠在一颗弯脖树上,嘴里叼着一根青草,眼睛闭得紧紧的,不知是在睡觉还是养神,看上去老神在在,舒服得不得了。

许是经常有虫子爬上身,黄三紧闭双眼的同时,不时伸手在身上抓几下,也亏得他本事,竟然在没有视物的情况下能准确的将虫子捏出来。掐死一只扰人清静的甲虫后,黄三身子微侧,此刻太阳正毒,树林中难得凉爽,正是困觉的好时候。不想身子刚动,却听身边冒出这样一句话来。

“三爷,他们离开寨子了,咱们要不要跟过去?”

“怎么不要?”

黄三双眼一睁,斜斜的打量了一眼说这话的人,见是魏小江,不由变了脸色,骂道:“猪脑子,不跟着去,鬼知道他们跑哪去了,到时交不了差,协领大人能饶过我们吗?!”

魏小江便是上次跟在黄三后面欺负冯云的那年轻人,他是康熙十六年吴军经过家乡时投的军,投军时不过十五岁,当时人小,也搞不懂这支军队和朝廷官军有什么不对,只知道当了兵就能吃军粮,不致挨饿,再加上老爹刚死,老娘又多病,这么半大小子养在家中,粮食如何够吃,当兵也好,自己照顾自己,也省些粮食给下面的弟弟妹妹。

当年吴军北上之后除后附绿营人马外,也有很多所到之处投军的人,这些人多是城市中的无业游民与农村家境不好的子弟,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志在反清的仁人志士。只不过这些人中的大多数要么抱着投机心理,要么就如同魏小江一样,只是单纯的抱着不饿肚子的想法当兵吃粮。他们眼中可没有民族大义,为故明复仇或光复汉人江山的抱负,只是想通过当兵吃饱肚子而已,本质上这些人也是最容易动摇的兵源。

吴三桂死后,成批成批投降的吴军八成便是这些后附兵源组成的营头,绝少见老营人马。吴军老营主力直至昆明被围,九华山被攻破,吴世璠自杀之后才彻底丧失抵抗信心,比起前两年投降的后附人马和少数投降的老营士兵(包括赵强他们在内),坚守到最后一刻的吴军可称得上对得起吴三桂了。

因魏小江算是后附人马,加之年纪又小,所以在军中并不待人见,直到所在的营头兵败,他也不过是个小马夫。兵败之后,魏小江的实际年龄也只有十六岁,按清廷规定,未满十六岁的普通从逆军士是可以赦免其罪被放回家的。

不想也该魏小江倒霉,俘虏他们的清军都统认为这些个吴军俘虏都从过逆,放回去必会荼毒乡梓,绝不能因为年纪不够而就认为他们没有潜在危害,抱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念头,清军都统大笔一划,将连同魏小江在内的千把号吴军俘虏全部给送到了关外(发配关外在清军都统眼中与砍头并没有什么区别)。

到了关外后,像魏小江这种后附士兵爷爷不疼姥姥不爱,没办法和其他人一样,结成一些相互照应的小团队,因此经常受人欺负,清军发给他本就不多的食物屡屡被其他身强力壮的吴军夺走。魏小江气愤之余却是没有办法,只能夜里独自流些委屈的眼泪,只到他遇见了黄三。

黄三没有当过兵,论身份更是一个下人,因此在吴军俘虏中是一点地位都没有,但是他自己也没想到,堂兄竟然成了内务府副总管大人的包衣奴才。这下子不得了,当知道这个事情后,黄三的身价一下提高了上来。有了身价,黄三自然想有一帮人追随自己,不为别的,只为能摆摆威风,欺负欺负那些吴逆们,更重要的是,他一直惦记着老主人的女儿,做梦都想把她压在身下。以前人家是尚书女儿,他这个下人想都不敢想,现在可不同了,我黄三可是包衣奴才的堂弟,算来也是小半个旗人,能看上你一个逆党叛臣之女,那是你前世修来的福份。

不过让黄三郁闷的是,堡内其他吴军青壮对他并看不上眼,丝毫没有因为黄三堂兄的缘故而对他另眼相看,一如继往的只是将他当成个下人,甚至那些妇女和小孩子也不将他放在眼中,一口一个“黄三”叫着,这让黄三的自尊心大受打击。

天变了,爷的身份也变了,你们这些吴逆还敢这么看我!

黄三开始活动了,他要想尽办法将堂兄的身份转换为自己的权势。因黄三堂兄被派在尚阳堡接受各地上贡内务府贡品事谊,所以松山堡的旗人佐领都赖和管事遏隆对黄三倒也给些面子,为的是上贡时能少些波折,少些孝敬。当然在他们眼中,奴才还是奴才,当包衣奴才的是黄三堂兄,可不是黄三。该打时还是打,该骂时还是骂,只不过相对于其他吴逆而言,黄三的境况还是大有改变,至少他能吃饱肚子,并且在堡西的吴军家属中形成一定的权威——旗人给他的权威。

靠着从遏隆那得来的食物,黄三成功收买了几个小弟,当中就包括魏小江。与其他几个依附黄三的青壮不同,他们是被黄三诱惑,而魏小江却是主动找黄三,找到他之后只说了一句“你给我吃的,我以后就给你卖命”,从此便成了黄三的爪牙,替他干了不少坏事。当然所谓的坏事只不过是帮着黄三调戏调戏吴军妇女,或者对那些青壮横鼻子竖眼而已,大恶倒是没做,不是魏小江没胆做,而是黄三没这个胆子做。

说到底,黄三的所作所为只是个恶奴,还谈不上恶棍,他最大的理想只是将昔日的主人冯小姐压在身底下发泄一番,其他的,他没想过,也不知道想。

那日赵强带人从松山堡离开后,黄三便领着余下的几十人在堡中傻等,他们不敢离开,生怕被清军认为是叛逆。有人也劝黄三要么跟赵强学北上,要么跟张大海学带人往南,潜回关内回到老家去,但无一例外都被黄三喝骂了一通。

支撑黄三唯一的信念便是二哥(堂兄)会救我的,只要我老实的带人留在这里,这便是大功一件!二哥知道此间事情后,必会想法救我。

逃跑或者造反,那都是鸡蛋往石头上碰,吴三桂十几万大军都灰飞烟灭了,这几百号人还能翻了天不成。黄三坚定认为,只要留在此处,就不会有事。如黄三所愿,他的坚持得到了回报,事情并不如赵强想象般,留下的青壮被当成替罪羊给一刀杀了。

黄三带人在堡内等了两天后,果然有一队清兵发现了他们,只不过却不是宁古塔派来的兵马,而是路过此处黑龙江副都统萨布素的人马,领兵的是一个协领,名唤何保。

盘问过后,何保的眉头锁了起来,按黄三的交待,巴尔虎人是杀官叛乱全族北迁,如此事为真,那事情便不得了,性质相当严重,可是必须要上奏朝廷的。但此地是宁古塔治下,他何保是黑龙江的人马,路经此处纯属偶然,论理这事他就管不着,即使副都统萨布素亲来,也没法过问这事。

若是强行管了此事,可是犯了官场的大忌,要是因此得罪了宁古塔将军巴海,那可是非常不明智的,要知道,宁古塔将军巴海可是当今圣上眼中的红人,关外的擎天之柱。何保身为协领,也算高级军官,自然明白得罪巴海的下场是什么,与手下两个佐领商量一番后,何保便决定将此事先行向宁古塔通报,为安全起见,他们先留在松山堡等候宁古塔方面派人来。

至于黄三和那几十个吴逆,何保也没有苛刻对待他们,因为他是半个汉人,母亲是关内抢过来的汉人官宦之女,被强暴之后生下了他。因母亲的缘故,何保在八旗军官中倒算是个异类。再者事情也轮不到他管,要是杀了这些吴逆,事后未免有些说不清,倒不如留下他们为己所用。

何保是聪明人,知道以汉制汉,巴尔虎人是有准备北迁,一时半会也没法追上他们,但是那些同样逃跑的吴逆却是匆匆北上,又携带了那么多老弱妇孺,行动必定不快,要是将他们抓回来,倒也算小功一件。见黄三倒也实诚,何保便令其带人往北寻找那些吴逆行踪,有所发现立即回来报告。

黄三本有些担心清军不会放过他们,没想到对方却委了他这么一个差事,心花怒放,连连磕首,一点也不犹豫,马上带人往北撵了过去。运气也相当不错,还真让他们发现了吴军老弱的行藏所在。因青壮们不在,黄三便没有马上带人将老弱们押回去,他想立更大的功劳,将那些青壮们的落脚点也查个明白,好让清军将他们抓回来,一泄被赵强痛打的耻辱。

第三章 不冷不热第五十四章 宫外候着第九十九章 强征扩军(十)第八十六章 兔儿岭之战(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黄羊野人(中)第四十三章 巴海之死(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建设(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屠城(下)第三十七章 清原保卫战(十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炸毁城墙(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第五章 重围第一百零一章 强征扩军(十二)第九十八章 强征扩军(九)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团(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屠城(上)第一章 又见张大海第十二章 尚阳堡暴动(五)第二百一十八章 屠城(下)第二十八章 浮肿病第八十五章 兔儿岭之战(一)第八十五章 血色京城(六)第二百零二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十三)第四十一章 清原保卫战(十八)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远作战(五)第六十四章 关宁军暴行摘录第四章 绿营接收(一)第四十章 尼布楚援军的覆没第三十九章 南征祭旗第三十七章 木兰围场(上)第一百零一章 强征扩军(十二)第三十五章 不如反了?(求收藏)第八十七章 兔儿岭之战(三)第七十七章 奇袭北京(八)第二十六章 兵进尼布楚(一)第三十四章 疑惑第一百九十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一)第九章 加速同化第一章 彭虎反正第九十四章 强征扩军(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屠刀下的归附第八十三章 来得是条大鱼第一百一十章 征服之血(九)第四十五章 明争暗斗第二十七章 胡国柱之死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远作战(十六)第四十九章 火烧吉林水师第四章 凶性大发的伍枫秋(上)第二百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十一)第一百章 强征扩军(十一)第二十二章 杀尔如杀鸡!第十八章 大逃亡(三)第十九章 兵变第八章 清算汉奸(一)第二十七章 兵进尼布楚(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临城下(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定远作战(十)第三十五章 城下之盟(中)第三十章 兵进尼布楚(五)第二十二章 灭绝第三十九章 南征祭旗第五十九章 满洲人博物馆(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十)第七十一章 奇袭北京(二)第八十一章 师爷刘德(求收藏)第三章 新君登基(三)第一章 松花江边第五十章 进攻吧,勇士!第二百四十三章 南下劫粮(十)第三十四章 好你个高士奇第二十一章 丧尽天良(下)第五十八章 明掘永陵(上)第四十章 清原保卫战(十七)第七章 南怀仁、火炮第四十二章 巴海之死(上)第八十七章 血色京城(八)第十二章 尚阳堡暴动(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尼布楚口信第十二章 尚阳堡暴动(五)第九十四章 水晶之夜(七)第一章 焦山驿第三十三章 黄三第三十七章 关俄尼布楚条约第一百零五章 征服之血(四)第十六章 酷刑(下)第三十六章 出兵平乱第三章 不冷不热第二十七章 胡国柱之死第七十五章 徐锦衣叛逃第九十三章 水晶之夜(六)第五十三章 保定屠官(中)第三十九章 南征祭旗第五十四章 雅克萨大屠杀(五)第一百零七章 征服之血(六)第五十三章 挺进盛京(求收藏)第五章 重围第五十章 满洲宗室第九十五章 强征扩军(六)第六十一章 发誓第九章 高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