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强征扩军(七)

刘德不清楚俄国人的事情,邓肯却是会知道。赵强需要邓肯在刘德这幅并不完善的地图上给他标出俄国人的动态,具体到他所知道的俄国人都在远东建立了哪些城,城中又有什么防守力量等等。另外,他还迫切需要知道尼布楚在哪里,因为银矿的诱惑实在太大,而且尼布楚地区既然银矿丰富,那么想必其他的矿藏同样不少,如果有铁矿、硝石硫磺之类就更好了,这些都将是武装军队的宝贝。

首义城虽然已脱离宁古塔管辖,但毕竟名义上仍是清朝领土,在这里建立反清根据地,危险太大,随时有可能被清军大举进攻,因此在清楚自己所处位置之后,赵强便想能有一个更安全的根据地。以免困守首义城一处,一旦清军势大,而无缓冲地带可以规避全军覆没的风险,并且也要防止俄国人和清军一个碗里吃饭。怎么说,赵强现在的所作所为都是抢俄国人的饭吃,这种不礼貌的行为肯定不会受人欢迎的。正所谓卧塌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一山可不容二虎,赵强从不幻想俄国人会对自己唱出一曲“远方的客人”,正如他想对俄国人唱的那歌一样“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赵强当俄国人是豺狼,自是不能一厢情愿的认为俄国人当他是朋友。如果清军重兵对他们这些再次复叛的“吴逆”用兵,赵强毫不怀疑俄国人会很热情的从背后给他来上一刀。

翻看地图,安全的地方肯定不是南方的东北,也肯定不是黑龙江流域,因为那里既有清军,又有俄国人,两方正相持着,赵强这点人马冒然过去掺上一脚,只有自讨没趣,而往北,原始森林,人烟稀少,一头扎进去走上几日都不见得看到一个活人,若是在那建立反清根据地,倒是安全,只是恐怕今后只能与当地土著一样,避居世外桃源了,然后在百多年后,成为“伟大”的沙皇俄国的农奴。

西伯利亚的土著居民是赵强计划中的兵源补充,但是他可不是想去他们的家乡进行实质统治,而是要将他们全部迁到自己的地盘,他可没精力凭着这么点人就对三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实施有效占领并统治。

在西伯利亚建立有效统治的事情还是留待后人吧,只要我把俄国人赶走,把当地的土著全部征发起来对满清用兵,顺利入关推翻满清,再调关内无地之汉人去充实远东地区,还不是自己想做就做的事。就算自己来不及做,定下个国策,让继承者落实就行,赵强如此想道。

什么地方最安全?想来想去,也只有俄国人远离黑龙江流域所建的那几座城池适合赵强的“移民”行动,而首当其冲,最让人动心的就是尼布楚了。首义城未来只作为一个前沿中转部使用,将所拥有的各族人力全部迁移到尼布楚后,然后再把周边的俄国人逼走,形成一个横贯西伯利亚的大后方。如此东面有出海口,深山老林里的原始大树是最适宜造大船,一支强大的水师完全可以建立起来。而西面又和外蒙接壤,那里有不甘被满清压迫的厄鲁特蒙古人,可以与他们打打交道,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对付满清。再接着就可以和蒙古人一起去新疆开展“友好外交”,准葛尔的力量不能不用,用得好可是清军的大敌,如果一切顺利,甚至还可以跑得远些到西藏拉来反清盟友,那些喇嘛和藏军巴不得有人带着他们和满清开战呢,如此整个大西北及东北关外都将连成一片,至于推翻满清后如何“分脏”,可不是他们说了算。

在赵强眼里,哪怕是以支持蒙古人重建“大元帝国”为条件,支持新疆的葛尔丹划地为王为条件换取他们的联合,都是值得的,白纸黑字签什么条约都可以,事后大不了学校长一撕两半就是。

条约只是战争欺骗的一种手段,在己方势弱时,条约是必须要遵守的,在己方势强时,条约就可以背弃了。盟友同样和条约一样,更何况是异族的盟友,中华千年古训:非我同类,其心必异!

厄鲁特蒙古,赵强知道不是太多,仅知道他们在康熙年间给清朝带来了很大麻烦,而葛尔丹这个人,赵强却是太了解了。说起来他也确实算是雄才大略的主儿,相当了不起。史书记载葛尔丹东征满清,其实带出来的总兵力只有四万人,尔后又跟东方亲近满清的蒙古各部打了很多仗,几乎仗仗必胜。终于搞得康熙坐不住了,于是两人在乌兰布通打了一仗。其实也不能说打了一仗,康熙这厮在没打仗之前本来装得挺牛掰的,可是到了快碰上葛尔丹的时候,就装出一副生病的样子,屁颠屁颠逃回北京去了,可笑的是还不知廉耻地找了个借口说得了急症伤寒。

葛尔丹之后在乌兰布通和清军打了一仗,当时清军的前线统帅是大汉奸佟国纲。葛尔丹在此战中大获全胜,不但击毙清军统帅之一的大汉奸佟国纲,还杀的清军尸横数十里。而且最终在数倍于己的清军的围攻下从容组织撤退,成功脱离接触。可笑的是,清军在兵力数倍于敌的情况下,损失数倍于敌并折损大将居然却还有脸宣告自己在此战中获得了大胜,并作为康熙的所谓的一大战绩拿出来炫耀,当真是无耻的可以。

不过葛尔丹的运气比较背,他不是打不过满清,只是不小心让自己的侄子给夺去了准格尔的老巢,成了无家的孤魂野鬼。但是昭莫多一战,仍然尽显风流,以两千余人的牺牲杀得清军鬼哭狼嚎,不愧为一代名将。

葛尔丹具体在哪年和满清开战,赵强不是记得太清楚,但估摸着也是康熙三十年左右,算起来也是几年后的事情,现在他可能正在准格尔忙着招兵买马,磨刀霍霍吧。此人一定要拉拢住,不能联合也得想办法让其不要败得太快,赵强琢磨着是不是要等过两年派人去准格尔看看,适当提醒一下葛尔丹小心他侄子,实在不成就帮他清理门户。

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然后等敌人瓦解后,我再将朋友消灭掉。在没有推翻满清前,赵强不介意与任何一个能给满清制造麻烦的势力联合,甚至是俄国人都可以,当然前提是俄国人得被自己打趴下,成为一种雇佣军性质的联合。

如果赵强的计划一切顺利,那么对于康熙来说可就是大大的头疼了,要知道他可曾诏告天下,不修长城的。那份诏书赵强后世时曾看到过,只是不记得全部内容,但大概意思还是不会记错的。其主要内容无非是说:今天准格尔蒙古入侵,我不用修长城来防守,投靠我的喀尔喀蒙古就是我的长城。况且前代修长城耗费民力无数,效果也不见得怎么样。所以我命令以后就不修长城了。

其实康熙哪是不修长城,他的真实目的却是险恶无比。长城的作用无非是区隔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活动范围,阻止游牧民族对农耕地区的破坏,历代皆然。但是到了满清手上,由于女真是蛮族狩猎出身,而其所倚靠的蒙古人也是游牧民族,满清的统治,是以游牧民族对农业民族地区的占领和破坏为基础建立的,他们修长城干什么?难道作茧自缚给汉人以复兴的机会?阻挡自己的盟友蒙古人入关平叛不成?

满清不是不修长城嘛,那就好得很,各族联军今天从山西入长城,明天从甘肃入关,后天跑他们的龙兴之地溜达溜达,跟当年皇太极对付明朝一样,慢慢的削弱它。到时我看你康熙修不修长城,你不是被吹捧为历代少有之明君吗,我却偏要看看面临这样的局面,你如何破解,如何明君!

时间不等人,眼下已是五月,金庸小说《鹿鼎记》所描绘清俄双方在冬天交战的场景根本不可能出现,因为严寒的西伯利亚将是一切军队的噩梦。离严冬到来只有不到四个月时间,如果在这四个月里,赵强不能拥有尼布楚并且打通尼布楚和首义乃至周边地区的通道,将之连成一片,那么只有等到来年春暖花开再说,而那样一来,康熙二十二年就变成康熙二十三年了。在康熙二十三年,清廷的战争机器将全部往北方转向,除了应付准葛尔和厄鲁特蒙古外,最大的用兵方向便是极北的罗刹人了。赵强可不想成为挡在俄国人之前的牺牲品,所以他必须要抓紧时间,抢在清军大举北上前,把俄国人的实力削弱一些,把自身的实力更强大一些。

张义奉命去提邓肯之后,赵强又问了刘德一件事,那就是松山堡内那几百关内来的老瓜贼,但刘德却是说对此并不知情,也从没有听舒穆禄提过此事。想到自己后世所看到的一些野史,赵强便没继续问刘德,这种有伤天朝上国名声的小偷小摸之事,想必康熙不会大张旗鼓的做,指挥那几百老瓜贼的也许是清廷的重要人物,舒穆禄这种八旗军官里的异数自然不可能知晓,他不知道,刘德更是不可能知道。

“千户,邓肯带到!”

.............

迫切需要收藏,红票,谢谢

第三十二章 好汉饶命!第十五章 剥皮开膛第二十六章 兵进尼布楚(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建设(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劫粮(二)第五十五章 北上第三十七章 木兰围场(上)第三十六章 清原保卫战(十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关宁四大师团第三十三章 兵进尼布楚(八)第二十一章 丧尽天良(下)第一百零八章 征服之血(七)第四十章 一文银难倒英雄汉第三十二章 清原保卫战(十)第一百七十六章 老瓜贼与天地会(上)第五章 重围第二百一十八章 屠城(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黄羊野人(中)第三章 不冷不热发稿费了,请假一天第五十三章 挺进盛京(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远作战(二十一)一更第三十四章 城下之盟(上)第六章 火器制胜第六十一章 赎骨(中)第六十三章 城门送行第二十一章 我们是关宁军!第三十九章 暴跳如雷(求红票)第五十八章 最后一晚第二十四章 清原保卫战(二)求票第五十一章 为朝廷分忧第二十二章 横行不法第六十章 婊子有情第二百四十六章 南下劫粮(十三)第六十五章 二月惊雷第三十九章 南征祭旗第四十四章 暗流涌动第十八章 大逃亡(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次彻底的洗劫第五十章 满洲宗室第一章 松花江边第二章 杀人淫威第三十九章 内务府第五章 绿营接收(二)第三十三章 兵进尼布楚(八)第二十四章 清原保卫战(二)求票第四十五章 弹劾明珠第一百九十八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九)第二百一十一章 炸毁城墙(中)第六十一章 退婚书第一百七十一章 黄羊野人(中)第六十二章 统统绑走第一百零八章 征服之血(七)第一百章 强征扩军(十一)第七十一章 奇袭北京(二)第三十五章 土地换出兵第四十一章 康亲王出关(求红票)第十二章 清算汉奸(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巴克桑(二更)第三十二章 兵进尼布楚(七)第七十六章 奇袭北京(七)第三十三章 巴海闻讯第一百一十五章 兵临城下(五)第二十章 太岁头上动土第一百二十二章 关宁军团(四)第八十七章 兔儿岭之战(三)第四十三章 清原保卫战(二十)第三十九章 内务府第七十七章 协领何保第七十一章 留辫不留头第七章 冲动(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六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七)第十五章 剥皮开膛第十八章 热情的东方将军第九十二章 强征扩军(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定远作战(三十)第一百零七章 征服之血(六)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团(三)第五十七章 人竞相食 大势已去(上)第三十五章 城下之盟(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口统计第一百八十四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五)第二百四十九章 扯他娘的满汉一体第五十八章 明掘永陵(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东进支队的战果第二十五章 活阎王遏隆?第十七章 大凌河第二十九章 刑犯第八十九章 兔儿岭之战(五)第二百零一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十二)第四十九章 火烧吉林水师第六十三章 城门送行第二十二章 杀尔如杀鸡!第二百一十三章 英宗故事第六十八章 兵行险招(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关宁军团(四)第三十章 台湾弃留第一百三十八章 定远作战(十二)第六十三章 城门送行第九章 加速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