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颖川四士

在兵荒马乱动荡之中的洛阳,除了老弱病残,在城中走动的多半都是关东诸侯的士卒将领,郑纶见那几人年纪都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个个面容俊朗中透着睿智,彼此之间很少说话,简单的眼神或者简略的几句话就可以形成非常充分的沟通。

郑纶笑着对华雄道,“大哥饿了不?我们去楼下要些酒菜如何?”

掌柜的忙讨好道,“堂下人多口杂,不如我让伙计给您二位送些酒食来吧?”

郑纶微笑,也不等华雄答应,拉着就下得楼来,专找了一个离那几人最近的桌子坐下,吩咐伙计随意上了几个小菜。

只见相邻的桌上坐着四个人,最年长的不过三十岁许,最年轻的恐怕还不满二十,都穿着文士服,头上扎着文士方巾。四人显然发现了郑纶,各自投来不同的目光,郑纶淡然一笑,微一颔首,算是打过了招呼。

四人原本还说着些事儿,郑纶这一介入,却让几人都停止了交谈,勉强用了几口饭菜。郑纶悄悄打量着对方,越瞅越觉得他们与众不同,顿时心生亲近之感,却又不知该怎么开口,正琢磨着,四人中最年轻的那位居然先打破了这个略显奇怪的沉闷局面,对郑纶道,“阁下莫非有话想对我们说吗?”

郑纶下意识地点了下头,又摇了摇头,“我只是觉得几位仪表不俗,便想与几位结交,不知几位意下如何?”

“不瞒你说,我也正有此意,不若一起合桌吧?”年轻文士在四人中虽然最为年幼,但是其他三人对他似乎特别看重,而他相对应该最清高才对,此时他的邀请还是让郑纶感到颇为意外。

八仙桌上,原本就有其中两人坐了一侧,因此空了一侧,郑纶忙拉起华雄一起坐下,“在下郑伯纯,见过各位兄台。”

那少年一拱手,“在下颖川郭奉孝。”

郑纶差点被酒呛着,忙不迭放下了酒杯,顿时五味杂陈。

郭嘉虽觉怪异,还是先向郑纶介绍其他三位,“那两位是叔侄,年长的是侄儿荀公达,年幼的是叔叔荀文若;这位是陈长文。我们都是颖川人,幼时求学多有往来,彼此交厚。”

荀彧、荀攸叔侄哈哈大笑,“奉孝尚不足弱冠之年,如何言‘幼时求学’?”

一旁的陈群偷笑,他比郭嘉大三岁,这里还真只有郭嘉算未成年。

郭嘉不急不恼,乃道,“求学之龄,岂分长幼?余好兵法,诸君却好诗书,乃兴趣使然;不若使君等习兵法,则属余之后辈者也。”

陈群不服,辩道,“奉孝如何不言习诗书?”

“此非吾志也。”郭嘉摇头晃脑,却也不忘冷落了郑纶两人,问道,“不知伯纯从何而来,欲往何处?”

郑纶心里嘀咕,这话本来就是自己问他们的才对,却被郭嘉占了先,想了想,乃道,“某原属渤海袁公军中从事。”

四人彼此对视一眼,郭嘉道,“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我等仰慕久矣。且人皆言袁公礼贤下士,乃当世之英杰,正欲投之。”

郑纶不奇怪,颖川之地盛出智谋之士,荀攸在何进当权时期做过黄门侍郎,荀彧和郭嘉则相继都曾在袁绍部下为官,看来此时他们都想去投奔袁绍,因为眼下的诸侯中,只有袁绍的势力和威望才配得上这几位大贤的才能。郑纶也不隐瞒,简单地把汜水关以及潜入京城的使命告诉了几人,不禁愁道,“如今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任务失败,回去只能受辱。”

四人都沉默了,最后还是荀攸道,“以某之见,伯纯不如暂回关东大营,以袁公之雅量,必不见责难。”荀攸为官时,与袁绍有过数面之缘,印象说不上太好,因此在荀彧和郭嘉想投奔袁绍的立场上,他并不热中,此时的话更有深意。

郑纶当然明白荀攸的意思,他回去如果仍然能得到袁绍的信任,那就充分地说明袁绍的度量,然后由郑纶引荐,众人一起投奔袁绍,也好有个熟人依托。可是,郑纶很清楚袁绍打着什么样的算盘,对于一个失去利用价值的人,或者看不到价值的人,袁绍是不会有任何怜悯和故旧之情的。此时的郑纶很难评价荀攸的建议,不过很快就心中释然,毕竟对于乱世中萍水相逢之人,没有任何理由去要求对方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

郭嘉很不满,突然冷笑道,“公达好谋划!如若伯纯贸然返回,袁公便于降罪也是情理之中,届时反害了伯纯!”

郑纶暗暗感激地望了郭嘉一眼,荀攸羞惭。

事有凑巧,荀攸无意间看到了郑纶腰间系着的红匣子,虽然仍然用先前的锦布包裹,却非常惹眼。荀攸疑道,“伯纯腰间所系何物?”

郑纶解下红匣子放在桌子上,看了看堂中此时没了旁人,悄声道,“此乃我在宫中一口枯井中无意间得到的。”

荀攸脸色大变,不禁双手颤抖着抚摩红匣子,问道,“你可曾打开看过?”

郑纶摇头,“其实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红匣子,其中一个我打开过,就是玉玺……”

荀攸慌忙示意他噤声,四处张望,见没有引起店里伙计的注意,悄悄问道,“可有安全之所?此处不便声张。”

郑纶想了想,忙带着众人返回自己的房间,吩咐华雄在门外守卫。

荀攸仔细地问清楚当日在皇宫发生的激战,越听越是激动,“如果我没有猜错,这个匣子里的才是真正的玉玺。”

众人顿时惊呼。

郑纶疑道,“不对啊,被程普抢走的红匣子,我打开过,那确是玉玺啊!难道还有两个玉玺不成?”

荀攸道,“某任黄门侍郎之时,尝有幸得见此宝。我且问你,你所见的‘玉玺’是否有黄金镶过?”

郑纶一怔,仔细回想,顿时摇头,“当时事情紧急,我也不及细看,不过好象没见到什么镶金啊!”

“那就对了!”荀攸兴奋地挥了挥拳头,早失去了以往的沉稳,向众人解释道,“王莽篡汉之时,太后曾用传国玉玺掷过王莽之弟,崩其一角;后王莽名工匠以黄金镶补了缺角。因此真正的玉玺是有黄金镶补过的。”

“这么一说,我见过的那枚玉玺还真没有黄金镶补……可是,为什么会有两枚玉玺呢?”郑纶还是觉得很迷惑。

荀攸也是不解,“假造玉玺,那可是死罪!可是据伯纯所言,真假玉玺都在同一个宫女身上发现,实在让人费解。”

郭嘉道,“只要我们打开一看,便知分晓!”

几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有接话。私动玉玺的话,也只有郭嘉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轻易说得出来的,他们都是世家子弟,世俗观念却不能免俗。郑纶道,“那就由我来试试吧,反正先前那枚玉玺,我也已经擅自动过了,也不怕再来一次,了不起就被按一个大逆不道的罪名。”

郭嘉一挑拇指,其他三人却也颇有些意动的神情。

金锁很复杂,郑纶直接拿刀撬,看得二荀和陈群满头冷汗。随着一个清脆的断裂声响起,红匣子被打开了,里面果然有一枚玉玺,与荀攸所描绘的一般无二!

郭嘉拊掌而笑,“有此进阶之物,伯纯必受袁公重用。”

荀攸皱眉,不悦,“奉孝休要胡说!此乃汉室至宝,岂可献与他人?”

郭嘉反问道,“难道依公达之意,却要献于那董贼不成?”

荀攸顿时语塞,不由暗叹一声,望着郑纶。

第66章 激将出击第110章 奋勇短兵第87章 雁门奇袭第73章 兖州决断第89章 不归之途第46章 闭月添愁第90章 命运转机第43章 黄河水贼第20章 李代桃僵第53章 衔枚夜袭第72章 如约婚期第39章 世人负我第42章 杀戮梦魇第68章 英雄胸襟第5章 仓促上阵第71章 焦尾琴情第91章 自投罗网第88章 白发征夫第38章 虚虚实实第30章 安平客栈第94章 胡笳声断第63章 五日之约第87章 雁门奇袭第23章 血战磐河第43章 黄河水贼第32章 百变伊人第79章 痴情蔡琰第86章 中山龙啸第100章 病从口入第30章 安平客栈第8章 潜伏使命第39章 世人负我第9章 洛阳故旧第10章 适闲雅居第112章 英雄无敌第110章 奋勇短兵第49章 风雨欲来第97章 落尾神箭第65章 重立破虏第15章 刑场混战第118章 斗一斗第18章 命运蜕变第104章 恩威并施第68章 英雄胸襟第90章 命运转机第26章 黑衣死士第101章 意外转机第105章 为谁解衣第96章 困兽欲搏第97章 落尾神箭第9章 洛阳故旧第45章 故人相见第13章 飞熊铁军第52章 异军突起第58章 山阳战略第32章 百变伊人第76章 柳暗花明第33章 女儿心思第21章 以假乱真第10章 适闲雅居第85章 倒行逆施第25章 战场第58章 山阳战略第89章 不归之途第16章 急转直下第8章 潜伏使命第13章 飞熊铁军第58章 山阳战略第114章 太史金戟第66章 激将出击第96章 困兽欲搏第99章 平静暗潮第96章 困兽欲搏第19章 颖川四士第96章 困兽欲搏第53章 衔枚夜袭第47章 计出连环第69章 再入长安第106章 灵鸟之助第95章 咫尺天涯第90章 命运转机第60章 女儿娇第119章 爱之第90章 命运转机第27章 敛财取道第80章 琴由心生第8章 潜伏使命第11章 司徒王允第26章 黑衣死士第63章 五日之约第27章 敛财取道第80章 琴由心生第118章 斗一斗第67章 二虎相斗第39章 世人负我第46章 闭月添愁第94章 胡笳声断第40章 二荀之抉第52章 异军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