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战俘

李国英弃军逃走,清军大营中的士兵也没有了继续抵抗的斗志,在得到明军不杀俘的保证后就开营投降。

虽然明军是胜利者,但军队同样疲惫不堪,没有了乘船追击李国英的念头。接下来一连三天,明军都在修整部队,搜剿藏在山里的清军散兵游勇,同时甄别抓获的俘虏。此次明军俘获王明德、胡文科等十一名清军将佐,驻地从广元、保宁到汉中都有,甚至还有一个参将原本是西安守将,这些将领和他们手下大部分都是之前半年被李国英从各自的防区抽调到重庆的。

“此次我军战兵阵亡和伤重不治的共计四百七十二人,其中小一半是赵千户所部,被赵良栋所害;辅兵阵亡三百三十人,大都是掉队后被清军杀害的。”邓名现在依旧行动不便,任堂等人统计好数字后,就在他的病床前向邓名报告:“还有五百余人负伤卧床,他们正在恢复中。”

邓名点了点头,能熬过头三天的伤员,挺过来的希望还是很大的,明军中现在施行了不少邓名制定的卫生条例,比如清洗伤口一定要用煮沸过的水,包扎的绷带也同样要在沸水中煮过,而且每日都要更换。有一部分伤员是一度被俘的明军官兵,战后明军从清军手中解救出了数百名战俘,不少人都受到了殴打。

“清军死亡一千八百余人,现在还有一千五百余人负伤,我军遵照提督的命令,也对他们进行救治,同样每天清洗伤口,更换绷带。”从黄州开始,邓名就下令救治清军伤员,他也知道下面的人在执行中肯定会稍微有些走样,肯定不会把他们和自己的伤员一视同仁。不过邓名也不要求他们做得尽善尽美,这只是一个大原则,在邓名看到这些人都是中国人,其中多数还是曾经的穷苦百姓,就是清军的战兵有不少当初也是被强征来的壮丁。

“加上这些负伤不起的清军外,此战我军共计抓住了二万四千名俘虏,其中有一万八千名辅兵,剩下的六千多战兵中,有二百八十名是李国英的标营卫士;六百多名王进宝和张勇的贵州援军,都是他们的亲兵;余下的都是重庆来的。”

任堂做完报告,停下来等在一旁,等候邓名的命令。

邓名想了一会儿,下令道:“王进宝和张勇的亲兵,都押送去建昌交给狄将军处置。其他的甄别一下,看看有多少愿意跟我们去成都。”

后续的甄别工作又进行了几天,战斗结束七天后,邓名已经恢复了不少,能够开始处理比较多的报告。

这期间被俘的清军将佐都和高明瞻关在一起,其中有一个人被发现下令拷打死了一个明军俘虏,邓名称这是不可宽恕的杀俘罪。执行这个命令的亲兵都被挑出来,与贵州的援兵关在一起,将来会被邓名一起送去建昌。被送去建昌的小兵肯定会成为苦役奴隶,至于将领本人,交给被杀的那个俘虏的亲朋,由他们行刑替死难者报仇。

经过甄别后,五千五百多名重庆战兵有一千五百多人是将佐的亲兵,或是有家眷在重庆、保宁等地。

“我打算把这一千多清兵,与那小三百李国英的标营卫士都放回去。”邓名对卫士们说出了他的打算,高明瞻带兵进攻成都的时候,川西只有农兵,所以邓名不敢把被俘的清军披甲留在成都怕出事,但现在邓名手里有几万浙江义勇,留下四千多曾经的清军披甲也不怕了。

只是这最后的一千多人,或是惦记着家人,或是已经被清军将领长期豢养,邓名觉得带回成都也是不安定因素,既然如此还不如放了。卫士们对邓名的脾气已经很熟悉了,知道邓名不打算杀俘,也不打算花粮食养这些随时可能会逃跑的敌人,放了自然是唯一选择——建昌那边刚刚接受了好几千清军,短期内再送去两千恐怕太多了,对冯双礼军的安全也会构成一定威胁,把张勇和王进宝的几百亲兵送去已经很不少了。

“只是李国英的标营卫士,放了恐怕不妥吧?”赵天霸说道:“要不把这三百人卖给川边的藏人?换些牦牛也好啊。”

邓名摇了摇头:“这次抵抗最激烈的就是李国英标营,把他们卖给藏人和杀了他们没有什么区别,以后更不会投降了。这次放他们回去,正好让他们知道,只要不像张勇、王进宝那些掳掠百姓,不杀害我军的俘虏,我就不会要他们的命。”

当然,邓名也不会白白放他们回去。

战斗结束十天后,邓名再次穿上盔甲,下令把被俘的清军将佐都带来见他。

被带来营中的共有十四人之多,其中十个是王明德、胡文科等这次被俘的清军将佐,还有四个是以高明瞻为首的成都一战俘虏。

“高巡抚、王总兵。”邓名下令给这些俘虏都准备了椅子,等他们战战兢兢地坐好后,邓名才不紧不慢地对他们说道:“经我仔细检查,你们以往都没有什么劣迹,所以我打算放你们回去。”

顿时营帐内就是一通恭维之声,尤其是王明德那批,喊得更是格外响亮。几千年来,被俘后不投降就是死路一条,所以王明德等人被俘后就一直在天人交战,自己的性命与清廷手中的家人的安全,他们感到难以取舍。可这批人见到高明瞻后,发现四川巡抚等四个人却显得相当镇静,见面后高明瞻马上就告诉王明德,邓名供给他们所需的饮食但从来不进行劝降,好像也无意把他们杀头。

那个杀俘的同僚被邓名绑走处死后,王明德等人又吓坏了,觉得大限将近。但高明瞻却依旧没当一回事,说那个家伙是咎由自取,就好像谭诣也被邓名以谋杀谭文的罪名移交袁宗第带回奉节了,但对高明瞻等人始终很客气。就好比那次把高明瞻绑在船上展览给重庆看,邓名事先也和高明瞻说过,这是怕他跳江逃跑不得已而为之,无论之前还是之后,高明瞻在邓名军中从来没有受过虐待。

“除了放你们回去外,我还打算把你们的亲兵、心腹都一起放走,这些人已经被你们养熟了,我留在成都不放心。”邓名接着又告诉了王明德等人另外一个好消息。

“提督仁义无双,罪将铭感五内,”王明德激动站起身来,向邓名大礼拜倒。

王明德身后的胡文科等人,也纷纷跳起来,向邓名趴下磕头:“提督真是罪将的再生父母,今生今世,再不敢和提督为敌。”

“好了,好了,说这种明知是谎言的东西有意思吗?”邓名挥手打断了王明德他们的陈词,营帐中人人心中有数,这些清军将领回去后肯定还会与邓名继续打仗:“不过我不会白白放人的,我要你们替你们的手下付赎金。”

说完邓名就拿出一张单子,向众人念起来。除了金银以外,邓名还接受布匹、生铁等物资,他倒是不要对方用武器来换,因为他知道李国英肯定不会给:“……除了这些以外,若是农具也可以,我知道川陕总督运了几万把锄头、镰刀、斧头到重庆,还有大批的耕牛和铁犁,本打算用来在重庆、保宁等地开垦军屯的,现在他的两万辅兵都在我手里,这些家伙对川陕总督也没用了。这样吧,给我一头牛、一套犁和挽具再加两把锄头、一把镰刀或一把斧头,我就放还一个人。”

见邓名狮子大开口,王明德等人顿时愣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倒是高明瞻因为和邓名相处的时间比较长,知道讨价还价不会触怒邓名,就替王明德等人开口道:“提督,一个人值不了这么多啊,下官觉得,一头牛换两个人提督都赚了很多了。”

“一个辅兵你们当然不会用一头牛来换,就是一头牛能换十个人我估计你们也不会来找我;不过我说的是你们的亲兵,他们跟随你们多年,对你们忠心耿耿,我要得其实一点儿也不多,难道牛能批坚持锐,帮你们打仗么?”邓名并不担心对方不肯换人,王明德等人一开始或许觉得能活命就再好不过了,但现在他们肯定得陇望川,想把心腹军官和亲兵都救回去,这样他们回去后也不是光杆司令了:“这样吧,如果你们一次送来十头牛、十套挽具和铁犁,我就还你们十个人,剩下的锄头、镰刀我就不要了,算是给你们的折扣。”

说完后邓名也不和王明德他们废话,就把他们送出营外,命令水师把他们载去浮屠关放下。

“提督觉得李国英答应的可能性有多大?”等高明瞻他们被送走后,任堂问道。

“我觉得很大,这些人和赵良栋他们不同,他们才是李国英真正的心腹部下。”经过这几天对俘虏的审问,邓名知道重庆的清军几乎被一扫而空,留守重庆的一千清兵是从贵州来的援兵,逃回去的三千五百清兵中也有一千五百多是张勇、赵良栋他们的人。即使不算战斗力,光从人数上看,重庆城中的客军数目也要高于李国英的嫡系:“就算李国英再善于拉拢人心,这种主弱臣强的形势能放心吗?”

这场大战,邓名以八千战兵对战一万一千清军披甲,消灭了其中的七千五百人,几乎相当于每个明军都消灭了一个敌人;若是从总兵力上看,更是以两万四千明军击败了三万清军,差不多歼灭了敌军的十分之九。

不过现在重庆依然有清军四千五百披甲,邓名并没有什么把握用七千多战兵攻克重庆,通过巷战消灭李国英、赵良栋他们,既然邓名不打算立刻强攻重庆,那么放一千多清军士兵回去也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李国英把广元、汉中的兵力都抽空了,连西安的驻军都到了重庆。”对俘虏的审问让邓名确认了自己的判断,清军整条嘉陵江补给线都极度空虚:“我们返回成都消化胜利果实,如果李国英敢继续在重庆留守重兵,我就真的出剑阁攻打广元、汉中;如果他退回保宁,那重庆也就不战而得,当务之急是把他运来的农具要到手,不然他退兵的时候肯定会把东西都烧毁,耕牛也都宰了。”

在邓名看来,王明德等人放回去还有其他的好处,那就是将来他们再遇到危险时,多半不会和明军死战,而且可以通过他们的口宣传明军政策,让清军不敢伤害明军俘虏。

……

“你们几个丧师辱国,居然还有脸回来见本总督!更胆敢充当邓贼的说客,向我讨要军备资敌!”得知高明瞻、王明德等嫡系平安返回后,李国英先是大喜,但等他听完王明德等人的要求,顿时勃然大怒。

王明德也不争辩,只是抱着川陕总督的小腿号啕大哭:“罪人无能,有负总督大人所托,但失陷在贼人营中的好多都是我军的好汉子啊,恳请总督大人千万垂怜。”

王明德等人若是能把心腹军官和亲兵从邓名哪里要回,还能有机会重整旗鼓,尽快训练出新的部队来,李国英也会看在这些利用价值的份上为他们向朝廷求情;但若是李国英不肯答应的话,那他们就会变得毫无用处,朝廷真要治罪川陕总督肯定也会置身度外。

“罪将的兵,其实也是总督大人的兵啊。”胡文科抱着李国英另外一只靴子,也哭得泪流满面:“总督大人还记得罪将的那亲卫千总吗?几年前刘文秀进攻保宁的时候,他就在总督大人军中,为总督大人杀敌了。总督大人曾亲口夸奖过他的,他也时刻记在心上!”

高明瞻没有人需要从邓名那里要,因此没有往李国英的靴子边挤,不过来回来的路上,高明瞻等人已经和王明德他们订下了攻守同盟:高明瞻这伙人帮助王明德他们说服李国英,而王明德将来负责帮高明瞻说好话,也帮另外三个在成都被俘将领重新获得军队编制和军饷、地位。

“邓名小儿贪图小利,竟然同意我们用耕牛去换被俘的将士,这真是朝廷之福,总督之福啊。”高明瞻从另外一个角度说道:“总督大人全力营救被俘将士,必能让将士衷心爱戴,誓为总督大人死战啊。”

李国英横了高明瞻一眼,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休要说什么以后了,若是让朝廷知道本官向逆贼妥协,同意了邓名的条件,那这总督一职也就差不多做到头了。”

“总督大人此言差矣,怎么是总督大人向邓贼妥协呢?明明是总督大人洞悉邓名乃贪图眼前小利的无谋鄙夫,随用小利诱之。结果那邓名果然入榖,为了几头牛就把将士放回。”高明瞻马上答道,见李国英沉吟不语,高明瞻又趁热打铁道:“总督大人放心,只要我们多送邓名一些镰刀,他肯定同意按照总督大人的说法来办。”

李国英知道此事隐患很多,对军心士气的影响难以预料,不过他确实需要这批士兵。现在重庆都是从贵州返回的武将和部队,张勇、赵良栋他们的势力已经能和李国英分庭抗礼。若是没有能够牵制他们的武将,那朝廷拨下的军饷势必会被他们拿走大部分,将来控制住更多新编练出来的新军,到那个时候,李国英就只能寄希望于对方敬重自己了,不然只能看手下脸色行事。

“虽然赵良栋他们现在表现不错,但谁敢说他们将来不会飞扬跋扈呢?”李国英心里琢磨着,这个隐忧已经困扰了好几天了,他又扫了一眼在脚下痛哭的王明德等人:“邓贼揣摩人心的手段不在他勇武之下,若是我断然拒绝了这些人的求恳,不但自断臂膀,而且还会落下一个坏名声,张勇、赵良栋他们说不定也会有兔死狐悲之感;再者,若是我今日拒绝,那么王明德他们必定记恨于我,朝廷真要治罪于他们,他们也肯定会想咬我一口。对心腹见死不救,自毁羽翼、落下坏名声、还把罪名往自己身上揽,这……我这是要给其他人把川陕总督的位置腾出来么?”

至于标营卫士,更是李国英的心头肉,就算不换其他的人手下,李国英也要设法把自己的标营卫士救回来。

“这主意不是我出的,是你高明瞻献的计,是你作保说邓名会守信用。”李国英想清楚后,指着高明瞻说道:“就由你去和邓名谈,由你出面用耕牛、农具换人回来,要是这事办好了,本总督就再替你向朝廷求饶,要是办砸了、被邓名骗了、人没救回来、或是朝廷最终怪罪,你就自己投江吧。”

……

武辰明等被俘明军,在被友军解救出来后一直心情复杂,总觉得好像自己做了一件见不得人的可耻的事。

今天是邓名战后第一次出来视全军,他让几百一度被俘的明军官兵在三军之前列队,武辰明作为被俘明军中军衔最高的人,更是被邓名叫到了台上。

“诈败二十里,重整反击,这不仅需要将士们并肩奋战,也需要保守机密。”邓名大声对台下将士们说道:“此战中我们有几百兄弟掉队,不幸被俘,他们咬紧牙关,不肯轻易吐露我们的军事计划,让敌军始终对我们的计划一无所知,直到为时已晚。不知道诸君如何,反正我扪心自问,未必能甘愿牺牲性命也一个字都不说,严刑拷打也抗不了多久。”

学着前世拳击比赛的裁判,邓名把武辰明的一只手高高举起,向台下的将士们喊道:“这是我们共同的胜利,让我们向这些平安返回的英雄欢呼吧!”

当天,邓名不顾伤病未愈,让武辰明等三百明军齐聚一堂,以茶代酒向他们一一致意。

第31节 血战(下)第35节 面谈第5节 放弃(下)第5节 退兵第4节 一致(下)第27节 饮血第1节 秘旨第18节 激战第8节 升级(下)第25节 压力(下)第47节 奖励第26节 生意(上)第50节 追击(中)第24节 内忧(上)第4节 推荐(上)第18节 登陆(上)第38节 整顿(上)第49节 风气(上)第28节 人心第34节 糊涂(下)第37节 报告(下)第62节 蠢动(上)第60节 争夺(下)第1节 交换第56节 推测第27节 围攻(中)第9节 授权(下)第24节 整训(上)第6节 勇士第50节 误判(下)第14节 肉票第31节 血战(下)第23节 临阵第44节 游骑(下)第28节 战报第43节 靖难(上)第3节 君臣第44节 条约(上)第52节 纵火第19节 感慨(上)第12节 调整(上)第49节 训练第18节 诏书(上)第31节 战备第39节 大捷第65节 援助(下)第10节 麻将第12节 调整(下)第9节 问话(下)第14节 应对第14节 算账第25节 投奔(下)第33节 通牒第13节 天明(下)第58节 狙击第1节 精明(上)第34节 问候(上)第31节 佯攻(下)第29节 搏斗(下)第15节 相识(上)第40节 打赌第42节 反击第6节 亲征(上)第41节 失控(下)第41节 难民第9节 授权(下)第10节 负责(上)第51节 保卫(上)第39节 向导(下)第4节 栋梁第24节 内忧(下)第10节 爆破第2节 抵x制第16节 龙骑(上)第45节 南下第46节 脱逃(下)第8节 震怒(上)第8节 信用第19节 感慨(上)第37节 报告(上)第18节 恐怖(上)第17节 虚招(上)第37节 回返第51节 紧俏第14节 肉票第23节 代理(下)第25节 骇浪(下)第36节 方向(上)第56节 突击第50节 债券(下)第35节 巩固(下)第35节 会面(下)第13节 债务第37节 刺客第29节 搏斗(下)第12节 调整(下)第60节 争夺(下)第36节 方向(上)第64节 平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