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章 上党风云补

33章上党风云(补) 伐 青豆

“兄弟!想立功当将军吗?”

“嗯。”

“蒲安看来是没本事赚开关门了,你随哥哥一道上关,杀他个冷不防。”

“好!蚝子听哥哥的。”

两个少年——小耗子和另一个叫做弓蚝的蚝子简单交谈两句,便向峡谷一边挪过去。壶关西关城墙上下,扮作被内乱所害的蒲安正在向城头守将告饶,请求开关放他进去躲避,二三十名身着血淋淋甲衣的敢死之士仰面朝天,跟着蒲安一起向关头叫嚷祈求。在他们身后三里左右的峡谷拐角处,另有两千名偷袭主力隐身待命,只待关门打开便即冲杀过来。

蒲安虽然是枋头部落的头面人物,却没被并州军士卒放在眼里,无论蒲安如何恳求,说得如何凄惨,关上守将就是不愿开关放他们入城,只道张太守已经前往泫氏调停,让他们回转泫氏听候太守吩咐。

太行八径是太行山东西开裂的八道险峻峡谷,闻名天下的太行八关就横亘在八道峡谷之中。太行八关之所以成为难以攻打的险要关隘,主要是在于大峡谷两侧峭壁高耸陡直、关前地势狭窄,攻城兵力和攻城器械无法铺展,并非关隘本身修建的是如何高大险固。壶关、轵关就是这样,关前四周既没有壕沟护城河,高墙也只有两丈多高。

两个少年轻易抵近紧靠峡谷的关墙边缘,小耗子一边取斜挎肩头的飞勾索盘,一边以少有的慎重交待道:“兄弟。咱哥俩今儿要拼一把了,夺下壶关等于为邺城打开了上党门户,就算其他几路败的一谈糊涂,我军也算是大胜了,当真是非同小可。”

“嗯,蚝子知道了。”弓蚝也将肩上挎得飞钩取下来。

永和八年二月的上党郡注定要经受一番腥风血雨的洗涤。

十二日午后,冯家堡、枋头联军兵分四路,一路由皇甫真、窝盔、王鱼率领一千五百士卒,奔袭长子;一路由梁安、蒲法率领,十数名仆夫赶了几十头羊去东边拦截库褥官伟的人马;一路是伍慈、冯鸯统带的五千人马,留在丹朱岭突击张沈;最后一路就是蒲安、小耗子统带的诈取壶关的两千人马。

这一路行程最远,小耗子估计,当他们来到壶关城下的时候,另外三路的成败已经见了分晓。他得皇甫真、伍慈暗地交代,知道邺城对其他三路的成败并不很在意,邺城需要在意的只有壶关的归属。因此,眼见蒲安赚关无望,便动了心思,意图倚仗自己和弓蚝的武勇行险一搏。

“叮、叮。”两声清脆的鸣响传出,飞钩抓住了垛口砖缝。

“上!”小耗子低呼一声,双手胡扯,脚蹬关墙,飞快地向关头攀爬上去。弓蚝更不犹豫,双手用力一扯,身子冉冉升起,竟是后来居上,转眼超过小耗子,攀上丈余高。

关墙边沿的动静引起了守军注意。“哎,那俩小子咋回事?”城头里四五个守军吆喝着,跑出来赶了过去。

小耗子向上扫了一眼,见距离垛口还有三四尺,便冲赶过来探查究竟的几位守军嘻嘻笑道:“几位大哥,咱不想回泫氏了,哪儿天天打来打去的,不知哪天就死了。咱要到关里来当兵吃粮。。。。。。”

一边说着,小耗子一边飞快地向上攀爬。

几个守军闻言顿时笑骂开了,有两个调转长枪用枪杆抽打正在攀爬的两人,笑骂道:“毛都没干的小子也想当兵吃粮,找死啊。快滚下去——”

“大哥——”小耗子一边躲闪枪杆,一边往上爬,眼见垛口就在眼前,他凝声屏息,正准备一跃而上,袭击对手;突听耳边一声狂吼,眼睛余光里黑影一闪,却是弓蚝手撑垛口一跃进关墙。

“杀——”

弓蚝身在半空,环刀已从背后抽出,寒光闪烁之中,两名守军顿时了账。小耗子见状一下子急了。“兄弟!给哥哥留两个——”喊声中,他一手撑住垛口,双脚在关墙上猛力一蹬,整个人如大鹏一般飞掠过垛口。

壶关有一千五百名守军,但是防御的对象是从东边过来的民军,西边是己方辖地和退路,不需要防范,所以西边关墙上值守的士卒并不多。就算是这点不多的守军,也没讲两个攀爬关墙的少年当回事。等到两个少年上了关墙,立刻守军尝到了轻视的苦果。

“杀——”

小耗子又抢了一把环刀,弓蚝弃了环刀,抢了两杆长枪,双刀、双枪泼风般从关墙上掠过,值守士卒挨着死碰着亡,被撵得鸡飞狗跳,四散奔逃。

“快!吹号!吹号——”

关下的蒲安见状大喜,一边吹号召唤大队人马,一边指挥敢死之士借助两个少年留下的飞钩登关。

壶关西面关墙宽不及二十丈,对关内来说,同样是利于防守,不利于兵力展开。关内守军最后反应过来,组织人马妄图夺回关头,奈何关头被两员少年猛将和二三十敢死之士拼命守住,守军连着反动三次冲击都未能冲上关头,三次之后,守军再没有了机会,枋头大队人马赶至,借助云梯陆续攀上关头,继而转过来向关内发起冲击。

经过半日鏖战,黄昏未到,壶关守军损折三成有余,剩下的眼看没有出路,随即缴械投降,壶关至此落入枋头人掌控。

壶关被攻陷的同时,长子也落入到皇甫真、窝盔的掌控之中。

十三日上午,王鱼、窝盔会同四五十敢死之士推了十来辆冯家堡粮车进入长子城,随后在南门内突然发难,砍杀值守门丁,夺取南门,用粮车布阵阻击城内反击的守军,接应后续人马。午时正,埋伏在长子城五里岗的大队人马在皇甫真率领下进入长子南城,长子的归属自此变得毫无异议了。

与壶关、长子出乎意料之外的顺利相比,另外两路的进展非常不顺,不仅没能擒斩张沈,自身反而陷入到凶险之中。

二月十二日黄昏,张沈率部抵达丹朱岭,一边命部众安营扎寨,一边传令蒲健、蒲安、冯鸯等纠纷当事人前去见他。

此时蒲健已死,蒲安去了壶关,冯鸯如何敢孤身前去张沈大营应付?和伍慈一商量,冯鸯决定改变原定的夜袭之计,趁并州军营盘未立之际发动突袭。

冯鸯选择的攻击位置非常巧妙,突袭是从并州军营盘东北方向发起的,这样的话,并州军若想回转长子、壶关,必须击败冯家堡、枋头联军,若是向后退却,与这两城只会越来越远。

猝不及防之下,并州军果然抵挡不住联军的突袭,但是,未经整训的联军同时也缺乏彻底击溃并州军的实力。双方在黄昏时分的的丹朱岭下展开激战,倚仗平日训练有素,张沈指挥并州军以少敌众,边战边向南方退却。冯鸯有心一战擒杀张沈,率领联军苦苦纠缠,连夜鏖战,第二天一早,厮杀的战场从丹朱岭挪移到泫氏县土城。

泫氏县土城是枋头氐人部落迁移到泫氏后蒲健的驻地,因为时日短促,土城尚未完工,只有一圈垒到中途,半人多高的土墙。土城目前属于冯家堡、枋头联军下辖,蒲安本部和归降的蒲健残部驻扎于此。

前有追兵,后有土城阻挡,鏖战一夜损伤严重的并州军眼看就要陷入绝境,这时候库褥官伟突然从土城东北方杀出,救出张沈残部。面对库褥官伟这支生力军,苦战一夜的联军无力抵挡,冯鸯无奈率部退入土城。双方一在城外一在城内形成对峙。

库褥官伟为何会在此时出现呢?究其原因,还要从梁安、蒲法这一路说起。

十二日午后,梁安、蒲法携带了不少金银财货以及羊只东去拦截库褥官伟,两人吧将库褥官伟截在泫氏土城西北十余里处许诺道,只要他库褥官伟不干涉枋头内部酋长之争,事后枋头人将赠送他一百头耕牛、三百匹战马,两千只羊,且愿与他库褥官伟结盟,日后相扶相助,患难与共。

在厚礼和谦卑的言辞面前,库褥官伟心有所动,遂勒令大军停止西进就地驻扎,准备在接收了枋头人的赠礼后回转太行山西麓;哪知道半夜里事情有变,斥候禀报说丹朱岭发生战事,张沈被冯家堡和枋头人夹攻,正在向南败退。

库褥官伟闻言大怒,一边勒令部众连夜拔营,前去救援张沈,一边去寻梁安、蒲法的晦气,要砍了这两个欺哄瞒骗自己的小人。在杀气腾腾的库褥官伟面前,梁安、蒲法毫无惧色,蒲法慨然言道枋头人和冯家堡已暗中投了邺城,上党郡马上就是民王麻秋下辖,并反过来劝库褥官伟顺应时务,归降民王,斩杀张沈以为晋身之阶。梁安不像蒲法那样激烈,而是好言好语地相劝,言道上党郡将会发生大变,局势变换莫测,让库褥官伟做事不要过于决绝,为自己为部众留下一条退路。

两人一硬一软,没能说服库褥官伟斩杀张沈归顺邺城,但却成功地让对方手下留情放过了自己。事实上,库褥官伟对张沈并无忠诚之心,救援张沈的目的只是为了通过张沈塔上鲜卑慕容氏。库褥官伟是鲜卑人,虽然不从属于慕容鲜卑部落,却依然对同族人建立的燕国心生好感。张沈曾经和他说过,燕国与并州已化干戈为玉帛,联手为盟,那时他就动了通过张氏归顺慕容鲜卑的心思。是以,他可以任由上党郡天翻地覆,可以放走梁安、蒲法,却一定要救张沈。

库褥官伟的意外出现让土城内的联军陷入困境,战,未必能赢,走,无法干脆利落地脱身。冯鸯心内忐忑,只好倚仗土城和敌军对峙,一边等待长子、壶关两路人马的消息,一边让蒲法、梁安、辛夷等人指挥散居在泫氏县的枋头人丁向长子城和长子城南的冯家堡转移,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最恶劣局势。

张沈和冯鸯一样忐忑不安,安全虽然暂时无虞,但他脑袋里却是一片懵懂,不知上党郡发生了什么事。在库褥官伟的护持下,张沈一边在土城外休整并州军残部,一边派出侦骑,前往上党各地打探风声。

双方以同样茫然的心情等待了一天,二月十四,各种消息纷纷汇集到土城内外。冯家堡、枋头联军攻占长子、壶关并且亮出了民王麻秋的旗号。

张沈得报,大惊失色,他不惧冯家堡、枋头联手叛乱,对方无根无基,无论闹得再凶,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失败,对此他很有信心;他唯一担心的就是邺城势力的渗透,相比并州来说,邺城就是一个庞然大物,有着无穷的人力物力,只要稍一发力,对上党郡就意味着灾难。更可怕的是,壶关竟然落入对方掌控之中。

张沈几乎要发疯了,得报之后,他立即向上党郡各地颁发征召令;督请上党各坞堡壁垒倾其所有兵丁人马,帮助南和张氏夺回壶关、长子,剿平冯家堡和枋头人的叛乱。

冯鸯、伍慈听到攻取壶关的消息却差点乐疯了。壶关在手,事有不协,立时就能得到邺城的援救,上党郡算是拿下了一半。

“行云先生,你看可否将长子、壶关兵马调到泫氏,与库褥官伟决一死战?”冯鸯意气风发,提都没有提一下张沈的名字,并州军退出上党郡已成定局,张沈变得不再重要,对冯家堡来说,重挫上党另一大本土势力库褥官伟显然更重要、更迫切。

“先等一等,看一看张沈的反应。”伍慈难得地稳重了一次,末了追加一句。“少堡主,交代兄弟们看紧城外的张沈、库褥官伟,别让他们偷偷溜走了。”

冯鸯恭谨地答道:“行云先生放心,冯鸯省得。”

然而,时间只过了一天,形势便急转而下。豫州军骑兵突然出现在长子城南,并向空虚的冯家堡发起突袭。张沈、库褥官伟不仅没有偷偷溜走,反而合兵一处,围住泫氏土城,与此同时,三千豫州军步卒正日夜兼程赶来增援。

在丹朱岭遭受袭击的那一刻,张沈就遣人快马赶赴轵关求援。轵关距离泫氏土城仅一百余里,赶快点只需要一日夜的急行军。接到张沈求援信息之后,张遇命王泰先率三千豫州军骑兵连夜北上,留张焕把守轵关,自己则率三千步卒随后赶来。

王泰乃是经久沙场的骁将,行军作战自有成法。十四日晚出发,十五日凌晨在泫氏土城南二十里外驻马休整的当口,斥候已将冯鸯、枋头联军在泫氏土城和张沈、库褥官伟对峙,邺城势力渗透上党郡,夺取长子、壶关等诸般情况一一探明,王泰闻报,派人向后面的张遇回禀上党局势,并言道冯家堡乃当地势力翘楚,若不予以严厉打击,其他坞堡难免生出二心,他决定率骑兵突袭冯家堡,杀一儆百。稳定上党人心。

消息传出后,王泰也不等张遇允准,当即率骑兵绕过泫氏土城,径直北上长子,突袭冯家堡。

听到冯家堡遭袭和豫州军北上泫氏土城的消息,冯鸯愉悦的心情顿时跌落下来。确实,有壶关在手,这一次行事无论如何邺城都算占尽上风,可是那与他冯鸯和冯家堡有什么关系?冯家堡若是破了,泫氏土城若是破了,即便邺城赢了,冯家堡和他冯鸯却已是输的一干二净。

冯鸯的沮丧伍慈一一看在眼里,眼珠一转,遂开口安慰道:“吉人自有天相,少堡主切勿忧虑。伍慈已遣人前往壶关,通知小耗子回邺城搬去救兵。楚季兄胸有丘壑,定然不会坐视冯家堡遭受攻击,必有办法化解险情的。”

“但愿如此。”冯鸯叹了一口气,声音一抬,勉力说道:“行云先生放心,冯鸯已无退路,无论是为了自家性命还是为了其他什么,都会死守泫氏土城。只是不知邺城的援军什么时候能够到来?”

冯鸯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邺城援军若是来得晚了,上党局势就有重新颠覆的可能。毕竟冯家堡、枋头联军满打满算只有万余人马,却被分隔在五个地方,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一百零二章 投名状三十四章 异人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全面开战中三十六章 那就战吧五十八章 襄国之战八七十章 不一样的思维六十五章 夜袭下十四章 偶遇五十一章 失望五十五章 临战前的军议九十章 阵前励士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养一百零三章 沙发过短六十九章 私器第8章 原来如此十九章 真正的大师六十一章 惊变下第4章 力的领悟十三章 论兵第3章 目的何在?第10章 联合操演六十七战事四十八章 围困下的襄国六十九章 张遇的真实意十五章 笑脸十九章 稳住二十三章 狩猎下八十二章 就叫新华吧五十五章 临战前的军议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第1章 天堑变通途七十章 奉诏北上二十二章 嗬哈十六章 众望所归的督帅七十一章 人要有觉悟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八十一章 何去何从四十六章 三月二十九第3章 无法选择五十六章 以退为进好处多第4章 桓冲北上六十二章 枋头之变第9章 好大的一盘棋十八章 战争节奏难掌握五十二章 谁会记住七十一章 有理由吗五十二章 扬州的开局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万八十三章 博浪八六十四章 一碗水酒泯恩仇四十一章 博陵的幽州军三十一章 双赢四十二章 诸葛攸入伙七十五章 北方的坏消息五十六章 金钩第8章 风起云涌第3章 谈婚论嫁五十四章 襄国之战四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十一章 传说中的人物二十五章 奏对第2章 大晋朝廷的要求六十五章 夜袭下六十九章 合并十三章 南下东枋城六十一章 议和第9章 反复七十一章 毒计全面开战中十三章 论兵十四章 隔岸观火五十七章 襄国之战七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结果五十七章 襄国之战七十五章 笑脸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第5章 杀威棒?五十九章 惊变上二十三章 南辕北辙十八章 战争节奏难掌握四十四章 悲伤五十五章 将星闪耀十八章 战争节奏难掌握十二章 这个女人不简单三十三章 值得四十二章 虚惊一场一百零五章 突围血战上三十八章 进城二三事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来吞并的十七章 关中来得喜讯第6章 抗敌爱国阵线?四十二章 虚惊一场第3章 连环箭十三章 论兵三十八章 变味的欢迎二十章 郗愔回转七十八章 博浪三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谋算三十八章 另外一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