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重组十三行

东是“腥膻之地”,天高皇帝远,又有全国唯一的一员们,尤其是广州的官员可以上下其手,大发横财。但是,除去关税之外,广东整体的财政收入却不高,也就是说,在广东,海关很肥,但官府并不富裕。

何贵身为布政使,虽然管不到海关,但不可避免的要去了解一些。他的眼光又与众不同,自然就发现了这其中的一些猫腻。……大清国只想着对那些洋商显示所谓的“天朝”德威,却没有发现,如今的海上贸易,已经有被洋商,尤其是英国人控制的趋势。而英国人的高明的资本操作手段,又是保证本身盈利,并减少银元输出的有效保证。

清政府不愿意以官府跟自己眼中的夷人进行交易,认为那是有失身份,所以,就把这“绥怀远夷”的任务交到了十三行的行商手里。于是十三行与英国人的东印度公司之间的交易,就成了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商业资本的对垒。何贵自然知道东印度公司所代表的是英国金融资产阶级的商业资本。而且,东印度公司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强权,而且还是一个军事的和拥有领土的强权。数十年前,它在印度击败了荷兰、法国的殖民势力之后,奠定了殖民帝国的基础,开始把对印度财富的掠夺同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合为一体。它在广州的通商机构,在这段期间也日臻健全。公司大班结束了从前只负责自己那一条船的做法,而结为一个团体;何贵还了解到。东印度公司地伦敦董事会居然还专门任命了名大班,组成所谓“监理会”,全权裁决对华贸易事务。公司的澳门账房也开始行使银行的各项职能,他们可以直接开出伦敦董事会和孟加拉的汇票;并采用多种资金周转办法,将港脚散商销货所得供它利用,于是印度的资源变成了英国对华贸易的财源。东印度公司无需再从英国本土向中国输运银元了。公司账房还通过控制汇率,牟取暴利。何贵通过数月的调查,发现。仅去年一年。东印度公司签发总数为三百多万两银子的各种汇票中。就净获利二十余万两白银——这只是控制汇率地所得。而更让何贵注意地是,它还对中国行商签发所谓地“转账票”。英国商人财务拮据时,就凭借这种办法,把购买茶叶欠下的款项转移到出售印度货物给中国商人的债权人名下,轻轻松松的就避免了欠行商的债务。虽然这好像只是一种简单的财务转换,但是,其中复杂的操作手段却使得这成为了一种掠夺性贸易地牟利手段。东印度公司根本就不需要投入多大的资本。就能从中获取暴利,为自己在东亚的贸易之中垫定雄厚的基础。

而相对于英国人的以商业资本支配权力,十三行的行商们却不得不承受着被封建权力支配的压力!清廷为了自己的所谓泱泱天朝地面子,严禁行商对洋商地行为采取任何自卫措施。只知道通过贸易增加国帑收入;而对于本国商人的经济利益却根本不屑一顾的。因为在清廷那些掌权者眼里,这种行为是在计较锱铢之利,有伤体统,其迂腐之态暴露无遗。而由此,何贵只能十分悲哀地发现。清政府有防范外夷的规章。却无保护本国贸易的政策;有对欠课行商严厉制裁的法律,却无维护中国商人经济利益的措施。重本抑末、闭关锁国的程度之深,同资本主义的重商主义根本无法同日而语。因而。在清廷严密的控制之下,十三行只是在对天朝效忠,保证封建国家税饷方面是统一的机构;在与外商的交易中,又不过是各自为政的十分松散的组织,甚至连欧洲中世纪商业公会具有的那种保护自身经济利益的规章都没有。毫无疑问,中国的封建商业资本集团在西方资本主义缜密的商业组织和雄厚的资本面前,自然是是不堪一击。

而最让人感到难以忍受的,就是在洋商资本越来越强,并逐渐改变传统的交易方式,利用本身的雄厚资本对中国行商进行打击的时候,官府依然认为是行商在“苦累夷人”。

就像现在,乾隆五十年还没过,富勒浑推行保商制度所选中的五家保商之中,就已经有两家因为洋商不守合同而不得不负起了连带责任,受到了官府的课罚,倾家荡产之后不得不退出十三行。而那洋商呢,只是受到了一点儿申饬,换个名字照样来进行交易!

……

“也就是说,行商虽然表面上一个个都很有钱,可是,自从保商制度之后,他们要同时替自己与洋商缴纳两份儿税银。洋商撒野不交,他们得不到官府的支持,就没什么办法,只能自己认栽……这种情况下,行商就不得不去仰望着洋商的鼻息!略有争执,行商就要吃亏!这哪里是做生意?根本就是把人往火坑里推!我堂堂大清子民,都快要被一些夷人当成可以任意欺侮的奴才,而我大清朝廷,在那些洋夷口中,也成了‘一群由蠢货、笨蛋、傻瓜与自大狂所组成的机构’!”

何贵在给和珅的信里这样写道,言辞可说是十分激烈!同时,他还将东印度公司所掌握的力量对和珅做出了具体的说明:成立已经将近两百年,拥船数千艘,拥有国家所授予的宣战权,占据着整个印度,即古天竺,奴役着那些的上万万百姓……等等。

而透露这么多真的或者是假的东西,他的目的却只有一个,就是希望这些东西能够刺激到和珅,并且通过和珅,使清廷在广东这种对外贸易上做出哪怕一点小小的有利于中国商人的改变!和珅虽然是一个奸臣,是小人。但何贵相信,在这种事情上,他有理由站在自己一方!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何贵以前给和珅写过不少信,但从来都没有如此的激烈过!而他以往地表现,也让和珅认为他不会欺骗自己……至于增加关税方面,对清

库收入又大有好处,还可以大大减轻和珅所受到的压这位未来的贪污之王还真就帮忙了。

而比起何贵来。和珅更加了解乾隆。也更加会说话,又是趁着乾隆因为那一千四百多万两银子的花销以及后续所需资金而郁闷无比的时候进言的,又列举了一些所谓的“事实”,并在奏章之中隐晦地提及了一些如今财政困难,国库收入每况愈下地情况。终于,在这一系列手段之下,乾隆心中地那份敏感神经被触动了。

……

“……洋夷万里而来。所谋者利也。朝廷为抚育四夷,不与其计铢之利,仅取毫厘为税。然洋夷不知感恩,竟以朝廷可欺而致诽谤。此大不敬也。朕本意封闭海关以惩,然念四夷来朝亦有心诚者,故不行此!……十三行之众,因洋商操分拨之权,竟致曲意逢迎。实有损朝廷付其绥怀远夷之重任。亦失朝廷之威德。故此……”

“皇上说什么?”传旨太监顿了一下,富勒浑仗着身份,抬起头来问道。乾隆降旨。也没说要专门给谁,但官场上的信息传递速度极快,圣旨还没到江西,整个广州的官员就已经几乎都知道这一次的圣旨事关重大。所以,差不多全都来了。就算明知没自己事儿的,也想过来看看热闹!于是,圣旨到达的这天,总督衙门里大大小小地跪了足足二十多号穿补服的。

“故此,朕决意,着两广总督富勒浑,广东水师提督和琳,广东巡抚孙士毅,广东布政使何贵并海关监督额森特五人,重组十三行,并商讨提高海关税率一事,一月之内,将结果报之朝廷!”

“皇上要我们五个重组十三行?”终于念完了,富勒浑代表众人接下了圣旨,一众广东官员站起身来之后,海关总督额森特首先就冲上来向那太监问道。

“这位大人,咱家只是按圣旨上说地念……”那太监年纪并不大,虽然是个太监,却身材高大,颇显孔武之象。想想也是,从北京到广东,路途遥远,要是派个年纪大、身体弱的,圣旨还指不定猴年马月才能送来呢!

“海关事务一向是归我和制台大人管理,加一个水师提督也就罢了,凭什么把巡抚、布政使也拉进来?”额森特又大声问道。

“原来您就是海关监督额大人!”那传旨太监脑子也快,从额森特的话中立刻就把对方的身份给辩认了出来,当下就是一拱手,可话里的内容依然不变:“奴婢只是一个跑腿儿的,只是按圣旨上写的念,其它的什么都不知道!”

“他不知道,你们总该知道了吧?孙大人,何大人?”额森特冷哼一声,又把目光对准了孙士毅跟何贵两人,神态咄咄逼人。其余一众官员看到这情景,纷纷后退了两步,然后就一个个饶有趣味地看着三人。众人都知道,额森特虽然是海关监督,但此人全无精明之态,平时表现出来地只有八旗子弟的贪婪与蛮横!自到任之后,就一直视海关为自己的禁婪,不许别人插手,就是富勒浑这两广总督有时候也敢顶。如今乾隆降旨要他与另外四人一起重组十三行,并调整海关税率,自然是犯了他地忌。这家伙不敢说乾隆什么,富勒浑又是上司,自然就把火气撒到孙士毅等人身上了。

“额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质疑皇上的圣旨吗?”和琳看到额森特的模样,迈步走到孙士毅跟何贵两人中间,出声问道。

“哼,就知道你们三个人是一块儿的!”额森特下巴一扬,对和琳竟是丝毫不惧,“你不就是仗着有个当军机大臣的哥撑腰吗?别以为那多了不起。爷们儿还真不在乎!”

“你说什么?”和琳面容一僵,怒道。

“老子说什么你自己清楚!”额森特冷哼道。

“额大人不在乎谁都没关系,这里也没有谁会仗势欺人。可是,皇上的圣旨你总不能不在乎吧?”孙士毅伸手拦住了和琳,又拈着胡子对额森特说道。乾隆让他们“三人帮”一起跟富勒浑还有额森特商讨重组十三行并提高海关税率一事,确实都是和珅帮他们争取来的。一来,是因为他们就在广东,便于就近了解情况;二来,先前写给和珅的信并不只是何贵的那一封,三个人都有份儿,而且三人联手应对富勒浑跟额森特也好办些,三比二总比和珅要独自面对其他三名军机大臣的境况要好得多!而第三么,则是和珅希望他们三个的表现能将富勒浑跟额森特给压下去!

“孙士毅你少罗嗦!谁说老子不在乎圣旨了?可老子就是不愿跟你一起办事儿……老子这就去写折子,请皇上收回旨意。你们自己玩儿去吧!反正,这海关的事情,你们就是别想插手!”额森特从鼻孔里哼出两股气,横蛮地说道。

“额大人是海关监督,与本抚等并无所属关系。你想做什么,本抚也不感兴趣……只是本抚要提醒你一句,皇上只给了我们一个月的时间!就算你写了奏折呈上去,皇上又马上批复,等折子回到广东的时候,时间也差不多了!”孙士毅微笑着说道。

“那又如何?”额森特一挥手,“老子才不管那么多,反正海关上的事儿,就只由两广总督跟海关监督管,这是规矩。”

“那你就抱着你的规矩过日子吧!”和琳冷哼一声,也不管这里是总督衙门,富勒浑这主人正满脸阴沉地呆在旁边,当场便拂袖而去。而孙士毅、何贵两人却是规规矩矩的向富勒浑抱拳行礼之后,才联袂走了出去。

“制台大人,你看他们这嚣张劲儿……”额森特看着三人的背影,又向富勒浑说道。“你懂个屁!”富勒浑突然破口大骂起来!

第224章 威胁利诱第94章 匪乱第321章 还打死了乌三娘第91章 这人完了!第241章 先去澳门第196章 就在广州,杀了他!第223章 绿旗李相清第93章 开库第140章 准备动手第155章 现形第180章 算计第141章 明天第126章 家庭“教育”第103章 何守富来了第178章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第46章 找人帮忙第93章 开库第193章 好好“使用”第19章 再来一招第93章 开库第285章 要求和谈第282章 湖北巡抚当不成了第49章 被抓第279章 准备调走第79章 督催处第5章 十两银子啊第284章 等!第80章 堂主事第126章 家庭“教育”第243章 出战第53章 背后第235章 “逼宫”!第8章 丢脸了第164章 推销第38章 把柄第261章 赤龙受庆事堪嘉第208章 一切尽在算计中!第200章 鸦片有害?第278章 国手第221章 吏部天官第248章 大婚第203章 武林高手第71章 “丰升额”找第209章 做生意吧,保你不吃亏!第119章 漂亮?第197章 不愁没人送死第119章 漂亮?第151章 成亲第178章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第21章 臭嘴第159章 增产第34章 露脸第242章 啥,虎门没炮台?第49章 被抓第295章 看驴第227章 起事之前,杀了他!第155章 现形第110章 离间?第227章 起事之前,杀了他!第228章 太岁!!!第296章 传教第192章 帮不了第326章 卖地第244章 去摘果实第146章 正碰着第157章 王行,王严第11章 换一个第38章 把柄第50章 冤案第97章 大开府库第185章 南泥湾!广东!第44章 夫人第139章 暗招第124章 让他喝东北风去第305章 馅饼第128章 要有大事第41章 闹事第86章 清官第72章 剁了第259章 升官第246章 奏折咋写?第126章 家庭“教育”第65章 真自由了!第252章 贩卖黑奴第323章 和第125章 小事一桩第262章 觅棺材本儿来了第61章 刘河东的背后第169章 求情!第149章 见面第98章 窝里斗第301章 礼物第3章 还有个教书先生第234章 租的!第52章 缘由第56章 疯子第114章 反噬第301章 礼物第186章 仇家上门!第295章 看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