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连破两阵

由于布置在武刚车之后的,是六千官军弓弩手。就算皇甫嵩如何变换阵型,还是有大部分弓弩手没能在拥挤混乱的阵中,撤回后阵。而这些弓弩手只有弓弩作为武器,面对甲骑具装的碾压,能存活下来就十分不容易,接下来他们又要用弓弩去迎击疾驰的铁骑,和他们搠来的马槊、长枪,和挥平而来的断金刀,自然这些弓弩手根本挡不住,毫不意外地被消灭得一干二净,毫无还手之力。

皇甫嵩也并非没有组织起反击的力量,他经过短暂的慌乱后,终于组织起了两个部、四千人的盾牌手,和三个部、六千人的长枪手,在混乱不堪的中军方阵靠前一些的方位,排列成严整的方阵。

但甲骑具装很快就扫平了挡在方阵之前的拥挤在一起的官军士卒,随即在彻里吉的率领下,全速撞向由盾牌叠加合并、长枪长矛从盾牌间隙中刺出的盾墙。

这群官军训练有素,在第一列盾牌手和长枪手之后,第二列也是同样均匀排列的盾牌手和长枪手,第二列之后是第三列,第三列之后是第四列。也就是说,就算第一列有士兵倒下了,第二列相应位置的士兵就会立即补上;若第二列补上的又倒下了,第三列的就会继续补上,如此往复,一直能保持住方阵不被铁骑攻破。而等铁骑后继乏力时,组成方阵的官军步兵就可以趁势反击,大获全胜。

本来在正常情况下,依靠盾牌和长枪组成的方阵,只要士卒经过严格的训练,懂得相互配合,攻击和防护作为一体,就能够在哪怕是重骑兵的冲击下,维持方阵的严整,获得最后的胜利。

官军士卒确实也训练有素,但在今日,官军士卒经历了武刚车被焚烧、浓烟笼罩、阳光刺眼,又经历了全军范围内的恐慌和混乱。尤其是恐慌和混乱,已经让官军士卒乱了心神,士气泄了大半。

甲骑具装是重骑兵,重骑兵的使命就是撞阵。甲骑具装没说的,人人都咬紧牙关,奋不顾身地撞向十分严密的方阵,那个皇甫嵩寄希望能借此阻挡住西凉铁骑冲锋势头的方阵。

战马长嘶,战士怒吼,甲骑具装携带着百斤铁甲和千斤战马的势能,撞上了方阵盾墙。顿时,一面面盾牌破碎,木屑横飞;一个个官军士卒被撞倒、被马蹄践踏,血肉横飞。方阵第一列,就这么轻易地被踏为平地。

鲍鸿疯了似的大喊:“补上!快补上!”

方阵第二列也很快就把缺口补上,但随着甲骑具装丝毫不停的攻势,第二列立即出现了更多的缺口,更多的盾牌被踏碎,更多的长枪无助地折断。

旋即,第二列也就这么被破开了,而且被破开的面积更大。彻里吉这些甲骑具装疯了似的冲向方阵,趁着第三列的士兵瞠目结舌、还没来得及补上缺口之时,又继续深入到了第三列这里,紧接着破开了第三列。

冲锋到了这里,已经是到了这个一万多人组成的方阵的正中。甲骑具装一冲到这里,整个方阵也就完全被破开了。鲍鸿疯狂地指挥所有剩余的盾牌手和长枪手,都汇聚到甲骑具装这里来,他想要包围住甲骑具装。

但防备骑兵的方阵,本就必须布置得十分紧凑密实,士卒都拥挤在一起,兵器都朝着一个方向,很难调动。况且甲骑具装已经把方阵破开了,将方阵几近一分为二,所以任由鲍鸿怎么调动,步兵方阵怎么也不能形成包围。

而甲骑具装继续深入,凡是挡在他们面前的官军步兵,都被踏成齑粉,形成容他们继续冲奔的道路。

与此同时,追在甲骑具装之后的马超等轻骑,也很快肃清了冲锋道路上的残敌,杀到了皇甫嵩和鲍鸿匆忙布置的方阵之前。见甲骑具装早就把这个方阵给破开了,杀得阵中官军步兵哭爹喊娘。马超怕甲骑具装人数太少,搞不好会被还剩数千人的方阵给吞没掉,便命令马岱率五千轻骑,沿着甲骑具装开辟的血路,冲进方阵里,继续以骑兵强大的冲击力,蹂躏这个已经被蹂躏得不成样子的方阵。随着五千轻骑的到来,官军的步兵方阵的崩溃更快了。

而阎行、庞德与他,则各自分兵,率部绕过方阵,杀向躲在方阵之后拥挤成一团的官军士卒。

皇甫嵩能在纷乱不堪的中军阵中,组织起一个方阵来,就能组织起第二个方阵来。第一个方阵一万多人虽然被击溃了,但好在也为皇甫嵩争取到了不少时间。趁着西凉军还在攻击第一个方阵,皇甫嵩加紧调度,把中军剩下的四万数千步兵,重新排列布置,形成一个更为庞大的方阵。

看着这个方阵形成了,皇甫嵩终于敢用手背揩了揩额头上无数的汗珠,松了口气。

但皇甫嵩却打错了算盘。由于他与鲍鸿把盾牌都集中用于第一个结成的方阵,导致第二个结成的方阵,并没有像前者那么层层叠叠的盾牌。

而因为时间太过仓促,皇甫嵩也没能很仔细地布置部曲,导致方阵里弓弩手、长枪手、刀斧手,使用不同兵器的士兵,都不能作有规律、整齐的分布,而是散乱地拥挤在一起。更可怕的是,组成这个大方阵的,不仅有官军士卒,还有刚刚归附的世家宗兵。

旋即马超、阎行和庞德三部绕过了第一个方阵,冲到了最后这个方阵面前。皇甫嵩急忙下令弓弩齐射,但只有很少的箭矢从阵中飞出,飞向西凉铁骑。一是因为官军大多数弓弩手之前被布置在最前列,早就被杀干净了;二是因为方阵中的弓弩手不集中在一处,不能发挥箭雨的效果。

零零星星的箭矢射向西凉铁骑,只不过射倒了几十人。马超命令三部分散开来,阎行率部从大方阵之左冲击,庞德率部从大方阵之右冲击,而他则率部从正面冲击大方阵。

第一百九十六章 乐涫之战(下下)第一百零九章 出战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徒第四百二十章 “西园世界”第一百五十六章 杨阜(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攻觝得第九十五章 幕府的幕僚们第二百一十五章 离间计成第一百三十四章 敲打和试探第五十七章 探查情报的方法第三百三十六章 战徐晃第二百六十二章 应对之策第二百五十六章 装备的因素第八十章 大雨第六十七章 决战成公英第二百七十七章 追击董卓第二百一十七章 恶战取胜第一百三十一章 贾诩的建议第二十四章 突袭第三百六十七章 苦劝第二百零四章 围而不攻第二百九十七章 偶然第三百零六章 朝争(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约定达成第二百六十九章 全军压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站队第三百五十六章 三军溃逃第一百四十一章 同党第一章 追击战第一百七十五章 迷惑第四百零七章 反将一军第三百一十一章 拉拢第三十七章 鏖战(下)第六十六章 蛇谷奇谋第九十七章 十常侍第一百二十九章 贾诩的到来第二百三十五章 风声走漏第二百一十一章 佯撤之策第二百六十六章 阵前约谈 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登显威第一百四十八章 议事(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皇甫嵩的选择第三百一十三章 皇室(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六曹理政第三百四十四章 蔡邕第九十五章 幕府的幕僚们第四百一十二章 争取支持第二百七十一章 右翼被围第二百六十七章 甲骑具装出击第一百七十三章 蒲元第三百七十二章 威慑第一百一十一章 两个儒士第一百六十一章 杨彪(下)第二百二十章 三部大混战第二百四十三章 皇帝心计第一百二十五章 最后时刻第七十九章 土丘第一百二十八章 暂时围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凉州初安第八十四章 质疑第七章 九曲黄河第一百零九章 出战第三百七十七章 马宅第一百六十四章 杂事第三十八章 骚扰第一百八十章 阎行之思第三百五十章 劝阻第三百四十一章 沐浴(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张绣的疑惑第三百一十九章 白波郭太第三百七十章 雒阳城第八十五章 薄藩谷之战第一百七十二章 马钧的改造第一百一十章 宣传第三百章 心乱如麻第一百三十一章 贾诩的建议第一百五十二章 用人和改革(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安弥之战第二百四十三章 皇帝心计第二百三十二章 成公归附第一百四十五章 班师和迎接第二百八十三章 退往河南地第一百二十六章 变故第一百六十一章 杨彪(下)第八十七章 攻取陇西第二百六十章 约战第四百零一章 初见何进第四百一十八章 西园第一百五十三章 用人与改革(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弱水之战(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登显威第三百六十八章 多方震动第三百零九章 补救之策第三十九章 危机和破局第一百四十三章 收服第五十五章 决胜千里第一百四十四章 凉州初安第一百一十一章 两个儒士第三百九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皇甫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