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啊”,爱德华愈加感觉情形不妙,“我就担心大清国对在沪的各国朋友采取什么断然措施,如今看来果真要验证了吗?”,想到这儿,他那张有些黝黑的脸庞顷刻间乌云密布。
这时候亨同疾步的走了过来,“爱德华先生”,一开口,他的话音就很沉重,“邵大人去巡视吴淞口江防去了”,他的话语低低的,却就跟在爱德华耳边响起了炸雷似的,眼看着这位上海滩上洋人的头面人物、沙逊家族在沪的领军人物脸色变得惊疑不定。
“难道说大清国龙庭有意要封锁吴淞口?”,爱德华话音低低的惊呼道,那里面透着十分的沉重,要知道如果进出上海的海上通道被封了的话,等于是掐断了他们的贸易通道,这样的消息实在是太过惊人了。
“此事非同小可”,爱德华竭力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先是新沙逊洋行的赵买办被约见,说不定已经羁押了,后面紧跟着巡视吴淞口的炮台,大清国究竟想要对在沪的各国朋友做什么?”,他越想越觉得事情远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亚拉伯罕”,爱德华说到这儿,他感到中气不足,忽然有些语塞,想起了自己精心准备了一夜的腹稿顿时胎死腹中,那些要拿捏的要点、语气甚至包括手势,统统成了媚眼做给瞎子看,能不沮丧吗?
“爱德华先生”,旁边亨同一把扶住了这个比自己小四五岁的老沙逊洋行大班,关切的叮嘱道:“不如回去从长计议
”,看他一副遇事从容的摸样,其实内心的惊骇和慌乱也是一样的。
“如此也好”,爱德华下意识的看了看似乎没有乱了分寸的亨同,点点头赞同道。
马车驶回了外滩二十二号,车辆缓缓的停下了,亨同率先下了车,小心翼翼的站在踏板旁边,静候着爱德华下来。
谁知道坐在车厢里的爱德华却没有立刻下来,他的目光游移不定,显然趁着这一刻极短的空当,在想着什么,亨同静静望着自己的老板,一声不吭。
通常都是这样,在做出什么决策之前,亨同只是聆听,一边在心里归纳要点,形成一个最合理化的建议,往往能够说动爱德华也好,包括以前的阿尔伯特·大卫·沙逊、爱德华的父亲也是如此。
多言多失,不如一默,亨同牢记着这句华人古老的格言,睁大眼睛注视着老板,埋头默默做事,就这样一步步爬到了高位。
“亚拉伯罕”,爱德华毅然说道:“你跟我去见MrM.Lemaire”,他所说的是当时驻沪的法兰西一等领事李梅。
亨同听到这儿,脑海里紧张的思索道:“如今的情形尚不明朗,若是贸然出头,恐怕不是明智的举动”,那句华人古老的格言说过,秋后算账,这位来沪十年的混血儿,已经是个地道的中国通了。
“爱德华先生”,思索到这儿的亨同摇摇头,“本人以为目前时局瞬息万变,不如静观其变为好”,他沉缓的
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口气却是不容置疑般的坚定。
爱德华听到这儿,一双眼睛深深的盯着亨同看了好一会儿,“看来父亲临走时候交代,遇事多问问亨同,是对的”,想到这儿,他十分信服的看了看亨同,不由得点点头。
亨同伸出手来,一只手护住了车厢顶棚,恭敬的注目着里面大班的举动,就像孟买那些豪华的酒店的门童一般的殷勤,少年时光他也曾在那些地方讨生活,看也看会了。
“亚拉伯罕”,爱德华忽然决然说道:“你跟我去探视、探视赵买办”,听到口气不容商量,这样的口气让他心里有种莫名的舒服,难道是为了满足做老板的自尊心?
“好的”,亨同想也没想,顺从的答应了下来,“也该去看一看赵买办了”,或许他的这个决定不是出于功利,而是一种友情,有时候问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复杂。
只是亨同怎么也想不到这样一个探视的背后,竟然令他久久的放不下了。
很快俩人又来到了道台衙门的监狱,迎接他们是一位典狱官,亨同迎上前去,远远的看过去只见他从怀里掏出啥东西,塞到了这个人手里,紧跟着此人笑了,微微的哈着腰,却冲着他摆摆手,不知说着什么。
亨同隔着若即若离的距离,又不好上前去旁听,只得带着有些尴尬的浅笑,在那头等候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体?”,他的心头不禁“砰砰”的敲起了鼓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