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毕,应家各房安安静静:“爹,那我们先回去了,您晚上好好休息。”
“爷爷,我们先回去了!”
陆陆续续,几十个人渐渐离去,最后剩下应付山和他的妻子严氏:“爹,我和凤儿送小师妹回房休息。”
“嗯,去吧,不用管我。”应老转而对柳清溪道:“好好休息,明天不能迟到。”
说完迈着轻快的步伐离开,饭厅距离他居住的院落较近,自然不用人相送,再说了,他身体好着呢,到不了那一步。
应付山目送老人的身影,随后道:“清溪,走吧!”
初次来到应府居住,对这里的构造格局还不是十分了解,应付山边走边介绍:“应府人比较多,这边是老二家的院子,他们后面是二房的孩子们。
还有那儿,那是三房的,和二房东西呼应,剩下的还有三房四房......”
随着他的讲解,柳清溪大概明白了它的构造布局,上次举办建筑座谈会时用到的小花园其实距离饭厅不远,位置距离应府正门较近。
而居住的院落,相当依次向里递进,而每一房的后面,对应他们的孩子,更是方便交流,类似于四合院,但又不是四合院的构造。
柳清溪居住的地方,考虑到和下一辈孩子们不是很熟悉,居住太近以免发生矛盾(孩子们的秉性应付山了解),因此安排的较远。
待熟悉了以后再往外诺也不晚:“有点远,清溪你别介意。”
“大师兄说笑了,给您添麻烦了。”
在应付山和严氏的陪同下,几人在一个小小院落前停止脚步,里面只有两间房子,小巧精致,正是适合一个人居住。
“我很喜欢,谢谢大师兄,谢谢大嫂。”
“清溪客气了,你啊,和我孩子差不多啊,有什么不方便的尽管跟我说就行,这几日就委屈你住在这儿了。”严氏声音温温柔柔,眉眼间带着温婉。
据说这位和应付山青梅竹马长大,然后顺其自然成亲生子,二十多年来相爱两不离,恩爱如初。
也对,应付山本就英俊隽永温润的男子,和如水的严氏,配一脸啊。
“嗯,大师兄大嫂你们辛苦了!”
送走两人,柳清溪在两个小丫鬟的伺候下洗漱完毕,躺到软软的床上。
深呼一口气,赶紧闭眼休息,一天马车颠簸,要不是鼓着劲儿,浑身骨头都要散架了。
一夜好眠,次日,卯时初,伴随着一声鸡鸣,柳清溪从梦中醒来,麻利洗漱换衣服,柳清溪顺着昨日走过的路往回走,直奔应老的居所。
后面两个丫鬟紧随其后,本来准备带路呢,谁知道柳姑娘十分熟悉,一路走来,根本没有一次走岔道。
应老院中,浅眠觉少的他早就起床了,此时正在院中锻炼身体,看到踏着清晨露珠缓缓走来的少女,面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不错不错,早到一刻钟。”
“我家里这几个啊,那可真是一个赛一个懒,别说卯时了,就是辰时他们也来不了。”老人无奈摆摆手:“都是给宠坏了,行了行了,不说他们了,咱们开始上课。”
竹制的凉亭下,丫鬟适时摆上一壶清茶,几盘茶点,一老一少坐在圆桌旁。
柳清溪拿出随身携带的装订好书册大小的本子,掏出一个自制的炭笔,随着应老娓娓道来。
笔尖沙沙的声音传来,伴随清风,伴随头顶昆虫的叫声,他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徜徉。
“首先,建房子之前啊,最重要的选址,在选址的时候呢,一定要注重风水,风水好了,对以后仕途或是商途都有重要的作用。”
“先来谈谈房子周边的环境,它们都影响着住宅的阴阳气场,周边环境如果是药铺、寺庙或者是坟场等之类的房屋,也都很容易影响到房屋的风水和气场。
如果周边有山有水的格局,此种地理的位置则是最吉利的,且可旺盛阳气,则会很有利旺盛阳气。”
柳清溪认真仔细的听,这种风水类的知识在现代的学习中很少涉及,那些一般由专门的风水师测算。
但是如果自己掌握,有机结合的房子的布局,以及安全性耐久性等,将是一个大台阶的跨越。
“丫头啊,这个选址可不能大意,差以毫厘失之千里,我们建造房子的时候这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至于具体的情况,要结合实际判断,上面所说并不是绝对的,你要在实际生活中多加锻炼,才能有效提高效率和判断的准确性。”
“师父,那这一点点的差别怎么判断,如何精确把握?”
“这个问题不单单需要我的讲解,你还要融会贯通,我先跟你介绍一下基本知识,对风水学有大概了解,接下来再来结合房子的构造布局。”
“比如房屋门口方位,门口是主要的纳气口,一般门口的方位可根据主人的命相来决定,例如“阳命火相人”喜用的方位是西南,那么西南作为门口会很有利旺盛气场,且大门看作为主要的吉利的方位,那么门口就会吸收着好的纳气,对家人的运势有影响。”
房屋前方要明亮,明堂开阔和明亮则会很有利生旺气场,正如门前有水池或喷水池的比较好,但是如果是明亮和开阔无阻的,那么则会很有利旺盛气场,可带来好的风水运势。如果商铺的大门是向东北的,则门前不可见水,否则为正神下水,反糟破财。
房屋背后要有靠,背后的靠也是一种稳固自身房屋和贵人的说法,背后有靠对贵人运有好的帮助,房子后方有几座楼宇高度与本身房子高度相同,因为几座房屋群集在一起,力量亦汇集起来,足够支撑本房屋,亦属于“座后有靠“之格局,即是“坐实“也。
随着应老由浅入深的讲解,柳清溪仿佛跨越新世界的大门,进入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体会新知识的奥妙。
风水八卦真的有其难以解释的奥妙之处,这种快速汲取知识的感觉一下子回到了学生时代,对某一个问题探知的欲望,对某一个新知识的渴求.......